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现状,为大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与指导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商丘师范学院500名大学生进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问卷调查,采用SPSS软件包进行分析数据。结果,通过数据分析,得出如下结果: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不高,在性别、年级、专业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成绩水平和人际环境的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用自我效能感的视角来调查大学生党员的结果显示:大学生党员中存在明显的思想与行动脱节现象;学习自我效能感较低;预备党员的自我效能感整体低于正式党员;研究生的自我效能感高于本科生。分析调查结果精准瞄向党建目标,即消除影响大学生党员自我效能感的消极因素,进而构建大学生党员培养的增权路径。  相似文献   

3.
本文依据湖北10所高校的抽样调查资料,从性别、专业、学校类型和创业教育方式方面,探讨了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当前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处于中等水平;性别对创业自我效能感有显著影响,女大学生的创业自我效能感明显偏低;学校类型与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显著负相关;创业教育对创业自我效能感作用显著,但不同创业教育方式的作用存在很大差异,创业必修课等的作用亟待提高.需要通过深化高校创业教育改革,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职高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在性别上的差异,本研究以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为测验工具,随机抽取300名遵义市高级职业高中的在校生为被试.得出遵义市高级职业高中的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在性别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并且男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显著地高于女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5.
中学生学习动机等因素与学业成就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学习动机、学业自我效能感、学习策略运用量表为工具,随机选取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年级共261名学生为被试,通过t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重点考察了学习动机因素、学业自我效能感、学习策略运用对学业成就的影响路径以及相互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成功动机、自己责任性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考试焦虑、学习策略运用水平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成功动机、自己责任性、学业自我效能感、学习策略运用都与学业成就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考试焦虑与学业成就呈显著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采用创新自我效能感量表和学术不端行为调查问卷对378名大学生进行调研。结果表明:性别、专业、年级会对创新自我效能感产生影响,大学生的创新自我效能感又对遏制学术不端行为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邵玲  丰旭红 《魅力中国》2010,(23):177-178
高中生主观幸福感的现状以及其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对于改善和提高青少年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青少年主观幸福感量表和自我效能感量表随834名学生作为被试。结果(1)高中生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水平。(2)重点中学学生与普通中学学生在主观幸福感总体水平上存在的差异,职高学生与重高以及普高学生在主观幸福感上都无显著性差异。(3)对高中生的主观幸福感总体及各因子的年级之间的比较发现,总的来说三个年级的主观幸福感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4)男生和女生在主观幸福感的总体水平上并没有显著差异。结论高中生总体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水平,大部分高中生对生活基本满意。  相似文献   

8.
王凤 《理论观察》2012,(4):141-142
社会竞争的激烈,大学生的压力也随之增加,自我效能感与人际关系这两个在大学生活中的重要因素正影响着学生的生活,两者对大学生的社会技能、自我意识、学业成就和心理健康都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及访谈发现,音乐教育及音乐干预对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和人际关系都有显著的影响,接受音乐教育和音乐干预能够显著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且干预的时间与自我效能感的提高程度呈正比,音乐教育和音乐干预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改善有一定的作用,尤其是在大学生交际交往方面改善更为突出。本文意在阐释音乐对于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和人际关系的影响,希望通过音乐的学习能对大学生的课余生活起到调节的作用,以达到大学生在成长时期人生观、价值观的完善。  相似文献   

9.
学习自我效能感是自我效能感在学习领域内的具体表现。在大学生中运用团体心理咨询这种形式,可以有效提高大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其中,替代性经验、成功经验、言语说服、情绪唤醒四个方面是提高大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0.
学业自我效能感和考试焦虑是影响高中生学习行为的重要因素.本研究通过分析不同学生群体的学业自我效能感和考试焦虑的差异,并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旨在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有效预防和抑制学生的考试焦虑,并为之提供行之有效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浙江省部分高职院校大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认为锻炼不定期,没有形成良好锻炼习惯的人较多;高职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特征存在年级差异和性别差异;自我效能和体育锻炼行为呈现正相关。建议要加强培养其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大学生就业压力与择业效能感的状况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大学生就业压力问卷和大学生择业效能感问卷对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盐城师范学院、盐城工学院和新疆师范大学的部分学生行问卷调查。结果:(1)大学生就业压力总体上呈中等水平。(2)大学生就业压力在学校,专业、家庭经济状况以及父母受教育程度上差异显著。(3)大学生择业效能感总体上呈中等偏上水平。(4)大学生择业效能感在专业、性别和独生子女这几个变量上差异显著。(5)大学生就业压力与择业效能感呈显著负相关(P<0.01)。  相似文献   

13.
在"双创"背景下,文章研究着眼于大学生的创业自我效能感和创业意愿,选取了四川省的316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发现,大学生的创业自我效能感与创业意愿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大学生的创业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的创业意愿具有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4.
许慧  郝丽 《科技和产业》2019,19(8):103-109
利用我国403份大学生样本数据,构建创业教育影响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多重中介效应模型,探究创业教育通过创业自我效能感进而影响创业意愿的内部机制以及不同路径发挥作用的差异。结果表明:创业教育不仅可以直接影响创业意愿,还可以通过风险决策、创新效能、机会识别间接影响创业意愿,创业自我效能感的各维度在创业教育和创业意愿间所起中介作用不同。  相似文献   

15.
苏晓华  杨赛楠  吴琼珠  周焱 《南方经济》2018,37(10):113-131
文章将自我效能感这一心理因素引入创业情境,考察创业自我效能感对创业绩效的影响,尝试引入创业决策逻辑为中介机制,探讨创业自我效能感通过不同的创业决策逻辑(即效果逻辑和因果逻辑)对创业绩效产生影响的作用机理。通过调查问卷方式收集了中国创业者的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检验。结果发现:创业自我效能感对于创业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创业自我效能感的不同会激发不同的决策逻辑,且不同的创业决策逻辑会导致不同的结果,其中效果逻辑对于创业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在创业自我效能感与创业绩效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因果逻辑对于创业绩效的影响并不显著,且在创业自我效能感与创业绩效之间的中介效应也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职业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职业准备和选择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当前高校贫困生的职业自我效能感却偏低。影响高校贫困生职业自我效能感有各种因素,增强其自我效能感的相应策略是:提高与职业选择过程有关的能力;提高职业自我效能信息源。  相似文献   

17.
刘燕华 《发展》2013,(11):127-128
在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全方位的职业指导实践中,职业自我效能感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漫长的过程。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职业自我效能感的缺失,在教学实践中,要采取校友恳谈、沟通训练等方式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职业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18.
陈秋玲 《黑河学刊》2011,(11):155-157
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对学生集体效能感有正向的预测作用。而自我效能感、集体效能感分别对学生学习效果、班级教学效果有正向的预测作用。在研究学生自我效能感、班级集体效能感对英语课堂教学效果的正向作用,以期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不断提升学生自我效能感、班级集体效能感,进而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熊艳 《魅力中国》2013,(22):195-195
目的:探讨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父母养育方式阐的关系。方法: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和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对268名大学生进行评定。  相似文献   

20.
以学习动机、学业自我效能感、学习策略运用量表为工具,随机选取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年级共261人为被试,通过相关分析和路径分析等方法,重点考察了动机因素、学业自我效能感、学习策略运用对学业成就的影响路径以及相互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成功动机、自己责任性、学业自我效能感、学习策略运用都与学业成就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考试焦虑与学业成就呈显著的负相关。(2)自己责任性(β=0.249)、学业自我效能感(β=0.385)、学习策略运用(β=0.536)对学业成就有显著的直接效应,成功动机通过学业自我效能感(β=0.159)和学习策略运用(β=0.184)间接地影响学业成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