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长期以来,一些人口理论专家、学者和计划生育实际工作者,把经济上的贫困与多生劣育的恶性循环形象地比喻为“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生育怪圈。本文试就有关问题谈几点认识,愿引起同仁共议。...  相似文献   

2.
翟晓岩 《开发研究》2006,(4):27-29,19
目前我国人口总体上呈低生育水平,但西部农村贫困地区人口增长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口的过快增长与本地的经济发展不相适应,严重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要跳出“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怪圈,除严格落实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外,要大力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使人口增长率逐步减低,实现人口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一些人口理论专家、学者和计划生育实际工作者,把经济上的贫困与多生劣育的恶性循环形象地比喻为“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生育怪圈。应该说,这种形象的比喻已经揭示了生育怪圈形成的原因以及它给社会发展带来的负效应。尽管影响生育观念和生育行为变化的因素是极其复杂的,但经济因素无疑是最基本的因素.对于这一点.大家在认识上已经取得了共识。为了使那些陷入生育怪圈而又不能自拔的地区尽快地摆脱困境,我认为有必要对生育怪圈的社会成因、它给社会发展带来的负效应以及具体对策做深层的思考和研究。本文试就有关问题谈几…  相似文献   

4.
张唯实 《发展》2006,(5):39-40
人口问题,既是一个社会问题,也是一个经济问题。我国西部地区面积约54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56%,拥有人口2.85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3%。实现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经济本身的增长固然很重要,而适当地控制人口增长和逐步提高人口素质也至关重要。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我国在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持生态环境和促进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方面做了…  相似文献   

5.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矛盾的日益尖锐,可持续发展问题在世界范围内逐渐形成共识。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实施纲要的三大战略之一,如何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对河南省“九五”经济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江西遂川县把扶贫工作和计划生育工作结合起来抓,彻底改变了过去那种“越穷越生、越生越穷、越生越扶、越扶越生”的恶性循环状况,大大提高了扶贫效果。这个县经过对至今尚未解决温饱的1087户贫困户的调查分析,发现这些贫困户中约有30—40%因超计划生育,造成人多劳力少,而迟迟滞留在温饱线以下,有的贫困户虽已解决温饱,但人均收入水平较低,经济基础薄弱,经  相似文献   

7.
渭源县位于甘肃中部,是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总面积2065平方公里,耕地80万亩。全县辖20个乡(镇),217个行政村,1509个村民小组。1997年末总人口33.7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2.36万人,人均纯收入906元,人均占有粮280公斤,农村贫困面为19%。在这样一个贫困的农业县,多年来,人口的过快增长抑制了经济的发展,而经济落后和生活贫穷又反过来刺激农民养儿防老的旧观念,导致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恶性循环。过去,渭源县的计划生育工作,主要依靠行政手段来推动,农民有抵触情绪,干群关系比较紧张。一方面,计划生育工作虽然抓得很紧…  相似文献   

8.
在法治化社会背景下,切实保护和改善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应该首先从加强环境法制建设开始。我们需要构建一个综合的、长期的、渐进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法治框架及采取相应的实施策略,努力协调好西部地区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诸方面的关系,从而促进我国环境法将环境与资源、环境保护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结合起来,以保护环境与生态建设为基本内蓉,发展成为综合调整人口、环境、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可持续法制体系。  相似文献   

9.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历史进入新时期的必然选择,是人类从以往过失造成的严重后果中认识到人口、资源、环境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极端重要性后所选择的正确道路,它关系到社会进步和人类的生存。对经济相对落后,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和相对重要的玉树地区来说,实施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不仅是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更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目前,国家为解决东、中、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正在将沿海经济发展战略转变为中、西部经济发展战略;已经富起来的省市也有责任全力支援中、西部省市区的经济快速发展。那么,发展中、西部经济的突破口是什么呢?中、西部面积75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面积的78.85%,人口61139万,约占全国人口的50%,这样大的面积和人口,要把经济迅速发展起来,不是轻易之事,这就要在战术上找到一个能推动全局的突破口,国家计划中的发展长江流域经济带,就是这个突破口。长江从西到东横贯中国整个大陆,位于中国心脏偏南,沿江省区地下矿藏丰富,…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牧区人口迁移流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口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人口状况与可持续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没有一个良好的人口条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几乎是不可能的。对一个地区而言。可持续发展的人口条件。应当理解为适合该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的人口条件;对牧区而言,可持续发展的人口条件则是在草原承载力范围内的适宜人口。对于牧区来说。草原沙化、退化及荒漠化已成为当前牧区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由此引发的牧区人口问题是否是牧区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牧区人口与草场退化是否有必然的联系等等。使牧区人口问题的研究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目前西部少数民族省区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现状 ,在探讨人口因素与可持续发展相互关系的基础上 ,着重围绕可持续发展讨论少数民族地区在当前形势下如何缓解人口问题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 ,实现少数民族省区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一、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应对入世挑战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工作的重要性江泽民总书记今年3月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指出:“实现可持续发展,核心的问题是实现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我们既要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又要抓紧解决人口资源环境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着眼于未来,确保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同时指出,“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新的要求,最突出的特点是:我们做人口资源环境工作,不仅要把国内因素与国际因素结合起来考虑,而…  相似文献   

14.
安徽可持续发展中的人口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鹂 《乡镇经济》2006,(2):38-40
安徽是一个人口大省,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始终受到人口因素的制约,许多资源、环境、经济的不可持续因素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在人口压力下形成和加剧的。本文分析了当前安徽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人口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15.
张唯实 《发展》2006,(11):67-68
西部是一个农业地区,人口的绝大部分在农村。西部农村人口多,增长快,而农业自然资源相对较少,因此产生了较大规模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这是现阶段西部面临的重要人口问题之一。反贫困是中国的一项国家战略,而西部农村反贫困又是中国反贫困战略的重中之重。要消除西部农村贫困问题,关键是要找准西部农村贫困的根源,进而制定科学的反贫困战略和政策。  相似文献   

16.
科技与教育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农业发展研究课题组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课题。它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全面进步的根本问题。可持续发展涵盖广泛,涉及人口、资源、环境,以及文化教育、科技进步,经济与社会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王理 《魅力中国》2011,(11):124-124
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进程中所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新时期,我国面临严重的人口发展失衡危机,主要表现在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等方面。“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这一理论命题是新时期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人口理论体系的新成长点,更是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实现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8.
一、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与可持续发展 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与经济发展、人口多少有直接关系,不仅要从数量多少理解,更应从整个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全面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核心是谋求人口、资源和环境的综合发展,以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其中最关键的问题是食物的供需平衡。为人类提供食物的最基本生产资料——耕地资源的总量动态平衡,对整个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自明。 从经济上讲,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促进和保障。耕地资源是经济发展中不可替代的生产要素,是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在整…  相似文献   

19.
桂拉旦 《发展》2001,(7):9-10
可持续发展是指人类社会在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经济诸因素的全面持续发展,人处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地位。人口的数量规模、增长速度、结构特点、分布特点、素质状况等,都直接制约着社会经济发展的规模、速度、途径、方式和效果,严重影响着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因此,研究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的相互关系和应采取的措施,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的基本问题。   人口因素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1.人口规模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人口规模是影响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人口规模的大小,直接关系到资源的消耗、环境的保…  相似文献   

20.
王肃元  冯玉军 《发展》2001,(12):4-5
伴随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顺利实施,如何保证西部法律供给的科学性和预见性,促进与“西部大开发”相关的法律体系的建立?如何做到立法预期、法律有效运行及社会财力支持之间的协调一致,实现法律供求均衡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这一系列问题,既是学术研讨的热点所在,又是社会主义法治实践的基本课题,需要认真对待和研究。西部地区是我国极富特色的一个自然地理和经济区域,地域广阔、人口稀少、自然资源丰富、多民族聚居,自然地理环境因素较为严酷,经济发展的基础薄弱,这些地域特征既为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条件,同时又造成了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