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人口老龄化的宏观背景下,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随着老龄化程度的进一步加深,社会养老负担日益增加。现阶段,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正在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文章基于2018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追踪调查(CLHLS),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了社会保障支持、社会网络支持和代际支持对老年人自评健康、心理健康和客观健康的影响。此外,文章对城乡居住地进行了多群组分析,探究社会保障支持、社会网络支持、代际支持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研究发现,社会保障支持、社会网络支持、代际支持对老年人健康均存在显著的正向作用。多群组分析结果显示,社会支持和代际支持在城乡差异上存在显著不同,社会网络支持对农村老年人的显著正向影响比城镇老年人大,而社会保障支持对城镇和农村老年人健康存在显著正向影响。研究建议:政府在完善各项保障的同时,加强社区和养老基础设施建设,并通过强化代际支持、鼓励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构建老年人的社会支持和代际支持体系,增强老年人健康。  相似文献   

2.
利用北京地区子女移居国外的老年人家庭生活状况调查数据,采用改进的合作群体理论模型,分别从老人和子女角度综合考察了子女移居国外、其老年父母在国内居住的家庭代际支持的影响因素。子女移居国外减少了老人的日常照料;移民子女的代际关系存在向西方"接力模式"演变的趋势。留守国内的老年人对经济支持的需求得到满足,而获取日常照料的关键因素则是子女数量、居住关系以及子女的孝道意识;子女之间的分工按照资源配置最优原则和互惠原则进行,其中"养儿防老"模式被取代,女儿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子女教育是影响农村家庭贫困变动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对14省区609户农村家庭调查结果的分析,子女接受教育程度越高,自身一代家庭摆脱贫困的比例越高,并且能传承下代家庭使其免受贫困;家庭贫困代际变动的断裂点为15年(大专教育)。  相似文献   

4.
劳动参与率是反映就业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自从以市场为导向的改革以来,女性的劳动参与率呈显著下降趋势.基于北京大学社会科学调查中心全国抽样调查数据(CFPS),采用Logistics方法,从代际依赖和代际支持两个维度分析可能影响女性劳动参与的代际因素.在代际依赖方面,父母和孩子的经济依赖都有利于提高女性的劳动参与;父母的...  相似文献   

5.
利用2003年上海市老年人口状况与意愿跟踪调查数据,选取上海市城市老人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考察养老金与代际经济支持之间的关系以及隐藏在代际经济支持背后的动机。代际经济支持的方向不仅从子女向父母,还从父母向子女;代际经济支持会被养老金挤出,但不会被全部挤出;利他主义和交换是隐藏在代际经济支持背后的动机;挤出效应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6.
劳动力外流在积极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老年人的家庭养老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本文利用深圳市外来农村流动人口调查数据,从子女角度分析了中国农村子女外出务工三代家庭中老年人的经济支持.结果显示:首先,农村老年人与其外出务工子女三代家庭的代际支持符合合作群体模型:经济支持主要由子女流向老年父母,最有需要的老年父母获得更多的经济支持;众多老年父母给留守未成年孙子女提供了同住和生活照料帮助,老年父母也因此获得了更多的经济支持.其次,外出务工子女的城市化程度并没有影响其提供的经济支持.最后,文章指出了研究结果对完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和促进剩余劳动力外流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利用相关跟踪调查数据,采用个体增长模型,结合农村实际状况,考察代际支持对农村老人生理健康的纵向影响。获得经济支持和日常照料对老人生理健康的发展有显著影响,提供经济支持和日常照料对老人生理健康的发展也有一定的显著影响,体现了代际支持对健康的选择效应和用进废退理论。在经济和健康的允许下,利他行为有利于老人生理健康的发展。"享清福"的观念有待思考。生活满意度和抑郁能够直接或通过代际支持间接地影响老人生理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我国持续加深的人口老龄化,导致对社会化养老需求的日益提升。通过构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金与社会化养老需求的效用函数,并基于2018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数据(CLASS)的实证研究发现,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金的提高增加了城镇社会化养老需求,其影响的净效应介于22.3%~23.6%;不同群组间的社会化养老需求存在异质性:女性、低龄、健康状况较好的相比男性、高龄、健康状况较差的老年人,其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金使其对社会化养老的需求更高;子女的经济支持产生正向调节效应,而时间支持产生负向调节效应。有鉴于此,政策层面一方面应鼓励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建设,另一方面则应在积极支持居家社区养老的同时,加快建设适应多元化需求的包容性养老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9.
10.
康晨  张宗利  徐志刚 《财经研究》2021,47(4):124-138
我国"男主外、女主内"的性别分工观念年深日久,但相比世界很多国家,女性劳动参与率反而很高、性别工资差异也较低,中国文化中长期承袭着父辈对子女代际支持的传统可能是缓解女性劳动供给约束的重要动因.文章构建考虑父辈代际支持的家庭劳动供给模型,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分析了父辈时间支持和经济支持对子女,特别是女性劳动力的劳动供给和工资收入的影响与机制.研究发现,父辈的时间支持明显缓解女性劳动参与的时间约束,提高其劳动供给和工资收入,但没有发现对男性有显著影响,故有利于性别工资差异收敛;而父辈的经济支持均未发现对子女的劳动参与和工资收入有显著影响.此外,对城乡进行区分后发现,父辈时间支持对城镇女性的作用比农村女性更强.文章的研究有助于加深对我国劳动力市场中女性劳动供给行为和性别工资收敛性的理解,对进一步完善劳动就业制度也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11.
论文从农村成年子女个体层面的角度研究他们与老年父母间的经济交换在其整个中青年阶段的变动状况。研究借助生命历程理论框架,从社会、家庭和个体层面实现宏微观视角的整合,力求达到对家庭代际经济支持发展动力机制的系统认识。借助纵贯调查数据,将代际经济交换的生理年龄效应、队列的历史效应和家庭生命周期效应加以分解。结果证明了老年父母在代际交换当中经济福利有所提升,表现在增龄效应和宏观的历史效应两方面,三代家庭成员所处的生命阶段对代际经济交换水平具重要影响。同时也对性别差异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881个微观数据实证分析了老年居民对其子女住房贷款代际支持行为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理后发现:老年居民在对其子女房贷的代际支持决策时,会受到社会资本、房贷代际支持成本以及外部不确定性风险的显著负向影响,也会受到子女反馈性支持的显著正向影响;老年居民个体层面的年龄、健康状况、农村居民户口等因素对子女房贷代际支持具有负向影响,而良好的婚姻状况、教育年限、拥有医疗保险、与子女分开居住等因素则具有正向影响;老年居民对其子女房贷的代际支持力度会因子女层面因素的异质性而发生显著不同的变化;处于紧密型和扶持型代际关系中的老年居民对其子女房贷有更大的代际支持力度.因此,适当拓宽老年居民社会资本渠道、适时健全高水平社会保障制度以及适度引导良好家风氛围建设等,有利于实现家庭养老功能对社会养老功能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以赣中南农村为例,考察了农村家庭养老与代际权力关系之间的关联。当前农村家庭养老功能弱化,赡养问题严重。其直接原因在于赡养原则的变化——从传统时代的无条件"孝道"转变为当代的有条件回报,深层原因则在于代际权力关系的变迁——家庭权力从父辈手上转移到子辈,尤其是媳妇家庭地位的急剧上升。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加强,社会快节奏下年轻人压力的不断增大,通过对南京市五个区调研数据的整理分析,发现当前中国城市家庭老年人呈现出经济上和精神上独立性均加强的趋势;老年人在代际关系中的交换动机减弱,对成年子女的下一代的照顾越来越无私;老年人真正享受退休生活的时间减少,负担家庭责任的时间延长。同时也发现养老金分配不均、差距大的问题。对此也提出政策性意见。  相似文献   

15.
利用西安交通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2009年在安徽省巢湖市进行的"安徽省老年人生活福利状况"抽样调查数据,在对当前农村老年人家庭子女给予父母经济支持分工方式分类的基础上,分析了子女不同分工方式对老年父母获得的经济支持的影响。相对于子女共同平均分担的分工方式,老年父母在子女不平均分担的分工方式下获得更多的经济支持;相对于只有儿子分担的分工方式,老年父母在有女儿参与分担的分工方式下获得更多的经济支持。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对当前转型期农村老年人生计与福祉现状的认识,探讨将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应用于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一个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该框架研究中国农村老年人家庭生活福祉脆弱性的形成与特点、养老模式的形成、演化与变迁的途径和规律,探索农村家庭养老支持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本文用生计来研究老年人福祉,并建立了农村老年人生计、福祉与家庭支持政策的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对农村老年人生活福祉研究和实践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利用问卷调查资料,定量描述了现阶段农村家庭养老的基本情况,并从代际关系的价值基础角度探讨了农村家庭养老面临困境的原因。当前农村家庭养老遭遇问题并不仅仅是养老资源匮乏的结果,更是农村代际关系内含的价值失调的结果。家庭延续的价值取向已很难为家庭养老提供终极动力支持,家庭养老作为一种超经济的伦理性行为的特征正在消失,这是当前农村社会出现严重的家庭养老问题的根本症结所在。  相似文献   

18.
在快速城镇化背景下,中国农民工家庭的代际关系也处在不断变迁中.本文利用2018年百村调查数据,使用潜在类别分析方法,发现农民工家庭存在紧密型、传统型、接受型、亲近型和疏离型等五种代际关系类型,传统农村家庭代际关系已经衍生发展出多种类型.其中,男性农民工更容易与父母产生紧密型或接受型关系,女性农民工更可能与父母有亲近型、传统型、疏离型关系;而新一代农民工更容易与父母产生紧密型、接受型、亲近型关系,老一代农民工更可能与父母有传统型或疏离型关系.同时,人口流动特征对农民工家庭代际关系的影响存在性别与代次差异,异地流动的男性农民工和新一代农民工与父母形成疏离型关系的可能性较低,但对女性农民工和老一代农民工的疏离型家庭代际关系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福建省农村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数据,应用代际连带模式探讨代际关系对农村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借此了解农村养老现状并为提升老人生活福祉的政策制定提供有效建议.结果显示,代际关系的和谐程度与老人生活满意度显著相关,子女的日常协助及代际交往密度是影响老人晚年生活满意度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