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和谐社会建设视角论中等收入阶层的比重扩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当前我国中等收入阶层的现状特征来看,扩大中等收入阶层比重,有利于维护政治稳定,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扩大中等收入阶层的比重,就是要正确处理好市场经济条件下差异与和谐的关系,制定有效的宏观调控政策,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与收入分配制度。只有这样,社会将会更加稳定与和谐。  相似文献   

2.
我国中等收入阶层的形成和壮大,是同无数中等收入的形成和壮大联系在一起的,也与我国经济社会体制的不断跃迁、不断完善密切相关,特别是中等收入的特质及其影响力,是与我国经济社会体制改革的效率和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呈现一种正相关关系的。扩大中等收入比重,提高低收入收入水平,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我国传统收入分配制度的一个新的注解。  相似文献   

3.
我国中等收入阶层的形成和壮大,是同无数中等收入的形成和壮大联系在一起的,也与我国经济社会体制的不断跃迁、不断完善密切相关,特别是中等收入的特质及其影响力,是与我国经济社会体制改革的效率和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呈现一种正相关关系的。扩大中等收入比重,提高低收入收入水平,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我国传统收入分配制度的一个新的注解。  相似文献   

4.
扩大中等收入阶层的比重是促进社会阶层结构良性转变的关键,对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在我国,占总人口近80%的九亿农民的收入增加并走向富裕,是扩大中等收入阶层比重、真正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建设目标的重要支撑。中央制定的一系列针对“三农问题”的政策则本着“少取、多予、放活”的方针,将从农业收入和非农业收入两个方面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民“中产”的进程,实现社会阶层结构的良性转变。  相似文献   

5.
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对实现共同富裕,保障经济协调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认真思考中等收入者与中产阶级、中等阶层、中等生活水平和某种职业的含义;认真思考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的战略意义和途径,对于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和经济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等收入群体比重与居民收入分配格局密切相关,当前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是我国收入分配格局调整的关键突破口。文章在已有文献基础上,对中等收入群体的相关概念内涵界定、中等收入群体的收入标准测算、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及其变动测算、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政策建议等研究进行了系统综述,为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学术研究提供新的分析视角,为相关经济和社会政策的制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自"十六大"报告首次提出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以来,中等收入群体广泛受到关注,国家"十二五"规划及"十八大"报告中更是对如何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做出了重要的战略部署,即实现居民收入和经济发展同步、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扩大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扩大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等。未来一段时期内中等收入群体必将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本文从探讨中等收入群体的涵义及界定标准出发,分析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主要特征、社会功能及动力机制,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中等收入阶层的扩大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战略意义。现行个人所得税制的逆向调节效应不利于中等收入阶层的形成与扩大。调整现行个人所得税的税基、税率、征税范围及改进征管办法,尤其是设计优化简单的税率,可以扭转个人所得税逆向调节的局面,形成一个保护低收入者利益、扩大中等收入阶层、适当调节高收入者的个人所得税制。  相似文献   

9.
十六大报告首次正式提出,“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战略。中等收入者在我国所占比重越大,国家政治局面就越稳定,经济就越发展,文化就越繁荣。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使我国成为“橄榄型”结构的社会,这意味着我国40%—50%的人口将成为中等收入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提出,今后我国在制定扩大“中等收入阶层比重”政策时应该考虑的路径选择是:努力扩大二、三产业的就业规模,增加城镇就业的总量;建立低收入群体子女高等教育补助金;使体制内的“平均主义分配”和体制外的“收入差距过大”两种极端现象同时并存的格局逐渐得到改变;建立居民收入监测体系,为相关政策的调节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