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学界和公众关于调整"一胎"生育管制政策的呼声日高。那么不同的人口政策到底会对中国经济产生多大的影响?按户主年龄和家庭规模大小对家庭类型细分为12组,并引入动态CGE模型中,定量分析了不同人口政策调整对中国经济增长和结构的影响。完善单独、推行二孩晚育政策下的基准情景的人均GDP水平最高;执行严厉计划生育政策的LOW情景的GDP增长率和人均GDP水平最低;完全放宽人口政策的HIGH情景,虽然经济增长速度较快,但是承受着巨大的资源环境压力和人均GDP水平不如基准情景。从人均GDP和环境压力角度来看,我国应该完善"单独"政策,适当推行"二孩晚育"的人口政策,既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又能适当减轻社会环境的承载压力。  相似文献   

2.
周长洪 《经济学(季刊)》2011,(1):95-102,112
持续了30年的现行生育政策,在对人口控制发挥巨大作用的同时,也在积累负面人口、经济、社会效应:推动人口年龄结构畸形,加速人口老龄化;挤压农民进行生育性别选择;对城乡人群生育权利限定不平等;阻碍新生代教育素质提高;产生大量非意愿独生子女家庭,积聚家庭发展风险和父母养老困境;在城乡户籍一体化改革背景下,该政策可执行性越来越弱等。调整现行生育政策,使之有利于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有利于家庭生育权利保护,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  相似文献   

3.
在造成人口结构老龄化的原因中,经济水平和生育政策是两个最为显著的影响因素。本文通过实证分析证明了这一点。结果反映,即使中国实施严格计划生育政策,经济增长对人口老龄化的促进作用仍要大于政策因素的作用,但与国际相比较,经济因素作用仍相对较小。通过10年外推预测发现,未来中国人口结构趋势是老年人口比重大幅上升,劳动人口比重大幅下降,少儿人口有所下降,因而老龄化问题成为中国未来的主要人口问题,将会对经济产生极大影响,因而现阶段适当调整计划生育政策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
中国人口快速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效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森 《经济问题》2007,(10):124-126
中国的人口生育率已经多年保持在生育更替水平以下.2000年,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而且老龄化速度比西方国家明显要快.对这种深刻的人口学转变的长期经济影响做出分析,从社会保障制度、劳动力数量和效率、储蓄和消费以及国民收入分配等方面分析了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多个方面的影响,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造成人口结构老龄化的原因中,经济水平和生育政策是两个最为显著的影响因素.本文通过实证分析证明了这一点.结果反映,即使中国实施严格计划生育政策,经济增长对人口老龄化的促进作用仍要大于政策因素的作用.但与国际相比较,经济因素作用仍相对较小.通过10年外推预测发现,未来中国入口结构趋势是老年人口比重大幅上升,劳动人口比重大幅下降,少儿人口有所下降,因而老龄化问题成为中国未来的主要人口问题,将会对经济产生极大影响,因而现阶段适当调整计划生育政策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6.
我国人口低生育水平正在摆脱"人工控制"性质,越来越具有由经济社会发展驱动的自然性质。人口多少是个相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只要经济社发展,人口多也不是大问题。在进入低生育率20年以后的今天,我国人口控制任务已接近基本完成,目前人口较多是历史遗留产物,继续保持超低生育率并不能解决人口多的问题,相反对未来人口、经济、社会平稳发展构成巨大威胁。我国人口多还会持续相当长时间,对此需坦然面对和积极应对。从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看,放宽现行生育政策势在必行,取消-孩政策迫在眉睫,这不仅是为了人口经济社会长期平稳发展,更是生育权利的合理回归和保障家庭发展与幸福。  相似文献   

7.
中国与欧盟的老龄化模式不同,在人口老龄化的原因、过程及社会经济后果等方面具有不同的特征。欧盟国家在应对老龄化社会问题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及其经验值得我国借鉴。在比较分析中国与欧盟人口老龄化过程、原因、后果的基础上,研究欧盟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措施及对我国的启示。应不断深化社会福利制度改革,规避人口老龄化经济风险;整合各种养老资源,完善现代养老保障体系;适时调整人口发展相关政策,优化未来人口年龄结构。  相似文献   

8.
在概述21世纪上半叶上海市户籍少子老龄化主要特点的基础上,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高度,建议探讨充分发挥少子老龄化的正面效应,尽可能把负面效应转化为正面效应的政策措施;采取既有利于更多吸纳年轻人才,又不使未来老龄化水平过高的替代性人口流迁战略;制定既不使未来中国总人口过多,又有利干减缓老龄问题的现行生育政策调整方案;寻求既不会加重失业问题,又有利于减缓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压力的推迟职工退休年龄的最佳时机;切实推进以“终身保健”为基础、大病保障为重点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以居家养老为主,按适度比例加快养老设施发展的生活照料体系。  相似文献   

9.
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不同层面的数据,可以观察到黑龙江省人口老龄化程度在全国范围较为突出,已经对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当地养老产业造成了巨大压力。文章通过SPSS软件利用皮尔森系数从不同维度对黑龙江省人口老龄化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其相关程度。结果表明: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净迁移率对黑龙江省人口老龄化发展水平具有很强的影响。最后提出鼓励生育政策、留住吸引人才政策等对策建议,从而延缓黑龙江省人口老龄化速度。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是全球老龄化的世纪。进入21世纪,中国人口老龄化受到众多学科的高度关注,在理论和实践上积累了丰富的文献资料。根据对国内主要期刊的文献检索,2000年以来老龄化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老龄化与生育政策的关系、老龄化社会经济影响、养老保障与养老保险、农村人口老龄化及养老、特殊老年群体养老、积极应对老龄化等领域。为缓解老龄化而要不要放松生育政策争论得最为激烈,养老问题及养老制度的选择是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1.
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降低,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逐渐明显.通过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和特点的研究,分析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营状况.针对其面临的风险,提出应对养老保险基金风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人口快速转变过程中,亚洲各国也经历了生育模式和死亡模式的快速转变,人口老龄化格局发生了重要变化。结合这一变化,利用联合国最新数据,在扩大人口老龄化比较对象、延长比较时间的基础上,对我国及亚洲各国的人口老龄化程度、速度和老年人口规模进行了比较,提出了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特点的新认识,即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人口老龄化速度较快,老年人口规模大、在未来60年内中国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  相似文献   

13.
中国分县城乡人口老龄化时空差异与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口普查数据为支撑,刻画中国城乡人口老龄化时序演变特征,利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技术研究县域城乡老年人口空间差异与关联性,并结合空间回归模型对差异背后的机制进行解析。主要结论为:①城乡老年人口绝对量总体呈增长态势,不考虑政策因素带来统计口径差异的影响,乡村老年人口始终高于城市,但增速较缓。②然而,乡村较城市率先进入老龄化社会且速度快于城市,老龄化"城乡倒置"呈现"缩小-再扩大"的阶段性特征。③城市老龄化以东北三省、苏北及川渝为甚,乡村老龄化呈"三足鼎立"之势,以乡城人口流迁主导的城乡差异格局开始凸显,具体围绕长江三角洲、川渝、呼包鄂榆城市群郊县分布。城乡老龄化空间集聚特征显著,乡村集聚性大于城市,区域不均衡较城市更明显。④新时期,人口迁移构成城乡人口老龄化区域差异的关键因素,社会文化因素、人口因素对城乡人口老龄化影响各异,经济因素影响不显著。文章旨在为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城乡人口统筹发展指明方向,为城乡后社会主义老龄化理论探索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以中国人口生育政策调整为研究背景,基于STIRPAT模型和Leslie模型综合考察中国人口生育政策调整可能对实现“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目标所带来的影响。结果表明,除了经济发展水平、能源技术水平、能源消费结构等因素外,人口年龄结构对人均碳排放也具有显著影响。在论文设置的四种生育率情景下,人口总量峰值分别出现在2025年、2027年、2031年和2027年。若生育政策调整能够有效提高社会总和生育率,人口规模和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会使碳排放总量峰值推后出现。因此,中国逐步放宽的人口生育政策可能会给实现碳达峰目标带来一定压力。  相似文献   

15.
“五普”至“六普”期间中国城镇人口的增长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2000年和2010年的全国人口普查资料、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以及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相关人口数据,对第五次人口普查和第六次人口普查期间中国城镇人口的增长构成进行了估算。在"五普"至"六普"期间中国城镇人口的增长构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具体表现在人口从农村向城镇的迁移已成为中国城镇人口增长的主要来源。在面临中国城镇人口增长模式发生深刻变革的时候,中国亟需解决的问题是从政策和制度层面为从农村转移到城镇的人口的就业、住房、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障等创造良好的条件,使他们在城镇里安居乐业,从而巩固人口迁移对中国城市化的贡献,使中国的城市化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16.
王放  谭燕 《经济学(季刊)》2007,(2):58-62,52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提高和劳动力短缺问题的加重,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开始研究劳动力发展与规划问题。中国目前虽然从总体来看还没有出现劳动力短缺的问题,但是随着人口老龄化高峰的到来,劳动力规模缩小和一些劳动技能出现短缺却是必然的趋势。为了应对未来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劳动力问题,做到未雨绸缪,有必要从现在开始启动适合中国国情的劳动力发展与规划的研究,分析在人口老龄化较高程度下劳动力在宏观和微观层面上的供求格局和变化趋势,寻求未来合理有效利用劳动力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7.
中国人口生育水平的下降和平均预期寿命的延长,导致原来的人口红利出现了转变的趋势,也造成了老龄化负担的加剧。在这种情况下,实行提高退休年龄的政策具备了某种可能性,因为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和劳动力供求的逆转可能成为提高退休年龄的推力,而养老金制度的老龄化危机则成为提高退休年龄的拉力。在现实条件下,考虑这一政策对城镇就业的冲击以及劳动力异质性的影响,应该实施渐进缓慢、逐步提高退休年龄的政策。  相似文献   

18.
陈卫  李敏 《经济学(季刊)》2010,(4):33-37,52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人口出生性别比出现了迅速、持续增高的现象和趋势,这对未来中国人口的发展会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根据不同的性别比方案预测我国人口未来百年的发展状况,考察出生性别比偏高对人口总量、出生人口规模、总人口抚养比以及婚姻市场的性别比等产生的影响。出生性别比偏高会降低出生人口规模、加速人口老龄化以及造成婚姻挤压等人口后果。  相似文献   

19.
张勰  杨丽 《经济研究导刊》2012,(19):212-214
阐述了人口素质的内涵与外延,立足于提高人口素质,分析了中国人口素质的现状(身体素质较差,科学文化素质偏低),提出了通过实施出生缺陷干预工程、推进人口早期教育、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事业来全面提高中国人口素质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