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物流外包是当前物流行业普遍流行的运营模式,我们通常将其称之为第三方物流,因为物流产业的飞速壮大,关于物流外包边界问题的研究就显得更为重要。文章以交易成本理论为基础,分别阐述了物流外包的基本现状、优势与不足之处,将物流外包与物流自营进行了比较,并深入分析了物流外包边界模型的构建和完善,为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提供了合理的理论性指导。  相似文献   

2.
第三方物流优势理论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韩平 《商业研究》2002,(8):14-15
第三方物流是社会化,专业化与自营物流相对应的一种物流形式,是当今物流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是解决我国物流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用专业化和交易成本理论对第三方物流进行分析看出,相对于自营物流存在的优势来源于物流企业采用第三方物流可以获得规模经济优势和相对降低交易成本。  相似文献   

3.
第三方物流优势理论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韩平 《商业研究》2002,(15):14-15
第三方物流是社会化、专业化与自营物流相对应的一种物流形式,是当今物流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是解决我国物流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用专业化和交易成本理论对第三方物流进行分析看出,相对于自营物流存在的优势来源于物流企业采用第三方物流可以获得规模经济优势和相对降低交易成本。  相似文献   

4.
第三方物流在我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学术界和产业界已普遍承认,第三方物流能够为企业带来潜在的巨大收益,但是不恰当的物流外包行为可能会给企业经营造成致命的打击。通过以物流资产的专用性为变量,利用威廉姆森的交易成本理论,得出企业在选择自营物流还是第三方物流时,与企业的物流资产的专用性密切相关;对于物流资产的专用性并不高的企业,更应采用第三方物流的方式将物流服务外包出去;对物流资产专用性中等程度以下的业务,企业应当毫不犹豫的选择第三方物流等结论。  相似文献   

5.
第三方物流企业存在于一个激烈竞争的环境之中,随着物流技术的高速传播,如何降低交易成本、选择适合的交易模式是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本文基于交易成本理论,对第三方物流交易模式的选择进行了探讨,以期对我国目前第三方物流交易的最优选择模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物流产业化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苏选良 《商业时代》2005,(12):23-23
物流外包是业务外包的一种主要形 式,也是供应链环境下企业资源 配置的一种新形式。物流外包是发展第三方物流的需要,也是发展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需要,对企业、对第三方物流、对社会是一种多赢的局面。同时,物流外包为第三方物流培育市场,通过物流外包将自营物流转化为第三方物流  相似文献   

7.
物流及其外包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德仁 《中国市场》2011,(32):24-24,29
外包是企业的可行业务策略,以期获得竞争优势。在全球化经济环境中,传统的外包服务已不能满足客户需求。文章研究物流及其外包,如外包的目的、形式和内容,比较主流的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3PLs)和第四方物流服务提供商(4PLs),有利于引导物流行业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8.
陈防 《中国市场》2007,(17):61-63
第三方物流的概念 “第三方物流”(Third Party Logistics,简称3PL或TPL)是在1988年美国物流管理委员会的一项顾客服务调查中被首次提出的。目前,对第三方物流的解释很多,但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一般把“第三方物流”理解为外包、合同物流、物流联盟、全方位物流服务公司等等。第三方物流是在供方(第一方)和需方(第二方)之间,由专业物流企业向全社会提供的物流服务。外包物流职能的方法最早来自人们对产品的储运,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第三方物流企业开展物流金融业务模式出发,运用委托代理、交易成本以及企业核心竞争力等相关的经济学、管理学理论分析物流金融对供应链成员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以及银行金融机构的经济效益,探讨了第三方物流企业开展物流金融业务的机理,以期对第三方物流企业开展物流金融业务提供一定的支撑。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第三方物流起步较晚,观念落后,加上硬件老化,体制落后,难以形成信息化,规模化的现代物流模式。如何正确的理解第三方物流,抓住其发展的实质和特点,成为第三方物流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试图用新制度经济学派的交易成本理论来分析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以及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应认真面对并解决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从交易成本经济学看第三方物流的信用风险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红  陶雪萍  徐学军 《商业研究》2005,(21):177-179
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缓慢,其中最主要的障碍是第三方物流服务的交易成本过高,导致物流需求的不旺。分析信用风险对我国第三方物流交易成本的影响,企业缺乏信用意识、国家缺乏信用管理、社会信用环境较差和信用违规行为缺乏惩治机制等等,是信用缺失对第三方物流交易成本影响的关键。应从完善政府信用监督管理体系、推动和完善信用中介机构的发展和加强中介机构的监督作用及企业内部信用管理等方面发展我国第三方物流。  相似文献   

12.
冯冠军 《商业研究》2005,(22):23-25
自中国加入WTO后,企业所面临的竞争日趋激烈。工业企业如何从“第三利润源”要利润,增强竞争力,也成为工业企业不得不重新思考,重新定位的一个问题。通过从交易费用理论入手,对物流自营、物流外包的费用高低进行比较,阐释了企业尽可能将物流外包而放弃自营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世界经济环境的变化和企业经营的全球化,物流网络正在扩散.为了实施全球化,韩国企业需要通过合并和战略合作实现有竞争领域的全球化,通过构筑信息技术及供应链管理实现系统全球化,避免无差别投资,实现以竞争力为基础的特色全球化:韩国政府应重点支持全球化的第三方物流发展,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共同对投资地区进行分析,以确保其在世界新市场中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李虹 《商业研究》2005,(13):194-197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我国工商企业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面临的物流决策问题,对自营物流与外包物流两种物流管理模式进行比较,分析传统物流决策标准与Ballow决策标准存在的弱点,给出了我国工商企业物流作业决策的基本模型。  相似文献   

15.
第三方物流及其风险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彭玉兰 《商业研究》2004,(24):147-150
第三方物流 ,即物流外包 ,是一种创新的物流管理模式 ,是未来物流发展的方向。第三方物流的实质是企业和物流服务商之间的一种“委托—代理”关系。由于委托方和代理方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信息扭曲 ,以及市场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 ,导致企业在实施物流外包过程中存在种种风险 ,研究第三方物流的风险 ,制定企业进行物流外包相应的政策  相似文献   

16.
非对称信息环境下的物流外包活动中,物流外包方与物流服务提供商之间的关系实际为一种多任务委托代理关系。为同时实现激励和监督两种物流服务提供商道德风险的防范机制,通过建立多元剩余利益分享模型,引入物流服务提供商努力减低物流成本的返还率和提高物流服务质量的索取率,并对模型中相关影响因素做出拓展分析,提出了防范道德风险的控制策略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作为第三利润源,物流在广泛开展的同时产生诸多负面影响,使得循环经济成为必然选择。而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的选择在企业物流外包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为此构建了基于循环经济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的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来选择最佳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商,并通过算例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8.
自营物流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物流策略选择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宋迎春  梁军 《商业研究》2004,(3):171-173
当前市场竞争日益加剧 ,物流已成为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环节 ,第三方物流则以其明显的优越性而成为企业现代物流管理的主流模式。而我国企业大多数采取的是自营物流形式 ,为了更有效地发挥企业核心专长业务的竞争优势 ,必须使自营物流向第三方物流转换 ,才能使企业回归主业。  相似文献   

19.
第三方物流与第四方物流的战略协作式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第三方物流(3PL)与第四方物流(4PL)是物流发展的两种不同形式,从各自的优势及3PL与4PL战略协作式发展的构想,可以达到整合社会资源,提高物流效率,实现双方共赢的结果。第三方物流与第四方物流紧密合作,可以在供应链内部创造一个关系融洽、和谐而又长久的利益共存体。  相似文献   

20.
粮食物流的效率直接关系粮食安全。我国粮食物流的现状及第三方物流的专业优势,决定着我国必须大力发展粮食第三方物流,这是我国实现粮食物流现代化、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