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辉 《魅力中国》2009,(10):120-121
人文教育是把人类积累的优秀文化成果通过环境陶冶,知识传授和自身的实践,内化为学生的气质、修养、人格和品质的一种教育,其实质是人性教育,其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是一种以人格完善为最终教育目的的教育。而数学是人类活动的结果,因而是一种文化现象,揭示数学文化的内涵,应是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每一个数学知识的背后都有一个丰富的数学文化,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书法艺术历史源远流长,是几千年来一代代华夏儿女对世界文化的一大贡献。书法艺术最高的境界是体现与"道"冥合的天人合一的人生境界,即书家在审美与人生相互关系的觉解中所形成的一种精神境界。书家把心灵作为一个宇宙,其心源是创作的精神生命的根源。书家在审美创造活动中所进行的心灵游履,即审美境界,它是书家用心灵构筑的境界。而现代书法名家江荣宇的创作中便体现着这种天人合一的人生境界。他以虚静的心胸来涵养静气,从而使心灵得到升华,进入一种无有苦虑、超越功利、空明澄澈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3.
王彦红 《魅力中国》2014,(14):214-214
人文精神生动而独特地反映了每个民族的文化本体和思想本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更凸显出道德至上.关注人性提升、生存价值的特点。在民族文化的精髓——古诗词中。人文内涵含蕴深厚。本文揭示与探寻传统人文精神在教学中的意义,试图将潜藏于民族文化沉淀中的传统人文精神激活。使之与现代人文精神相承接。  相似文献   

4.
唐源 《魅力中国》2014,(14):90-90
揭示的“隐藏之美”——“拥有一颗写诗的心”(富有处于激流而沉静的哲思之心,世界与自我存在生命意义的体验之心),一种对于人性美的书写与反思。在“诗”的视野中去观察、感悟生命的存在和人生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李菊莲 《发展》2011,(5):134-134
本文阐述了通过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挖掘人文精神、分析人物形象、进行情感渗透、创设审美情境,进一步帮助学生树立人格理想、体悟人生要义、陶冶学生情操,从而形成健康的人格等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典人文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有着自己独特的生存发展空间和传统.中国古典人文精神的特质在于对道德修养的重视、礼乐文化的滋养、独立人格的追求,今天仍是我们现代化过程中的一种内在动力和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7.
余秋雨撰写《中国文脉》一书的问题意识源于当下出现的"文化改写"的现实,这一现实的直接表现就是人们误读、误用文化的等级品位,对文化做出"夷平化"的理解与运用。"中国文脉"以文学之脉作为分析对象,从中窥探出中国文化之脉的运行气势与发展趋向;以文明的忧患意识作为价值关切,从中生发出中华文明之脉的传接之道与重建之路。  相似文献   

8.
苏轼是北宋最有成就的文学家,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伟大诗人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位罕见的通才。他积极进取的济世之志与坎坷的人生际遇,培养了他乐善好施的仁者之心、真率高旷的性格与独立而坚韧的人格;他杰出的文学天赋与锲而不舍的精神使他在诗、词、文、书画、文学理论等方面获得了卓越的成就,反映出他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和朴实高远的人生追求。  相似文献   

9.
正记忆中,父亲总喜欢对我说,"在其位,谋其政。"小时候,懵懵懂懂,觉得这大概就是要我做好我自己的事情,负起责任来。走上教育岗位后,发现父亲的两鬓也有了白发,惊觉父亲已不年轻了,为人子女,我该如何尽孝呢?前段时间,我拜读了余秋雨先生的《君子之道》,里面有一段话让我印象深刻。他说,"中国文化的延续,是君子人格的延续;中国文化的刚健,是君子人格的刚健;中国文化的缺憾,是君子人格的缺憾;中国文化的更新,是君子人格的更新。""君子"这个  相似文献   

10.
"我走的那条路,弯弯曲曲。虽然崎岖,但能通幽。我起劲地追求它,我爱的是它前面都是未知数。"我愿拜三师:拜'中国白'为师,多观察比较,精心鉴赏;拜爱'中国白'的文化人为师,汲取他们的文化涵养;拜艺术家为师,观察他们创作和雕刻的技艺。"我喜欢一切可以表达生活的方式,读万物之心,集万物之成,将人文精神注入当代'中国白'艺术。"--陈仁海  相似文献   

11.
王娟 《新西部(上)》2007,(9X):208-209
新古典主义设计是以传统审美文化为背景的新设计风格,呈现出对绚丽奢华之美的追求,这种传统的审美文化渗透在宗教、伦理和日常社会生活中,表现为一种独特的审美心理和习惯。并与当代审美文化相融合,创造出一种新的设计文化。  相似文献   

12.
新古典主义设计是以传统审美文化为背景的新设计风格,呈现出对绚丽奢华之美的追求,这种传统的审美文化渗透在宗教、伦理和日常社会生活中,表现为一种独特的审美心理和习惯.并与当代审美文化相融合,创造出一种新的设计文化.  相似文献   

13.
沙平 《中国高新区》2014,(8):168-168
正牵挂,是一缕相思,一份缠绵,一片深情;牵挂,是一杯浓郁的感情琼浆,是一颗心对另一颗心的深切惦记,是联结着亲情、友情、爱情、乡情的永恒纽带。牵挂,是一缕相思,一份缠绵,一片深情;牵挂,是一杯浓郁的感情琼浆,是一颗心对另一颗心的深切惦记,是联结着亲情、友情、爱情、乡情的永恒纽带。牵挂,是一种生命形态,是人们都会珍爱和寻觅的心理磁场,它充盈着人性的美和人情的美。牵挂,是一种人生符号,时时刻刻缠绕着人生的每一个脚印,每一缕灵感,伴随着人生的整个旅程。走进人生,便走进了牵挂;拥有了牵挂,便拥有了人生的寄托和人生的喜怒哀乐。从古至今,牵挂便绵延不绝,无处不在。那"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  相似文献   

14.
从梁漱溟特立独行、以圣贤自许并终为孔家张目的人格特质可窥见一种"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悲情和"我生有涯愿无尽,心期填海力移山"的豪情,这豪情与悲情使其为法治理想激情一生。文章试图以心理传记研究取向对梁漱溟人格特质的形成及其在法治思想中的角色定位予以探索,旨在关注国民人格素质及精神培养与构建和谐社会、与中国文化发展未来走向之关系。  相似文献   

15.
<正>孔子求道于老聃。不禁心旷神达,说:"吾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今五十一方知造化为何物矣!"如果说把"教师节"比作一个人的话,今年恰恰是它的而立之年。有一种观点认为,孔子所说的"三十而立"是指人在这个年龄时有一种自我人格独立的意识,具有自觉性、独立性、阶段性、过程性、内在和外在统一性等特征。那么,教师节三十而立了吗?  相似文献   

16.
王弼从道家的自然主义出发,提出“无为”的政治主张,认为君主治国理民应该像道生成万物那样,要顺其自然,让万民自生自成,自相治理。但是这并不表明君主是可有可无的,他需要法天作制,设名立教,以无为为君,行不言之教。而要做到无为,君主必须体察自然之道,这就要求君主必须同时又是圣人,因为只有圣人才能体道。既能体道,又能无为,这种内圣外王的圣王,就是王弼的理想人格,它并没有脱离中国古代理想人格的传统,但又有着与众不同的内容。  相似文献   

17.
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瑰宝,乃中华国粹——武术之精华。它是一种哲拳,集中中国传统哲学之精华,吸收了儒家的"中庸之道"的哲学思想,从其哲学的理论根据来说,太极拳由太极之道及中庸之道而来,笔者认为太极之道的中心就是中庸之道。研究"中庸之道"的哲学思想与太极拳的关系,对弘扬传统体育文化,拓宽太极拳研究领域,构建太极拳体系框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8.
是《论语》让于丹从台后走向台前,一不小心火了一把;还是于丹令《论语》从艰涩步入通俗,一下子更深入人心?是央视的《百家讲坛》有实力,还是《论语》解读的有魅力?2006年,《论语》,2500多年前的经典语录,再次进入人们的视角,并在业界掀起一股“通俗演义”风潮。两千多年前的语录真的能够开解现代人的心结,对我们今天的心灵产生触动吗?于丹:学术超女2006年国庆期间,于丹的“《论语》心得”在央视“百家讲坛”播出,并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2006年11月26日,于丹签售《于丹〈论语〉心得》,仅一天在中关村图书大厦售书13000多册。该书紧扣21世纪人类面临的心灵困惑,结合其深厚的古典修养,运用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感,从中国人的宇宙观、心灵观、处世之道、交友之道、人格修养之道、理想和人生观等七个方面,从独特的个性视角出发来解读《论语》。全书以白话诠释经典,以经典诠释智慧,以智慧诠释人生,以人生诠释人性,以人性安顿人心,穿越两千多年的时间隧道,感悟经典的平凡智慧。第二天,中华书局开了一天会,分析热销原因。大家认为原因很多,当然首先是因为有央视这个强势媒体,有《百家讲坛》这个知名栏目,还有,就是《于丹〈论语〉心得》的内容。不论是...  相似文献   

19.
<正>人文精神指关注人性,以人为中心来看待万物的一种思想态度。在知识经济的今天,人文精神的理念正向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进行广泛的渗透。就教育而言,关注学生终生可持续发展,倡导发扬人的自由解放,倡导人的价值和尊严,是今天人文精神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道(重"神"轻"形")、舞(气韵流动)、空白(虚实相生)三方面论述了中国画与雕塑在意境中的审美融合。认为中国画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形成了"意象"思维与写意手法以及崇尚意境的审美追求,既不同于西方的"具象"思维,也不同于"抽象"思维,而是处于二者之间的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中国画在观察事物、塑造形象和表现手法上,也都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哲学观念和审美观念。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这同样也是雕塑艺术的灵魂,可以说在"尚意"这一点上,中国画与雕塑达到高度契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