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欠发达地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小企业已经成为欠发达地区经济结构中最具活力的群体,是创造社会财富的重要源泉。然而,由于企业、银行、社会诸多因素的影响,小企业贷款难、难贷款的问题十分普遍,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突出问题,进而成为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桎梏。因此,关注欠发达地区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合理引导商业银行创新信贷管理机制,为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是当前银行业监管机构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冯衡  陈广萍 《魅力中国》2014,(21):173-173
由于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数量多、教育背景差异大、生活习惯各有不同,因此在对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学生干部队伍进行建设与管理时,需要因地制宜。当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存在一定的问题,只有正确面对这些问题,才能实现维护民族团结、为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进行人才储备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一、上海中心商业区的情况与问题 近两年来,我们对黄浦区浦西地区、静安区南京西路地区与卢湾区淮海中路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进行过一些研究。兹就这三个地区的研究资料,对中心商业区的情况与问题谈一些我们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施大钢 《魅力中国》2010,(35):116-116
加快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是国家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西部地区的发展归结于生产力的发展,西部地区民族众多,所以西部地区的发展既是经济问题也是民族问题。同东中部地区来看,西部地区的生产力处于后发阶段,在总结过去关于西部地区生产力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个人观点。  相似文献   

5.
随着欠发达地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小企业已经成为欠发达地区经济结构中最具活力的群体,是创造社会财富的重要源泉。然而,由于企业、银行、社会诸多因素的影响,小企业贷款难、难贷款的问题十分普遍,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突出问题,进而成为掣肘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桎梏。因此,关注欠发达地区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合理引导商业银行创新信贷管理机制,为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是当前银行业监管机构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牛瑞杰 《发展》2008,(8):125-126
甘肃民族地区是相对落后的地区,如何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是一个现实而紧迫的问题。本文分析了甘肃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基础和资源优势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发展民族地区经济的几种思路。  相似文献   

7.
民族地区农民教育培训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的“三农”问题中,比较普遍的突出问题有八难。其中之一就是“农民教育无人管,培训难。”而这一问题在民族地区更为突出。加强对民族地区农民的教育培训,大力开发民族地区人力资源,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增强就业、增收能力,是民族地区提高科学技术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加大先进农业实用技术的推广,促进民族地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从根本上  相似文献   

8.
孟小军 《发展》2006,(5):73-7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解决西部少数民族大面积的、突出的贫困问题,既是一个经济问题、政治问题,更是一个教育问题。西部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要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应实现一系列转变,使教育更有力地推动西部民族地区发展,从而最终实现西部民族地区的跨越。  相似文献   

9.
一、民族地区民生问题关系到国家安全稳定
  (一)民生问题关系到民族问题
  民生关乎民心,民心关乎政权根基。对于少数民族地区来说,民生问题更多地和民族问题联系在一起,意义深远而重大。民生问题是最大的民族问题,民族问题的解决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民生的建设步伐,民生的改善和保障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前提,民生问题直接关系到民族团结、地区稳定。作为北部边疆的少数民族地区,内蒙古的经济社会发展、和谐稳定和民族团结对于全国的发展和稳定具有重大意义。内蒙古毗邻蒙、俄国家,连通亚欧,多个民族与国外同一民族相邻而居,在我国对外开放总体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又是抵御敌对势力西化、分化,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前沿。  相似文献   

10.
开发沿江、沿「桥」经济振兴西部地区曾红燕当前,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尤其是东、西部差距的扩大,已经提上国家的议事日程。如何制定合理的地区经济发展战略,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协调地区间经济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笔者...  相似文献   

11.
渝东南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有序、科学协调的开展离不开法律制度的保障作用,另一方面,法制保障又是该地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渝东南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法制保障还存在立法不完善、宣传不到位、执法力量不足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应从综合系统的角度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加强渝东南民族地区各级党委对农村法制建设工作的领导,加强渝东南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相关立法工作,加大对渝东南民族地区新农村法制建设工作的投入,逐步提高渝东南民族地区农村干部和农民的法律素质等等,以期扎实有效地推动该地区新农村建设朝着既定的目标取得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一、农村地区基础教育落后问题的表现 教育落后的地区通常为贫困地区,而贫困地区又多集中在农村地区。农村地区教育问题主要表现有三。  相似文献   

13.
解决石灰岩地区贫困问题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决石灰岩地区贫困问题的理论思考杨光陆石灰岩地区大多是我国有名的老、少、边、山、穷地区,多年来就一直是我国解决贫困问题的重点和难点。但由于其历史、环境、政策等方面的原因,石灰岩地区的贫困面和贫困程度仍然很大。毫无疑问,这些地方将是90年代中后期我国解...  相似文献   

14.
浅谈劳务经济与“三农”问题的解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农民,农民问题的关键是增收,增收问题的关键是就业。农业地区要加快发展,必须求真务实,用非农化的理念来谋划农业,跳出“三农”抓“三农”,减少农民富农民。用非农化来带动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时还要找到突破口,找准着力点,目前,对于我国许多农村地区来说这个突破口和着力点就是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发展劳务经济投资少见效快,是这些地区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广西是全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民族地区自然资源丰富,民族风情浓郁,易于发展旅游业,但同时又受制于长期封闭落后,经济发展起步晚,属典型的“老、少、边、穷”地区。如何顺利解决这些问题,推进广西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眼下已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6.
一、当前我国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近年来,迅速发展的小城镇,不仅成为深化农村改革,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而且构成了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一个显著特点。据部门统计,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小城镇平均每年增加近1000个。但是,在小城镇的快速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许多问题有待解决。第一、小城镇的地区间发展水平极不平衡总的来说,是东部地区发展迅速,中西部地区发展缓慢得多,近年来,我国平均每年新增建制镇,东部地区455个,中西部地区共362个。在东部沿海地区,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已经基本完成了工业化的初期和中期…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我国京津、河北及东北地区缺电问题未能解决,可以预料,今后这个问题还会继续下去,而且在新的形势下,该地区电力的供求矛盾将更为突出。此问题的解决途径:一方面要加快该地区的电力建设速度,在区内有条件的地方布置电厂;另一方面还需寻求区外稳定的电力供应,以排除多种因素的制约,确保该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笔者对晋陕蒙接壤区,特别是内蒙古西部向华北和东北能够在近期内输送强大电力的可行性作出分析,认为加速内蒙古西部地区电力基地建设,是解决华北、东北地区电力供应问题的主要出路。  相似文献   

18.
关于运用地区形象理论塑造临沂新形象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继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内兴起的企业形象浪潮之后,地区形象问题已经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逐步成为理论界和形象学研究的热点,并在一些地方的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立足近年来地区形象理论与实践的发展,结合临沂实际,对如何认识地区形象以及如何以地区形象理论为指导塑造临沂新形象等问题作一些探讨。 一、什么是地区形象 关于地区形象的概念,目前尚无一个确切的、且为各方面所普遍认可的定义。有的学者提出地区形象是“公众对该地区内部实力、外部影响和未来前景等方方面面的感知、看法和评价的总和,对外主要体现为…  相似文献   

19.
长三角地区因经济发展步伐非常快而被誉为中国乃至世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然而,近年来,面对劳动力成本上升、土地资源紧缺、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等要素制约,长三角地区在新时期发展面临诸多挑战,集中体现为产业结构不合理、能源问题以及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落后等方面。因此,长三角地区必须尽快建立可持续发展战略,调整产业结构,解决能源问题,大力发展低消耗、少污染、高附加值的知识密集型现代服务业,这是长三角地区未来经济发展的竞争力来源。[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陆郑义 《中国经贸》2013,(12):104-105
我国旅游经济发展日益加速,但与其他产业相类,旅游经济发展中也存在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间的失衡,而欠发达地区现有的旅游营销策略存在着目标不明确等诸多问题,基于欠发达地区所拥有的丰富旅游资源,并充分考虑旅游观念、形式的变迁,本文以贵州省安顺市为例,对欠发达地区旅游营销的策略选择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