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章认为,与十年前相比,地勘单位的活力确实有所增强。但是,目前多数地勘单位增强活力的速度十分缓慢,甚至停滞不前,处在困境之中。在为地勘单位创造搞活的外部条件的同时,关键在于地勘单位自身的努力,要把搞活的立足点放在内部。一要克服短期行为,树立长期发展的战略思想;二要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三要理顺并处理好国家、单位、职工个人之间的关系;四要处理好积累与消费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本文结合云南地矿局近年来改革的实践,认为地勘单位的根本出路在于走向市场,走企业化的道路。地勘单位进入市场和能否搞活,关键是充分调动其内部二级单位的积极性,因此,主张划小核算单位,将二级单位推向市场。  相似文献   

3.
根据地矿部关于《地矿部门体制改革总体构想纲要》的设想,地质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和目标,是逐步“实现部分地质成果商品化,部分地勘单位企业化,地质队伍社会化,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地质工作新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地勘单位的活力”,所以几年来,“改革、开放、搞活”成为全系统、全行业议论的主题。 搞活的“活”和活力的“活”,都是一个定性的词,是相对而言,没有“量”的确定  相似文献   

4.
文章认为不走企业化道路搞不活地勘单位。地勘单位企业化的基础是广阔的市场而不只是地勘成果商品化的程度。地勘成果商品化的推进加重了地勘单位企业化的紧迫性。办好企业是推进地勘单位企业化的前提,是当前地勘工作改革深化发展的前沿阵地。办企业要面向市场,要重视资产积累增殖。地勘业的经营管理制度要向企业靠近。  相似文献   

5.
地矿部关于体制改革的构想纲要明确指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搞活地质工作、搞活地勘单位。而一个地勘单位活力的大小,则应由这样三个方面的因素所决定: 1.整体的竞争意志,也就是地质队领导人及全体成员为维护企业生存发展的拼搏精神, 2.地勘单位的经营管理水平,包括领导人的决策能力、管理能力、地勘单位机构组织的科学化程度及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6.
地勘单位必须大力发展多种经营,走跨行业的复合型企业道路,这是搞活地勘单位的基本途径,也是地质工作的出路,在地质工作成果商品化尚不能很快推进的情况下,必须深化地勘单位企业化的改革,这是搞活地勘单位的必要条件。省地矿局应当政企、政事职责分开,充分发挥产业集团的作用,负起发展规模经营的责任。  相似文献   

7.
以地勘单位实践活动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作为衡量地勘单位改革成效的标准,并进一步分析今后地勘单位企业化市场经营的要件,则地勘单位应定性为既长期保持事业身份,又不断按企业化的经营理念去运营。使地勘单位长期保持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状况,这是国家宏观经济发展对地矿行业的依存关系、地勘单位在国家产业链条中的重要作用决定的地勘单位应有的待遇和发展定位。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地勘单位是地质勘查业生产关系的落脚点和生产力的所在。要完善生产关系、发展生产力,必须以增强地勘单位的活力为中心环节。文章从两个方面论证了增强地勘单位活力的措施和办法。一是积极创造外部环境,在宏观控制、社会制约、市场条件等方面,为搞活地勘单位提供有利的条件;二是加强地勘单位内部管理,从增加收入、降低成本、加强核算、管好资产资金等方面完善经济机制。  相似文献   

9.
文章作者从多年来改革与发展的实践中认识到培养造就企业家队伍与加速实现地勘企业化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分析研究了企业家概念的内涵及素质标准,并且从冶金地勘单位经营者队伍的基本状况出发,对培养和造就地勘企业家队伍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在新的形势下,加速地勘单位企业化的必然性和可能性,企业化的内涵和企业化的判断标准,以及对企业化改革措施的现实选择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1.
十年改革,我局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地勘单位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1.地勘单位活力增强,逐步走上自主经营的路子。简政放权、承包经营,使地勘单位增强了自主经营管理意识和管理能力。地勘单位走向市场,进入社会,由内向封闭式的单纯生产型向内外开放式的生产经营型转变,由单一的计划调节向发展市场机制作用转化。地勘单位承担了国家计划和市场需求两项任务,两付重担一肩挑,地质工作服务领域不断扩大,市场收入逐年增多。1979年全局地质市场和多种经营的收入不足200万元,1988年猛增到4800万  相似文献   

12.
文章总结了浙江省地质工作十年改革所取得的主要成绩是:引入了市场机制,增强了地勘单位活力;兴办了技、工、贸一条龙的粘土矿产开发公司,形成了一定的出口创汇能力;发展多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促进了地勘单位管理水平提高;积极推行了省地矿机构领导体制改革试点等。文章认为,改革实践中面临的两难选择及地勘单位在改革中存在的短期化经济行为倾向等等,有待在治理整顿深化改革中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3.
1993年中国地质经济学会学术年会围绕着年会两个中心议题分组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讨论,现将各组在大会上的发言综述如下: (一)关于地勘单位走向市场问题 1.对地勘单位走向市场必要性的认识。与会代表一致认为,本次会议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地勘单位如何进入市场作为讨论的主题是非常必要十分正确的,抓得及时,很有意义。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作为经济活动的细胞——企业,都必然要与市场经济的发展发生联系,进入各式各样的市场。地勘单位不可能游离于市场经济之外。地勘单位走向市场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地勘单位抓住机遇、加快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改革的实践已经证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地勘单位积极进入市场,是搞活地勘单位的唯一正确、可行的途径。谁先进入市场,谁就得到了发展的生机。  相似文献   

14.
本文总结了冶金地勘部门十年来改革与发展所取得的成就.提出了今后七年的指导方针是;"效益为中心,加速企业化".并提出了改革与发展的主要目标.认为:一要坚持为冶金工业发展和国家经济建设服务的方针,按照市场需求巩固和发展冶金地勘工作;二要着力进行战略性结构调整,加速经济发展,提高地勘经济整体实力;三要抓住机遇,加大改革力度,加速推进地勘单位企业化,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和冶金地质特点的新体制;四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保证改革与发展目标的全面实现.  相似文献   

15.
搞活地勘单位是地质工作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经过几年的改革,总的来讲,地勘单位开始有了一些活力,但还很不够,离真正搞活还有相当大的距离。什么是搞活地勘单位必经的有效途径呢?这是今天深化地质工作体制改革必须回答的一个基本问题。 本文试图对这个问题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6.
傅英(中国地质矿产经济研究院): 1.地勘单位企业化的新思考 (1)地勘单位企业化当前应考虑以股份制思维作为新的发展前提。①地勘单位企业化命题是处在当前全国经济结构进行股份制改造的条件和环境中,而股份制是市场经济的必然逻辑演化。②我国体制改革的中心任务是对运行机制、所有制结构和政治体制的三大改造,以往我们部门注重了运行机制的改革,首先是将货币商品交换法则引入预算内地勘工作,实行了项目管理,然后又递进为经营机制的变革,普遍推行了承包制。但是仅靠改造旧的运行机制和推行各种形式的承包制,毕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投资体制和经营体制问题。而后者,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论述了从传统计划经济向商品经济过渡新的经济环境下,地勘单位企业化的必然性。认为实现地勘单位企业化的关键环节是按照商品货币关系改革地勘单位和国家地质勘探费拨款的关系;地勘单位只有企业化,才能建立并转换其经营机制。文章还提出了在转换地勘单位经营机制中应当解决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笔者通过对地勘单位十年改革的简要回顾,认为地勘单位在改革中取得的成就不容置疑,主要表现在打破了封闭的旧体制,改变了地勘单位的运行机制和经营机制,多种经营的发展已成为地劫单位得以生存和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领导体制的改革强化了地勘单位的决策能力。文章提出当前深化改革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如地质项目承包如何进一步深化,地质找矿人员的奖惩与找矿成果知何挂钩才能更为合理,当前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的人才与资金短缺困难如何解决等。  相似文献   

19.
地勘单位企业化经营是大势所趋,更是不可逆转的发展方向。从事企分离、组织再造、结构重塑、活力创新等方面来看,只有对地勘单位进行分离重组改制,实行劳动用工人事制度改革,创新机制、构建高效组织价值链体系,并辅以相关优惠政策,才能从根本上推进地勘单位企业化改革,全面促进地勘单位可持续稳步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回顾国有地勘单位以往的改革,剖析地勘产品有别于一般工业产品的特点,进一步证明保留公益性地勘队伍的必要性和地勘单位暂不具备全面企业化的理由.对国有地勘单位分类改革的建议:(1)遵循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四项基本要求;(2)以促进公益性地质事业发展为目的;(3)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搞一刀切;(4)整合辖区内的地勘队伍;(5)以创新体制机制为核心;(6)科学分类,合理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