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李琰 《魅力中国》2010,(5):169-169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到处充满机遇和挑战。这种形势给我们广大教师提出了新的课题,即如何让学生从小就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会学习,学会问题解决。近两年,结合小学数学学科特点.我们进行了“学会解决问题”课题的探索,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经过尝试,使我们体会到在教学中,教师要高度重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并把这方面的培养贯穿在教学过程的始终。  相似文献   

2.
张爱萍 《魅力中国》2013,(8):204-204
经过多年的不断探索,教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就是倡导“发现性学习”,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足改变原有的过分强捌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方式”,按照新课程标准,将课程内容、教材知识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出来,把发现、探讨、研究等认识过程突显出来,让学生在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中形成独特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3.
李凌波 《理论观察》2004,(2):102-103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 ,学校教学如何更好地发挥其职能作用 ,把教书和育人紧密结合起来 ,成为当代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特别是政治理论课的教师肩负的责任尤为重要 ,因为政治课的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学会用正确的理论观点认识问题、分析问题 ,从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但是 ,政治理论课在其实施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多年来 ,我们的政治理论课教师习惯于“讲解式教学”,一些教师往往把政治课教育理解为讲观点、讲概念、讲原理 ,而学生也常常戏谑地称政治课教师是“讲大道理的”,学生把学习政治课当成记观点、…  相似文献   

4.
正确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才能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没有预设的生成往往是盲目的,而没有生成的预设又往往是低效的。在教学过程中,要联系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让“预设”与“生成”成为课堂教学的好“帮手”  相似文献   

5.
周宁 《魅力中国》2014,(12):199-199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简洁高效的提问往往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精神,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发现问题,发生困难时,形成强烈的求知动机,以此促使他们对所学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并自主探究,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所以,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应该成为每个优秀教师的必备技巧,也值得每位教师倾其毕生心血孜孜追求。  相似文献   

6.
新进员工离职率居高不下是不少企业的通病。而海尔集团每年招录上千名大学生,离职率却一直很低。关键在于新员工培训四步曲。第一步:使员工把心态端平放稳。公司首先会肯定待遇和条件,让新人把“心”放下,做到心里有“底”。接下来会举行新老大学生见面会,使新员工尽快客观了解海尔。同时人力中心、文化中心的主管领导会与新人面对面地沟通,解除他们心中的疑问,不回避海尔存在的问题,并鼓励他们发现、提出问题。让新员工真正把心态端平放稳,认识到没有问题的企业是不存在的,企业就是在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的。第二步:使员工把心里话说出来。给新员工每人都发了  相似文献   

7.
当前小学生的作往往存在这样一种毛病:初看觉得理通顺,中心明确,细读则感到毫无新意,味同嚼蜡。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教师在作教学中没有把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放在重要地位,尤其是没有利用创造性思维的求异性特点去指导学生作。  相似文献   

8.
姜荫 《魅力中国》2010,(9):38-38
教育的本质是激发学生的智力。让学生学会学习,就是要学生能够进行创造性的思考,不仅会解决所给的问题,而且还要自己发现新问题;不仅掌握知识,还要理解知识获得的过程,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的自主性,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观察能力,提高其正确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闫红涛 《魅力中国》2009,(3):111-111
长期以来,人们看重的只是语文课在文化学习中的基础地位,对语文课中的美育问题却不怎么关心。人们往往把美育看作是实施德育、智育的一种手段,而很少注意美育的独立价值。即使在教学中美育贯彻得比较好的教师,也往往缺乏理论的自觉。许多教师讲课时生动有趣,其目的仅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字、词、句、修辞等方面的知识,并未更多地考虑到文章的美和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一提起美育,人们想到的往往只是音乐、美术等艺术类科目。其实相比之下,美育在语文教学中有着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张潇潇 《魅力中国》2010,(24):30-30
长期以来,中学生的舞蹈完全以模仿为主,老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模仿,因此,舞蹈受到许多限制,没有创新,没有质感,一个舞蹈作品被好几批学生运用,中学舞蹈的发展一直止步不前,甚至每况愈下!其实,学生在探索创作工程中的东西往往会给人感觉稚嫩,带有学生气息,但那才是属于学生们有自己特色的东西!这时教师的作用在于点拨,使学生在创作过程中不断提高,让舞蹈真正成为学生们自己表达情感的手段!  相似文献   

11.
凃德 《魅力中国》2013,(29):153-153
我们的教育形势已经发生着变化,经过多年的努力。教育改革呈现出了喜人的场景,但是也有很多不足,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有的教育教学方法实在是一种落后,不太实际的教学方法,大大束缚了学生的思想个性,阻碍了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因此,在近几年的教学活动中,我努力改变自己以前古老的作法。把学生们放在教育教学的“主体”地位,充分让他们展示其自身的才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变以前的被动学为主动学;呆板学为灵活学;苦学为乐学。  相似文献   

12.
罗安平 《魅力中国》2011,(6):246-247
本文结合一些实例谈论了怎样让问题把身边的数学引入课堂,通过创设充满趣味的问题情景,学生能在数学活动中快乐地学习数学,并通过精心设计的课堂导入语激发学生发现和探索问题的欲望。  相似文献   

13.
张慧蓉 《发展》2011,(5):141-141
“问题情境”是在化学教学中,教师通过精心设计问题,立“疑”设“障”,从而创设激发学生进行积极思维的学习情境。“没有问题的教学”正是课堂教学的问题所在。思源于疑,我们应当让课堂存在“问题”,用问题去激活学生的思维,用问题去引领学生探究。新课程理念提倡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旨在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以至发现、提出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朱艳凤 《魅力中国》2011,(15):217-217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有些问题未必需要洋细解,而可以放手让学生去尝试,去“碰壁”和“跌跤”,让学生充分“暴露问题”,然后顺其错误认真剖析,不断引导,让学生在不断修正错误中学得知识。  相似文献   

15.
推介     
《民营视界》2005,(1):51-51
借口是发生在我们身边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他往往瞄着工作中的失误、问题而产生的。每每稽核检查,总是发现不少问题,总是有不少屡查屡犯,总是由于这样那样的各种看似合理的原因,长时间以夹.这些问题总是困扰着我们,终于。我们有幸拜读了《没有任何借口》这本书,让我们顿生感悟。  相似文献   

16.
李震 《魅力中国》2011,(10):184-184
一、“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的内涵 “问题探究”教学模式是指根据教学内容及要求,由教师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的发现、探究和解决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造和主体意识,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情境启发和鼓励学生自己发现并提出问题,经过收集信息资料和深思酝酿,提出设想,发表见解,引发争论,进行批判性思考和实验验证,把教学过程设计为学生主动探索知识、进行创造性思维的经历过程,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品质。  相似文献   

17.
娘吉加 《魅力中国》2014,(26):188-188
思维是交流的基础数学交流能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首先要引导学生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然后顺着问题,理清题意一步步弄清数量关系。同时还应放手让学生动笔尝试说出解决问题的过程于方法理出思路。最后,让学生边说边算,于同伴交流,教师发现疏漏,及时加以补充讲解,并给予适当的评价、引导。总之我们应从低年级起,就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使学生能逐渐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操作和思考过程。  相似文献   

18.
新的课标准认为:"教学活动必须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参与教学,让课堂充满创新活力。"这就要求我们的数学教学不能只是单纯地回答已有问题,而是让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表达自己对生活中数学问题的理解和想法,并把这种行为升华为一种习惯。实际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  相似文献   

19.
赵平原 《西部大开发》2011,(11):118-118
教学活动要解决学生爱学,会学,善学这几个方面问题,调动学生的能动性,自主型性,培养其创造性学习,其过程是一种充满了亲和力的沟通.新课程就是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  相似文献   

20.
袁正清 《魅力中国》2010,(34):382-382
一刀切的家庭作业往往是后进生学生的课业负担,如果学生自己选择家庭作业,就可以发挥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家庭作业的针对性,让学生负担停留在适当的位置上。“没有差生,只有差异。”这句话说得好,教师要充分尊重差异,尊重每一个学生,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不同层次的家庭作业的训练,让每一个学生在不同层次的起点上得到提高和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