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呼伦贝尔市将“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工作列入全市就业工作考核目标,在援助零就业家庭成员实现就业的同时,实施零就业家庭子女助学工程,并列入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通过帮助零就业家庭子女提高就业能力,达到促进零就业家庭成员实现稳定就业和家庭脱困的目标。2009年全市又援助了77名零就业家庭子女和23名下岗特困家庭子女,  相似文献   

2.
刘虹 《中国就业》2007,(11):60-60
目前,随着最后一个“零就业家庭”的消除,浙江省宁波市江东区提前四个月实现到年底基本消除城镇现有零就业家庭的目标。 江东区为彻底消除“零就业家庭”,从落实就业援助政策入手,初步建立了“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长效机制。一是建立了社区、街道、区就业管理服务处三级就业服务网络,各级就业服务部门成立“零就业家庭”消除工作组,[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济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就业再就业工作,特别是把城镇“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作为工作重点,实施积极有效的援助政策和工作措施,着重解决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有力推动了全市就业援助工作的开展。今年1—11月份,全市通过各种渠道安置3494户“零就业家庭”中4867人就业,提前完成“零就业家庭”存量消零的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4.
《中国就业》2007,(7):9-10
2005年初,我们在全省范围组织了离岗失业人员状况入户调查,发现还有14.3万户“零就业家庭”成为最迫切需要援助的就业困难群体。为此,省委、省政府提出确保城镇有就业需求的“零就业家庭”至少有一人实现就业的工作目标。两年来,全省各级政府把援助“零就业家庭”作为就业工作的重点,认真履行政府促进就业的责任,完善政策,开发岗位,加大援助力度,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5.
为全面贯彻落实《就业促进法》,进一步做好城乡统筹就业工作,建立困难就业帮扶长效机制,全方位、多层次地为城乡“零就业家庭”和农村“零转移家庭”提供职业指导、技能培训、岗位推荐、扶持创业、落实优惠政策等各项援助措施,2009年3月,该区正式出台《关于建立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具体目标就是采取强有力的行政措施,建立零就业、转移家庭就业援助绿色通道,确保全区的零就业(转移)家庭“出现一户,帮扶一户,消除一户,稳定一户”,动态为零。  相似文献   

6.
《审计文汇》2006,(7):3-11
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为认真贯彻省委提出的“确保有就业需求的零就业家庭至少有一人实现就业”的要求,省政府认真研究措施,制定政策,2005年以来已解决了14.3万户零就业家庭的就业问题。但是,部分已就业人员的就业和收入还不稳定,零就业家庭的动态性决定了就业援助工作的长期性。同时,解决棚户区改造回迁居民的就业再就业问题,帮助他们实现安居乐业,已成为当前就业工作的紧迫任务。为全面落实省委关于在全省建立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长效机制的要求,现就进一步做好零就业家庭和棚户区回迁居民的就业援助工作提出。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南宁市围绕创建"充分就业城市"目标,把消除城镇零就业家庭和农村零转移就业家庭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突出工作,提出了"家家有就业,户户有收入"的工作目标。2003年以来,全市共消除了2300多户城镇零就业家庭、消除了8000多户农村零转移就业家庭,实现了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有力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8.
简讯     
衡南县积极开展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活动衡南县委、县政府把解决零就业家庭就业问题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在全县组织开展了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活动,取得了初步成效,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广泛好评。一是深入调查摸清底子。零就业家庭向社区劳动保障服务中心提出申请,乡镇社区劳动保障服务中心进行认真审核,审核后在居民集中地予以张榜公示。  相似文献   

9.
零就业家庭和困难群体就业问题是当前就业工作中的突出问题,是关系民生和社会稳定的一件大事,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山东省对零就业家庭就业工作非常重视,2007年10月,省政府召开的全省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和省厅召开的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座谈会对此提出了明确的工作要求和目标任务。菏泽市在会后以市政府办公室文件下发了《关于贯彻省政府鲁政发[2007]45号文件进一步做好城镇零就业家庭和农村零转移就业贫困家庭就业援助工作的意见》,要求各县区确保完成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10.
为促进充分就业、建设和谐铜鼓,去年以来,江西省铜鼓县采取了一系列援助措施,着力解决零就业家庭就业问题。到2007年春节前,全县146户零就业家庭中,已有185人实现了就业再就业,其中一户一人就业的107户,一户两人就业的39户。至此,全县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零就业家庭全部实现一户至少有一人就业,全县零就业家庭实现了动态为“零”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劳社部发[2007]2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为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关于"扩大再就业政策扶持范围,健全再就业援助制度,着力帮助零就业家庭和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的精神,落实国务院领导同志提出的"争取到今年底基本解决零就业家庭就业问题"的要求,现就全面推进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工作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2.
吕炼 《中国就业》2010,(8):28-29
怀化市地处湖南省西南部,属经济欠发达地区。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牢固树立民本思想,围绕“构建和谐怀化,实现富民强市”目标,大力实施为民办实事工程,通过把握“四个关键”、开辟“四条渠道”、建立“四个机制”,着力解决“零就业家庭”就业问题,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共援助“零就业家庭”就业2619户,在全市范围内动态消除了“零就业家庭”。  相似文献   

13.
浙江省湖州市2006年率先在全省开展了创建充分就业社区试点,2007年在全市全面推进,并把消除零就业家庭和援助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作为创建充分就业社区的重点目标。2007年底,全市165户"零就业家庭"中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249名失业人员全部实现了就业再就业,如期实现"消零"目标。  相似文献   

14.
于玲 《中国就业》2007,(11):10-11
消除“零就业家庭”工作是鞍山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中的一项创举,标志着鞍山市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上了—个新的台阶。根据工作实践,笔者现对消除“零就业家庭”工作的开展作出几点分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种夏 《中国就业》2008,(8):43-44
零就业家庭因年龄、身体状况、文化程度、技能水平等多方面原因造成“就业难”.这也成为整个劳动就业工作的难点之一。济南市劳动保障部门在做好零就业家庭就业帮扶的工作过程中.充分发挥基层劳动保障平台的作用,建成城区内62个劳动保障服务中心、建成城区外74个劳动保障事务所以及全市4857个劳动保障协理员成为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工作的主力军和排头兵。  相似文献   

16.
八面来风     
《中国就业》2011,(4):60-63
聊城市茌平县措施给力帮扶困难群体就业为促进就业再就业工作再上新台阶,聊城市茌平县以"城乡双零就业家庭"和"4050"等就业困难人员为重点,建立县、乡、村三级劳动保障帮扶机制,全面开展就业援助。  相似文献   

17.
《中国劳动保障》2010,(7):56-57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事局、劳动保障局:为全面履行就业促进法赋予的就业援助工作职责,切实做好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就业工作,实现就业援助工作精细化、长效化,现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8.
《中国就业》2008,(3):30-32
“零就业家庭”已成为城镇最为困难的群体。为了帮助“零就业家庭”中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成员实现就业再就业,2005年8月,四川省南充市在全省率先启动和实施了“零就业家庭”再就业援助。截至2007年底,全市共认定“零就业家庭”4407户,  相似文献   

19.
各地动态     
辽宁阜新十项措施构建零就业家庭援助长效机制为提高零就业家庭成员的市场就业能力和稳定的就业素质,辽宁省阜新市采取十项举措建立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长效机制:一是计划开发1.5万个公益性就业岗位,重点解决零就业家庭成员、棚户区回迁居民中的“4050”人员和破产矿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再就业,按规定给予一定的岗位补贴和社保补贴。二是要求各级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对本单位后勤服务岗位进行清理,把适合零就业家庭成员、棚户区回迁居民中“4050”人员的就业岗位腾出来,按公益性岗位优先安排其就业再就业。三是结合“工业年”活动,创建再就业基地…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继续“扩大再就业政策扶持范围,健全再就业援助制度,着力帮助零就业家庭和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浙江省政府提出“促进农村低保家庭劳动力就业”,这些不仅是对就业困难人员的关心,也是党执政为民理念的具体体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也为新时期进一步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推进城乡统筹就业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方向。宁波市作为我国经济较发达地区和全国最容易就业城市之一,近几年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