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当前,作为经济发展重要基础的能源不断遭受传统能源过度开采使用等问题的困扰,传统能源与经济发展间的矛盾日益突出.针对这种背景下提出低碳经济下能源产业结构优化研究.由于低碳经济下能源产业结构以能源节约和减少碳排放为主,易受到当地经济发展影响,需对两者之间的关联进行分析,再以提出低碳经济下能源产业结构优化理论为基础,优化低碳经济下能源产业结构,建立完善的科技支撑体系,最终实现能源结构优化发展.  相似文献   

2.
发展低碳能源是领先世界经济的新机遇。能源低碳化是全球趋势,也是中国的目标,中国发展低碳能源的意义重大。实现低碳化的、有序的能源结构是中国能源战略定位的根本。中国低碳能源发展的战略重点在于:大力发展分布式能源系统;重点加强建筑、交通两大消耗领域低碳能源利用;尽最大可能促进生物质能源的有效利用;全方位推进太阳能、风能、水能和核能的安全利用等等。  相似文献   

3.
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低碳经济"提出的大背景,是令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陕西、山西等能源大省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由此引发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压力问题也变得更加严峻.在全球发展低碳经济的新形势下,能源大省面临着快速发展经济和降低能源消耗、减少CO2排放的双重压力.本文以陕西省为例,通过对其能源消费结构和碳排放量的定量分析,探讨其发展低碳经济的途径,以期为其他能源大省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5.
薛睿 《经济研究导刊》2010,(33):195-196
当今国际社会,低碳经济迅速发展,这要求以低碳能源的大力发展为基础。中国能源消费存在环境和供应量的制约,中国应当转变能源消费方式,大力发展低碳能源,提升中国能源安全程度。低碳能源的发展离不开财政政策的支持,中国应当从财政投资政策、财政补贴政策和税收政策三个方面支持低碳能源的生产和消费,鼓励低碳能源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6.
贵州省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均不断增加,环境压力不断加大,从而制约着贵州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产业结构、碳排放量、能源消费的角度,分析贵州省低碳经济发展的现状,并根据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调整产业结构、开发新型能源和节能减排等措施来促进贵州省低碳经济的不断发展,从而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的双赢.  相似文献   

7.
随着全球人口数量以及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各种能源的使用在促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极大的环境问题,其产生的各种污染给人类所居住的环境和身体健康所带来的巨大危害.为此,保护环境,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成为全球共同的目标,这为低碳旅游网络营销提供了巨大的发展契机. 我国低碳旅游发展现状及前景 我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居世界第二,中国政府已明确提出,2011年中国要新增8000万吨标准煤的节能能力,以缓解巨大的节能减排压力,适应国际上的低碳经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低碳经济"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9.
低碳经济引发的可再生能源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低碳经济的概念应运而生,并由此引发了人们对碳排放和低碳产业的高度重视。发展可再生能源将是人类走向低碳经济社会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未来世界发展的能源格局中,煤炭消费将在终端能源使用中逐渐减少,风能、太阳能等新型能源将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文章对低碳经济与可再生能源的关系进行简要论证,对我国可再生能源的现状、存在问题及未来发展进行分析,并针对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低碳经济”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低碳经济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其实质是清洁能源的开发和能源的高效利用,新能源产业是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内容。在全球经济正趋向低碳化的大背景下,作为一个地处长三角地区中心的县级城市,如何结合世界舆情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把“调结构”放到突出的位置,结合所处的区位地理环境基础,抢抓机遇,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推动新能源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对本地经济的长远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能源危机与CO2的无限制排放将使人类的生存、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是全球共同的责任.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将会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基础上降低碳排放强度,有助于中国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和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推进.本研究引入SSM模型并加以改进,以黑龙江省为研究区,以全国为参照区,以选定区域1981-2009年的相关数据为基础,系统研究区域能源消费结构和碳排放之间的关系,以期为黑龙江省能源消费结构优化、产业结构升级和发展低碳经济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2.
《新经济导刊》2011,(12):42-43
如果说,低碳是一趟驶向绿色未来的列车,可再生能源就是那绕不过去的铁轨。在低碳经济学家石定寰看来,可再生能源资源广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谁在这个领域掌握了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谁就掌握了未来新型能源的发展主动权。"石定寰认为,"这是一个很公平的发展空间。"占领绿色主动权在全球气候变暖的挑战下,世界各国都在探讨低碳经济,寻求可持续发展之路。节能减排、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发展低碳经济一个很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高低将与能源的利用率息息相关.然而,目前全球各个发达国家已经向低碳型经济开始转型,各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中严格要求碳的排放量.但是众所周知,在发展低碳经济的同时也意味着减少对石油的利用率,因此不乏少数发达国家将部分不符合低碳经济的企业移至发展中国家,或是向发展中国家购买碳排放指标.由于当代全球变暖的警告,我们人类正处在向生态文明转型的十字路口,因此,本文对利用低碳经济与金融结合做出了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14.
河北的产业结构以高耗能为主,要发展低碳经济,能源资源既是优势,同时又给节能减排带来一定难度。本文详细分析了河北省能源资源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针对省情提出了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2014年6月25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第60期"经济每月谈",主题为"中国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清华大学原副校长、低碳经济研究院院长何建坤指出,中国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顺应了全球能源变革和低碳发展的趋势,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能源转型的必然选择;相比于发达国家,我国能源革命面临更艰巨的挑战,需要创新。  相似文献   

16.
当今,全球气候变暖,环境日趋恶劣,与能源问题相关联的温室气体排放以及低碳型替代能源的开发被提到了议事日程上来,环境保护成为越来越关注的问题.文章详细阐述了新疆低碳型替代能源发展的相关问题,并分析了新疆常规能源和低碳型替代能源发展的现状,以及影响新疆低碳型替代能源发展的因素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节能减排这一概念,进而预测低碳型替代能源发展的趋势,并据此提出了新疆低碳型替代能源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目前,气候变化和能源短缺已逐渐成为全人类必须共同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在此背景下,世界各国形成了联系紧密的“命运共同体”,低碳经济应运而生,成为应对气候变化、构建全球“责任共同体”的重要途径,并将逐步成为世界发展的新规则。为了对低碳能源的战略思想及目标进行深入研究,而进行此项研究,旨在提供适合国情发展的低碳能源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18.
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下,西方发达国家纷纷推出低碳经济发展战略与政策。这些政策措施主要表现为:改造传统高碳产业,加强低碳技术创新;积极发展可能源能源与新型清洁能源;应用市场机制与经济杠杆,促使企业减碳;加强国际范围内的减碳协作等。对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启示是:必须尽快提出低碳经济战略,建立起低碳经济法律保障体系,加强低碳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大力发展低碳产业群,激励企业从事低碳生产与经营等。  相似文献   

19.
中国如何理智应对低碳经济的潮流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一、低碳经济的国际潮流扑面而来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的日益明显,发展低碳经济正逐渐成为一种新的国际潮流."低碳经济"(lowcarbon economv)的概念始于英国政府2003年的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之未来:创建低碳经济>,是指通过提高资源的生产率一以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的产出一从而创造高水平、高质量的生活.白皮书着眼于降低对化石能源依赖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提出英国到2050年CO2排放量减少60%的低碳发展目标. [1]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的能源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我国的能源结构还不太合理,能源和社会之间的矛盾也愈发凸显,已经对整个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起到阻碍作用,低碳经济的发展对我国的能源结构也有很大影响,如何利用低碳经济使我国的能源结构得到优化是整个社会都应该关注的问题,本文主要对我国的能源结构和低碳经济之间的关系进行仔细的探讨,以便为我国能源结构和经济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