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使用1988年、1995年、2002年、2007年CHIP城镇入户调查数据考察国有单位工资结构及其就业规模变化的收入分配效应。为此,本文采用了分位数回归方法、以多重分位数回归为基础的Machado&Mata(2005)反事实分解方法及作者扩展了的方法。各结果表明:国有企业就业份额大幅度下降导致中国城镇工资收入差距显著下降;然而国有企业减员增效改革完成以后,国有企业工资高于非国有企业的幅度及其不合理部分大幅度上升,其结果是城镇工资收入差距扩大。  相似文献   

2.
林业生产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林业生产内容繁多,有营林、森林采伐、木材加工等生产单位,又有从事林产品流通的林产品贸易公司、林业物资供应站,还有从事部门经济和行政管理的各种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机构。因此,基层林业统计工作是更为繁杂的一项工作,尤其在基层林业企业单位,统计工作任务繁重、条件艰苦、力量薄弱,统计质量等方面存在问题也比较多。  相似文献   

3.
《开放时代》2012,(3):4
黄宗智高原彭玉生中国的政治经济制度(土地平均分配、城乡户籍划分)和它在高人口压力下形成的独特的农业生产组织模式合在一起促成了没有无产化的资本化。这样的经验事实表明,中国更接近恰亚诺夫的,而非列宁、亚当·斯密和马克思所设想的图像。  相似文献   

4.
人都离不开生老病死,谁也不能保证自己一辈子不与医院或是医生打交道。但是,关系到人们生命安危的医疗现在已经成为一个十分尖锐的矛盾问题摆在了当前中国人民的面前。  相似文献   

5.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发生了规模空前的人口流动,人口流动统计必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中国特有的户籍制度引起人们对人口流动概念理解的歧义,从而出现社会上和学术界对相关概念和指标使用的混乱。笔者根据中国的国情,从统计学的角度对与流动人口有关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新的人口流动概念,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套科学适用的流动人口统计指标体系,以期解决当前存在且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随着生育率水平的持续下降,我国不仅面临人口数量增长的困境,而且也发生了严重的人口社会结构失衡.文章基于教育资源稀释理论,从理论和经验两个方面研究了教育与生育率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由此所决定的人口发展规律,从而论证了人口社会结构失衡现象及其形成机制.研究表明:(1)教育与生育率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一方面可以使生育率水平持续上升,导致人口发展进入高生育陷阱,另一方面也能够使生育率水平不断下降,让人口发展滑入低生育陷阱,由此形成了人口发展的"Z"形变化规律,即在中等教育水平上教育与生育率之间显著负相关,而在较高和较低的教育水平上两者并无明显关联;(2)由于我国的教育发展存在明显的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和民族差距,那么在"Z"形人口发展规律的影响下,所有居民必然会逐步分化为两类,分别向生育率的高低两端集聚,从而就产生了人口的城乡结构、地区结构、民族结构和素质结构的失衡.进一步地,文章基于全国人口普查县级数据,使用工具变量法和Hausman-Taylor估计方法,验证了这种"Z"形人口发展规律及其所决定的人口社会结构失衡.文章不仅可以丰富当前的人口结构研究,而且对我国的人口和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由于户籍人口行政布局与市域人口经济布局、市区人口经济布局的人口分布各不相同,江苏省13个地级市存在两种滞差现象。分析了江苏省地级市户籍人口行政布局、市域人口经济布局及市区人口经济布局的特点,揭示了江苏省地级市人口行政布局与人口经济布局之间的两种滞差现象,结合两种滞差对江苏省地级市进行分类探讨,给出了流动人口管理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对中国西部人口素质问题进行综合评价,建立了西部人口素质问题量化模型,为合理解决西部人口素质问题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9.
通过2013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运用统计分析和多元回归模型考察了新生代流动人口初婚年龄及其影响因素。近年来新生代流动人口初婚年龄不断增加,人口流动之后推迟了初婚年龄。实证结果显示,新生代流动人口初婚年龄特征表现为男高女低、农业户口低于非农业户口、少数民族高于汉族的特点,且随着自身和配偶教育程度提高而推迟;新生代流动人口跨省通婚的,其初婚年龄高于省内通婚的。在就业特征方面表现为经济能力较强者可能会比经济能力差者初婚年龄来得低。此外,乡城流动的新生代流动人口初婚年龄更多受通婚圈、配偶教育等社会融合因素的影响,而城城流动的新生代流动人口更多受自身教育水平、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现行农地征用补偿制度产生了诸多问题,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一种现实障碍.本文对新中国农地征用补偿制度进行梳理,对不同阶段农地征用补偿制度的效果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农地征用补偿制度的根本问题不在于补偿标准,而在于农地产权制度、公权力的无约束、土地生产要素功能的被忽视和农民权利的缺失.因此,今后我国农地征用补偿制度的改革应主要从上述几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1.
构建人口-消费-碳排放系统动力学模型,对本世纪上半叶我国人口发展、经济增长、居民消费及碳排放进行动态仿真,定量考察未来我国人口发展与居民消费对碳排放的影响。在基准情景下,我国人口总数将于2032年达到峰值14.6亿人;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将于2044年左右达到峰值63.6亿吨标准煤,碳排放总量将于2038年左右达到峰值约31.3亿吨碳;2050年我国人均碳排放量约为2.2吨碳,低于日本、欧洲1980年代以来的最低水平;居民消费碳排放的人均需求约为1.3吨碳,相当于美国居民1990年代后期排放水平的五分之一。从满足人口发展与居民基本生活需求的角度争取合理的碳排放空间,是我国争取国际气候谈判话语权的有力支撑点。  相似文献   

12.
当前内蒙古农村牧区社会保障制度工作正处于积极探索、初步建立阶段。各盟市、旗县均根据本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建立试行了部分社会保障政策。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及社会保障工作的开展与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因素等息息相关。内蒙古农村牧区现有人口布局呈现动态化和不均衡性等特点,这主要是由于人口的流动、迁移等所导致的。人口的流动性增强,区域间分布不均衡等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开展等提出了新的难点。  相似文献   

13.
中国人口快速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效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森 《经济问题》2007,(10):124-126
中国的人口生育率已经多年保持在生育更替水平以下.2000年,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而且老龄化速度比西方国家明显要快.对这种深刻的人口学转变的长期经济影响做出分析,从社会保障制度、劳动力数量和效率、储蓄和消费以及国民收入分配等方面分析了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多个方面的影响,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分税制以后,国有资产税后收益仍然一直保留在企业,从未上缴。而且,中央始终统一管理国有资产收益分配权,中央与地方国有资产收益分配问题悬而未决。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明晰的国有资产的所有权和占有使用权,成为了两者划分国有资产收益的前提。运用中央与地方之间国有资产收益的分割系数进行博弈分析,发现中央先行可以确保地方的主动性。因此,真正落实所有权与收益权、财权与事权相对应的国资收益分配机制,实现中央对国有资产收益分配权的适度分权,建立健全中央与地方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以提高地方政府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