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4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旨在节约能源的“循环经济”模式首次被提到了2005年的中国经济战略里。当前,“循环经济”这一经济与环境共赢的发展理念已被社会各界所普遍接受,并被明确为国家的发展战略。2004年我省发展循环经济取得丰硕成果:全省有1000多家企业在发展循环经济中获益;1000家重点工业用能企业万元产值能耗同比下降12.4%,节约能源1297万吨标准煤,节能增效54.5亿元;万元取水量同比下降31%,节水4.96亿吨,节水增效14.4亿元。2005年我省将继续突出加快生态省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其重要举措之一,为了更好地借鉴和吸收世界先进国家和我国先进省市的发展经验,本刊特别组织了一组相关文章。  相似文献   

2.
《中国招标》2005,(1M):63-63
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织编制的中国首个《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近日确定了“十一五”期间的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其中通过发展替代燃料等措施.中国可节约和替代石油3800万吨。  相似文献   

3.
《中国招标》2009,(33):59-59
近日,在云南省举办的2009年节能技术和产品推介会上传出消息,今年,云南省将在钢铁、煤炭、建材、化工、有色金属等重点耗能行业继续推进6大重点节能工程,组织实施100项重点节能示范项目,以实现年节能100万吨标准煤的目标。到“十一五”末,该省将节能300万吨标准煤。届时,云南省主要产品单位能耗指标总体可达到或接近本世纪初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4.
《发展》2011,(5):164-165
节能减排成效显著兰州石化公司采取有效措施,全面贯彻"源头节约减量、过程控制指标、末端治理回用"的节能减排工作原则,"十一五"累计节能量达到45.19万吨标煤,完成国家下达的5年节能  相似文献   

5.
肇东市科协实施“金桥工程”积极为经济建设主战场服务,他们成立科技咨询中心主动为生产部门铺路搭桥,提供技术服务,取得了明显效果,咨询中心帮助制油厂推广蒸汽供热闭路循环节能新技术,先后在全国12个省、8个行业、52家企业推广应用,总投入资金300万元,近年节煤4250万吨,节电357万千瓦、节水521.7万吨,累计创经济效益9576万元,技术咨询服务收入达40多万元。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6.
《东方经济》2004,(12):6-7
由国家发改委组织编制的中国首个《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25日在此间披露了“十一五”期间的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其中通过发展替代燃料等措施,中国可节约和替代石油3800万吨。  相似文献   

7.
为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规划目标,日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下发《关于做好2008年建设领域节能减排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2008年年底,建设领域实现节约1600万吨标准煤目标,其中:新建建筑执行节能强制性标准,实现节能800万t标准煤;深化供热体制改革,对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建筑实施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实现节能300万吨标准煤;  相似文献   

8.
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初步统计,2014年前三季度我国再生有色金属(铜、铝、铅、锌)总产量为737万吨,基本与去年持平。与生产等量的原生金属相比,节能1 650万吨标煤,节水超过11亿立立米,节电510亿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 700万吨。  相似文献   

9.
在全省70%小氮肥厂经营不景气的情况下,汉寿氮肥厂以人为本抓好前理,产值、销售、利润指标每年都以两位数的幅度增长。1996年,生产碳按11.72万吨、液氮1439.33吨、甲醇1035.38吨、吨氨耗煤至.28吨、电1048度,完成产值4644万元.实现销售6379万元,形成利润520万元,上交税金116万元,其产品产量、节能降耗、产销利税位居全市同行业榜首,全省一流水平。1994年至1996年.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国化工生产先进企业”、“节能先进单位”,市、县“双文明单位”、“明星企业”。管理的文章从人做起“企粘兴衰;关键在人”、三年来,他们以…  相似文献   

10.
我国塑料工业是世界生产大国、出口大国、消费大国。数据显示,2012年合成树脂表观消费量为7036万吨.塑料制品表观消费量约为8400万吨。约占世界塑料消费总量的1/3。据统计,“十一五”期间.我国废塑料回收量逐年增长.废塑料回收量总量累计达到4600多万吨。回收总值约2950亿元,回收量年均增长率为14.47%。“十一五”期间,我国回收利用4600万吨废塑料.有效促进了节能减排工作,共计节能1860万吨标准煤,减少废水排放46.5亿吨,减少固体废物排放1.4亿吨.减排二氧化硫232.6万吨,减排二氧化碳4463.8万吨。  相似文献   

11.
我区有1.37亿亩耕地、13.2亿亩草原,分别居全国第3位和第2位,具有发展农牧业的资源优势和基础条件。经过多年的发展,特别是自治区党委“8337”发展思路提出“把内蒙古建成我国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的战略定位”以来,我区农牧业迎来了又一个发展黄金期。粮食生产实现了“十二连丰”,畜牧业生产实现了“十一连增”,已具备年产550亿斤粮食、100万吨油料、240万吨肉类、800万吨牛奶、12万吨绵羊毛、8000吨山羊绒的生产能力,牛奶、羊绒、羊肉、马铃薯加工规模和水平均居全国前列,具备年调出商品粮200亿斤以上,年均调出商品粮250亿斤以上、奶类产品500万吨、肉类产品150万吨左右的输出能力,已成为国家重要的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2.
“十一五”期间,云南省单位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17.4%。比计划目标多完成0.4个百分点。4月18日,记者从云南省“十二五”低碳节能减排工作会上获悉.云南省圆满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各项指标,共关停小火电92.8万千瓦。累计淘汰落后产能4800万吨。  相似文献   

13.
兰州蓝天浮法玻璃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蓝天公司)的前身是兰州平板玻璃厂。通过实施“债转股”于2002年4月注册成立。根据蓝天公司与兰州市人民政府、西固区人民政府签订的2007年《节能目标管理责任书》的规定和要求.蓝天公司强化节能管理。实施节能技术改造,严格责任落实与考核,全面完成了节能降耗目标。  相似文献   

14.
一、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到2010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由2005年的1.22吨标准煤下降到1吨标准煤以下,降低20%左右;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十一五”期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到2010年,二氧化硫排放量由2005年的2549万吨减少到2295万吨,化学需氧量(COD)由1414万吨减少到1273万吨;全国设市城市污水处理率不低于7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60%以上。[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自治区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区畜牧业生产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近年来,全区各地大力实施“双增双提”发展战略和“牲畜种子工程”、“北繁南育工程”,有力地推动了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的进程。目前,我区已具备年生产肉类150万吨、奶类100万吨、绒毛7万吨、皮张2000万张,  相似文献   

16.
金万平 《发展》2010,(2):63-64
长庆油田作为国家重要战略资源型企业和重要的经济支柱,近年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速“三低”油气田持续发展,用“标准化”“市场化”“数字化”推进油气田低成本发展,依靠创新管理机制和发展新模式支撑大油田管理,创造了低成本、规模化、可持续发展新优势。用了不到5年时间,年油气产量从500万吨上升到1000万吨。  相似文献   

17.
建设部、财政部近日下发通知提出.加强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管理,争取“十一五”期末,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总能耗下降20%,节约1100至1500万吨标准煤。  相似文献   

18.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解振华提出,今年将采取八项措施推动节能减排工作。这八项措施的具体内容为:加大结构调整力度。继续严把土地、信贷“两个闸门”和市场准入门槛,严格执行项目开工建设必须满足的土地、环保、节能等“六项必要条件”,把好新上项目准入关。力争关停小火电机组1000万千瓦,淘汰落后炼铁产能3000万吨、落后炼钢产能3500万吨;进一步加大淘汰水泥、电解铝、铁合金、焦炭、电石等行业落后产能的力度;对没有完成淘汰落后产能任务的地方,严格控制国家安排投资项目。  相似文献   

19.
合同能源管理是节能服务公司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及产品对原有高耗能高排放项目进行改造,通过分享节能效益获利的一种新型市场化节能机制,是促进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之一。从2014年开始,国家实行能源消费总量和能耗强度“双控”考核,“十二五”后两年,国家分配给我区的能源消费增量不足1500万吨标准煤,年均增速仅为3.3%左右,我区节能减排任务依然十分艰巨。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积极发展节能服务产业,对促进我区节能减排、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发展》2011,(1):165-F0003
近年来,兰州文化发展的创新能力和综合实力显著提高。特别是2010年,兰州市文广局在地处黄河北岸的金城关文化风情区和九州台风景区相继建成了中国秦腔博物馆、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及兰州国学馆,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引起了强烈反响,先后有20多万观众走进“三馆”,品味古老秦腔、感受传统非遗、领略深厚国学。在大手笔规划中酝酿而成的文化建设成果在省城兰州精彩绽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