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关于强化财政支农资金管理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政支农投入是政府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手段。近些年,国家为了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加大对农业的资金投入,先后设立了“支援不发达地区发展资金”、“农业综合发展基金”、“发展粮食生产专项资金”等一大批财政支农专项资金(或基金)。这些专项资金的投入,促进了农村经济持续、稳定、  相似文献   

2.
李鑫  张爽 《财政监督》2007,(2):33-34
财政支农资金主要是指国家财政用于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建设性资金投入,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含国债投资和水利建设基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财政扶贫资金、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农业科技投入等。财政部部长金人庆在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表示。2007年将继续坚持把大力支持解决“三农”问题作为财政工作的重中之重,确保用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投资比重比2006年有所提高。然而,在加大资金投入的同时,进一步促进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率,推进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工作尤其重要。[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淮安市是个农业大市,每年财政对农业的投入近两亿元。为此,该市财政局实行四管齐下加强监管,严防财政支农资金“农转非”,并收到了显著效果,全市财政支农专项资金到位率100%,支农支出进度超过省规定比例近9个百分点。四项严防措施是:一是制度约束。近年来,为进一步加强管理,先后制定了“农业综合开发县级报账制”、“财政农业专项资金核算办法”、“扶贫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以及“淮安市财政农业专项资金报账制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同时对实施报账制管理的财政农业专项资金项目的基本建设部分,达到或超过招投标管理限额的,一律实行招投…  相似文献   

4.
财政支农专项资金主要包括财政部门安排的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专项事业费、小农水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财政扶贫资金等,是财政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鉴于财政支农资金面广量大,加大资金项目管理体制上的缺陷,致使专项资金管理上存在不少问题。为更好地发挥支农专项资金的整体效益,根据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的特点和新形势发展的需  相似文献   

5.
农业综合开发是国家支持、保护和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手段,在其专项资金中设立有偿资金是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别于其他财政支农项目的显著特征。建立健全有偿资金的财务管理  相似文献   

6.
财政支农资金是国家用于支援"三农"建设的专项资金,也是政府支援农村建设、振兴农业经济、改善农民生活的重要手段.国家高度重视财政支农资金的投入,每年安排专项支农资金用于推广农业生产新技术、农机购置补贴、农业生态资源保护、农业生产救灾、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以及动物防疫等.为加快支农资金的落实,切实提高资金的综合使用效率,就要对支农资金实施大力监管,以期全面贯彻中央强农惠农的优惠政策,助力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国家为了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先后以“支援不发达地区发展资金”、“农业科技推广项目资金”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资金”等多项资金,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如何管好用好这些资金显得尤为重要。对此,海南省财政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及有关财政法规,制定了《海南省财政支农及扶贫资金报账制管理办法》,对支农及扶贫资金实行报账制管理。实践证明这对于确保支农资金专款专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具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财政支农资金主要是指国家财政用于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建设性资金投入,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含国债投资和水利建设基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财政扶贫资金、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农业科技投入等。财政部部长金人庆在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表示,2007年将继续坚持把大力支持解决“三农”问题作为财政工作的重中之重,确保用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投资比重比2006年有所提高。然而,在加大资金投入的同时,进  相似文献   

9.
设立支农信用担保基金促进"三农"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设立支农信用担保基金的必要性 (一)设立支农信用担保基金是解决"三农"发展资金急需的有效途径和迫切要求. "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真实地概括了我国当前"三农"的现状.目前,解决"三农"的问题最紧迫和最现实的方法就是满足"三农"发展的资金需求.对"三农"的资金投入除政府财政的直接支持外,更主要的是依赖大量的商业性资金,但正是农村经济基础的薄弱和农业经济高风险、低收益的现状,较大程度地增加了商业性资金的风险,影响了其投入的信心.因此,设立支农担保基金,为商业性资金提供信用保证,并充分发挥信用扩张功能,引导更多的商业性资金流向"三农",是有效保证商业性资金安全,解决"三农"发展资金急需、促进"三农"持续发展,帮助"三农"摆脱困境的有效途径和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10.
单杰 《齐鲁珠坛》2011,(2):42-4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的重大战略决策。为了贯彻落实这一重大战略决策,国家先后设立了"支援不发达地区发展资金"、"农业综合发展基金"、"发展粮食生产专项资金”等一大批财政支农专项资金。随着财政支农资金规模的快速增长,资金管理实践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本文拟在分析其深层次的原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点个人浅见。  相似文献   

11.
一、财政专项支农资金使用成效和问题 财政支农专项资金是国家财政为了贯彻落实党和政府关于农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措施而安排的具有专门用途的资金。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财政适应农业发展的需要,逐年加大了财政专项资金的投入力度。目前,仅中央财政安排用于种植业、农机、畜牧和水产等方面的专项资金(包括中央本级和地方专款)就有19项,资金总额达14.6亿多元。 这些专项支农资金的设立和使用管理的特点是:第一,一个支农专项资金的设立,既是党和政府对既定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国家支持农业生产发展的投入呈逐年增加态势,这些资金的投入,有力地解决了地方支农资金投入不足、供需矛盾突出的问题,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使用上尚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面对来之不易的支农资金.县级财政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管理,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效益.  相似文献   

13.
马琳 《金融纵横》2004,(7):39-41
一、农村金融在服务“三农”中面临的问题1、支农渠道单一,势单力薄。农业问题一直是困扰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多年来各级政府及支农部门积极落实国家政策,加强宣传引导.支持和鼓励发展农业。但从资金支持角度来看。一直是以金融部门的信贷投入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要资金来源。  相似文献   

14.
一、支农资金投入现状 近年来.我省认真贯彻落实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围绕促进农民增收,多渠道筹集资金.一方面加大地方投入,一方面积极争取中央支持,使我省财政支持“三农”的投入得到较快增长。按日前财政支出划分,“三农”的投入包括财政一般预算和政府性基金(不包括预算外资金)安排的对农业生产的直接投入、对农民的直接补贴以及对农村的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投入。  相似文献   

15.
为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加农民收入,财政部门加大了对“三农”的支持力度,下拨了大量专项资金用于支农。这对于解决“三农”问题,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作用。但笔者在对财政支农项目资金的监督管理工作中发现,财政支农项目资金的使用还存在着被挤占、挪用,以及农业生产项目不配套等诸多问题,这迫切需要加强对财政支农项目资金的监督。  相似文献   

16.
支农资金从广义上来讲就是所有国家支援农业生产、支持农村社会发展以及用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资金。包括直接用于农业生产力提升的资金,用于农村疫情防治、救灾的资金和对农民的政策补贴资金等等。从狭义上来讲,支农资金主要指国家财政用于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建设性投入的资金,具体包括财政扶贫资金、以工带赈资金、国债资金、财政支援农林、水利部门资金以及其他社会援助支持新农村建设资金等。  相似文献   

17.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指示精神,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两个转变”,从1995年开始,中央财政对支农周转金使用方式进行改革,实行集中资金、突出主要行业、重点投入的方式,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三年来,中央财政共投入资金8亿元,分三批支持了200多个产业化项目。在中央财政示范带动下,地方财政也把支持农业产业化作为财政支农工作的一项重要内  相似文献   

18.
一、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健全和完善现有支农体系,为“三农”经济发展提供强力支持。一是人民银行要充分发挥窗口指导作用,引导金融机构继续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同时,灵活运用支农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支持农村信用社增强支农资金实力,发挥支农主力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强调指出:“要迅速在全党全国造成一个重视农业,支援农业的热潮,齐心合力把农业搞上去,确保粮食,棉花等主要农产品的稳定增长”。发展农业,一靠政策,二靠科学,三靠投入。农村金融是国家调节融通农村资金的有力杠杆,是支农资金的重要供应渠道,因此,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要千方百计组织农村资金,根据国家的产业政策,进一步调整信贷结构,优化资金投向,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财政支农专项资金是国家预算安排的,用于支持农业发展生产,并且具有特定用途的财政性资金。在管理使用过程中,必须坚持专款专用、择优扶持的原则。但是近几年来,由于市场经济的疲软,县(市)级财力的紧缺,各项支出因素的逐步增加,使得一些地方出现了支农资金非农化;支农资金到位难等现象。笔者在对某地区的近两年的农业财务收支特别是专项资金使用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