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流浪乞讨并不是中国独有的社会现象,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人口涌入城市,客观上导致流浪乞讨人员数量剧增。如何保障其基本生活,满足其基本需要是社会关注的焦点。社会支持理论强调对个体主观支持网络、客观支持网络和对社会支持网络利用程度的关注,在流浪乞讨人员问题研究上具有其独有视角,可从根本上加强对流浪乞讨人员的社会支持建构。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质量越来越有保障,生活的品质也越来越高,但是我国流浪乞讨人员在社会上还是随处可见,这其中的缘由复杂而且多样。社会上的流浪乞讨人员需要得到有效的救助,但是也要根据流浪乞讨人员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针对性救助措施,使社会上减少流浪乞讨的现象,从不同的社会救助路径来缓解由此引起的社会不良风貌,使相关人员从根本上改善自身的生活质量并养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相似文献   

3.
6月2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第381号国务院令,《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取代实施了21年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从“收容遣送”到“救助管理”虽然只有四字之差,但这是我国城市管理政策的一个历史性的转折,也是一些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的福音。这四字之差,来之不易,我们应该为此喝彩。但是,我们必须看到,立法难而执法更难。好事不能仅仅停留在法律文件和口头上,好事一定要办好,才能起到法律的效力。我们特别关注《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一是因为大多数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是从农村进城解决自己就业问题的农民,他们是我们的农民兄弟,他们为我们国家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做出过重要贡献和牺牲;二是没有农民兄弟身份的转化和介入,没有人的现代化,我们国家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就是一句空话。今天,人口的流动是一种常态,不流动才是一种非常态,人口不仅在中国流动,有条件的已走出国门。在全国,大约有一亿二千多万流动人口。对流动人口的人文关怀和严格管理是统一的。我们相信《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的出台,对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和城市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社会问题是社会矛盾的外化和表现形式。流浪乞讨现象在当代中国的大量涌现,恶化了城市文明的"生态环境";对农村社会的冲击日益加剧;削弱了社会大众的同情心及对弱势群体的救助;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易引发其他社会问题等。当务之急是全面建构针对这种现象的规制体系,即全面建构现代流浪乞讨救助政策体系;整合现代流浪乞讨救助管理机构资源;突破限制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的资金瓶颈;创新对流浪乞讨的救助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5.
2003年的"孙志刚事件"令舆论哗然,使得流浪乞讨人员这一随人类文明而生的群体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促使在我国实施了21年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转变为《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随着收容遣送变为救助管理,无论是政府还是学界都在重新审视这一群体,思索对其实施救助和支持的救助理念、救助方式、救助原则、救助途径、救助效果等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6.
我省2006-2009年流浪乞讨人员有关救助数据显示,2006年救助58000人次,2007年救助60000多人次,2008年79200多人次,2009年救助79400多人次,年救助总量逐年上升。  相似文献   

7.
城市流浪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现象,由于其危害性已经受到了广泛的重视。本文从如何时其进行救助和教育出发,对贵州省流浪儿童的社会服务问题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完善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当前城市中的流浪乞讨人员因其本身的特殊性不断受到人们的关注,现行的研究重点主要是放在社会救助及其政府的管制政策上,其个体的发展以及在社会化过程中的城市适应性却收到受到重视.流浪乞讨人员未能实现与城市社会的同构,对城市社会的认同感及自身对城市的适应感较差,处于城市的边缘化状态.通过深度访谈归结出自我意识、个人资本、社会控制、物质资本和制度执行5个范畴对流浪乞讨人员的城市适应性存在显著影响,这5个范畴又可归结为内驱控制和情境刺激,它们影响流浪乞讨人员城市适应性的方式和路径并不一致.在它们影响方式和路径不一致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的实施路径,即社会工作介入中的个案工作法.  相似文献   

9.
由于抗战期间的破坏,上海市流浪儿童问题在抗战胜利后十分严重,而当时上海的慈善界在流浪儿童救助方面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各儿童救助机构尽全力为流浪儿童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并且注重对儿童实施教育,引导儿童学习多项社会技能,通过这些措施使流浪儿童更好地适应社会。但是,由于当时特定的社会环境,战后上海各流浪儿童救助机构的建设也存在着很多问题。  相似文献   

10.
马天笑 《魅力中国》2011,(17):90-91
近年来,在我国随着人口流动加速、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和贫富差距加大、家庭不稳定因素增多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脱离家庭监护的流浪儿童数量不断增加,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给政府、社会及儿童自身发展带来了诸多问题。我国政府历来非常重视对流浪儿童的救助保护,也取得了相当的成绩,但该领域的政策体系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与不足,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本文对流浪儿童的现状、成因以及政府救助的情况和问题进行了分析,从政府救助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据新华社6月19日电,国务院总理温家宝6月1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草案〉>.会议认为,2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流动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1982年5月国务院发布施行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已经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增能理论作为社会工作的重要理论,强调为服务对象赋权.作为一个专业的助人服务活动,社会工作透过直接或间接服务介入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增能视角下,社工在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过程中应注重受助对象自身能力提升及社会环境的改变.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天津市、浙江省、江苏省、内蒙古自治区的部分监狱、劳教所、社区矫治中心和企业进行调查,了解部分地区刑满释放人员生存状况和企业对刑释人员的接纳意愿.调查所得数据表明刑释人员这一群体具有脆弱性和不稳定性这两大特征,建议通过社区、企业、民间组织和媒体等方面解决他们生存中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4.
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最后一道保障线,对于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即流浪乞讨者来说,救助管理站的不断完善与发展意义重大。但自2003年7月23日救助管理站正式成立以来,在救助管理的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使救助管理站得不到最大效用的发挥,影响了救助流浪乞讨人员的效果,进而阻碍我国社会救助水平的提高,应从甄别机制、社会力量、专业化救助、发展经济、政府间合作救助的角度对救助管理站在救助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15.
城市暂住人员住房供应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城市暂住人员群体的住房问题日渐突出,实质是住房市场失灵,政府政策干预和调控缺位,致使住房供应存在严重的结构性矛盾。解决问题的政策目标应当是:在一定时期内,政府以一定的政策支持及直接参与,促使市场能为在城市有稳定职业和收入,井符合城市产业发展需要的暂住人员提供充分而适当的,与之身份、收入消费需求相匹配的住房条件。建议加强和改善对“出租屋”的管理和服务;集中建设一批暂住人员租赁房;通过各种调控市场和消除体制障碍方面政策的实施,推动暂住人员购房置业。  相似文献   

16.
论城市低保中的社会排斥及解决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世伟 《特区经济》2008,(11):126-127
近年来,我国城市低保制度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进展,但是也存在着比较突出的社会排斥问题,把相当一部分城市贫困人口排斥在低保之外。究其原因,主要是对贫困及致贫原因认识的偏差、社会救济理念认识的滞后、识别低保户的困难、低保资金支出压力大等造成的。因此,建设服务型政府、调整社会救助资金的来源构成、专业的社会工作者介入社会救助工作就成为解决社会排斥问题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7.
张婷 《魅力中国》2014,(17):254-254
对城市退体人员幸福感的心理学研究既有一般的价值又有特殊的价值,前者可以帮助了解城市退休人员幸福的差异及影响因素,提升老龄人的生活质量,后者可以推动中国社会观念的转变,进一步促进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18.
人力密集的“小狗经济”曾经为浙江经济立下汗马功劳,如今却带来了社会管理和企业监管的难题。  相似文献   

19.
流浪儿童是社会中特殊的弱势群体,保证他们拥有良好的生存发展状况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我国的流浪儿童救助必须依靠其各方面的社会支持和完善的法律法规,在流浪产生源头进行实时预防监控,在流浪过程中进行及时、科学救助,采取有效措施促使他们回归主流社会,最后坚持实现对回归儿童的监护监督,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流浪儿童问题.  相似文献   

20.
曹艳红 《新西部(上)》2010,(5):105-105,107
本文以鲁迅流浪主题叙事文学作品为代表,分析了20世纪20年代,中国现代文坛出现的流浪主题叙事文学创作的热潮.由于鲁迅自身的流浪经历和身处新旧文化过渡期的流浪心态,在反映现实流浪行为的同时,注重从精神层面挖掘流浪的深刻内涵,从哲学意义来审视流浪.作者对鲁迅感知流浪的独特视角进行分析,揭示其作品所表现的流浪主题的涵义,以及鲁迅对流浪主题的探究在中国文学现代性转型时期的发韧意义,以及对现代文学三十年中流浪文学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