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 毫秒
1.
本文以我国 2011~2015 年的 A 股上市公司为考察对象,实证检验了融资需求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及在融资需求驱动下,不同盈余管理方式对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融资需求与盈余管理呈显著正相关,即企业融资需求越强烈,发生盈余管理活动的可能性越大,盈余管理程度也越高;盈余管理行为会影响会计信息质量,提高信息不对称程度,进而容易引发非效率投资问题,但盈余管理并不总是会降低资本投资效率,基于融资需求的盈余管理对缓解非效率投资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高管薪酬诱发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高管薪酬激励视角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发现高管薪酬与盈余管理显著正相关,即高管有为提高自身薪酬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但高管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相关性不强。此外,与非国有上市公司相比,国有上市公司高管薪酬诱发盈余管理的程度有所下降。实证研究结果还表明,上市公司董事会或薪酬委员会在订立高管薪酬契约时并没有考虑高管的盈余管理行为。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略作探讨,从盈余管理的产生动因和客观条件、采取手段和治理对策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对解决我国的相关问题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4.
经营风险、晋升激励与公司绩效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以2004—2006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经营风险是否以及如何影响公司高管晋升的激励效应。我们发现:①经营风险越高,公司高管晋升的激励效应越明显;②与民营公司相比,国有公司经营风险对其高管晋升激励效应的影响更小;③与政府间接控制的国有公司相比,政府直接控制的国有公司的经营风险对其高管晋升激励效应的影响更小。本文检验结果支持当业绩度量噪音较大时晋升激励更为有效的理论推断,并表明政府对国有公司的薪酬管制会限制其对激励合约的选择,而监督的加强有助于弥补激励合约的不足。  相似文献   

5.
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的变更是证券市场和管理学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高管变更带来的是真正经营业绩的改善抑或只是盈余管理,国内外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文章对国内外高管变更中的盈余管理研究现状进行了评述,并对未来相关研究内容和领域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盈余管理是现代企业代理问题的重要表现,与公司治理结构是否有效存在密切关系。本文以2008—2010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以修正的Jones模型估算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情况。对上市公司治理状况与盈余管理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公司治理的完善会显著降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水平,并且这种降低主要是由于领导结构二元性、董事会以及利益相关者等公司治理机制发挥作用的积极结果。结果表明,通过完善公司治理机制,有利于抑制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据此提出了有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正>盈余管理是指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作为"内部人"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运用现行的会计政策、会计法规,有目的地选择会计程序和方法,对以经营业绩为基础的会计信息进行"加工",从而在证券市场、银行信贷、税收交纳、报酬激励等方面取  相似文献   

8.
在信息观下,盈余管理的质量越强,会计盈余的信息价值也就越强。很多学者对影响盈余信息价值的因素进行了各方面的研究,其中,关联交易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影响因素,本文主要论述和分析了盈余管理和关联交易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盈余管理现象普遍存在于ST公司中,这种行为会很大程度上影响财务信息的真实性,还会干扰财报使用者做出准确的财务决策。本文着重分析了盈余管理的动机和手段,并给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税收是影响公司价值的重要因素,降低税负一直是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重要动因。2007年出台并于2008年开始实施的新企业所得税法将使国内公司的税负发生变化,企业所得税改革会对盈余管理程度、方向产生哪些影响?会对盈余管理方式产生什么影响?通过大部分学者的研究发现:所得税改革中预计税率降低的公司出现了显著的利润推迟现象,盈余管理的程度上升了,但主要是利用应计项目盈余管理来进行负向的盈余管理,以达到上市公司避税的目的,而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大股东从公司向自身"输送利益"与公司预期获取大股东"利益输送"的机会,对公司首次亏损年度负向盈余管理幅度的影响。证据表明,大股东资金占用的规模越大,公司可运用于改善经营管理的财务资源越少,公司进行负向盈余管理的幅度越大;当第一大股东为非经营性股东,公司流通股比例越大时,其获取大股东利益输送的机会越少,公司进行负向盈余管理的幅度越大。  相似文献   

12.
石泓  陈亮 《工业技术经济》2017,36(7):100-106
管理层盈余预测是中小板上市公司对未来展望的信息,在信息披露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本文选取2013-2015 年中小板上市公司相关数据,运用广义多分类无序logit 模型对影响中小板上市公司管理层盈余预测质量的因素进行探究,以期提高管理层盈余预测的质量。经研究结果表明,公司的独立董事占比、年度召开董事会次数、股权集中度、净资产收益率、管理层持股比例等因素越高,对提高中小板上市公司管理层盈余预测质量越有益,除此之外,中小板上市公司董事长和总经理兼任情况,与公司合作的审计机构专业程度均对管理层盈余预测的质量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对国内外相关理论及研究成果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现实情况,提出四个假设,采用修正的横截面Jones模型度量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通过实证检验,证实了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中仍存在关联交易盈余管理行为。实证结果显示,以往占很大比例的关联方商品和劳务购销形式的盈余管理越来越趋于淡化,而关联方资金占用与盈余管理呈显著的正相关,反映出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利用关联交易进行盈余管理的方式正在发生变化。同时,实证结果表明,资产负债率与盈余管理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盈余-回报模型为基础,使用Stata软件研究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9年到2010年的数据,得到结论: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国有控股股东的性质对企业盈余质量有正向影响的作用,而两权分离度与盈余质量负相关。本研究依此为进一步改善我国企业的公司治理、提升会计盈余质量和优化资本市场的成长提出些许对策和政策性建议,研究结果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收益与收益质量的分层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各层面对收益的不同认识以及所导出的收益质量问题是极为重要的实际问题。本文先以经济学和会计学辨析的视角说明收益的内涵及在理论与实践中的偏差,阐明全面收益理论的要点与意义。然后深入到收益质量内部,从经济收益的大小、会计收益与真实收益差异的客观性和人为因素导致的收益质量三个不同层面进行分析,最后就研究结论,运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对我国上市公司收益质量进行实证描述与分析,本文旨在揭示收益质量不高的原因,找出辨析与提高收益与收益质量的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16.
盈余管理会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重大影响,而新企业会计准则则为经营者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一定空间。本文通过对盈余管理定义界定,并通过对新企业会计准则下盈余管理手段和盈余管理内容的分析,发现经营者进行盈余管理所引发的问题,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7.
This research investigated how the ownership structure is related to the firm's overall compensation strategy. The findings extend previous research that focused primarily on CEO compensation strategy. We show that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compensation practices that apply to all employees as a function of the ownership structure. The results show that for owner‐controlled firms and owner‐managed firms there is significant pay/performance sensitivity for all employees. In management‐controlled firms, changes in pay are related to changes in size of the firm. These findings lead us to conclude that ownership structure not only affects upper management's pay, but also the pay of all employees through substantial differences in the firm's compensation practices. Copyright © 2005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8.
投资者法律保护、所有权结构与困境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变更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投资者法律保护较差的国家里,集中所有权结构被看成是能够替代投资者法律保护,有效发挥公司治理作用的机制。本文以2000—2004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152家ST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当公司已陷入困境、被特别处理的情况下,集中所有权结构对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变更产生的积极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变更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不同的大股东持股比例对高层管理人员变更产生不同的影响作用。检验证据支持了LaPorta等人(2000)提出的关于投资者法律保护与公司治理的主流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