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综合医改是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探索,是深化医改的主攻方向,而深化医改是建设健康中国的强大动力。文章利用2010-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基于综合医改试点省份的准自然实验,考察了综合医改对居民就医满意度、医疗水平认可度和医疗支出的影响情况。首先,综合医改显著提高了居民的就医满意度和对就医点医疗水平的认可度。其次,尽管综合医改未能降低居民的绝对医疗支出和绝对自费医疗支出,但显著降低了相对医疗支出和相对自费医疗支出。进一步探索发现,综合医改降低了医疗支出中的住院支出,未降低医疗支出中的伤病支出。从自费占比角度看,综合医改显著降低了居民的自费医疗支出比例。相比农村地区,综合医改在城镇地区的政策效应更显著。整体来看,综合医改政策具有显著的政策效应,未来的医改方向仍是居民的医疗支出问题。  相似文献   

2.
李伟华 《当代经济》2016,(26):78-80
新一轮医疗改革的推进对于医院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针对目前妇幼保健院在新医改下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通过提升全面预算管理水平、加强成本管理工作、强化内部控制建设、完善财务绩效考核等方式来提升妇幼保健院财务管理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3.
《江南论坛》2010,(9):I0006-I0007
桐乡市妇幼保健院创建于1953年,是一所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于一体的全民所有制的妇幼保健院。妇幼保健院占地面积3500平方米,医疗用房建筑面积3433平方米。经过50多年的建设和努力,职工队伍、  相似文献   

4.
利用2003~2010年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研究国家基本药物政策实施对门诊病人和住院病人医疗费用支出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国家基本药物政策不仅没有降低门诊病人和住院病人的医疗费用支出,反而促进了医疗费用支出增长。通过进一步的细分研究表明,国家医药政策对不同的患者群体、医疗费用类型和地区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其中,国家基本药物政策对门诊病人医疗支出的影响大于对住院病人的影响;对病人药费支出的影响强于对医药费支出的影响,且对住院病人医药费支出影响不显著;在城市化水平低的地区的影响强于城市化水平高的地区。  相似文献   

5.
基于2016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本文检验了单个家庭的医疗支出是否受到社区或村落内其他家庭医疗支出的影响.OLS模型及工具变量法估计结果表明,在控制了户主、家庭、社区或村落等相关变量,考虑到遗漏变量导致的内生性问题后,家庭医疗支出依然存在显著的邻里效应,估计结果稳健.同一社区或村落家庭的平均医疗支出每增加1个百分点,家庭的医疗支出增加0.114个百分点.追求更满意的医疗条件、更高的医疗水平和名医是邻里效应发挥作用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6.
文章利用1997—2007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在DEA-Tobit两阶段分析框架下研究了中国地方政府的卫生支出效率。首先,通过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核算了各省份政府卫生支出的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技术效率。在此基础上,利用受限因变量Tobit模型对效率得分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地方政府的卫生支出效率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而人口密度、居民受教育水平、人均GDP、财政分权和医疗体制改革等社会、经济和政策变量则是造成这种效率差异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从医疗支出的"需求侧"出发,采用2004~2017年全国31省、自治区、直辖市面板数据,基于废气、废固和废水三个维度研究了环境污染对医疗保险支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环境污染显著增加了医疗保险支出,这种影响在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均显著存在且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东部地区环境污染对医疗保险支出的影响要显著大于中西部地区。此外研究发现环境治理和工业企业集聚效应均未能显著改善环境污染对医疗保险支出的影响。进一步研究了环境污染对医疗保险支出影响的作用机制,发现环境污染对医疗保险支出产生的影响可以完全由个体健康水平来解释。因此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注重环境污染影响的区域异质性、提高工业企业集聚效应、拓宽提升个体健康水平的渠道是解决医疗保险支出过度增长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新农合”:经济绩效还是健康绩效?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程令国  张晔 《经济研究》2012,(1):120-133
本文使用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的2005年和2008年两期数据,对新农合的绩效重新进行了考察。本文发现:新农合显著提高了参合者的健康水平;改善了参合者"有病不医"的状况,提高了其医疗服务利用率;降低了参合者的自付比例,但实际医疗支出和大病支出发生率并未显著下降;医疗服务利用率的提高成为新农合影响参合者健康水平的一个重要渠道。据此本文推断,医疗服务需求弹性较大等原因使得参合者对新农合的反应是增加医疗消费而非减少医疗支出,因此新农合在改善参合者健康状况的同时,并未明显降低医疗负担。  相似文献   

9.
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能否
改善民生性公共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全国县级数据,运用基于倾向得分匹配的双重差分方法,考察了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对民生性公共服务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总体上不利于民生性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在医疗服务方面,改革对人均医疗床位数的影响虽不明显,但导致医疗支出比重相比于改革前下降了1167%。在公共教育方面,改革对中小学生数占人口比重产生了负面效应,且导致教育支出比重较改革前下降了419%。另外,笔者还发现,改革对民生性公共服务的抑制作用具有明显的省份差异性和时间滞后性。  相似文献   

10.
中国改革进程中产生的不确定性外部环境深刻影响着中国居民的消费行为.笔者基于预防性储蓄理论,使用1990年一2006年中国城镇居民收入、消费支出数据,分析不确定性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计量结果显示,相比收入不确定性,支出不确定性对居民消费影响更大;2000年以前教育支出不确定性对城镇居民消费行为影响最大,2000年以后住房支出不确定性的影响加大,医疗支出不确定性和教育支出不确定性对城镇居民消费行为也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1978-2007年间中国国防支出对就业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1)中国国防支出与就业水平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2)长期来看,国防支出与就业水平之间存在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3)不论在长期还是在短期,中国的国防支出对就业水平都没有促进作用,可能的原因是我国国防支出的增加主要用于引进先进的军事技术、装备以及提高军人福利待遇上,从而对就业的影响很小。因此,我国国防支出应适当向军事领域的人力资本投入和军事科研经费投入上倾斜,这样可以加速国外先进技术和装备的本土化进程,进而加快军用技术的民用化,减少国防支出的"挤出"效应,从而实现国防开支与就业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2.
城镇居民健康差异与医疗支出行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在CHIP2002城镇住户调查的基础上,讨论了影响我国城镇居民健康和医疗支出行为的经济原因以及医疗费用及医疗补贴向高收入者集中的问题。健康状况是影响医疗支出行为的重要因素,收入对医疗费用有显著作用,收入差距程度、医疗费用高低也构成医疗支出行为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邓洋 《经济师》2014,(11):260-260
文章简述了太原市妇幼保健院解放思想,增强主动服务意识,优化医疗服务流程,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增强医疗服务能力,激发医院发展活力的措施和成效。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2006-2014年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运用动态面板模型系统广义矩估计(SYS-GMM),分别考察了我国人口自然结构、社会结构和地域结构及其与地区差异的交互作用对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支出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人口年龄结构中的少儿抚养系数对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支出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但是老年抚养系数对其存在正的显著影响。人口社会结构中的平均家庭户规模和平均受教育年限对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支出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已婚人口比重对养老保险支出存在显著负向影响,对医疗保险支出影响不显著。人口地域结构中的城镇人口比重对养老保险支出有负向的显著影响,对医疗保险支出有正向的显著影响。人口自然结构、社会结构和地域结构对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与中西部落后地区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支出产生的影响存在差异。基于以上的数量分析,本文提出了计划生育政策宜顺势而变、注重家庭保障功能和提高社会保险统筹层次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国居民医疗支出不公平性分析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基于2002年大样本家计调查资料,本文以家庭为单位分析了家庭收入与医疗支出的关系。就中国整体而言,收入相关的居民医疗支出集中指数为48%,而可支配收入的基尼系数是45%,这表明医疗支出具有累退倾向。对其进行分解分析,结果表明这种不公平性根源在于中国城市与农村居民医疗支出严重失衡,城市居民的平均医疗支出几乎是农村的6倍,换句话说,医疗支出方面的公共资金大都集中于发达的城市医疗部门。在中国农村内部和城市内部也存在医疗支出不公平性问题,这种层次的不公平性大多可以归结为中国的东部、中部和西部在平均医疗支出水平上的差异。因此,可以说居民医疗支出的不公平主要是由于地域上的差异造成的。众所周知,中国公共卫生投资缺乏公平性,如果中国政府有意改变这种情况,那么在区域之间重新分配国家补贴就势在必行。在公共卫生预算不变的情况下,应该采取措施引导医疗补贴流向农村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而流向中国城市地区,特别是东部城市地区的补贴应该减少。  相似文献   

16.
“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完善稳定公平的待遇保障机制与可持续的医疗保障筹资机制,提升医疗保障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最大限度地降低参保群体的就医负担。疾病风险的不确定性、医疗支出的刚性需求等风险因素,使得中低收入参保群体仍有可能面临因病致贫或返贫的困境。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出发,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构建中低收入参保者压力准备金对医疗服务需求价格敏感性的面板门槛模型,以评估医疗保险承受力的划分标准,并在此基础上讨论参保行为与健康风险因素对医疗保险承受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中高收入参保群体还是中低收入参保群体,健康风险显著增加压力准备金支付压力,参保个体健康状态程度对医疗费用支出的边际效应均有显著影响;相较于中低收入者,中高收入者具有更强的即期抗疾病经济风险能力。进一步分析医疗保险和健康风险对中低收入参保群体医疗保险承受力的影响,本文发现健康风险显著增加了个体医疗支出成本,需要预留更多的压力准备金应对即期医疗支出,存在应对疾病经济风险的脆弱性。合理确定医疗保险承受力标准,降低就医成本,提升医疗服务利用可及性,探索防范与化解因病返贫致贫的偿付机制,是实现医疗保险群体受益公...  相似文献   

17.
政府公共支出结构是影响腐败的主要经济因素之一。本文建立腐败的客观衡量指标,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定量分析政府公共支出结构及政府支出规模、市场化程度、教育水平、工资水平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等对腐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减少寻租性支出、提高生产性支出对腐败有着显著的抑制作用,同时控制政府支出规模、提高私有化程度对反腐败也有显著正效应;提高人均收入水平和经济增长率对腐败存在着预期的负效应,但在统计上并不显著;教育水平和政府公务员相对工资的提高不利于反腐败,这与大多数实证分析的结果相反。  相似文献   

18.
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的数据,本文谨慎定义老龄家庭后实证检验了老龄化对我国家庭消费支出的影响。研究发现,老龄化将使家庭消费支出显著下降并对大多数消费分项支出产生较大负面影响,同时会大幅提升家庭医疗服务支出;收入是老龄化影响家庭消费的重要中间变量。基于城乡分类子样本研究发现,乡村家庭受老龄化冲击异常严重,乡村医疗服务供给存在较大缺口。基于分层的城镇子样本回归发现,老龄化对城镇家庭消费的冲击集中体现在较低分位家庭。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2013—2019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的影响因素,同时对未来4年的支出进行预测,以期为宁夏回族自治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改革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相关统计年鉴数据及调研访谈数据,利用灰色预测模型GM(1,1)预测基金支出规模,面板回归模型探讨影响因素。结果 预计到2023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达60.17亿元,但年增长率呈逐年递减趋势,人均GDP、千人口卫生机构床位数、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发生医疗费用、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是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不断增长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 医疗费用控制、医疗保险基金监管及合理的卫生资源配置等对医疗保险基金支出具有积极影响,政府应加强对医疗机构等部门的监督引导。  相似文献   

20.
文章采用中国2005—2014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对我国城镇居民医疗消费支出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模型估计结果表明:我国城镇居民医疗消费支出主要受政府卫生投入、医疗保险参保率、卫生资源供给以及少儿抚养比等因素影响,而老年抚养比、医疗消费价格指数、可支配收入等因素现阶段对我国城镇居民医疗消费支出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