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民工荒"是指人力资源市场出现的农民工短缺的现象。"民工荒"既是我国经济升级转型的必然反应,也是我国劳动用工体制改革滞后的应付代价。"民工荒"的本质是"权利荒",即农民工平等地位的沦落和平等权利的缺失。破解"民工荒"问题的根本思路应当是:依法回归农民工的平等地位与平等权利,深化劳动用工体制改革,构筑以保障农民工平等就业权利为根本的劳动用工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2.
目前在中国出现的“民工荒”现象。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出现“民工荒”的主要原因,一是经济过热,尤其是固定资产投资过热导致企业用工量增加,二是全国统一的就业市场还没有形成,企业的用工机制存在缺陷,用工信息不畅,企业不能及时掌握民工的供给信息,农村剩余劳动力难以及时了解企业的用工信息。三是民工工作和生活条件太差,民工权益得不到保护,挫伤了民工就业的积极陆。为此,本文认为应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控制物价上涨,避免经济过热和人民生活水平下降。建立全国统一的就业市场,及时将企业的用工信息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供给信息进行发布,避免因信息沟通不惕影响企业生产和民工就业。保护民工的合法权益,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和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3.
《浙江工商》2010,(3):20-20
春节过后,浙江部分企业再现“民工荒”,为缓解企业节后用工缺口,促进企业持续发展,各级工商联发挥优势,积极出招,努力为缓解非公企业“用工荒”出一份力。  相似文献   

4.
孟兆娟 《北方经济》2005,(10):39-40,41
2004年春天以来广东、福建、浙江等地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缺工现象,尤以珠三角地区最为突出.据统计,广东省有近200万人的用工缺口."民工荒"现象的突然而至打破了中国劳动力无限供给的神话,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
刘慧 《特区经济》2014,(6):230-231
中国拥有充沛的劳动力资源,是世界公认的"人口红利"大国,改革开放让整个中国迅速迈向现代化,这正是劳动力需求旺盛之时,但谁也没有料到浩浩荡荡的"民工潮"会转变成了"民工荒",众多企业措手不及。2003年之后每年或大或小的"民工荒"难题都会出现,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更有全国扩散的趋势,近几年更是愈演愈烈。本文主要从建筑企业的角度进行分析其用工难的原因和对策。  相似文献   

6.
中国经济从来不缺畸形的现象,与大学生为找工作挤破头相对应的是,如今很多地方出现了“民工荒”。有媒体报道说,春节刚过,东部沿海地区就出现大规模“用工荒”。南方企业纷纷到河南“抢人”,给本土企业用工也造成了不小的压力。一些本土企业为留住熟练工人,早在年前已为员工涨了工资。不仅是河南企业,中西部地区的一些政府部门还专门出台文件,限制劳动力外流,以满足本地企业的用工需求。  相似文献   

7.
自2004年起,珠三角地区许多企业遇到了招工难问题,由过去的"民工潮"转变为"民工荒". "民工荒"现象的产生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农民工工资低,生活就业环境差,但深层的原因是我国农民工文化和技能水平低,人力资本不足与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矛盾所引起的.因此,化解珠三角"民工荒"的出路在于:一是加强对农民工的人力资本投资,提高民工就业能力;二是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和转移,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富士康,这条游进中原的“鲇鱼”正存将内地的用工薪酬搅得水涨船高。众所周知,富士康是代工企业,利润率远低于其他行业。但是,富上康这条“鲇鱼”敢为人先,率先给员丁开出高工资。近几年的“民工荒”问题,  相似文献   

9.
“民工荒”给我们带来惊喜今年,福建、广东、上海、浙江等主要劳动力输入地,出现了“招工难”的现象。去年,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关于民工短缺的调查报告》,首次承认我国局部地区客观存在“民工短缺”问题。“民工荒”让劳动管理部门感到意外,让用工企业感到头疼。“民工荒”现象也让一些人士感到担忧:这是否是一个信号,年复一年的“民工潮”就此退潮?沿海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快速发展是建立在具有廉价劳动力市场的基础上。一旦民工出现短缺,那些靠劳动密集型维持生存发展的企业会不会大量关门停产?这是否意味着支持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  相似文献   

10.
张国玉  余斌 《北方经济》2005,(11):59-60
一、"民工荒"的误读--"民工荒"还是"技工荒"? 针对近年来出现的"民工荒"现象,在诸多专家、学者给出的解释中,一个被普遍接受的经验解释是:"民工荒"在很大程度上是技能型工人的缺失."民工荒"的惊呼之下,掩盖不了"从来不缺少普通民工"的事实,真正缺乏的是"高级管理人员和高级技工"等高素质工人,于是出现了"珠三角地区6000元月薪难觅高级技工"的情况.  相似文献   

11.
"民工荒"的出现,是我国劳动力市场发生变化的一个重要反映,但绝不意味着我国劳动力总量已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而是对传统的劳资关系提出了新的挑战和对劳动力市场要求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反映.农民工供需比例和结构的不协调,供需均衡被打破,”民工荒”现象再次出现了.要解决”民工荒”问题,必须从根本上消除对农民工的歧视以及从体制上改善农民工进城务工的环境.  相似文献   

12.
吴鹏程 《改革与开放》2012,(8):68-69,71
“民工荒”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难题.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结构、经济体量的迅速扩大、粗放型的用工方式导致了农民工市场需求量居高不下,而劳动年龄人口增长速度减缓、“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壮大、农民工的分流、公共服务的缺失等又导致了城市劳动力市场农民工供给量的减少,农民工“供需”间的失衡导致了“民工荒”的出现.在此基础上本文还尝试提出“民工荒”的缓解之策.  相似文献   

13.
曹龙虎  黄东明 《发展》2007,(12):161-162
近几年来,"民工荒"问题从珠三角地区迅速蔓延到整个东南沿海,甚至于内陆地区也出现了相同的状况.本文将从"民工荒"问题着手,通过对其产生原因的分析来探悉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14.
"民工荒"预警劳动力供给瓶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近期媒体报道,2004年春季以来,不但福建、珠三角、长三角等发达地区,甚至江西、湖南等一些内陆地区也出现了招不到农民工的"民工荒"现象,成为媒体炒作的一个热点。关于这一现象的成因,众说纷纭,笔者也试图做一些分析。一、现象分析1."民工荒"是客观存在而非炒作。"民工荒"反映的是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供不应求的问题。此次"民工荒"主要发生在"珠三角"、"长三角"、"闽三角"地区以出口导向型、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制造业为主的城市,如东莞、深圳、泉州、无锡、嘉兴等,仅  相似文献   

15.
新春伊始,正值每年招工高峰,长期作为农民工外流主要接收地的沿海地区频频发生用工短缺。仅深圳一地,据当地劳动部门统计,节后企业用工缺口即达80万至90万人。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国家产业结构的加速调整。新兴科技含量高的产品升级换代周期缩短,农村富余劳动力的素质与用工单位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差距拉大。最近一段时期,在沿海各大中城市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民工荒”。  相似文献   

17.
钟菊英  刘勇 《浙江经济》2004,(17):30-31
当前发生的“民工荒”是暂时的、局部的,但所隐含的结构性、制度性问题却是长期性的。这些问题不解决,“民工荒”还可能持续发生。并在更大区域内扩散开来。  相似文献   

18.
当"民工荒"席卷东部经济发达省份的同时,中西部农民工输出大省也出现了"农民工短缺",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抢招农民工"现象。作为农民工输出大市的安徽阜阳,近来也出现了用工短缺。  相似文献   

19.
当"民工荒"席卷东部经济发达省份的同时,中西部农民工输出大省也出现了"农民工短缺",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抢招农民工"现象。作为农民工输出大市的安徽阜阳,近来也出现了用工短缺。  相似文献   

20.
透过"民工荒"看中等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新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月红  周浩 《特区经济》2007,(3):267-269
近年来,我国东南经济发达地区出现了“民工荒”现象,而且有愈演愈烈趋势。从“民工潮”到“民工荒”转变这一悖论现象折射出社会转型、经济转轨时期我国特有的经济、文化、社会现象。“民工荒”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本文透过“民工荒”悖论。从技工需求缺口、人文关怀及教育公平问题等角度。探讨了我国当前中等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新问题、新任务,提出中等职业教育必须进一步调整办学思路、深化改革,跟踪市场需求,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改善思想品德教育现状。以应对经济社会发展给职业技术教育带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