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去年岁末在香港,杰尼亚开设了一间7300平方英尺的商店。它优雅而张扬的魅力,诠释了这家现年99岁的意大利奢侈品男装公司。在米兰,巴黎或是纽约的杰尼亚,葡萄酒和点心,羊毛呢套装和超级男模,这些陈设都与更传统稳重的沙龙不同。而在香港,这个678平米的新店拥有引以为豪的客房,夜晚,它巨大闪亮的外观更加得炫丽,拥有光滑摩登的设计,座落在香港的主要购物区尖沙咀的一个显要位置。 相似文献
2.
3月11日,2010年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发布,墨西哥电信老梅卡洛斯·斯利姆以555亿美元的身价登上首富位置,曾连续13次登上全球首富的比尔·盖茨以530亿美元跌落到第二位,“股神”沃伦·巴菲特位列第三。 相似文献
3.
她,在1岁零10个月时,因脑膜炎导致听觉神经破坏,彻底失去了听力,从而走人了无声的世界。父母没有放弃,坚持让她入普通小学而非聋哑学校就读,并严格要求她每天认真练习楷书,争取写一手好字。 相似文献
4.
看上去很美汤宏的老家在沈阳市铁西区,父母都是国有企业的工人。他到北京上大学时,父母虽然还没下岗,但当时已经领不到全额工资了。贫穷和无望,是这个家留给汤宏最深刻的记忆。在北京读大学那几年,汤宏的父母相继下岗了。汤宏靠助学贷款和打工勉强维持着学业。窘迫的日子里,他做梦都想改变自己的命运。大二那年,汤宏读了司汤达的《红与黑》,他对书中主人公于连的做法特别认同。不久,他陆续向年级里几位家境殷实的女孩展开爱情攻势。但人家不是嫌他家在外地,就是嫌他一穷二白,不愿跟他来往。汤宏仇恨财富,但同时又强烈渴望能够突然发财。大学… 相似文献
5.
从袁隆平的千亿身价来看,他是无可争议的富豪教授,但他不像一般富豪,袁隆平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他只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撤智慧,收获富足。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足球职业俱乐部老板中网游打得最好,在中国网游公司老板中踢球最好。这是外界给42岁的上海中年男人朱骏贴的标签。他的官方身份是上海第九城市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的入围者。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足球职业俱乐部老板中网游打得最好,在中国网游公司老板中踢球最好。这是外界给42岁的上海中年男人朱骏贴的标签。他的官方身份是上海第九城市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的入围者。 相似文献
9.
12.
13.
今年以来,从全国各地都传来“高薪难觅高级技工”的消息。在深圳等地,高级技工的月薪达五六千元仍然供不应求。技工短缺,尤其是高级技工严重短缺,几乎成了一个普遍的现象。在买方市场条件下,企业日思夜盼的是订单,可有些企业订单盼来了却不敢接;原因是缺乏制造订单产品的技术工人。我们有些工厂的生产线比国外同行厂家的还先进,可产品质量却无法与国外产品相提并论,原因依然是缺乏操作这种生产线的技术工人。即便是同样的零部件,进口到国内进行组装的产品与国外的原装产品相比,质量、价格也往往相差几个档次,原因还是由于我们缺乏高质量的组装技术工人。有调查资料说,我国企业生产的产品,合格品只有70%左右,不良品每年造成的损 相似文献
14.
香港富豪李嘉诚 李嘉诚对于自己的衣服和鞋子是什么牌子,不怎么讲究,皮鞋坏了补好了照样穿,他的皮鞋十双有五双是旧的,西装穿十年八年是平常事。 相似文献
15.
16.
“过去12年问,共有1882位企业家登上胡润百富榜,其中‘问题富豪’有23位,18位如今仍在狱中。”这是胡润在《2010中国富豪特别报告》上的统计数字。 相似文献
17.
近日,在北京师范大学壹基金公益研究院成立仪式上,该院院长王振耀提出,为推动公益事业发展,他倡议全国的亿万富豪每年捐款100万元,作为一种社会责任底线。 相似文献
18.
种种迹象表明。“第二套房”的准确定义,成为目前各行放贷难点。综合各方声音表明,急需央行给“第二套住房”准确而无分歧的定义,以引导市场正确运行。[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英国人胡润将严介和推上了2005年度中国富豪榜榜眼的位置,这同时也将45岁的他置于了媒体的显微镜下面,他的财富秘密,他的暴富手段,他的成长背景,顿时成为各大财经媒体争相翻炒的头牌。一年之间从第66位到第2位,从15亿激增到125亿,在中国目前这样越来越规范的经济市场,严介和的故事听起来的确有点像是天方夜谭。在一片猜测和质疑声中, 榜单公布三天后,先是吉林省国资委叫停严介和执掌的太平洋建设集团收购当地国企的项目,随之江西省景德镇对太平洋建设的收购也关上了大门。紧接着在《福布斯》公布的中国富豪榜单上人们没有发现严介和的身影。被媒体称为“严大嘴”的严介和,跟同是江苏籍的顾雏军一样,喜欢高调迎战所有的非议,而与严介和的名字一同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刚是“零资产收购”和“BT模式”。有业内人士将严介和的暴富归结为选择了—个相对垄断且符合经济规律的行业,也有专家认为这是中国地方财政怪现象的折射。更有资深媒体负责人说,现在报道严介和怎样致富不是新闻,谁是第一个推倒严介和的才是新闻。在对严介和的独家采访中,《英才》记者目睹了他的气定神闲,至少表面上是如此呈现。他毫不讳言:“我们的市场经济是政府经济的—部分。”而他以收购与主业毫无相关的亏损国有企业的运作手法,从“术”的层面,仍然值得探讨和玩味。他会不会为业界树立新的利润模式?有没有被什么风险因素击倒他的可能?他会是第二个顾雏军吗? 这是—个追逐财富的时代,这是—个不相信偶像的时代,严介和未来的命运如何, 我们不得而知。他身上所表现的创造性精神,无疑是眼下中国企业家最追切需要的;但他的经营手段,是否被社会公众认可为阳光下的财富,还需要时间的证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