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会计报告的盈余信息(每股收益)是判断股票是否具有投资价值的重要指标,即便是具有相同盈余数字的上市公司,其股价(或股票收益率)也存在或大或小的差异,投资者在进行分析时除了关注盈余信息之外,还应关注财务报表中的基本面信息。通过分析基本面信息对盈余反应系数的影响,可以考察基本面信息在评价上市公司盈余质量中所起的作用。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基本面信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盈余质量,而依据基本面信息构建的盈余质量综合评价指标(EQ)可以作为评价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的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2.
盈余质量,作为公司财务信息披露的主要内容,自从其发展以来,就备受争议。即使在资本市场极其发达的美国也不例外。盈余质量其自身的特点决定他必定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回顾Dechow-Ge-Schrand(2010)的文献,对盈余质量的发展做出探讨。重点讨论过去二十年导致盈余质量文献巨大进步的影响因素,并且指出这些文献中的几个重要贡献以及盈余质量文献的主要成就。  相似文献   

3.
夏新平  王丹 《新智慧》2004,(10B):14-15
信息含量表示会计盈余与股票收益之间的关系,因此它主要受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一是会计盈余真实披露程度(或盈余管理程度),这主要取决于上市公司内部;其二是外部投资对所披露的会计信息的接受程度,这主要取决于市场反应(或说是股票收益反应)。诸多研究表明,会计盈余与股票收益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且通过盈余反应系数对其进行检验。影响信息含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治理机制无疑是重要因素之一,本试研究其对信息含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股权分置改革后,大股东所持有的股票能够在二级市场上流通转让,A股市场进入全流通时代,大股东减持受到广泛关注.本文选取了2008-2011年深圳交易所上市的发生减持事件的A股公司作为样本,对信息披露质量、盈余管理与大股东减持的关系进行分析和研究.经验数据表明大股东减持前上市公司会进行不同程度的盈余管理,而且信息披露越低,大股东减持前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程度越高.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监管机构应该重点关注上市公司向下的盈余管理行为,同时完善信息披露考评体系提高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  相似文献   

5.
盈余管理是体现公司治理水平的核心问题.本文从市场约束的视角,基于2004—201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股票流动性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显示,股票流动性对盈余管理有着显著的抑制作用,并且这一作用在应计盈余管理行为中的体现显著大于真实盈余管理行为.这一结果在利用工具变量和双差分模型控制了内生性问题以及进行变量替换后仍然稳健.本文同时检验了这一抑制作用所依赖的环境以及实现渠道.研究显示,良好的信息环境会强化股票流动性对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内部治理约束存在提升空间的企业会强化股票流动性对盈余管理的抑制效应.这一结论同时丰富了盈余管理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以及流动性这一市场因素对公司治理约束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盈余管理实证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前 ,从世界范围看 ,困扰上市公司质量信号显示的一个主要问题是机会主义盈余管理问题。过度的盈余管理 ,必然造成欺诈和取巧 ,对资本市场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美国证监会为此开始审议新的披露要求 ,并组建了盈余管理工作组 ,以严惩有盈余管理行为的公司。证监会将要求更多的公司重述已披露的收益 ,并促进披露的进一步规范。这些举措 ,引起了人们的广泛重视和讨论。当前 ,中国资本市场监管也面临这样一个重要问题。产生盈余管理的动机是什么?它具有什么特征?在此 ,笔者运用实证法来予以回答 ,以有助于进一步把握现行中国市场环境的特点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相关法律规范 ,强化市场监管。一、文献综述与假设与资本市场相关的机会主义盈余管理 ,一般包括股票初始发行、二次发行等一系列事项 ,目前文献中的证据主要与粉饰企业股份发行前的财务报告、增加企业管理人员报酬和期权、避免违反债务合约以及降低管制成本等方面相关。产生财务报表中欺诈、误导及操纵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①引诱投资者购买公司股票 ,或贷款人与公司签约 ;②增加公司现行股东的股票价值。不少研究成果证明 ,资本市场中的某些机会主义盈余管理行为与股东机会主义动机相关。例如 ,1996年...  相似文献   

7.
从价值相关的角度,考察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市场反应,对资本市场会计改革的效果进行实证研究,可发现:我国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是随会计规范的制订和实施逐渐提高的;三个因素(正盈余和负盈余、股票的A股流通比例、是否同时发行B股)在资本市场的会计改革中对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的影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8.
一、问题的提出 股票期权作为一种长期激励手段,主要是为了解决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所导致的委托代理问题,以激励员工为企业的长期发展而努力工作,从而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但是,近几年国内外资本市场发生的一系列财务舞弊案件表明,股票期权极易成为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操纵盈余的工具。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股票期权的会计确认还存在争议。  相似文献   

9.
盈余管理行为无论在国外还是国内都受到广泛关注,并取得了一系列值得关注的研究成果。然而,资本市场会计信息质量不高,盈余管理被受指责。本文除分析盈余管理的一般定义外,还从盈余管理的理论渊源与前提条件及其文献综述作简要介绍,并介绍盈余管理的动机、采用的技术方法、应采取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0.
构建了一个衡量会计盈余信息质量的新模型,利用中国上市公司的相关财务数据,检验了权益保护与会计盈余信息质量之间的内在替代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国转轨经济的特殊制度背景下,处于权益保护较弱地区的上市公司有动机和动力向外界提供较高质量的会计盈余信息,以弥补权益保护较弱所引致的负面效果,从而有助于上市公司资源的合理配置,确保资本市场的健康运行和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