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宗跃 《中国西部》2013,(30):92-93
课堂上的小飞总是不能集中注意力,喜欢东张西望。起初,我摆事实讲道理,做他的思想工作。后来,我就批评他。可是他依然我行我素。今天,我再次批评了他一上课时,当别人认真完成作业时,他却两眼盯着窗外,我提醒他,叮嘱他抓紧时间。  相似文献   

2.
张仪明 《魅力中国》2011,(4):321-321
六岁的儿子上一年级的时候,非常喜欢学习数学,却不喜欢上语文课。对数学作业,总是积极主动地完成,而对语文,非家长逼迫,就不肯认真去做。现在上二年级了,却又喜欢学语文而不喜欢数学了。两科的成绩也就随着他的喜恶而波动。我很纳闷儿。就问他为何这样?  相似文献   

3.
《宁波经济》2014,(10):I0017-I0019
我和马云是大学同学,毕业就拿了结婚证。马云不是个帅男人,我看中的是他能做很多帅男人做不了的事情:组建杭州第一个英语角、为外国游客担任导游赚外汇、四处接课做兼职,同时还能成为杭州十大杰出青年教师……然而,婚后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处在一种惶恐中,因为他的意外状况层出不穷……  相似文献   

4.
《上海国资》2013,(11):73-74
我和马云是大学同学,毕业后就领了结婚证。马云不是个帅男人,我看中的是他能做很多帅男人做不了的事情:组建杭州第一个英语角、为外国游客担任导游赚外汇、四处接课做兼职,同时还能成为杭州十大杰出青年教师。然而,婚后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处在一种惶恐中,因为他的意外状况层出不穷——  相似文献   

5.
杜枫  刘富国 《走向世界》2014,(28):37-39
“我很喜欢青岛的天气。当时是一个朋友劝我来青岛的,来之后我就喜欢上了这个城市。现在在青岛,我有很多朋友,关系都非常好。”来自英国的高寒,朋友推荐他到青岛旅游,结果他干脆在青岛居住了下来。 美国《华盛顿邮报》一份报告对居住在34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国人所享受的经济机遇和生活质量进行了考察。该报告显示,中国和泰国是两个最适合外国人居住的国家,其中“好客山东”是中国旅游的著名品牌。  相似文献   

6.
几年前,一个意外的机会让我认识了宜家,也认识了宜家的家居产品。从那以后,便疯狂的爱上了它,想尽各种办法去购买它的产品,朋友们都说我很小资,不舍得花钱买衣服和化妆品,竟喜欢存钱买那些所谓的“破铜烂铁”。尽管如此,我仍然继续我的坚持。直到去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遇到了小空,他才是宜家不折不扣的拥护者,心想一个大男人居然也喜欢女人喜欢的东西。也原本以为他的房间应该铺满了宜家的产品,可事实是没有,一件有没有,当我正在纳闷的时候,他笑着说,他喜欢的只是宜家的理念和精髓,喜爱一个品牌,却不一定要拥有它。还没等我插上话,他接着…  相似文献   

7.
穷小子的梦:我要在地上制造出云朵卖钱 傅强今年26岁,出生于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一户农家.从小他就特别不安分,喜欢坐在山坡上,看天空中变幻无穷的云彩,还编出一个个令大人们惊讶的故事.  相似文献   

8.
表象和真相     
《列子·黄帝》上说,有一个人喜欢鸥鸟.每天坐船到海上.鸥鸟都会下来跟他一起游玩,在他手中吃食。一天.他父亲对他说:“我听说鸥鸟都同你玩耍,你就抓来给我玩玩儿吧。”于是他就存了捉鸟的“机心”,这鸥鸟就飞而不下了。  相似文献   

9.
窦子 《走向世界》2008,(22):50-51
从表面上看,这是个温文尔雅的人. 然而,事实上,他以不拘一格见闻. 1985年,他以颠覆原有思维惯性的<童话短路>一炮而红,在当时台湾文化界很受关注. "我认为画漫画就是搞恶作剧.好玩的东西读者才会喜欢."他说,自己永远不会向"成熟"和"深度"转型.  相似文献   

10.
黄宗跃 《中国西部》2013,(27):126-126
曾经的晓雨并不是一个懂礼貌的学生,他从不会主动和老师们问好,有时甚至会远远地避开.于是找个机会,我和他攀谈起来.我问:"是不是我们哪儿做得不好,你有看法?" "没,没有——"晓雨急忙辩解道.一会儿,他慢慢告诉我:"记得有一次我在大街上遇到您,我高兴地上前和您问好,可是您却板着脸,理也不理,当时我就很尴尬;还有一次,我在公交车上碰到您,我一直都想找机会向您问声好,我望了您好久,可是你看都没看我一眼,搞得我好无趣,今天碰到您的时候,我本来想问候您的,可是想起以前,也不知怎么回事,话到嘴边,却没有勇气说出口……"  相似文献   

11.
一位美国教授因为试图教授学生写作方法而受到了院长的斥责.这位教授在美国一些顶尖大学教授商科和法学院学生已有五十年了.最近,他对一个MBA班上的学生说,清晰的书面表达能力对于他们的职业发展至关重要. 在每周的课上,他都会布置一份作业:选出课本中的一个简单问题,让学生们写一张便笺来回答.他会阅读学生们的作业并打分.他说:"我希望这项作业更侧重检验学生表达自己分析过程的能力,而不是得出正确分析结论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已过而立之年,身旁许多同龄人渐有“成功人士”的范儿.以教师为职业的我,仍愿以“一介书生”自居.在教育教学技艺的探求道路上,我是一只后飞的笨鸟.直到工作五、六年以后,方才找到一点感觉,开始有了自己的思考.在我还算是年轻的生命里,作为一名读书人,喜欢阅读,也喜欢购书、藏书,只是读得太杂,属于好读书不求甚解之徒.  相似文献   

13.
我不懂音乐,但喜欢听陕北民歌,对于专业的歌唱家如贠恩凤、冯健雪、王向荣等都熟悉,也知道那些在"荞麦园"饭店里演唱的一帮业余的演员。有一天,一个朋友给我电话,说:你知道不,现在冒出来个女子,陕北民歌唱的非常好。我问叫什么名字,他说叫任思谕。这个任思谕我不知道。可过了不久,那个朋友带来个女孩来我家,一看那女孩长相是典型的陕北人的白白胖胖的漂亮,  相似文献   

14.
“用事实说话”Betty某公关公司职员 进公司后没多久,部门里又来个新人,和我一样,大学毕业没多久,也有了一年的工作经验。老板好像很喜欢他,因为他是名校毕业,因为他工作的上一家公司是我们的竞争对手。可我却对他很感冒:这个人总是说大话,做事前喜欢拍胸脯,可最后却不能把事情做好;做事没什么计划,很多时候是“临时抱佛脚”。更让我很郁闷的是,他拍下胸脯的事情却往往都要我来收尾。  相似文献   

15.
舍弃的勇气     
记得小时候,我经常跟姥爷到云牯岭上打猎,他是四村八疃有名的猎手.姥爷喜欢把那支比我高出半截的老铳扛在肩上,使得他魁伟的身材愈加显得威风凛凛.   那支老铳陪伴了姥爷近30年,枣木托子被他的手掌磨得油光滑亮,上面泛着紫铜色的光泽.他的枪法极准,打草鸡和斑鸠,几乎不用瞄准,抬手射去,百发百中.   有一年夏天,天气异常干旱.云牯岭上成片的野草都因为干旱枯萎而死,草鸡的踪影也随之减少了.在这一段时间里,姥爷打猎时不再像先前那么随意了;他在发现猎物之后,尽量沉住气,一铳铁砂过去,多击中几个目标.   ……  相似文献   

16.
其实,喜欢重庆是说不出什么理由的.喜欢就是喜欢,应该很尽情很尽性.喜欢上了,缺点也就成了优点,缺陷就成了风格,比方,一个男人粗野,你可以说这是粗犷;一个人女人风骚,你可以说这是风情.如今,我要把这无法捉摸的“喜欢“,用理性的方式总结出来,这有点吃力不讨好,可是,谁让我喜欢呢.……  相似文献   

17.
紫色的浪漫     
王晓慧 《新财经》2006,(8):48-48
吕建明喜欢酒,酒能带给他书本、高尔夫之外的第三种愉悦。吕建明经常喝酒,他喜欢的并非白酒或是啤酒,而是晶莹剔透有着优雅色调的红酒。他会像品茶那样去品味唯有红酒才能散发出来的那份醇香。“我喜欢红酒,品酒时的环境和仪式感吸引了我。就是这种氛围,让我喜欢上了红酒,也因此结交了很多法国波尔多庄园的朋友。”  相似文献   

18.
戴薇 《新财经》2005,(6):118-118
从柬埔寨回来一个多星期,我就天天忙着做“作业”。一台传统相机加一台数码,统共也得有个六七百张照片。挑出看得过的,大尺寸改小,曝光强的减弱,美女图加点柔光,好点的加个相框,再写点图片说明,还有要补充和整理的游记,真真是课业繁重。干这些活,我也像当年写稿一样经常到半夜,  相似文献   

19.
灰灰的亲事     
老猫 《走向世界》2007,(7):56-56
朋友把三三和灰灰寄养在我这儿.三三是女猫,灰灰是男猫.灰灰有点闹,他最喜欢的就是坐在窗台上看楼下的流浪猫出神,然后扯着脖子喊两声.他知道我不喜欢他喊,只要我一叫"灰灰",或者看他一眼,他就立刻把后半声咽回去,挺可怜的.  相似文献   

20.
赵权利 《新西部(上)》2014,(6):F0003-F0004
我谈谈关于题材的问题。回顾历史,我们看到自古以来的很多画家专擅某一类题材。那么一个画家为什么要选择这类题材而不是选择另一类题材作为自己的创作素材呢?我想主要是由几个因素决定的:一是画家最熟悉的,二是画家喜爱的,三是画家倾注了深厚感情的。古代一位宫廷画家,他一辈子生活在宫廷里,一生从事某一类宫廷题材的创作,这个题材就是他最熟悉的,但未必是他喜欢的。比如说清代的郎世宁,他画了很多宫廷的爱犬,不一定是他对狗有什么感情,可能是他最熟悉这个题材。再一个就是喜欢这个题材,现在有很多内地画家描绘边疆题材、少数民族题材,画了很多少数民族人物、边疆地区的景物,这些是画家喜欢这个题材,未必是他最熟悉的。另一种就是融入画家生命之中的,与画家性命息息相关,具有深厚感情的一类题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