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利用在安徽省HX农村的抽样调查数据,比较了大龄未婚男性与已婚男性的社会经济地位、社会支持和心理福利状况,分析了婚姻状况对农村男性心理福利的影响并比较了影响大龄失婚男性和已婚男性心理福利的因素。大龄未婚男性的社会经济地位、社会支持和心理福利程度远远弱于已婚男性,婚姻状况对农村男性的心理福利有显著影响,而影响两个群体心理福利的因素也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中国中部农村的质性访谈, 利用扎根理论的三级登录方法, 探索性地利用家庭压力理论来解释大龄未婚男性家庭的压力以及可采取的应对策略。农村大龄未婚男性的失婚对家庭在经济上、家庭关系和成员的心理压力上都造成负面影响。研究为提高大龄未婚男性这一弱势群体及其家庭的生活福利, 缓解婚姻挤压和促进社会稳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利用"城市地区流动大龄男性生殖健康和家庭生活调查"数据,通过与同年龄段已婚男性的对比,探究了性别失衡背景下流动大龄未婚男性的男男性行为。同性性行为发生率受到相关态度、婚姻状况等的显著影响。性别失衡所带来的"婚姻挤压"迫使流动大龄未婚男性"被动失婚",缺乏正常稳定的性伴侣,从而导致男男性行为发生率有增加的可能性;流动大龄未婚男性的男男性行为具有高风险特征,而对于艾滋病、性病知识的缺乏是高风险性行为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利用2008年安徽乙县4镇农村调查数据,定量分析了不同婚姻状态下的农村男性的养老意愿现状及形成机理,揭示了男性的婚姻状态与其养老意愿之间的密切关系。婚姻对农村男性养老意愿的形成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已婚男性的家庭意识强于大龄未婚男性,他们更倾向于依靠子女并与子女共同居住的养老模式;大龄未婚男性对未来的养老问题忧虑重重,他们把更多养老希望寄托于政府。  相似文献   

5.
利用2008年8月在安徽省CH市JC区27岁以上的农村男性调查数据,对中国性别失衡背景下的农村大龄未婚男性的自慰行为进行了深入研究。大龄未婚男性的自慰频度显著高于已婚男性,但性交频度和自慰性高潮均显著低于已婚男性。对于大龄未婚男性而言,自慰频度并不能替代性交频度,但却可能是正常或稳定性活动的有效替代;同时自慰频度能有效提高自慰性高潮,因而从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大龄未婚男性释放性压抑,改善性福利。  相似文献   

6.
基于对天津农民问卷调查得到的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民移居中心村集中居住的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是否为村干部、家中有无未婚男性、家庭总支出、家庭收入主要来源等因素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年龄、农民家庭规模、故土情结、对现居村庄生产生活环境的满意程度等因素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作用。基于上述结论,应加大政策宣传教育力度、做好示范中心村建设、建立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决策机制、消除农民对集中居住的顾虑、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剩男剩女数量的激增,企业大龄单身员工的问题也日益突显,对企业管理提出了新的难题。本文首先对工作给婚恋带来的阻力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大龄单身员工给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进行了探讨,以引起各大企业对大龄单身员工问题的重视,最后,对如何改善大龄未婚雇员问题提出了几点看法,以期为企业管理实践提供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8.
为了进一步了解安徽省农村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对安徽省部分农村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发现.安徽省农村学生个体因素、校园体育活动相关配套设施、学校领导重视程度、家庭因素等是影响农村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重要因素,其中,体育教师、学校领导和家长对农村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起到促进作用,学生个体因素占主导地位,学校教师和学生家长对学生体育锻炼认识程度较高,但采取行动支持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较少。  相似文献   

9.
基于繁殖竞争视角,利用1996-2014年《中国统计年鉴》和2011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实证考察男女性别比例失衡与创业决策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着重研究男女性别比例失衡对四类不同人群创业决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男女性别比例失衡与创业决策显著正相关,但它仅与未婚男性人群创业决策显著正相关,而与未婚女性/已婚男性/已婚女性人群创业决策均不相关。结果为人类经济行为和结果提供新见解,证明了某些生物属性可能会对人类经济行为(如创业)产生影响。但是,为解决就业问题和实现经济增长目的,政府不应有意操纵男女性别比例失衡以促使人们选择创业,而应为未婚男性人群制定个性化创业扶植政策等。  相似文献   

10.
运用《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等年鉴城市层面的数据,计算36个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的创业率,然后与CGSS 2010-2012年微观个体数据进行匹配,构建Probit模型,实证检验城市创业率对微观个体就业的影响。结果显示,城市创业率的提升,可以提高微观个体就业的可能性,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创业率,微观个体就业的可能性就增长0.2个百分点。进一步研究创业带动就业的影响因素,选取了CGSS2010-2013年数据中的创业者样本,研究个人因素和家庭因素对于创业者雇用员工带动就业的影响。结果表明,受教育水平、性别等个人因素对创业者带动就业影响显著;家庭经济收入、母亲创业情况等家庭因素也显著影响创业者带动就业。  相似文献   

11.
This paper examines changes in the historical 'compact' aroundthe male breadwinner family (MBWF) in Britain. The rise of theMBWF produced a 'compact' covering the sexual division of labour,the economic support of family members, the distribution oftime and the regulation of marriage and parenthood. Its declinehas been accompanied by an erosion of each dimension of thiscompact, which has reduced gender inequalities but producedother problems. The author argues that a new compact is requiredif solutions to these problems are to be combined with an extensionof gender equity. Particular attention is paid to the role ofshorter working hours as a component of different social arrangementsover time.  相似文献   

12.
使用人口年龄递进模型,分四种方案对男性择偶拥挤态势作了预测,对结果进行了比较。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影响择偶的重要时段在2040年前后,届时男性比女性将多出2000万左右,而壮年未婚高峰亦将以同样的规模出现在21世纪50年代。从2020年以后的几十年间,我国婚配比例将始终处在男多女少的状态,男性择偶拥挤的状况将难以改变。  相似文献   

13.
Research has shown that changes in the marriage and family laws generally affect the formation, welfare distribution, and dissolution of marriage. However,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effects of constituting state-sanctioned marriage as opposed to informal marriage, where these laws do not fully apply. The present paper studied the effects of formal marriage registration on fertility outcomes and intrahousehold distribution among married couples in Thailand. Using data from the 1993 Survey for the Status of Women and Fertility in Thailand (SWAFT), it was found that marriage registration increases the number of children in a family and enhances women's contribution to and control of household finances.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formal marriage registration promotes spousal cooperation and increases the welfare of women, supporting recent policy efforts in many developing countries in the development and expansion of vital registration systems.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estimates a proportional hazards model for the timing of age at marriage of women in Malaysia. We hypothesize that age at marriage responds significantly to differences in male and female occupations, race, and age. We find considerable empirical support for the relevance of economic variables in determining age at marriage as well as evidence of strong differences in marriage patterns across races."  相似文献   

15.
李岑  熊丽英 《经济研究导刊》2012,(1):275-277,321
恩格斯的著作《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对于婚姻家庭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婚姻家庭的历史发展上,恩格斯认为婚姻家庭是历史发展的,具有连续性;在婚姻家庭的道德层面上,恩格斯认为人们在研究婚姻家庭时,要一分为二的看待不同时期、社会、地区的婚姻爱情观念和制度,认为婚姻家庭应该是合乎道德的,同时对资产阶级婚姻家庭进行了批判;在婚姻家庭的未来发展上,他对共产主义社会婚姻家庭也提出了自己的设想,形成了自己的婚姻家庭观。  相似文献   

16.
"90后"大学生已经成为我国高校大学生群体的主力军,在网络环境下长大的他们,对待爱情和婚姻有着和以往大学生不同的态度。他们的恋爱婚姻观不仅决定他们自身婚姻家庭的美满幸福,更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文章通过对"90后"大学生恋爱婚姻观的研究,探讨了对其恋爱婚姻观进行引导教育的对策,以帮助他们树立起健康文明的恋爱婚姻观,全面发展、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17.
婚姻家庭本身具有建构性。改革开放以来,面对我国婚姻家庭生活的急剧变化,婚姻家庭制度的规范力和塑造力弱化,制度变革体现为对生活实践变化的被动接受,继而加剧了婚姻解体的趋势。当下极有必要反思婚姻家庭制度与生活实践的相关性问题,这涉及婚姻家庭理想模式建构、制度规范重构以及婚姻家庭纠纷审理的司法程序设计等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