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资源稀缺度愈高,工业愈发展,农业要求保护的程度愈高。保护农业生产力已成为当今农业发展最沉重的问题。编者按根据农业生产力的生存环境和成长性质,笔者认为,在农业这个特殊领域里,应把解放生产力、保护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这三个问题都给予重视,统一加以研究,这对保障农  相似文献   

3.
4.
徐建农 《乡镇经济》2002,(6):9-10,17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农业产业化在我国农民迅速发展,它带来的不仅是生产经营方式的变化。更是对农业生产方式的一种创新。本文从我国当前农业生产方式的特点及缺陷入手,分析研究了农业产业化对农业生产方式 ,并提出了进一步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6.
王春玲 《特区经济》2005,(5):303-305
一、人们对地方保护主义的一般认识。地方保护虽然是在工业化过程中由于地区发展不平衡,商品经济不发达,市场体系不完善而形成的经济贸易保护现象,但近年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区域性差异的加大,农业地方保护现象在一些地方也日趋严重。这些地方凭借自己拥有的某些权力如对当地农业资源与产品的控制权,当地经济发展的行政权等,以促进本地区农业发展和保护本地区经济利益为借口,  相似文献   

7.
8.
毛泽东从变革农业生产关系着手为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创造制度性平台,为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创设前提。毛泽东高度重视作为农业劳动者的农民的素质的提高,高度重视以农业生产工具(农业机械化)为重点的生产资料的现代化水平的提高,重视作为农业现代化核心要素的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农业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从而促进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促进农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经济学的角度探讨了观光农业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以期为观光农业的发展,提供经济学理论基础,并为在实践中提高人们对观光农业的认识,更好地发展观光农业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0.
11.
发展既要考虑当前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的需要。发展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这就是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需要合理地应用现代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作为当代最新、最活跃的科学技术——农业生物技术,对可持续显展有着重大影响。农业生特技术包括DNA重组技术(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技术、体细胞克隆技术以及其它技术。合理利用和开发农业生物技术能极大地提高生产力和生产救率。农业生物技术在恢复生态平衡、消除环境污染和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尽管农业生物技术能促进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但应用不当或滥用就会出现“生物污染”,反而会严重阻碍社会可持续发展,甚至给人类带来灾害。人类一方面要加强农业生物技术资源以及应用的研究和开发,促进其向商品化转化,另一方面要避免农业生物技术的负效应。总之,要合理使用和开发农业生物技术,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恩施市是农业大市,80%左右的人居住在农村,放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直接关系着全市整个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因此,农村工作必须坚持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机遇,千方百计发展农村生产力,从而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加快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进程。  相似文献   

13.
我国大力发展农业风险投资的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秀红 《北方经济》2005,(11):62-64
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根本途径,就是促进高新技术成果向生产力转化,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与风险投资的特点,决定了风险投资对于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4.
合作社从产生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在以人为本、统筹协调、可持续发展新发展观的大背景下,以合作社本身发展的情况为主线,结合世界政治经济等综合因素,可将其划分为五个阶段:1844年之前近百年,为合作社的萌芽阶段。近代合作社萌芽产生于资本主义发展较早的英、法等国。从184  相似文献   

15.
我省自然条件多样,长江、淮河横贯东西.划出平原、丘陵、山地相间排列的格局。近十年来,全省农业生产力得到很大的发展,在各区域共同发展的过程中,农业生产力布局也发生了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6.
通过考察1949~2006年我国农业经济的重要数据,文章验证了农业生产力决定土地制度的规律,农业生产力、土地所有权边界及农业经济绩效三者的变化存在着高度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土地股份制合作和行政村合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为我国土地制度进一步改革提供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内黄县是个农业县,农村、农业、农民问题事关大局。近年来,通过农业结构调整,农民从中得到了实惠。因此,必须以农民增收为目的,进一步优化调整农业结构。在农业结构调整中,要注.意三个问题:一是突出市场导向作用。效益最好的,是我们调整的方向,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农民种什么、不种什么,种什么效益最好,不是哪个领导说了算,而是市场说了算。掌握市场规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