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 当前金融界讨论较多的“体外循环”现象是社会集资和大额现金交易,而忽视了另一个重要的体制循环现象财政性存款在中央银行“体外”循环。 众所周知,在我国现行的财政、金融体制下,各类财政性存款是中央银行信贷资金来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在人行的国库资金存款,还是在专业银行的机关,团体、部队等的财政性存款,均属于人民银行  相似文献   

2.
1983年,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后,将各金融机构吸收的财政性存款划为人民银行的信贷资金来源,委托金融机构办理,全额缴存当地人民银行,阐明了财政性存款是金融机构缴存人民银行存款准备金之一,是中央银行的基础货币.  相似文献   

3.
一、问题的严重性在我国现行财政金融体制下,无论在人民银行的国库资金存款,还是在专业银行的机关、团体部队等的财政性存款,均属于人民银行的信贷资金。然而,在当前国家实行紧缩银根,各地资金普遍紧张的形势下,中央银行信贷资金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财政性存款,已被各方面挤占、挖走,致使财政性存款逐年下降。其表现形式有以下五个方面: 现象之一:财政存款直接参与专业银行同业资金拆借。邵武某专业银行于1988、1989年二度向财政直接借款。财政则以'借给周转金'名义从人民银行'0206预算外存款'科目中借出,专业银行则列入'同业往来'科目核算。  相似文献   

4.
一、进一步提高财政存款缴存管理重要性的认识。财政性存款是中央银行的信贷资金来源,它与法定存款准备金一起对增强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能力,理顺人民银行与商收银行之间的资金关系,起着小可低估的作用,基层银行在办理财政性存款收务中遇到的上述问题,希望能引起上级行的高度重视,并尽快加以规范和明确,从而进一步发挥财政性缴存款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 自1984年人工两行分家,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后,财政性存款就成为专业银行的代理业务,这一改革虽然有利于中央银行集中精力搞好金融的宏观调节和控制,但它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其突出表现在: 1.影响了专业银行的资金营运 按人民银行现行的有关规定,专业银行的财政性存款缴拨以每旬末的余额作为调整依据,但在执行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形,即当国家财政拨入的行政事业经费发生在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银行对财政性存款帐户实行“存不计息,汇不收费”的办法,即对这些财政性存款帐户,银行在其开户时便确定为不计息户,然后对这些帐户进行的汇兑结算等收费业务往来不收取邮费和手续费(电汇照收电报费),这是互为条件,相辅相成,各得其所的(至于对财政性存款不计利息的有关规定,在此不赘述)银行可以把这些不计息的存款作为信贷资金的重要组成部份,通过信贷活动加以运用,从中取得经济效益,以弥补办理财政性存款业务所开支的各项费用,因而是有得有失,互为补充,往往是得大于失.所以,这一作法一直实行到现在.据玉林市农业银行统计,一九八四年三月底属财政性存款的余额有三百七十八万元,占这个银行总存款余额的百分之十一,比重是不小的.但是,根据有关规定,从一九八四年起,中国人民银行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各专业银行经办的财政金库存款和机关、团体等财政性存款,划为人民银行的信贷资金,百分之百的缴给人民银行.人民银行对各专业银行缴存的财政性存款不计付利息(但对其中按规定计息的帐户应计付的利息,由专业银行支付后向人民银行清算收回.)这样,各专业银行吸收的财政性存款再不能作为自身的信贷资金予以运用.(农业银行从一九八四年四月份起缴存).为此,在缴存此项存款时,资金有余的专业银行(一般为存  相似文献   

7.
对财政性存款逐年下降的思考□王丹红财政性存款是中央银行基础货币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央银行信贷资金的主要来源之一,对于实施宏观调控具有重要作用,它由商业银行具体办理,并全额划缴人民银行。正常情况下,划缴人民银行的财政性存款应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行政事...  相似文献   

8.
财政性存款是中央银行基础货币的一部分,它与法定存款准备金一起对增强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能力,理顺人民银行与商业银行之间的资金关系,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然而,不知源于何时,划缴人民银行的财政存款越来越少,甚至有的金融机构已经多年未划缴财政性存款。就此,我们做了一些相关调查,发现财政性存款缴存业务办理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9.
一、财政性缴存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一)缴存的法律依据不足。我国的财政性存款缴存制度建立于1984年,依据国务院1983年《关于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决定》中"财政金库存款和机关、团体等财政性存款,划为人民银行的信贷资金"的规定,人行总行在1984、  相似文献   

10.
<正>再贷款是我国中央银行运用基础货币进行金融计划调节的主要手段。近几年中央银行的再贷款已逐步下放到地、县行管理,对于支持企业启动生产,清理“三角债”,支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支持农副产品采购和外贸出品商品收购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基层人民银行再贷款管理中的问题也不可忽视,主要表现为“五重五轻”: 一、重贷款、轻存款。基层人民银行在信贷资产负债的管理上,偏重于再贷款,忽视了自身的各项存款,忽视了基础货币。上级人民银行在下达和考核本身的信贷计划时,往往把再贷款计划作为硬指标,把财政性存款、专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以及邮政储蓄  相似文献   

11.
金融机构向人民银行缴存财政性存款,是中央银行实施金融宏观调控,执行货币政策,确保金融稳定的一项重要措施。然而,近年来,由于制度约束力不强等原因,使金融机构缴存人民银行的财政性存款越来越少,甚至个别县级金融机构已不再向当地人民银行缴存财政性存款。这一现状表明:基层央行对金融机构缴存财政性存款管理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12.
财政性存款是人民银行主要资金来源,是中央银行基础货币的一部分,对财政性资金缴存和运用进行有效监管是人民银行职能所在.但从基层操作层面来看,由于相关法律法规缺位,目前基层央行对财政性存款的监管明显依据不足、效率低下,亟待从完善法律规章制度方面为财政性资金监管提供依据,解决监管真空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为了加强信贷资金的集中管理,1984年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以后,将各金融机构吸收的财政性存款划为人民银行的信贷资金来源,委托金融机构办理,全额缴存人民银行,由人民银行支配使用。1998年,人民银行又下发了《关于改革存款准备金制度的通知》,将各金融机构缴存财政存款的范围调整为金融机构代办的中央预算收入、地方金库存款和代理发行国债款项。原金融机构代理人民银行财政性存款中的机关团体存款、财政预算外存款划为金融机构的一般存款,由此将财政性存款的名称改为财政存款,对财政存款的划缴方式未作任何改变。  相似文献   

14.
<正> 专业银行吸收的财政性存款,是人民银行的信贷资金,按规定应全额划转人民银行,但近年来却大量被各方占用,漏损严重。一、漏损原因(一)专业银行通过更改会计科目的办法,转移、截留财政性存款。近年来,专业银行为了增加其资金来源渠道,不断在缴存款上做文章,其最常见的就是把原为财政性存款科目核算的款项,改为一般性存款科目核算,使  相似文献   

15.
财政性存款是人民银行的资金来源,财政性存款业务是基层人民银行会计核算的重要内容,也是监督检查金融机构的重点之一。核定金融机构财政性缴存款范围的原则是:金融机构代办的中央预算收入、地方金库存款和代理发行国债款是中央银行的资金来源,应全额就地划缴中国人民银行。从近年金融机构缴存情况来看,金融机构漏缴、迟缴、少缴现象屡屡发生,因此,探索和完善财政性存款的缴存方式和手段,加强对财政性存款的管理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银行机构财政性存款少缴、漏缴、甚至不缴问题较为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中央银行的资金来源,削弱了中央银行的调控能力。对财政性缴存款的管理作为人民银行基层机构的一项基础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7.
1998年中国人民银行存款准备金制度改革后,缩小了财政性存款的范围,弱化了中央银行对财政性存款的控制。近年来,随着财政管理体制和商业银行改革的不断深化,出现的一些新情况增加了基层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在财政性存款管理方面的难度,本文通过分析目前财政性存款管理方面的问题,提出了调整和完善财政性存款管理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根据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财政性存款是中央银行的负债,是基础货币的减项,因此财政性存款特别是国库现金对基础货币的投放或者回笼具有反向影响。本文对分税制改革和国库集中收付改革分别设置虚拟变量,实证分析了财政性存款对基础货币的影响关系。实证结果表明,1994年前财政性存款对基础货币影响较小,分税制后影响大幅提高。但2001年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后,虽然规范了财政资金管理、加快资金流动,但另一方面也带来人行国库与财政国库并存的问题,使得财政性存款对基础货币的“吸储”作用减小。本文认为:人民银行经理国库体制和财政性存款缴存制度共同作用下,财政性存款发挥基础货币回笼作用;财政体制变化等长期制度性因素在财政性存款对基础货币影响中发挥更为明显的作用;财政性存款是非常敏感的指示器,对现行货币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财政性存款准备金是金融机构缴存人民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之一,是中央银行重要的信贷资金来源,是中央银行基础货币。人民银行始终将财政性存款作为存款准备金管理的重要内容,为适应不同时期的货币政策变化,财政性存款的缴存范围经历了多次调整,特别是1998年存款准备金改革之后,财政性存款准备金管理日趋成熟。但现阶段商业银行财政性缴存款仍存在缴存不完整。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0.
周刚 《济南金融》2014,(9):71-75
根据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财政性存款是中央银行的负债,是基础货币的减项,因此财政性存款特别是国库现金对基础货币的投放或者回笼具有反向影响。本文对分税制改革和国库集中收付改革分别设置虚拟变量,实证分析了财政性存款对基础货币的影响关系。实证结果表明,1994年前财政性存款对基础货币影响较小,分税制后影响大幅提高。但2001年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后,虽然规范了财政资金管理、加快资金流动,但另一方面也带来人行国库与财政国库并存的问题,使得财政性存款对基础货币的"吸储"作用减小。本文认为:人民银行经理国库体制和财政性存款缴存制度共同作用下,财政性存款发挥基础货币回笼作用;财政体制变化等长期制度性因素在财政性存款对基础货币影响中发挥更为明显的作用;财政性存款是非常敏感的指示器,对现行货币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