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3月2日,“中日绿色建筑与设备技术产品交流会”在杭州世贸大饭店举行,中国建科院、浙江省建科院以及金都房产集团建筑专家与日本建筑研究机构的专家就”绿色建筑”的理念和科技产品以及实践等方面进行了的交流和研讨。两国的专家们就节能、节水、节地、节材以及环保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其中中国建科院专家王有为对大面积落地窗的流行、遮阳设备的缺失等现象的批评,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共鸣。  相似文献   

2.
建筑节能工程中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对建筑施工技术创新带来深刻的影响,墙体保温隔热、保温面层贴面砖、新型节能门窗和幕墙及遮阳等新材料、新技术应用,对建筑工程的施工提出新的要求,本文主要对建筑新材料在节能工程中应用中常见的质量问题从理论上进行研析,并提出应对方法。  相似文献   

3.
《山东建设》2005,(17):48-48
中国是铝消费大国,铝及铝制品的消费量逐年递增,占全球消费总额的比重也越来越大,这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乃至全球铝工业的发展。据统计,截止到2005年2月底,正式领到国家建筑铝型材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已有459家,其中民营企业是绝对主体。我国建筑类型材(建筑门窗、幕墙、遮阳、结构及装饰等)的产量及企业,在中国整个铝挤压行业中仍占有相当大的比例。2004年全国铝挤压型材产量302万吨,其中建筑铝型材约230万吨,占76.2%。  相似文献   

4.
提高城市建筑空间设计和建筑管理水平要实现思想转变:转变对城市空间分析角度,丰富城市建筑空间内涵;转变二维平面空间管理为三维立体空间管理;把单一建筑物内部空间管理变为建筑物内部空间与外界环境的协调管理;从单一建筑风格的规划管理变为空间环境艺术的管理。  相似文献   

5.
当今世界,艺术建筑已成为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一座城市,乃至一个国家化品位和外在形象的特征。建筑从它涎生的那刻起,就与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建筑与艺术互相依存,共同发展,相伴而行从远古走到现在。可以说,自从有了人类,就产生了建筑,因而有了建筑,也就有了建筑艺术,所以,建筑是艺术的载体,艺术是建筑之魂,正象曾经组建了建筑学说的梁思成先生所说:“历史上每一个民族的化都产生了它自己的建筑,随着这化而兴盛衰亡。  相似文献   

6.
顾文秀 《魅力中国》2010,(23):292-293
在全球化的今天,建筑英语翻译在中国的建筑进一步扩展海外市场,在引进外国建筑艺术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建筑英语进行分析,有利于指导翻译工作,使翻译更精确,使信息传递更完满。本文结合文体学理论,分析建筑英语实例,结合译者的修养,进而探讨建筑英语翻译。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的变化与发展,我国的建筑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在现代建筑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如何将老建筑与现代建筑有机的结合起来,也就成为我国当代社会急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本文主要围绕城市老建筑与现代建筑的结合发展进行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卢高挺 《宁波经济》2009,(5):43-44,19
经过近十年来的高等教育大发展,宁波高校建筑数量和规模空前扩张的阶段已经基本结束,在此基础上开始转向建筑文化的营造和建筑品质的提升。本文以宁波大学为例,对宁波高校如何营造建筑文化和提升建筑品质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建筑电气系统在现代建筑中的作用愈发重要。通过概述建筑电气系统的定义、范畴和主要组成部分,揭示其在建筑中的关键作用,并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商业建筑和住宅建筑中电气系统的应用,展示其智能化、节能化和安全性的趋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建筑电气系统的优化方法,完善建筑服务设施,提高居住环境舒适度,以期为建筑行业和建筑电气系统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建筑与城市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城市,建筑只是城市的一个组成部分.如今的建筑应该融于城市环境中,要提高建筑在城市人文环境和地域环境中的整体水平,为人们提供一个可自由选择和享受的欢乐空问.  相似文献   

11.
雕塑与建筑     
许前哨 《魅力中国》2010,(5X):101-101
雕塑与建筑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古代,雕塑是建筑物的配套,往往与建筑物浑为一体,相映成趣。雕塑与建筑各自有着相互借鉴的因素,将建筑与雕塑之间的对话与研究放到现实中去实践才能从一个局部过渡到整体的理论上改善,改变其发展不平衡的现状。  相似文献   

12.
肖赣平 《中国经贸》2009,(18):112-113
本文从建筑企业角度出发,深入分析合同管理在建筑企业中的作用及其我国建筑企业合同管理现状,在此基础上研究分析建筑企业如何通过提高合同管理水平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的措施对策。  相似文献   

13.
面对水资源管理和利用危机,提出节水型建筑理论,主要包括:节水型建筑内涵,节水型建筑的目标、目的和价值标准,节水型建筑与相关研究领域的关系和节水型建筑评价指标框架设计等。这一理论对于推广节水型建筑,推进节水型城市建设,以及推进循环经济建设有着积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现场浇筑为主的施工方式规模化程度较低.近年来,我国积极探索发展装配式建筑.作为国家建筑产业现代化试点省份,江苏省正通过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实现从建筑大省向建筑强省的转变.  相似文献   

15.
《山东建设》2005,(17):57-57
绿色建筑是什么概念?它与一般建筑相比有什么不同之处?至少它们之间有六大区别:  相似文献   

16.
进入21世纪以来,在社会经济稳健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建筑事业发展迅速。但随着建筑企业数量的增加,建筑企业也面临着很大的竞争压力。建筑企业为了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便有必要加强建筑工程的质量。其中,建筑结构设计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为了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便有必要加强建筑结构设计,并在设计过程中洞察安全隐患因素,进一步提高建筑设计的安全性。本课题重点探究了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提高建筑安全性的措施,以期为建筑结构设计的优化提供一些具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7.
太阳能与建筑,曾经是两个相去甚远的话题,但今天,太阳能建筑却被业界认为将是未来建筑的发展的趋势,节能有望实现建筑的零能耗,环保一耗能将不再有污染。建筑耗能在我国能源消耗中占有高达27.5%的比例,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的采暖、制冷、热水以及电力等建筑能耗不断增大,开发太阳能建筑是一个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  相似文献   

18.
建筑能耗是社会总能耗重要的组成部分,减少建筑能耗成了降低社会总能耗的重要措施之一.近期,我们专门赴台湾考察绿色建筑工程评价标准.在台期间的所见所闻,给我们很多启发,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哲理,感悟到"点石成金"的美妙,感悟到浙江绿色建筑工程管理与台湾相比还有很多作有待改进和完善的地方. 台湾将"绿色建筑"定义为"生态、节能、减废、健康的建筑".根据这些词语的英文前缀,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又可以简称为"EEWH评价系统".由于台湾地区属于南亚热带气候区,台湾对建筑的基本要求有三:一是应开敞、通透,充分利用自然通风,以利于建筑被动降温,可较少考虑防寒、保温;二是应采取水平和垂直绿化等遮阳措施;三是应注意防暴雨、防洪、防潮、防雷击及防盐雾侵蚀.台湾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重点可以用"适中的开口"、"丰富的阴影"来概括,也就是重视考量自然通风设计和立体遮阳措施.  相似文献   

19.
《新西部(上)》2003,(9):37-37
陕西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成立于1954年(历史沿革曾用名为: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西安分院,中国建筑工程部西北建筑科学研究所,陕西省建筑科学研究所),是一以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建筑科学研究机构,也是全国五大建筑科学研究机构之一,具有较高的国内知名度。该院荟萃了一批具有坚实理论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的科  相似文献   

20.
蒋九发 《魅力中国》2014,(13):334-334
建筑幕墙是提升建筑产品美观性的重要结构部分。随着城市建设与规划的不断加快,建筑幕墙已经成为了现代化建筑的典型标志。为了实现城市建设与官话的整体布局一致性与美观性,必须要对既有建筑进行建筑幕墙的改造。笔者结合实践工作经验,在本文当中针对建筑目前在既有建筑改造中运用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