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卢剑 《魅力中国》2011,(9):196-196
本文阐述了在中学英语教学中语感的重要性,以及什么是语感,和如何训练中学生的语感。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进行训练,以达到预定的教学目的:一、掺掘教学内容,领悟语感。1.在词句中深化语感。2在对话教学中提高语感。二、创设情境,陶冶语感。三、丰富课外活动,发展语感。  相似文献   

2.
刘霖沣 《魅力中国》2014,(8):146-146
语感培养是语文教学的支点和中心任务,是语文教学的关键和突破口,故语感培养至关重要。本文就语感的含义、语感培养的意义以及语感培养的方法和途径三方面,谈谈我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王银社 《魅力中国》2011,(9):182-182
语感的认识,语感的魅力,语感的获得途径三个方面得知语感的养成是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4.
陈晓花 《魅力中国》2012,(32):136-136
英语语感对英语教学和英语的运用起着重要作用。它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感觉,包括人们对英语的语音感受、语意感受、语言情感色彩的感受等。它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直接感知能力,是经过反复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经验和体会。语感来自于语言实践,又指导语言实践,要学好用好英语,就应该具备良好的语感。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语感,会加速学生语感的早日形成和优化。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语感呢?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具体方法:使用英语教英语,培养语感;加强英语阅读,体会语感;背诵英语课文,深化语感;精泛结合,培养语感以及创造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的环境和氛围,用合适的语言环境和氛围培养语感等。  相似文献   

5.
杨筱甫 《魅力中国》2013,(5):127-127
语文是所有学科中最重要的学科,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语感能力的培养。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呢?我认为加强语感实践和语感分析两个方面的训练是提高学生语感能力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江中礁 《魅力中国》2013,(17):144-144
语感是人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对语言隐含意义的一种深刻的直觉、顿悟、心理体验。学生的语感如何,直接影响他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因此,对学生进行语感训练是相当重要的。  相似文献   

7.
杨爱华 《魅力中国》2013,(32):155-156
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感觉,是在长期体验、训练、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语言文字的领会和感悟能力。语感培养在整个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进行语感教学时。应通过诵读吟咏、品味揣摩、实践训练、体验感受四个环节实现语感的积累、内化、形成与深化。  相似文献   

8.
陈先明 《魅力中国》2010,(33):322-322
叶圣陶先生说过“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昌叔湘也曾说过“语言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而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语感能力在整个语文能力中也显得尤其重要,成为了语言能力的核心。那么何为语感呢?简单的说是语文学科所要培养的听、说、读、写四项能力即语文能力,其高度综合的表现形式,是人们对语言文字直觉地感知、领悟和把握的能力,是对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趣的理解能力,是一个人语言素质的直接反映。语感强的人话听得明白,说得得体;文读得透彻,写得畅达。  相似文献   

9.
赵成云 《魅力中国》2011,(10):71-71
语感来自于语言实践,又指导语言实践,正如球类运动员要打好球必须熟悉球性,游泳运动员要有良好的水性,搞音乐的人要有良好的乐感一样,要学好用好英语,就应该具备良好的语感。虽然语感随着语言时间的积累必然会产生,但是教师认识到语感的存在和它的积极作用,并采取有效措施去培养学生的语感。会加速学生语感的早日形成和优化。  相似文献   

10.
于锋军 《魅力中国》2012,(29):161-161
一、培养语感,打好“双基”语文的核心是语言,语言的核心则是语感。何谓语感?即“对于语言文字”“敏锐的感觉”。 它是个综合概念,离不开对语音、文字、词汇、句子等语文基础知识的了解与掌握。因此,学习语文基础知识,是培养语感的基本条件。但知识毕竟是对事物的一种理性认识,而语感乃是一种能力,一种技能,是包含着理性的感性实践。要使语文知识升华为语感,  相似文献   

11.
邹荣诗 《魅力中国》2013,(20):135-136
语感的培养,在语文学习中有其自身的规律,按照科学的规律进行实验教学,就能哺育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培养学生语感能力是语文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关键。而诗歌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样式,其语言凝练、优美,意蕴丰厚,在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和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等方面有着较大的优势。因此,在学校进行的语感课题实验的教学实践中,我通过诗歌语言的吟咏,达到语感培养的目的。一、反复吟咏诵读.夯实语感的基础语感的培养,要吟诵朗读,这是培养语感最重要、最基本的方法。优秀诗歌十分讲究音乐性,席勒认为:“诗里的音乐在我心中鸣响,常常超过其内容的鲜明表象”。因此吟诵朗读,首先通过朗读,感受诗歌的语言美。诗歇的语言凝练精辟,节奏抑扬顿挫、音律悦耳和谐,准确的朗读,有利于理解诗歌含义,体会诗人情感,激发学习兴趣。其次通过朗读,把握诗歌的节奏美。要朗读好诗歌,除把握诗歌的语言美,还要处理好诗句内部的停顿,把握好诗句的感情节奏。  相似文献   

12.
张玉宏 《魅力中国》2010,(6):250-251
人类思维的共性使得语言之间的交际得以广泛存在。不同民族的语言又由于历史发展的原因存在着广泛的差异,母语语感是其中最为明显之一。它可为译者所用,较好的母语语感在翻译时可以剔除译文的语病。处于一定语境下的词语,只兼顾其“所指意义”是不够的,不同的语境会产生不同的联想意义。因此,在翻译时还要展开联想,结合语感,实现译文与原文的最佳契合。本文拟从曹庸《雨中猫》的译文分析中,论述母语语感,及联想在翻译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邓东华 《魅力中国》2011,(10):130-130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感的培养不仅是语文教学的本质和核心,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条有效途径。因此,在阅读教学法中,要特别注重学生的语感培养。  相似文献   

14.
刘丽 《魅力中国》2009,(2):46-47
依据新课标中“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及近年中考阅读题的命题特点和解题原则中对语言能力的要求,我试图对语感及其训练的方法进行简要的论述:首先对语感进行定义并解释其重要性,其次对语感的隐含义作出概括,最后对我教学中关于语感的训练方法总结一二。  相似文献   

15.
李青梅 《魅力中国》2011,(9):175-175
语感是人们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形成的对语言文字敏锐、丰富的领悟能力。结合教学实践,对语感培养的一些途径、方法进行探讨,从而改变目前应试教育中学生高分低能的状况,以达到素质教育的终极目的。  相似文献   

16.
朱岚  郝玉荣  杨慧芳 《发展》2009,(7):94-94
英语语感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感觉,包括对英语的语音感受、语意感受、语言情感色彩的感受等。应该从哪些方面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呢?  相似文献   

17.
邹艳琦 《魅力中国》2011,(7):252-252
语感是一种能力,是把接受、鉴别、储存信息和发出、丰富、驾驭信息全部输入语言感受中的能力。本文就播音主持对语感的驾驭和培养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朱蕾 《魅力中国》2010,(8X):27-28
语感是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形成的。良好的语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因此,英语教学中不能忽视语感的培养。本文阐述了英语教学中语感的重要性,探讨了培养学生语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王梅 《魅力中国》2010,(16):178-178
语感是掌握一门语言并能熟练地使用该语言的基本途径。它是一种难以明状、但又实实在在存在着的非常有用的对语言的感觉。人们在语言运用中有时感到看起来顺眼,听起来顺耳,说起来顺口,但又说不清其原因,这实际上就是语感在起作用。  相似文献   

20.
语感是人们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形成的对语言文字敏锐、丰富的领悟能力。有效地培养和发展语感,应积累生活,领悟语感,训练学生朗读背诵积淀语感,指导学生课堂练习,把握语感,增强学生课外活动,锻炼语感。从而改变目前应试教育中学生高分低能的状况,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达到素质教育的终极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