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股权分置改革、大股东控制与公司绩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778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第一大股东控制力变化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股改前,第一大股东控制力对公司绩效不存在显著性影响。股改后,第一大股东控制力与公司绩效存在N型曲线关系,但是这种N型曲线关系在经营绩效和公司价值上表现不稳定;②股改前,国有上市公司的第一大股东控制力与公司绩效之间关系不显著,非国有上市公司的第一大股东控制力对经营绩效影响不显著,而与公司价值存在N型曲线关系。股改后,国有上市公司的第一大股东控制力与经营绩效存在显著N型曲线关系,与公司价值存在显著线性关系,非国有上市公司的第一大股东与公司绩效存在显著N型曲线关系。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Tobin's Q和ROA这两个长短指标的搭配,建立相关的财务战略绩效模型,对企业集团控股上市公司战略绩效进行检验.我们发现股改对公司价值具有积极作用,上市公司附属企业集团能够缓解融资约束,具有较高的短期绩效,而长期绩效较低,不同的股权结构及财务性行为导致不同的战略绩效.针对所检验的结果,我们提出证监会、国资委和银行等在完善资本市场方面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股权分置导致流通股股东和非流通股股东的利益发生冲突,割裂了大股东财富增长的正向激励机制,加重了大股东的利益输送行为。股权分置改革的顺利实施将实现所有股份的全流通,使大小股东的利益趋于一致,对于我国证券市场来说是一次重大的制度性变革。那么,股权分置改革的成效究竟如何?采用2003-2008年在沪深股市进行交易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金字塔股权结构下终极控制者的视角出发,设置股权分置改革虚拟变量,利用面板数据对股权分置改革和公司绩效进行检验后发现,股权分置改革确实提高了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并影响了终极控制者的行为,使其利益取向回归于公司价值本身。 相似文献
4.
股权分置改革完成以后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即实现股份全流通和逐步的股权分散化。从根本上说,股份全流通和大股东适度减持股份有利于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的完善和绩效提升。但是具体作用效果还取决于法律对股东利益的保护,资本市场发展水平等制度性因素,并且对不同行业的作用效果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5.
一、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结构的现状及特点股权分置,是指我国股权分为非流通股和流通股,从而造成的同股不同权的现象,在上市公司总股份结构中,流通股比例约占35%-37%,在余下的63%-65%的非流通股中,国家股占了很大的比重,约为35%-47%之间,其余的17%-27%为法人股。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是一个股权高度集中,控股股东一股独大,国有股作为非流通股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总股份的近三分之二,而流通股又以高度分散的个人持有为主的结构。由上述分析,可以总结我国股权结构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公司治理与经营绩效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实证分析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公司治理结构与经营绩效的关系,得出结论:与高度分散,高度集中两种股权结构相比,有一定集中度,有相对控股股东存在,并有其他大股东与之相制衡,且第一大股东为法人时,总体上有利于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提高经营绩效。这种股权结构应成为优化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目标模式。 相似文献
7.
股权分置改革前后上市公司绩效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了177家股改公司,通过对股改前后绩效的分析发现:每股净资产在股改前后不存在显著差异;每股收益、资产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均表现为股改后第一季度指标值显著高于股改前的指标值、股改后第二和三季度的指标值显著低于股改前的指标值、股改后第四季度的指标值与股改前的指标值没有显著差异,并对该结论进行了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8.
以2006—2012年间宣告并坚持实施股权激励政策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回归分析法对股权激励与公司绩效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股权激励政策的实施与公司绩效水平的改善显著正相关;实施限制性股票带来的绩效改善程度略高于股票期权模式,但两者差异并不显著。最后从上市公司自身和法律制度两方面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能够使企业资源与经营管理人员更好地互相配合,创造更好的效益,为所有者带来更大的利润,是现代公司最为主要的特征.管理层股权激励制度是解决股东与管理层之间代理问题的重要方法.本文基于2010-2014年的面板数据,使用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以及动态面板深入分析和探讨了国内公司管理层股权激励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6,(6)
本文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考察管理层股权激励薪酬契约机制对公司风险承担的影响,并利用股改提供的自然实验条件,检验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如何影响管理层股权激励的治理效果。研究发现,管理层股权激励对公司的风险承担水平产生了重要影响,授予管理层的股权激励越强,公司的风险承担水平越低。股权分置改革显著地减弱了管理层股权激励对公司风险承担的负面效应,二者的关系在股改完成后不再显著。上述结果表明,基于股权的薪酬契约强化了管理者个人财富对公司业绩的敏感性,风险厌恶的管理者倾向于降低公司的风险承担以化解个人财富的分散化风险,而大股东治理机制的改善有助于约束管理者的卸责行为,降低股权激励对公司风险承担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1.
周璐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5,(23):24-24
在资本市场发展初期,为了维护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避免对国有银行体制造成冲击,国有部门为保留控制权而放弃暂时的流通权,随着资本市场的市场化逐渐完善,由于非流通股东无法分享二级市场的资本利得,不重视股价,也不乐于分红派息,在新股溢价发行的条件下,必然导致上市公司的过度融资行为,使流通股东不堪重负。据统计,2001年-2003年,在A股市场有现金分红的公司所占比重平均只有44.5%,现金股息率年平均只有1.05%,不及同期银行存款利率:1990年~2004年,上市公司累计融资额为8450亿元,累汁税前现金分红964亿元,前者为后者的8.77倍。非流通股东通过高溢价提高每股净资产并可获得短期资产溢价,得到高投机收益:流通股的股东,在高股价情况下, 相似文献
12.
股权分置改革的短期市场效应与长期公司绩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分析股权分置改革影响的基础上,从短期市场效应和长期公司绩效两个方面建立了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效应的理论模型,在剔除掉宏观经济周期的影响后,综合衡量了股权分置改革的影响。首先,运用事件研究方法,以全面股改前40批939家公司作为有效样本,以个股日超常收益率等指标作为度量指标,探讨了股改的短期市场效应。其次,利用股改前后的四期公司绩效数据,借助平均绩效等指标,运用配对样本T检验方法,分析了股改带来的长期公司绩效。结果表明:虽然短期内市场存在波动,但总体上,改革对证券市场产生了积极影响;分离长期经济周期影响后,上市公司绩效有着明显的改善且有逐渐上升的趋势,并且这种改善来自主营业务。随着环境的改善,股改的积极效应将会逐渐显现出来。 相似文献
13.
股权分置改革与公司治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股权分置是我国上市公司的一个现状特征。改革股权分置,逐步统一股权,是完善公司治理的制度性基础。建立一个规范的管理平台,不仅有利于公司绩效,也有利于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股权分置条件下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市场绩效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股权分置的情况下,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配股或者增发新股存在非流通股股东对流通股股东的“剥削”,因此,中国上市公司宣告配股或者增发新股时,上市公司的股价会下跌,即公司会出现负的异常回报率,且公司的异常回报率随着配股或者增发新股前非流通股比例的增大而减少;上市公司宣告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时,由于不存在非流通股股东对流通股股东的“剥削”,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上市公司市场绩效不会明显的下降,因此,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市场绩效要好于配股和增发新股;只有当非流通股股东看好上市公司时,非流通股股东才会参与配股,配股的市场绩效要好于增发新股;本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验证了上述结论。 相似文献
15.
股权激励是一种有效解决委托代理问题的长效激励制度。在我国,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实行与《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的颁布,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开始实施股权激励,而股权激励是否真能如预期提高公司绩效,一直备受关注。本文以2010年54家实施股权激励的主板上市公司为例,对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与公司绩效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旨在为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和公司治理机制的完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文章分析了国有上市公司现有的股权结构对其自身治理的负面影响,指出了国有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在投票表决制度、信息不对称、对价以及股权激励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股权分置改革、产权属性、竞争环境与公司绩效——来自2005~2007年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股权分置改革以来的2005~2007年中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重点考察了股权分置改革、产权属性和竞争环境对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本文的研究发现:(1)股权分置改革显著提高了上市公司绩效;(2)股改前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绩效明显优于民营控股上市公司,而股改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绩效却明显低于民营控股上市公司;(3)股改后,在高度竞争行业中,民营控股上市公司绩效优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而在中度和低度竞争行业中两者则无明显差别;(4)股改后,高度竞争行业内民营控股上市公司绩效与股权集中度呈正相关关系。上述研究结果还表明,产权论和市场竞争论二者作用的发挥都是有条件的;在不同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不同产权属性的公司绩效并不相同。根据上述分析结论,本文还就国有企业改革和民营企业发展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企业也不可避免地加入到国际化经营活动中。重点研究国际化经营活动中国有股权起的作用以及国际化经营中国有股权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国有股权开展国际化经营活动时应当反思其经营目标的合理性,更加关注企业的经济目标,提高国际化经营中的管理水平,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深化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9.
股权激励在西方发达国家的成熟发展和广泛应用,引起国内企业家及学者的关注和研究。文章力求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股权激励在我国上市公司的近5年表现,总结和探究了现阶段股权激励在我国发展和实践。研究发现:股权激励在我国发展依然处在不成熟阶段,股权激励的激励作用在理论上的可行性和有用性,与现实中国市场情况的不完备尚存在冲突,从而导致股权激励在某些行业和公司的正面作用表现不明显,甚至出现反作用。 相似文献
20.
股权控制、现金流量与公司投资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将根据现代公司金融理论,将融资因素引进公司的投资模型,研究不同股权控制类型公司的投资与现金流的关系,探寻各种控股股东的投资决策行为差异的背后动机。对于国有控股股东而言,他们的投资对现金存在显著的依赖性,但它们的主导动机是来自机会主义行为。对于法人控股公司,当控股股东持股比例在43%-73%之间时,与公司价值存在正向关系,此类公司的投资与现金流存在显著性关系,但其主导因素是源于“融资约束”,当法人控股股东持股比例小于43%,或大于73%,存在利益侵害行为,但其投资对现金流的影响不显著。对于股权分散和公司而言,他们具有较高的公司价值和投资机会,他们的投资与现实流的敏感性也主要源于“融资约束”的存在,并且不存在股东共谋现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