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齐美尔的社会学是形式社会学,社会形式是其研究的对象。但是形式之所以能作为他研究的对象是因为形式是社会互动过程的主要表现、呈现方式。齐美尔关注的还是社会互动本身及其过程,所以我们有必要从互动的角度来研究其社会学视角。在研究齐美尔理论的基础上总体上把握其社会学研究视角,从互动论的研究范式来指出其研究对象为社会形式的原因及其合理性,着重分析其社会互动,深挖其有关关系的内涵。齐美尔的独特就在于他的研究视角的独特。以齐美尔社会学视角及其生成原因为研究起点来研究其思想理论是有很大意义的。  相似文献   

2.
多年来,关于“苏南模式”研究,以从经济学角度研究居多。本文利用新经济社会学的重要理论即社会网络和社会资本理论对“苏南模式”进行社会学方面探讨。在介绍了研究现状和相关理论之后,本文阐述了“苏南模式”的网络图,并分析了该网络的典型特征,得出“苏南模式”产生的必然性,然而,乡镇企业在社会网中的边缘位置又注定了其发展会受挫,发展出现瓶颈,从而引发二次改制。  相似文献   

3.
社会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的分支学科,但一直以来,社会地理学在我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一些著名的学者为此呼吁要加强对社会地理学的研究,并认为它是人文地理学中有待开发的新领域。近年来,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对社会网络的研究已经有了丰硕的成果,但人文地理学对其的研究还十分薄弱.本文从人文地理角度对社会网络的地域特性作了一定的探讨,提出社会网络的三种地域嵌入模式,即社会网络的实际嵌入、社会网络的遥寄嵌入、社会网络的肌体式嵌入。并探讨了社会网络地域嵌入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4.
网络社会问题产生的原因及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原因-对策”为线索结构展开分析,从社会学角度探讨网络社会问题产生的原因,为有效控制网络社会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技术与管理、网络法规、网络道德和教育自律。  相似文献   

5.
社会阶层是社会学领域“和谐社会”研究的重要视角。马克思曾经指出,一切社会关系中,最为根本的关系就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所结成的各种利益关系。社会学对这种利益关系的研究,实际上是考察种种社会资源、社会机会在不同人群中的分配方式的差异。可见,社会阶层分析是和谐社会问题的一个重要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格兰诺维特于1985年发表的《经济行为与社会结构:嵌入性问题》一文的核心概念和内容,分析了"嵌入性"理论的发展并作了简要评述。认为,格兰诺维特将社会学和经济学相结合,从"嵌入性"的视角分析了人们的经济行为即经济行动是嵌入到社会关系网络中的。人们的经济行动既是理性的但同时也受所处的社会结构和社会网络关系的影响和制约。进而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社会网络理论分析框架并开创了新经济社会学。这一嵌入性理论和社会网络分析法依然蕴含着丰富的学术价值和思想,值得人们去探究和思考。  相似文献   

7.
史雪莲  钟萍 《黑河学刊》2006,(4):121-122
“消费社会”是20世纪西方社会与文化变迁的一个显性现象,也是60年代以来西方社会文化研究的重要议题。在中国,对消费社会的研究则产生于90年代以后,主要是哲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等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社会学的研究取向主要是对西方消费社会理论的介绍和研究;对确立消费社会学的研究;应用消费社会理论对中国一些社会现状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8.
盖奥尔格·西美尔社会交换理论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菲 《理论观察》2007,30(1):51-52
社会交换理论是社会学的主要理论之一。其在社会学意义上的理论根源之一,正是德国社会学家西美尔的社会交换理论。西美尔认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交往的形式”。西美尔对交换的分析,以及对交换、冲突和权力相互关系的分析体现了他的这种研究取向。西美尔社会交换理论主要包括社会交换的要素、社会交换的动力、社会交换与冲突的内在联系已及社会交换与权力的关系等几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9.
基于企业管理的视角,全面总结了当前国内外关于组织内社会网络的相关研究成果,将组织内社会网络界定为,员工在组织内部会形成各种联系,这些联系的集合则为组织内社会网络。文章在此基础上,从组织内社会网络维度、测量题项、前因变量、作用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梳理。最后,提出组织内社会网络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阮平南  于深 《特区经济》2011,(12):296-298
社会资本对于战略网络的稳定发展和发挥网络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权属关系视角,本文将企业社会资本构成划分为专用社会资本、共用社会资本和成员媒介社会资本,并对社会资本的表征及度量进行研究,最后就战略网络社会资本的构建和实践提出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1.
岳兵  秦义 《理论观察》2011,(4):44-45
“关系主义现象”成为近年来国内学者特别关注的问题,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做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在中国语境下。“关系”亦成为把握中国社会现实及其变迁的重要学术工具。作为本土性的社会学研究对象“关系”是“处于中心学术地位”的,是推进我国社会学学科建设的重要突破口,因此,对“关系主义现象”的研究有着不可多得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社会资本是以信任、互惠和规范为基础的网络和人际关系。社会资本的理论渊源可以追朔到社会学的道德、互惠、团结和信任等概念。亚当·斯密对美德和信任的研究、马克思对有限团结的研究、迪尔凯姆对道德和经济交易的阐述、齐美尔对互惠交换的阐述和马克斯·韦伯对价值观的研究等都构成了社会资本的理论来源。  相似文献   

13.
郭仙草 《理论观察》2007,1(3):76-77
"社会事实"一词是法国社会学的奠基者迪尔凯姆所使用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也是他为了社会学研究的需要而确定的研究对象。他对这一概念作了非常严密的界定,并对这一研究对象的特点及研究方法提出了自己独到的看法。他认为"社会事实"具有外在于人的意识并对人的意识具有强制性等特点,要当作物来研究,为以后的社会学研究工作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从社会网络分析和销售绩效管理的角度,分析销售人员自我监控人格对其组织内部整体社会网络构建、组织外部客户网络构建及其销售绩效的影响。着重探讨关系双方不同自我监控水平组合对关系建立、发展、维系等的动态影响;分析组织内部社会网络与外部客户网络对销售绩效的不同影响及其交互效应;讨论产品复杂性对自我监控人格、内外社会网络构建与销售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基于文献推演了前述研究假设,理论贡献体现在从关系双方的自我监控水平组合来考察其对社会网络特征和销售绩效的影响,探索了自我监控水平对社会网络特征的动态影响及其演化规律。  相似文献   

15.
社会网络被认为是研究员工关系问题的有效因子,但组织内的社会网络对新员工融职期间的作用机制却仍然缺乏系统性研究?文章以社会网络为基础,运用模型的构建得出社会网络对新员工融职的影响。并围绕员工在融职的过程中表现出的不同特点、组织内主要社会网络关系可采取的相应的支持点,提出若干建议,以期保证员工顺利实现由局外人向局内人的转变。  相似文献   

16.
社会网络是一种重要资源,这一认识无论在理论界还是实业界都已经得到共识。其中关系强度是学者们研究较为集中的一个关系网络特质的要素,本文通过综合中西方学者关于关系强度研究的基础上,从关系强度的内涵、发展、衡量以及关系强弱的不同所带来的影响等出发,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分析了企业间关系强度带来价值提升的途径。最后,指出关系强度的研究应该注重从社会学转向管理学直至财务学,以实现各学科间的融合。  相似文献   

17.
市场交易关系与社会网络关系是现代经济运行中两种重要的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机制,特别是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发展进程中,社会网络关系发挥着独特的影响。本文将主要就我国社会网络关系的形成基础、主要功能及其特征进行分析,目的在于强调必须重视社会网络关系,培育和规范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精神文明相适应的、具有积极功能的社会网络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前,有关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文献,对企业政治网络战略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行为的关系探讨很少。文章选取2009-2012年A股民营上市公司自愿披露的社会责任报告作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民营企业政治网络战略对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影响。在控制了民营企业的组织因素及企业家个体人力资本控制变量后发现,政治关系网络、协会关系网络均对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披露倾向和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文章一方面为理解转型经济情景下民营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动机提供了新的视角,另一方面为政府引导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19.
罗东  龙欢 《黑河学刊》2012,(7):190-192
作为西方社会一门新兴的先进学科,社会学在变革动乱中传入晚清中国。但究竟起点在哪,谁是阐释中国社会学的第一人,在学界却存在不一致的观点。本文尝试结合“群学”与“社会学”相关文献研究,避开形式的判断而阐述近代中国社会学启蒙的实质.即晚期“社会思想’’受国外学术影响逐渐被“社会学化”的一个过程。  相似文献   

20.
经济转型条件下的民营企业演进:一个文献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詹宇波 《改革》2007,(7):97-102
通过梳理主流经济学与社会学对我国非国有经济的研究,为转型条件下我国民营经济研究提供一个比较完整的视角。对我国民营经济的早期形式——乡镇企业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得到关于我国民营企业制度环境和经营上的特征。参考社会学提供的研究视角,发现引入社会学中诸如社会资本、权威等概念和理论可有助于对民营企业的研究。现有的将经济学与社会学相结合的一些研究观点也为我国民营企业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