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广亭 《活力》2005,(9):119-119
现行宪法的第四次修改把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是中国人权保障事业的里程碑,标志着以宪法为基础的、有中国特色的人权保障制度已初步形成。随着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现有法律制度中不符合宪法原则的部分将无可辩驳地遭遇质疑。这种由于根本法的修改带来的对整个法律体系的影响,将有力地推动中国人权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付善纯  刘育成 《活力》2007,(10):87-87
侦查监督工作作为法律监督机关的一部分,其主要行使的职能是审查逮捕、立案监督、侦查活动监督等三项职责,每次职责都与人权保障具有非常密切关系。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尊重和保障人权”,十届人大二次会议又将“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内容写入宪法,同时,“以人为本”也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因此,保障人权是现代执法理念之一,也是社会发展和建设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3.
伍杨 《活力》2013,(1):28-28
2012年3月14日全国人大通过了《关于修改刑事诉讼法的决定》,把“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刑事诉讼法,新刑事诉讼法将于2013年1月1日起施行。作为执法活动的主力军.公安机关如何在执法过程中保障人权成为贯彻执行刑事诉讼法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根据刑事诉讼法修改的内容就公安执法中的人权保障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陈涛  孟令勇 《活力》2013,(22):43-43,45
我国人权入宪是每个人按本质和尊严或应该有的基本权利,就其完整的意义可言,就是人人自由、平等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就是人人基于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自由、平等权利。人权入宪改变了以往宪法仅仅作为决定和评判法律合法与否定的政治标准,而且使宪法和民众的联系得到了加强,从而必将提高宪法的权威和宪法的应用,法治以人权作为桥梁构筑了广泛而坚实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5.
法律体系中,刑事诉讼法是仅次于宪法的基本法,它被称为小宪法.两次人代会审议最终通过,对于过去十六年的法律进行了意义深远的大规模修改。引起国内外的广泛议论。本文在阐述新刑事诉讼法的基础上,结合宪法人权等内容,重点阐述新修订的法条对人权保护的措施及意义。  相似文献   

6.
刘文博  敦洁 《企业导报》2014,(12):133-133
人权,从一般的理解上来说,是人能够生存所应该享有的权利。生存的人要求能够实现自己的尊严与价值,在人类历史发展中,正是通过不断对人权的追求,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从专制专向民主,从人治走向法制。今天,世界各国都把尊重和保障人权作为法律的基本原则。也是现代化社会追求的目标。文章将对劳动者在劳动关系方面的人权保障展开论述。则是通过劳动法律的立法及实施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7.
孙思晗 《中外企业家》2013,(6Z):266-270
新刑事诉讼法将"尊重和保障人权"正式载入刑诉法典,这是我国人民政治生活的大事,也是我国民主与法治进程的一个里程碑。新刑诉法坚持统筹处理好惩治犯罪与保障人权的关系,其证据制度、强制措施、辩护制度、侦查程序、审判程序、执行程序、特别程序中均体现了人权保障原则。要有利于保证准确及时地调查犯罪事实,正确应用法律惩罚犯罪分子,保障无罪人不受刑事追究,充分尊重和保障人权,保证公民的诉讼权利和其他合法权利。笔者以新刑诉法为视角对刑事诉讼中人权保障的内涵、新修订的刑诉法在人权保障方面的新进展、我国刑事诉讼法中人权保障原则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别阐述,详情如下文所示。  相似文献   

8.
刚刚闭幕的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一项举世瞩目的重要立法--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此次宪法修改涉及条文共有14条,涉及诸多重要问题,其中包括:把"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以及"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还有完善土地征用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等问题.这些重要内容的规定,是我国政府对保护私有财产和维护人权的政治宣示,是我国政治进步和经济发展的象征,更是走向国际化的标志.  相似文献   

9.
施秀艳 《价值工程》2011,30(12):314-314
基本人权原则是宪法基本原则之一,虽然各国宪法表现形式不同,但都在宪法中确认了基本人权原则,我国宪法也同样如此。中国四部宪法确认基本人权原则,分别采取了默示型和明示型确认模式,其中默示型确认模式又经历了后置式和前置式两个发展阶段,体现了基本人权原则在中国宪法中的演变过程,也揭示了人权在我国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的历史脉络。  相似文献   

10.
人权保障是当今时代民主、文明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人权的确认和保障已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因而,国际人权公约也相继出台.我国先后签署了<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表明中国政府正在以更加宽广的胸怀来对待人的权利问题.然而,当前的实定法和社会现实状况却与以上两个人权公约存在较大的差异和冲突,因此如何协调这些冲突和差异成为完善我国宪法人权保障制度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1.
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政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2004年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首次将“人权”一词引入宪法,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这是中国宪政和人权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标志着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国家的基本价值观,人权原则将成为国家立法、行政、司法的基本原则。为了贯彻落  相似文献   

12.
谷敏刚 《活力》2005,(2):95-95
近年来,我国先后签署了《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和《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等国际条约。2004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又正式把“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进宪法。人权保障问题日益受到国家、社会的普遍重视。在我们的司法活动中,正在逐步体现着以人为本的思想和对人权尊严的尊重,本文仅从检察机关办理职务犯罪案件中,  相似文献   

13.
饶昌杰 《新远见》2009,(10):104-109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权事业与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事业都得到了巨大发展,中国人权事业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当然,在看到中国人权事业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对于人权事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于围绕人权问题而展开的国际斗争,要有充分的认识。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认真学习江泽民人权观,构建顺应当今时代潮流、符合中国基本国情的人权战略,以更好地促进中国人权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李云龙 《新远见》2011,(7):61-66
人权问题涉及一个国家的价值选择和自我认同,多年来一直是中国与西方国家争执不断的场域。西方国家利用人权问题对中国施加政治压力,突出了国际人权中的对立因素。事实上,在人权问题上,中国与国际社会的合作是主流。从1970年开始,中国参与国际人权合作,经历了一个从陌生到熟悉、从消极旁观到积极参与和从边缘到核心的过程。中国参与国际人权合作的范围不断扩大,内容不断丰富。中国已经成为国际人权事业的重要参与者。  相似文献   

15.
自2001年齐玉苓等案件起,民法与宪法的关系遂引起我国学界关注。而2005年底以来《物权法(草案)》合宪性之争更是将之推上高潮。鉴于近几年暴力拆迁、"被"字一语风行等事件背后突显的权利焦虑愈来愈不容忽视,如何正确定位民法与宪法的关系对于真正保障人权意义重大,也对我国即将要出台的民法典的理念重构有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侦查中保障人权和提高侦查效率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当前所存在的为了追求高效率而侵害人权的情况,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这种矛盾可以通过实现侦查的法治化和科学化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7.
由于刑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强制性和对人基本权利的剥夺可能性最为明显,因而刑法中人权保障的意义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刑法中的人权保障理念进行历史地、比较地分析,从而分析出其与人权观的发展演进有着相同的轨迹。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的刑事诉讼法颁行,尊重与保障人权的理念更加根植于我们的内心。而从漫长的历史长河来看,这样一种根本价值的存在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羁押制度作为刑事诉讼法中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制度从其发展就可以窥见整个人权事业取得的点点滴滴的进步以及我们所付出的的努力。本文中笔者将对从夏商周到明清时期的囚禁制度进行剖析,以对我国羁押制度的历史和人权的进步有更为深刻的了解。  相似文献   

19.
吴金山 《活力》2010,(12):50-50,52
一、执法为民守望弱者权益 立检为公弘扬宪政精神 【焦点再现】2004年3月8日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通过了宪法修正案,在宪法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头一条即第三十三条中增加一款,作为第三款:“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这样修改,主要基于两点考虑:一是,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一贯方针,  相似文献   

20.
方贺 《新远见》2010,(8):53-59
当今世界的国际竞争不仅表现在硬实力方面,而且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竞争烈度加剧,更多地反映在软实力竞争层面。在国际人权领域,人权的不同发展模式已逐步成为国家软实力竞争的重要内容。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在人权领域逐渐走出了自己独特的发展模式,促进了中国人权事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