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2001~2010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对我国西部地区工业资本深化、重工业化和技术进步对工业就业增长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重工业化对就业的负面影响最大,技术进步对就业增长产生的负面效应相对较小,负面影响最小的是工业资本深化.统计分析表明,在2004~2010年期间,西部地区工业的资本——劳动比逐步下降,未表现出资本深化,但重工业化趋势明显,技术进步明显.为提高工业增长的就业效应,西部地区应积极改善投资环境,承接东部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调整工业内部结构,把技术进步的重点放在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上,通过提高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竞争力扩大产业规模,形成就业扩张效应.  相似文献   

2.
工业发展需要消耗一定的经济资源同时又创造出新的经济资源。因此,一国的经济资源状况既是工业发展的前提,又是工业发展的结果(这里暂不考虑工业以外的其他人类活动对经济资源状况的影响)。探讨我国工业发展的资源条件及开发型式(Pattern)、工业发展过程中资源供给的结构演变和机制转换,以及未来工业发展的资源约束和资源利用的前景,可以从再生产过程的客观条件、内在机理和战略选择(包括政策和体制选择)的结合上,把握我国工业化过程和前途的基本轨迹和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3.
工业化是传统经济转向现代经济的必由之路,是发展中国家孜孜以求的目标。农村工业化是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同时在工业化过程中城市与农村是相互依赖的。农村工业化是工业化的重要内容。农村工业作为整个工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与城市工业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推动工业化的发展。农村工业的发展,有利于为城市工业提供劳动力、场地、资金等条件,有利于城市工业的产品扩散和产业转移,有利于城市工业向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发展,促进城乡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文章研究了中国农村工业化政策的意义,并对其在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影响的体制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装备工业技术进步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进步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自产业革命以来,许许多多新技术都是通过物化的技术装备对生产发挥促进作用的。其中,技术装备的生产部门-装备工业对技术进步的物化程度有关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装备工业技术进步对我国经济增长、结构变动以及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印证装备工业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不断地提高技术装备的水平是我国经济实践中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空间经济理论分析了云南省工业空间结构与经济增长空间结构演变的相关性.研究发现,云南省内区域的工业化程度与经济增长水平有同步性.对云南省工业化与经济增长空间结构演变相关性的分析发现,经济增长与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产值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工业就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较小.结果表明,工业发展是云南省经济空间结构形成的主要原因,也是云南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相似文献   

6.
一、山东省工业技术进步的定量分析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山东省工业经济发展迅猛,1985年与1980年相比,工业总产值从350.81亿元增长到618.9亿元,年平均增长12%,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山东省工业经济的迅速发展,是技术进步与资金投入和劳动力投入增加等多种因素综合  相似文献   

7.
固定资产是工业企业生产力组成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现代工业企业生产的手段和技术基础。企业技术进步包括装备技术、工艺技术、产品技术、劳动者素质和管理技术的进步。产品技术的进步是工业化国家企业技术进步的核心,而装备技术进步是产品技术进步的保证条件之一。我国汽车工业企业的装备技术构  相似文献   

8.
我国大中型工业快速增长的动因分析1995-2004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观点文都认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是资本的堆集,但是本文采用Malmquist指数和DEA技术,研究中国28个省市地区大中型工业的动因,分析发现1995年-2004年:(1)大中型工业平均增长15.5%,其中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拉动工业增长平均为9.2%,贡献丰约60%,而资本和劳动投入增长对产出增长的综合贡献从1996年的13.5%,下降到2004年的0.7%;(2)全要素生产率中技术进步和规模效率的改善对产出增长的贡献目渐突出,技术进步推动工业经济增长5.2%,规模效率改善推动工业增长3.3%.基于此,本文认为全要素生产率是我国区域经济快速增长的主动力.  相似文献   

9.
通常所说的技术进步是广义的技术进步,即通过优化组合各生产要素,发挥诸要素共同。发生作用而使产出增长的过程。许多国家、地区经济起飞的事实证明,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之间有着密切关系。据日本企副厅报告,1982~1986年,日本技术进步率为2.4%。经济增长中60%是技术进步的贡献。我国1952~1982年,技术进步率为2.95%,经济增长中仅27.80%属技术进步的贡献。电子产业技术密集度高,经济增长中技术进步的作用十分明  相似文献   

10.
“八五”期间我省县域工业有了一定的发展,工业增加值平均增长8.27%,县域工业增加值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由1994年的24.11%上升到1996年的25.11%,县域工业的发展对增强我省经济实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还应该看到我省县域工业的发展还比较落后,实力不强与发达省份相比差距还很大,据有关资料表明按经济的发达水平来衡量,我省与发达省份的差距不在大城市而主要是差在县域经济发展的速度与质量上,且主要是县域工业。我省80%人口、50%的职工分布在县域,加快县域工业的发展,提高县域工业的质量是振兴我省经济的关键环节。 县域工业的发展过程,实际上就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过程,即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过程。必须把经济增长的重点转移到依靠技术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强管理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集约化经济增长的轨道上来。  相似文献   

11.
技术进步是提高工业生产率的决定因素.然而,目前对技术进步以及工业生产率,从概念到评价方法都缺乏统一、完善、适用的形式.本文试图从定义出发来探讨这方面的有关问题.一、技术进步及工业生产率的概念目前,中外经济学家对技术进步的理解有不同的看法.归纳起来,基本上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技术进步的速度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技术进步是指研究、发明与开发的知识性活动,并把新知识应用到生产体系中的过程.以上观点都没能从本质上揭示技术进步的内涵.  相似文献   

12.
航天科技工业是国家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是技术进步的主要舞台。与西方发达国家在完成工业化后进行信息化相比,我国是工业化与信息化同步进行。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我国产业优化升级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关键环节。企业信息化是中国航天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国航天企业解决各种问题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吉林省东丰县工业系统前后十年经济增长中的技术进步作用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东丰县工业经济增长中技术进步的贡献率将由1981——1990年间的21.03%提高到1991——2000年间的39.91%,工业企业将逐步实现由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向资金——技术密集型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一、“两化”融合是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1、工业化通常被定义为工业或第二产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以及工业就业人数在总就业人数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5.
通过建立基于SBM方向性距离函数的绿色经济增长核算模型,测算并分析了中国省区的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将工业劳动生产率增长分解为绿色技术效率改善、绿色技术进步和资本深化。对中国省区工业的经验分析表明,中国省区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总体呈现增长趋势,这主要由绿色技术进步推动。通过对工业增长源泉的分解发现,中国省区工业增长主要靠要素投入驱动,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仅为35%。基于上述结论,并结合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因素的计量结果,从增强创新能力、发展对外经济、壮大工业企业和加大治污力度等方面提出了促进中国省区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一、中国离知识经济有多远中国离知识经济有多远?这是中国发展知识经济,走向知识经济时代首先必须回答的问题。客观地说,中国离知识经济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全面发展知识经济的条件还不具备。这是因为:1.中国还没有进入工业化的中期阶段。知识经济是在一国实现工业化之后才能全面进入的经济阶段,也就是说,一国要全面发展知识经济,前提必须是实现了工业化。众所周知,工业化分为三个时期,即以工业重工业化为主要特征的工业化初期阶段,以工业高加工度化为主要特征的工业化中期阶段和以工业技术集约化为主要特征的工业化后期阶段。…  相似文献   

17.
一、技术选择要从国情出发经济的增长主要取决于投入要素的构成及其质量。在生产的过程中,活劳动与物化劳动,人与物的因素比例关系的改变是技术进步在经济方面的重要表现。通常技术进步会引起生产性投资的增长,但是,不同形式的技术进步其投资增长是不同的,后果也不相同。就经济方面考察技术进步的内容和本质,可按投入要素中生产性基金和劳动力消耗的比重,分为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和资金适中型等三种形式的技术进步。凡是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结合经济增长理论和技术进步理论,运用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1990~2011年的数据,实证分析了技术创新、扩散和模仿对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进步的影响.回归结果表明:技术扩散的途径中,技术转移能够促进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进步,而且影响最大;其次是来自FDI渠道的技术溢出,然而技术溢出会产生负面的技术进步效应;技术模仿也能促进技术进步,但是其影响不显著;由于制度等原因,本国的技术创新投入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进步.上述结论和脉冲响应函数的结果基本相同,两者相互佐证.  相似文献   

19.
论中国工业技术的现代化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工业生产技术的现代化既是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的主要途径,也是工业化的基本前提和主要表现。本文在明确工业技术进步与工业现代化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工业技术水平与国外的差距及其原因,提出提高我国工业技术进步水平与创新能力、推进我国工业现代化进程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一、传统体制束缚是中西部工业化相对滞后的深层原因 1978年以来,广大中西部地区工业化和区域经济的发展进入了新时期。20年来,中西部地区无论在工业和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工业和经济总量的扩张,以及工业与经济结构的调整、升级上,都取得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重大成就。但是,和发展更快的东部地区相比较,不仅工业与经济增长的速度较慢,经济增长的质量和竞争力与东部地区更有明显的差距。和改革开放之初相比,中西部地区在全国工业与国民经济中所占份额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