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汇彩亭     
三汇镇建场于明代,位于渠县北部,华蓥山南麓,成达、襄渝铁路贯穿其境,巴河、洲河、渠江三江交汇,上承千里巴山,下接万里长江。是川东北一带有名的"水马头"。商贸繁荣,文化底蕴丰厚,素有"小重庆"之称。  相似文献   

2.
成书于东晋时期,四川最早最本土的地方志《华阳国志》记载:蜀人尚滋味,巴人好辛香.在水性的润泽中,成都平原号称"陆海",万物所出,风调雨顺,自然蜀味滋全,而川东直到武陵山区的广大区域是巴人聚居之地,原始生态,野性十足,这里因盐泉而兴,垄断了食盐的巴人,将盐称作"盐巴".至今,在开县的方言中,都保留着"盐巴"这个词语.因此,巴人之味构成了川菜的原始基因,巴山的辛香滋味与巴人的刚烈浑然一体,畅快淋漓.  相似文献   

3.
古城阆中位于四川省东北部、嘉陵汀中游。她东枕巴山、西倚剑门、雄峙川北,阆中物华天宝,历史文化厚重,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阆中历史悠久,战国时曾为巴子国国都。自公元前314年,秦惠文王置阆中县以来,至今已有2300多年的建城历史。历代君王都在这里设置郡、州、府、道、治所。汉唐时期,更足人才辈出,百业振兴,阆中是我国古代天文研究中心,西汉著名天文学家  相似文献   

4.
古镇、古梅     
坐落在博南山下的花桥古镇,是西南丝绸之路上最有特点也最有文化意蕴的,幸存不多的一脉遗迹。说是古镇,其实也就是个宽长不逾半里,居家不足百户的小山村。当我们走进了幸存的古镇时,只见三米多宽的青石古道,由东向西把古镇一分为二。古道两旁,钢混楼房与土木院落杂沓交织,相衔相拥自成格局。浓厚的旧时光的气息和浓厚的人间烟火味弥漫在古镇的每一个角落,随时都能让人感触到古镇所历经的那种沧桑和久远。古镇西面一山俨然屏立,森森古木荫翳其上,缈缈烟岚迷离其巅。此山便是让我们景仰已久的博南山。在云南西部,博南山虽然奇秀不敌苍山,险峻…  相似文献   

5.
阳红 《中国西部》2014,(19):146-149
<正>随着《舌尖上的中国》火爆播出以来,大家对各地美食的关注度直线飙升,美食也成了大家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受朋友所托,写点文字将身边的美食推荐给大家。作为一个地道的成都人,无疑是幸福的,也是骄傲的。幸福在于从小的日常饮食就是川菜,骄傲在于川菜不仅是国内八大菜系中流传最广的,而且川菜还走出了国门,好些外国人都  相似文献   

6.
藏经楼寻踪     
任何一个古老寺庙缺了属于自己的声音必然就缺了灵气.藏经楼,恰恰是一个值得你慢慢坠入深邃的地方.它既传播丰富的文献典籍,也传播博大精深的佛学文化.在被誉为巴山灵境,川东第一名刹--重庆华岩寺,走近藏经楼,这里,连呼吸都可以冥想.……  相似文献   

7.
熊怡 《今日重庆》2011,(1):72-75
阅览抗战历史索引,风流白沙豪情激荡长江之滨;追寻千年古镇脉络,书香白沙文化氤氲绵延流传。 白沙早在明代就开始繁盛。近代也有“小香港”、“天府名镇”、“川东文化重镇”之誉,白沙曾是四川四大文化名镇和重庆文化教育著名的“三坝”之一,享有“歌舞圣地”、“诗书画摇篮”、“川剧窝子”等美称。  相似文献   

8.
诗路文化带建设串连浙江文化精华之“链”、山水之“链”、全域发展之“链”,已成为魅力人文带、黄金旅游带、美丽生态带、合作开放带和富民经济带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以诗为媒,历代文人名士或抒情咏怀,或寄情山水,或怀古思今,浙江诗路上留下了上万首诗词名篇,与水系古道、名城古镇(村)、遗产风物、秀美山水等一起诉说着“浙”片土地的美好,成为与世界沟通、将历史与现代、未来相连的“时间胶囊”。  相似文献   

9.
人文、陵墓、民俗、地宫、江河、美食、古镇……陕西的旅游资源如此丰富而饱满。西安是旅行地标的中心,大大小小的旅行地由此呈放射状向东西南北密集分布,让人不知道从哪里迈出第一步才最为妥帖。对于有耐心和毅力的旅行者来说,陕西是一个能把人拽进去、又难能拖出来的魅力之地,畅游其中,让人不觉疲倦。  相似文献   

10.
孙吉 《中国西部》2011,(22):80-87
根据地质学者的研究,重庆市域内存在多重构造体系:新华夏构造体系的渝东南川鄂湘黔隆褶带,渝西川中褶带,渝中川东褶带,经向构造的渝南川黔南北构造带和渝东北大巴山弧形褶皱断裂带等。各构造体系复合连缀,不同的岩层组合,不同的构造特征,不同的发育留痕,塑造出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形态,加上长江、嘉陵、乌江以及众多水系侵蚀切分,交叉纵横,气象万千。造就这里放眼山重水复,皆是景观至美之境。  相似文献   

11.
今年2月2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成都亚洲"美食之都"桂冠。成都美食,不仅"色诱"着男人们,还"勾引"着女人们。除了川菜和火锅,粤菜、日韩料理、东南亚菜、海鲜、西餐等也雨后春笋般在成都的大街小巷冒出来,给成都好吃嘴们增添了不少味蕾艳遇。  相似文献   

12.
川菜可以做到个性化 <中国西部>:介绍一下银杏的美食文化底蕴? 我们始终坚持的是,品质,是决胜之道. 每天清晨,都有一趟搭载着鲜活海产品的航班从沿海城市到达成都,而物流的终端,便是银杏;  相似文献   

13.
被北宋大文豪苏东坡称为“山水清远,土风厚善,文朴而不陋,尊德乐道,异于他邦”的鄂东大地,素有“吴头楚尾”之称。她北倚巍巍大别山脉,南依浩浩天堑长江,东吐鄱阳,西吞云梦,毗连皖、豫、赣三省。倒水、举水、巴水、浠水、蕲水纵贯境内,气候湿润,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在漫长的历史风云变幻中,鄂东人民生生不息,以勤劳勇敢和坚韧不拔的精神.[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去尧头古镇实属意料之外,同行的摄友并未提早安排,于是倒让这次行程多了几分意外之惊喜。尧头古镇位于陕西渭南澄城县西南,与白水、蒲城两县邻接。镇址近年从塬顶迁移下来,老镇已改称尧头村,当地人称之为“老街”。尧头古镇原名蔺庄镇,东起白家城,西至西坡村,北起澄白路,南至沟边,约四平方公里。整个遗址包括古遗址窑址,瓷片堆积层,古民居建筑群、古道、古树、作坊和高岭土等。  相似文献   

15.
一、古镇的现状 川北地区自先秦以来便是中国西部南北交通川陕古道的核心区域,由此在这条古道上形成了众多的市镇,至今仍然有不少古城镇存留,并成为当今旅游开发的重要资源。笔者对区域内的阆中市老观古镇进行实地考察,并收集到不少相关资料,引发了对该古镇发展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或每天、或每周、或每月都有新品、新理念推出,重庆餐饮界超常的创新能力,成为重庆美食之都的核心竞争力。重庆川菜正在形成中国八大传统菜系之后的第九菜系。  相似文献   

17.
卢泽明 《中国西部》2011,(22):48-49
随着抗战的胜利,聚集于重庆的各路精英们散向全国,乃至世界,川菜成为他们的美食记忆中不可忘却的部分,并且与重庆紧紧相连,川菜由此走向了中国,开始比肩于其他几大菜系,驰名中国。  相似文献   

18.
黄姚古镇是较为典型的江南古镇,在文化内涵上表现出水文化的特征。本文从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两方面剖析其水文化特征及其表现形式,展示古镇古老而富有神奇的魅力。  相似文献   

19.
本文指出了天府之都古镇开发中所面临的共性问题,论述了塑造天府之都古镇品牌的意义,并从充分挖掘古镇的文化内核,对古镇实施科学保护、恰当修缮、历史还原,加大对古镇的传播力度三个方面对如何塑造天府之都古镇品牌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水晶石榴     
在云南大理的西面,有一个名叫杉阳的古镇。这座时下并不怎么为外界所知的古镇,自西汉以来,便是“南方丝绸古道”上一个极其重要的古老驿站。因为古镇所处的地理位置十分险要,离澜沧江上那座素有“迤西咽喉”和“兰津古渡”等盛誉的霁虹桥仅有一山之隔,所以,在滇缅公路通车以前,由于丝绸古道的穿越,这里一直被视为西南边陲的交通门户,素有“兰津古驿”的称誉。古镇有两样特产,一个是缅桂花,再就是水晶石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