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上海是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窗口,航运又是上海对外开放的蓝色纽带。2005年,上海港货物吞吐量达4.43亿吨,首次超过新加坡港,成为世界第一大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800标箱,继续稳居世界第三位。然而,现有的自然条件和海运资源早已被充分利用,再要大幅提高上海港的吐吞能力和迈向既定目标:2010年基本确立国际航运中心地位;2020年建成国际航运中心的办法只有一个——向外“扩张”,寻找新的发展空间。由此,迎来了我国航运建设发展史上一个又一个奇迹。  相似文献   

2.
航运保险在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足于航运保险业对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和重要作用,从在建立国际航运中心、完善航运保险业务这一过程中存在的费率恶性竞争、专业人才缺失、法律环境不健全、市场环境不成熟等方面的问题入手,并结合伦敦的发展经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在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过程中完善航运保险的几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大陆桥视野》2008,(2):74-74
据上海市港121管理局今天快速统计:2007年上海港货物吞吐量5.6亿吨,比上年增长4.2%,连续第三年位居全球第一;集装箱吞吐量完成2615万标准箱,增长20.4%,首次超越香港,跃居世界第二,明年有望超过新加坡成为世界第一大集装箱港。  相似文献   

4.
何骏 《现代经济探讨》2007,(2):26-27,55
上海“十一五”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将上海建成国际信息、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这“四个中心”是上海城市国际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标志。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将带动贸易中心和金融中心的建设,从而进一步推动上海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切实增强上海的国际竞争力,最终形成经济中心。  相似文献   

5.
试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之服务能力不足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务院的正式发文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持,为上海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但是上海与其他国际航运中心相比差距仍然明显,在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中存在服务能力的不足,认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在航运金融及集疏运体系方面需要着力建设与完善,并对这两方面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与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6.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马淑燕 《经济地理》1998,18(4):75-80
本文从全国、流域、城市三个层面阐述了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基于区域条件的分析,探讨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能性,通过对国际上航运中心建设的经验借鉴,论证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丸的区域优势和不利条件,并相应提出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功能定位和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7.
港口内陆空间通达性与国际航运中心建设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宋炳良 《经济地理》2001,21(4):447-450,477
作为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何提高上海港口功能的空间辐射力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本文结合欧洲主要港口间的竞争焦点从码头吞吐能力转向内陆空间通达性的最新变化,从理论界定和实证分析上阐明影响上海等港口内陆空间通达性的基本因素,并针对我国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硬件和软件建设严重失衡和滞后的现状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自贸区试点将直接带动货物吞吐量的激增,以及往来贸易产品数量的成倍增加,所以对航运公司来说,面临的风险加大,对航运险的需求也会相应增加。本文通过对航运险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出航运险存在的问题以及自贸区成立后所带来的变化,并借鉴国外发展经验及相关政策支持,为本国航运险的发展提出可行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大陆桥视野》2011,(8):29-34
大陆桥国际航运中心是以建设腹地型航运中心为基本定位,通过整合港口和大陆桥沿线腹地航运物流资源,发展航运物流特色服务产业集聚;积极稳妥发展航运金融业,稳步组建现代航运交易中心,促进和规范大陆桥特色航运物流产业发展,最终形成具有资源配置能力和各类航运物流相关要素和功能集聚的大陆桥国际航运中心。  相似文献   

10.
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与发展中国经济振兴之路的改革起点从深圳蛇口建设港口发展工业区始;发展路线由沿海到内地,自东部到西部;发展模式为由外向型经济引领到扩大内需;经济结构由粗放到集约。经济振兴之路就是港口经济发展之路,中国港口发展之路的发展起点是能力扩张,发展路线由装卸到物流由局部到内地;发展模式由独立到合  相似文献   

11.
2005年,上海港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赢得了全球之冠和位列三甲的殊荣,而随着洋山开港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推进,上海港的集聚功能也将进一步发挥,今后集装箱吞吐量必将不断增加。繁重的集疏运任务和尚不完善的综合运输系统,使海铁联运成为备受瞩目的热议话题。  相似文献   

12.
上海市人民政府2005年12月11日向世人宣布,未来5年至15年,是加快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非常关键的时期。到2010年,基本确定国际航运中心地位;2020年,建成国际航运中心。2005年12月,上海洋山深水港重要配套工程浦东铁路一期工程建成开通,芦潮港集装箱中心站同时建成运营。至此,浦东“海铁联运”实现无缝对接,上海港货物可直上新亚欧大陆桥运输。2007年,南京至西安铁路将建成通车,并从西安分叉向东南直通上海,上海将成为新亚欧大陆桥最大的东方桥头堡。那么,在已过去的几年,上海港是如何迈出奔向国际航运中心的步伐的呢?  相似文献   

13.
新加坡作为以港立国的城市国家,自建国以来,充分发挥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和港口条件,经过40多年的发展,逐步发展成为国际性航运、金融中心。连云港作为同样具有独特区位优势的城市,当前又处于转型升级发展的摸索期和关键期,新加坡模式在连云港区域性中心大港建设中具有很大的学习和借鉴价值。新加坡模式中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我国内陆且资源丰富地区的经济将获得快速发展。目前,我国主要采用拉动内需的战略举措,以实现这些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但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对外贸易的发展,对外贸易的本质是对外商品的往来。目前许多国外著名企业看好西部地区的发展,加之重工业逐渐  相似文献   

15.
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与发展 中国经济振兴之路的改革起点从深圳蛇口建设港口发展工业区始;发展路线由沿海到内地,自东部到西部;发展模式为由外向型经济引领到扩大内需;经济结构由粗放到集约。经济振兴之路就是港口经济发展之路,中国港口发展之路的发展起点是能力扩张,发展路线由装卸到物流由局部到内地;发展模式由独立到合作;发展方向由传统到高端。  相似文献   

16.
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连云港由于其"南连长三角、北接渤海湾,隔海东临东北区,又通过陇海—兰新铁路贯连中西部地区以至中亚,是连接东西南北的纽带"的特殊区位,在"完善全国沿海地区生产力布局、促进中西部地区发展、强化我国与新亚欧大陆桥沿线及东北亚地区的合作"中具有全局意义,成为"江苏沿海地区建设的重点"。按什么模式建设东方桥头堡,如何加快建设东方桥头堡,既是实践问题,也是理论问题。我们将从本期开始刊发古璇、古龙高的系列专题研究文章,希望引起更多专家、学者和实际运作部门的关心和关注。  相似文献   

17.
《大陆桥视野》2011,(15):29-34
大陆桥国际航运中心是以建设腹地型航运中心为基本定位,通过整合港口和大陆桥沿线腹地航运物流资源,发展航运物流特色服务产业集聚;积极稳妥发展航运金融业,稳步组建现代航运交易中心,促进和规范大陆桥特色航运物流产业发展,最终形成具有资源配置能力和各类航运物流相关要素和功能集聚的大陆桥国际航运中心。  相似文献   

18.
上海发展转口贸易的相关要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发展转口贸易的可贸易性与可转口性要素分析(一)转口贸易的可贸易性要素=商品贸易可贸易性要素+服务贸易可贸易性要素在商品贸易中,决定其可贸易性的要素主要包括:一是内在要素,如生产成本、流通成本、销售管  相似文献   

19.
长三角"四个中心"和上海大都市圈建设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陆立军  朱海就 《经济地理》2004,24(6):753-757
上海提出的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的战略目标必须由苏浙沪三地共建才能实现。长三角大都市圈应该是多极的,而不是人们通常理解的以上海为中心的一极;应从经济地位和经济关联度而不能仅从地理、交通来考虑上海大都市圈的外延,一些距离上海相对较远,但在经济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城市亦应纳入上海大都市圈的范围;应推进长三角地区产业集群之间的竞争与合作。  相似文献   

20.
正自由港是自由贸易区的一种形式,世界自由港区自16世纪中期意大利雷格享自由港的开设至今,无论是什么性质的国家,在什么样的经济发展模式下,无一例外都是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是商品经济走向国际化的结果,也是一种适应进化模式,它反映了商品经济从一国到多国发展是一种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