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应对气候变化对可持续发展带来的挑战,英国首先提出了低碳经济的概念,低碳发展的目标是实现低碳高增长。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但也存在着能源消费总量大、一次能源中煤炭比例过高、能源利用效率低、落后产能多等诸多问题。我国的资源禀赋使能源结构改变不易,河南省所处的发展阶段决定了产业难以短时调整,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现实和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低碳发展是河南工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
能源与气候变化问题彼此互为因果,保障能源安全、减缓与适应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球、国家乃至国内各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河南省应通过加强政策与法律建设,保障传统能源安全,促进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增强地方减缓与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建设,保障河南省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我国经济增长、能源结构与能源消费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济增长、能源结构与能源消费的关系是我国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解决能源供需矛盾,实现能源、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文章基于1978年~2007年能源统计数据,对中国经济增长、能源结构与能源消费进行了因果关系和协整性的研究。发现中国存在单向的经济增长到能源消费和能源结构的因果关系,以及能源结构和能源消费的双向因果关系。短期与长期中能源结构对于能源消费的影响都要大于经济增长对于能源消费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节能减排:经济发展的重头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增加能源供给、保护生态环境、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规划。而利用可再生能源,实施节能减排是体现这一战略规划的重要举措。随着资源的减消耗,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头戏就是节能减排了。  相似文献   

5.
积极发展钢铁行业重点节能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节约能源,提高能源效率是有效缓解能源瓶颈制约,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保护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九五”以来.钢铁、有色、建材、化工、石化等高耗能行业.进一步加大技术创新力度.研究开发了一大批节能新技术、新工艺.取得显著节能效果和经济效益。有关部门组织专家对钢铁行业的关键节能技术进行了分析总结.并将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6.
为应对我国日益严峻的能源形势,保障能源和经济安全,实现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目标,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基本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循环经济是一种按照可持续发展理论对资源进行最有效利用的生产活动过程,它体现为一种全新的系统观、经济观、价值观、生产观和消费观。我国目前的经济增长方式和能源紧张的现状客观要求国家通过立法、引导、政府鼓励和技术创新等方式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建设我国现代化的和谐生态社会。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全球化在中国日益渗入,一方面中国从国际分工和技术溢出效应中获得很大收益;另一方面,中国作为"世界工厂",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本文鉴于此,根据我国目前有关能源消费的统计数据,对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做研究,借此希望国内相关产业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能源资源日渐减少与能源需求高速增长是长期并存的趋势。占电力生产80%以上的高比例煤电的传统能源结构,已显示诸多弊端,长期制约国民经济和影响人民生活。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可持续发展难以为继。优化能源结构、开发新能源势在必行。核能是继化石燃料之后不可或缺的替代能源,大力开发核能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重大问题,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0.
通过选取我国各省1995—2010年能源消费与地区生产总值的面板数据,进行面板单位根与协整检验,并结合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建立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的变系数模型。实证结果表明,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且各地区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费的初始依赖有较大差异,能源消费的产出弹性也反映出各地区能源使用效率的状况。要保持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就需要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实现经济与能源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不可再生资源开发不仅是环境问题,更是发展问题。在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自然资源约束尤其是不可再生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问题一直制约着我国经济可持续增长。能源、环境和国际竞争等制约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实因素也都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密切相关。现阶段,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的进程中,同时面临着发展经济与节约资源的双重任务。如何在保护不可再生资源的同时实现经济发展的目标,杜绝因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而造成不可再生资源的过度开发,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问题。在这样的要求下,我国一方面要实现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特别是具有硬性储量约束和高耗能、高污染的不可再生资源的有效利用;另一方面则要坚持向以节能减排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在发展过程中,统筹兼顾自然资源尤其是不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实现不可再生资源的最优配置,从而保持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高空风能发电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规模开发可再生能源,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人类发展的必然。如何解决能源短缺问题成为核心,利用高空风力发电已经成为多国关注的重点技术。  相似文献   

13.
我国电力行业的低碳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小林  高岚 《全国商情》2010,(15):3-3,23
在低碳这个背景下,我国电力行业现状中存在能源利用效率低、CO2排放量大且增长迅速、能源消耗结构不合理和未来电力需求将增大等问题。电力行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采取低碳策略,可以通过减少火力发电、改造电网、实施CDM减排项目以及提高电力行业能源利用效率等措施来实现。  相似文献   

14.
我国要在能源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就不能走世界大量消耗能源、消耗物质的老路,必须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能源结构。对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来说,如果能实现这样的跨越式发展,不仅对我们国家的发展,乃至对整个世界,都是极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能源安全既是一国国家安全的核心构成部分,也是一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基于我国能源资源条件,加快低碳经济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使经济增长尽快摆脱主要依赖高能耗与高碳(污染)排放的方式而转向低能耗与低碳(污染)排放的低碳经济,是确保我国能源安全、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我国能源安全约束日益强化趋势下发展低碳经济,受制于能源资源、自然生态环境、能源技术、能源建设发展等条件的约束。应通过创新能源技术、转换能源消费模式、创新能源开发利用模式以及能源管理体制等措施来确保能源安全并促进低碳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能源问题日趋严重,针对能源供求矛盾加剧和利用效率低下的情况,我国确立了促进节能减排、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研究如何适应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制定和推行有利于节约能源的税收政策成为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我国现行有关能源节约的税收政策分析,以及对相关发达国家的比较研究,就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特别是加强能源节约的税收政策取向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亚太地区经济增长面临着日益增加的环境和资源压力,绿色增长是实现经济和环境共同发展的经济增长新模式,其提出受到了广泛关注。要实现亚太地区绿色增长,需转变传统增长模式,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能源效率,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中国要积极参与亚太地区绿色增长合作,为其他国家提供实践范例,推动环境保护技术研发、承接和转移,并发挥各组织在"绿色增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山西作为一个以能源原材料产业为主、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的发发达省份,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从三个方面努力:加快技术进步,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换代;转变增长方式,减少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发展绿色经济,构筑适应环境要求的经济体系。  相似文献   

19.
发展低碳经济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途径,也是中国转变发展方式,促进国民经济健康稳步发展的重要保障。我们通过对1990~2008年GDP和能源消费历史数据的计算,得出我国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费的依赖程度:通过对2010—2020年我国能源消耗中碳排放量、GDP、能耗和森林固碳量等的计算,预测出如果我国继续坚持目前“三高一低”的生产方式,到2020年的碳赤字将急剧增大,这意味着我国的生态碳汇能力的增长速度将远远低于碳排放增长的速度,这将成为应对气候突变危机,实现发展方式转变的消极影响因素。由此得出结论:中国必须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是对传统的粗放型经济的变革和挑战。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能源的巨大消耗与能源稀缺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我们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于市场失灵和外部性原因,市场本身无法实现循环经济的良性发展,必须通过政府的力量,积极进行技术创新,从制度、资金、技术等方面保证循环经济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