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事执行是民事诉讼程序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人民法院执行人员不履行职权、滥用职权、甚至枉法执行等现象时有发生,不同程度地侵犯了当事人的权益,降低了审判机关的社会威信。因此,检察院对民事执行的监督则被专家、学者一再提出,希望通过这种民事执行检察监督来改变民事执行中“执行难”、“执行乱”等问题,本文就检察监督的依据以及实施方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民事执行是查明被执行财产状况的发现程序。查明执行案件的事实,有赖于证据的科学运用。在对执行案件证据的收集、审查判断中,应当坚持主动调查规则、有限调查规则、权利保护规则、当事人参与规则,以保证案件事实认定的准确性,提高执行效益。  相似文献   

3.
陈涛 《新西部(上)》2012,(Z2):140+149
本文阐述了司法能动主义对于民事执行工作的价值,提出了司法能动主义理念下民事执行难的破解对策。指出在规范层面应减少执行障碍,在实践层面应善于积极变通,以利于民事执行工作。  相似文献   

4.
张黎晖 《魅力中国》2011,(8):128-129
“徒法不足以自行”,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实施法律的关键又在于执行。我国现阶段正处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阶段。法律质量并不总是尽如人意,现实司法实践中也存在着严重的执行难的问题,当事人及利害相关人的利益并不总是能够得到应有的保护。可喜的是我国的立法机关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对法律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令人瞩目的民事诉讼法的修改尤其是该法第204条的修改引起了法学界的普遍关注。在这里我们便以此为契机探讨一下我国的民事执行复议制度。  相似文献   

5.
我国民事执行难的原因主要是司法权的从属化、立法的不足、执行体制的不畅、法治意识不强等方面造成的。解决我国目前民事执行难的对策主要包括应力提高全民的法律意识、进一步完善立法、建立新的执行运作机制等内容。只有采取积极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才能保证我国民事执行的顺畅、圆满。  相似文献   

6.
姜漪 《魅力中国》2014,(16):306-306
日本公法中是否可以适用私法规则以及有哪些民事法的规定可适用公法中一直是学者讨论的问题焦点。日本行政放弃特权与市民同位行使民事执行,虽然没有明确规定.但也没有禁止。在德国法系中此制度在中途已废除,英芙法系中此制度已纳入宪法中。因此在日本法律中没有必要禁止英美法系中的司法执行。因此。归纳在日本公法中哪些民事法的规定可适用公法,并借鏊其经验教训,能够有效推动中国法治建设起到作用。  相似文献   

7.
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检察机关对民事执行活动的监督,又称为民事执行检察监督。本文试从及基层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实践出发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就民事执行检察监督进行研究,以期对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制度的构建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杨博 《魅力中国》2010,(6):138-138
多年来,民事执行“难”问题严重困扰着人民法院和部分当事人,并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执行难”让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保护,也损害了国家法律的尊严。本文分析了“执行难”的原因,同时提出自己对于应对执行难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9.
钱伟 《新西部(上)》2012,(Z2):138+145
本文从民事案件执行难的背景出发,阐述了民事执行案件质效管理的必要性,分析了质效管理的难点,提出了构建质效管理体系的措施。要科学选定管理项目,科学设定动态指数区间,正确看待管理指数。大力提升司法威信。  相似文献   

10.
罗婷婷 《中国经贸》2008,(20):31-32
本文通过对“小肥羊”商标纠纷案的分析,结合现存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阐述了在我国市场经济形势下,有关商标违法行为的认定和商标权作为民事执行标的的行性及特殊性,以及实践操作过程中常见的几个问题和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小肥羊"商标纠纷案的分析,结合现存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阐述了在我国市场经济形势下,有关商标违法行为的认定和商标权作为民事执行标的的行性及特殊性,以及实践操作过程中常见的几个问题和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2.
阿木子古 《魅力中国》2011,(15):242-242
本文的中心议题是揭示税收制度执行中的一些常见的误区,作者从1.重管理,轻服务,2.服务内容、手段单一,3.税收违法行为惩处不力,4.税收评估工作形式化这四个方面谈了税收制度执行中的误区,并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剖析,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谈了初步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导致我国长期以来民事"执行难、执行乱"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形成对民事执行进行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纵观国外和其他地区的民事执行机构的设置,皆采取了分权制约,由不同的法官或者法官与行政执行人员分享执行权,相互制约,形成了有效的监督体制。因此,根据我国现有的司法体制,应当在法院内部设置执行权的分权机制,外部明确检察院对法院执行的监督,才能最终保障当事人与案外人的合法利益,维护司法权威。  相似文献   

14.
彭云强 《魅力中国》2010,(3X):229-230
执行和解制度是执行程序中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它产生于当事人意思自治,当事人协商变更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权利义务关系将对执行程序产生重大影响。我国的法律未能明确执行和解协议所应当具有的法律地位与效力,且在制度上欠缺救济手段,事实上否认了和解协议的民事协议地位。检察机关介入执行和解,居中协调争议双方权利义务的平衡不失为一项选择。  相似文献   

15.
闫旭明  范锋艳 《魅力中国》2013,(26):306-306
新修订的民诉法第235条规定人民检察院有权对法院的民事执行活动实行法律监督,人民检察院对民事执行活动进行监督是我国民事诉讼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基层法院的执行活动是执行检察监督的重点,强化民事执行监督是多元化监督格局下,基层检察院实现工作格局调整、改变工作薄弱环节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张金娟 《发展》2010,(2):106-106
民事执行权是将生效法律文书的内容付诸于实施,以实现权利人的合法权益。由于我国法治根基比较薄弱,因此出现了“执行难”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执行难”问题,首先必须对民事执行权明确定性,然后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如何完善我国民事执行权法律制度,以求对解决“执行难”问题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刘海燕 《魅力中国》2013,(34):398-398
新民事诉讼法的修改,使民事执行监督名正言顺、有法可依。如何发挥好民事执行检察监督职能,使该职能更加完善,还有待进一步探讨。笔者拟从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应遵循的原则、监督范围、方式等方面进行论述,探讨检察机关如何在新民事诉讼法下发挥好民事执行检察监督职能,构建完善的民事执行检察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8.
民事诉讼法是程序法,其目的是保障民事法律法规的实现,同时还需要发挥民事诉讼法保障诉讼当事人权利义务的作用。然而在民事诉讼的某一阶段,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义务却没有得到较好程度的保护,尤其是在当事人实体权利义务已经经过法定程序确认的案件执行阶段,当事人总是面临着执行难的问题,法院也面临着执行难、和解难的问题。案件的长期不结,一方面会导致当事人之间的矛盾增加;另一方面会导致当事人对司法机关的不信任,同时也会引发社会矛盾的出现。因此解决民事诉讼活动中执行难的问题,已经成为学术和司法实践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民事执行检察监督是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依法治国和实现司法公正的重要环节.因此,应当尽快把把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列入<民事诉讼法>修订的内容之中,满足人民群众要求尽快实现民事执行有效与公正的热切期望.  相似文献   

20.
当前民事审判执行的检察监督制度存在着两个问题,即理论观念上分歧和立法上缺陷。民事审判执行的检察监督符合正义的司法理念和权力制衡原则,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补充和完善立法的缺陷,而不是用立法的缺陷去否定宪法的精神和法律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