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很少有非小说类的图书像《高绩效人士的七个习惯》(The7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以下简称《七个习惯》)有如此高的销量(全球的总销量早已超过1000万册),它的作者史蒂芬·柯维也因此被很多人看作是一个写励志和“成功学”畅销书的作家(这本书的一个中文译本的书名就  相似文献   

2.
装备库     
《糖烟酒周刊》2007,(14):95-95
史蒂芬·柯维.身为丈夫、父亲和祖父,是一位赢得国际声望的领导才能权威和导师,也是柯维领导才能开发中心的创办人。他是哈佛毕业的工商管理硕士(MBA),在杨百翰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并在杨百翰大学任商业管理和组织行为学教授长达20年。他的《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一书售出了超亿册,并被翻译成了28种语言出版。他的上一本书《领导者准则》也是商业畅销书。[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对话的初心     
“关键对话”暗合了佛教所称的“中观之道”。它可以改变人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果这本书仅仅提供了一套的沟通解决方案,那它和市面上汗牛充栋的讲沟通技巧、窍门的书就并无二致了。按照史蒂芬.柯维(《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作者)在本书序言中的说法.“关键对话”暗含了佛教所称的“中观之道”。它可以改变人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这里改变指的不是简单的“处理”,而是指创建一种全新意义的人际关系。人们在。工作或是私人生活中.往往会遇到这样的对话时刻:双方观点有很大差距,对话存在很高风险,双方的情绪又非常激烈。毫无疑问,如何对待这些时刻决定着你事业和个人生活的质量。作者把上述对话称之为“关键对话”。  相似文献   

4.
地图的启示     
史蒂芬·柯维反对庸俗成功学,他在书里说:精神的成长是渐进的,谁若想抄近路,就像“身在芝加哥,手里拿着底特律的地图”,欲速则不达。作为地理信息系统行业的一名从业者,我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感觉很愉快,因为书里经常提到“地图”。举个小例子,史蒂芬·柯维反对庸俗成功  相似文献   

5.
露西·凯拉韦  梁艳裳 《商》2012,(10):179-179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美)史蒂芬·柯维著,高新勇/王亦兵/葛雪蕾译,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年5月版斯蒂芬·柯维(Stephen Covey)在他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The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一书中描述了自己最喜欢的一种把戏:想象自己的葬礼。他会想到鲜花、亲人的面庞和悼词,这是  相似文献   

6.
谈《一本书毁灭一个家》的“公道”司徒冰1993年11月12日,《中华工商时报》转载了《美东时报》的一篇文章,作者:(纽约)安晨;题目是:《一本书毁灭了一个家》。写的是《北京人在纽约》的作者曹桂林的“一段悲剧。”“夫妻反目,父女戍仇,公司倒闭,债务累累...  相似文献   

7.
《销售与管理》2005,(1):66-66
深圳市文博会现场,在“深圳成功梦工场文化产业集团”的展位上,有一个很大的彩色画面,上面有几个醒目的大字《要做就做第一名》,红色的天幕上还挂着几个世界名人的头像,居中的是成功学第一人陈安之。  相似文献   

8.
2002年12月,美国著名的商业管理杂志《快公司》(Fast Company),发表了汤姆.彼得斯为纪念《追求卓越》出版20周年写的文章《汤姆‘彼得斯的真心忏悔》,文后所附的作者介绍别具一格:“汤姆·彼得斯,首先是《追求卓越》的作者,其他都在其次。”  相似文献   

9.
《广告大观》2005,(8):158-159
香港著名创意人曾锦程写过一本书叫《十个广告九个丑》,中间讲到一个故事问及拿破仑是成功还是失败,很多人都想当然认为拿破仑应该是成功者。因为拿破仑非常出名,因为他是历史名人吗。但是曾锦程却说他是失败的。为什么?因为拿破仑是一个军事家,在其在位到最后战争结束的时候,法国版图比其在战争前少了。战争的目的是为了抢夺土地,  相似文献   

10.
职业品性     
每个人如何才能成为我们心目中的英雄,或者成为我们想成为的完美的律师?柯维提供了操作层面的思路。这是一个令人激动的机会,可以当面聆听著名的组织专家,《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的作者史蒂芬·柯维博士最近的讲演。在过去十年中,史蒂芬·柯维在企业领导力领域有着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
按"习惯规则"解释--WTO司法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TO《解决急端谅解》(DSU)在标题作“总则”的第3条第2款规定:解决急端机关要“用按国际公法对解释的习惯规则来阐明WTO各盖协议中的已有规定”。国际法的习惯规则,又称“国际习惯”,是指在调整国际关系实践中形成的为世界名国公认(其中包括默认)的,有约束力的一般国际法规则,最初这种习惯国际法大都是不成文的,后来陆续被编篡成用文字表术,如1964年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1969年维人《外关关系公约》,1958年《领海公约》等,相对而言,它与国际条约只约束其缔约国不同,习惯国际法具有普遍的法律约束力,国际社会的每个国家都有遵守它的法律义务。  相似文献   

12.
我的老朋友史蒂芬·柯维出版《与成功有约》(The 7 Habits ofHighly Effective People),探讨如何使人全面成功的七个习惯之后,又于2005年提出《从成功到卓越的第八个习惯》(The 8thHabit:From Effectiveness to Greatness),所谓第八个习惯就是:发现内在的声音。包括找到自己内在的声音,以及激励他人寻找到内在声音。事实上,在2002年我接受《CCTV4—未来99种》(影响未来若干年最有价值的理念)采访时,其中一个题目问到关于人类未来走向和趋势——您正在思考的问题?我的回答是:“人类未来的走向,心灵的净化,更重生理的需要。我们应该有更多的思考,如何使人从自私的天性,变为富有同情心,并愿意主动关心别人,这才是有价值的事。有许多人认为,研究生命科技是为了要延长人类的寿命,但是人的生命延长了,自私的天性却不改变,其人性的丑陋面将使世界死气沉沉,所以,人应该思考在有生之年,如何多做些有意义的事,如何去帮助别人,给需要的人更多的关怀,这个世界才会生生不息并具有希望。”之后,2003年我在清华大学与人民大学 EMBA 开了《领导与变革》的课程。在这门课程第一章,我谈到的就是领导者自我的“内向修练”,也就是必须透过不断的反省,来清除自我潜在意识里的无知,使自己可以坚持走在诚实正直的道路上。这跟柯维博士谈到“发现自我由在声音”是一致的,我特别想跟企业家分享的是,人的生命就是应该享受的,所谓的享受不在于物质,而在于我们的生命价值跟意义的体现。因此,从根本来想,如何能够使我们的生命具有意义跟价值,就是必须做自己认为具有高度意义的事情,是什么样的事情呢?也就是从倾听自我内在声音开始。诚如知名作家波斯特爵士所言:“我们必须朝向自己的内心观察自己、观察灵魂,观察并倾听,直到你找到那个你一直在梦想的东西。”所以,我愿意很诚心地推荐柯维博士的这篇文章,期望每位企业家都能倾听自我内在的声音,进而开发自己与他人的天赋,以实现组织共同的梦想,让生命都更具价值。  相似文献   

13.
熊莉 《成功营销》2011,(8):78-81
《成功营销》记者在准备这期专题的时候.借来一本大卫·奥格威(David OgiIvy)的经典著作——《一个广告人的自白》.准备重温一遍大师的教诲。不料中途被一位80后混迹互联网圈多年的营销人”抢走”,他一气儿读完这本书.还花了大半天时间将大师的广告法则分享给其他两位朋友。只记得他在读书笔记的开始写下这样一句话:“古老智...  相似文献   

14.
许多人都可能读过Peters和Waterman合写的《追求卓越》一书。这本书在中国之外的其它国家和地区销量至少有六七百万册.而在中国至少有六七个版本印量也应在百万之上,Peters和Waterman两位先生曾是麦肯锡的管理顾问.这本书的原材料也来自于由两个人主持的一个大型研究项目.以探讨当时美国最成功的大企业成功的奥秘。当时.作者和读者都深信.这些成功的企业会长期地成功下去。  相似文献   

15.
杨育谋 《广告大观》2007,(10S):60-62
随着《哈利·波特》第七部终结篇和哈利·波特系列电影第五部《哈利·波特与凤凰社))的登场,新一轮的哈利·波特热潮再次席卷全球。从最初出版时的默默无闻,到成为销量仅次于《圣经》和《毛主席语录》的史上最畅销小说,再变成一个票房总收入超过43亿美元的系列电影,再到各种衍生产品的热卖,《哈利·波特》系列一次又~次席卷全球。到底是什么魔法,让《哈利·波特》这样连续不断地演绎它惊人的奇迹?[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纪中展 《创业家》2014,(4):94-101
“说”容易,做起来难。当下的“互联网思维”成就不了创业者,只不过捧红了又一批“成功学”讲师。人人都在谈论“互联网思维”。它的两个年轻的代言人马佳佳(张孟宁)和黄太吉(赫畅)骤然走红,剧烈撩拨着创业者的心弦。成功捷径就此找到,擦边球、毒舌、搏出位就是互联网的真谛。运用“互联网思维”,颠覆市场巨头指日可待。  相似文献   

17.
文章将史蒂芬·柯维《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的统合综效行为习惯作为切入点,通过分析我国现行机制下中小企业的发展困境,探讨高效能团队的合作模式,旨在从行为习惯方面入手,打造高效能的合作团队以改善中小企业管理,论述统合综效思想在我国中小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成功的标准     
许多人都可能读过Peters和Waterman合写的《追求卓越》一书。这本书在中国之外的其它国家和地区销量至少有六七百万册而在中国至少有六七个版本.印量也应在百万之上。Peters和Weterman两位先生曾是麦肯锡的管理顾问。这本书的原材料也来自于由两个人主持的一个大型研究项目。以探讨当时美国最成功的大企业成功的奥秘。当时作者和读者都深信.这些成功的企业会长期地成功下去。  相似文献   

19.
婷婷 《中国广告》2006,(11):34-39
提起英国维珍航空公司,映入人们脑海中的一定是轻松活泼、妙趣横生的风格.正如维珍航空公司创始人理查德·布兰森所言:“我做生意的主旨就是为了乐趣,这一原则贯穿始终,维珍之所以成功,秘诀就在于此,而非其他原因。”时至今日.“乐趣”已经成为维珍航空品牌价值的核心,深植于每位维珍航空公司员工心中、因为对于维珍航空而言,品牌就是一种承诺:即为旅客提供无穷的乐趣。作为英国备受尊敬的知名品牌——维珍(Virgin),自1984年创建以来,今天的“维珍”早已超越了其词义所涵盖的原意,代表了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叛逆、开放、崇尚自由。“飞行应是一件有趣的事”是Virgin的的信念,提供娱乐性的体验是Virgin的一贯目标,公司创始人理查德·布兰森(Richard Branson)是一个喜欢搞“新意思”的家伙,他把维珍独特的价值定位(商务级价钱,一流的座位)与“反叛大航空公司”(提供娱乐性体验的航空公司)的个性结合起来,维珍航空公司现在已经成为21世纪全球最具有影响力,最具有活力创造性的全球性品牌和知名度的品牌之一,涉及的领域有航空、火车、金融、饮料、音乐、移动电话和旅游等行业,维珍代表着品质、创新、有趣和敢于挑战竞争的品格,当然,还有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相传,神话故事《天仙配》中的七仙女被王母娘娘强召回天庭时,对人间依依不舍。禁不住掉下两滴伤心的眼泪,其一滴落在中国台湾,而成著名的日月潭;另一滴落在中国长春,而成享有“绿海明珠”之美誉的净月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