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范力很喜欢自己的工作,因为这几乎和他上学时的梦想是一致的。他大学时,曾做了七年的剪报,将那时所看到的觉得难得的创意和有趣的设计都收集起来,以便启发自己,能想到最热衷的事情就是营销中的创新。到了上海大众之后,范力日常工作的压力很大,但是目前,他已经学会自己把压力卸掉。他爱玩,爱旅行。对于旅行的形式和目的地却从来没有特殊的要求,用他的话来讲,旅行本身就是随性的,何必一定要讲究形式呢。每次旅行之后,他都会在自己的博客上写游记,和同道的朋友们相互探讨旅行中的乐趣和一些经验。当谈到自己最尊敬和崇拜的人时,范力的回答令人意想不到,竟然是麦当娜,“她从来没有把自己当做年纪大的人看,这么多年来一直坚持走在别人的前面。”“我是同样好强的人,一直希望也相信自己是最优秀的。”  相似文献   

2.
曾在惠普公司工作十年有余的郭越,一年前加盟索尼爱立信,由于之前所积累的成功经验和对市场工作的热衷,他已经成为公司市场部的金领职员。郭越说自己是双重性格:酷爱工作的同时酷爱生活;酷爱挑战和冒险的同时酷爱安静和舒缓。常常挂在嘴边的“work lifebalance”是他一直坚持的生活信条。下班以后的时间从来不会让别人支配。可以说,今天的他已经找到了自己喜欢的工作和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郭越认为工作时间之外一定要回归生活,而在家里读书、读杂志、听音乐和四处的旅行则是生活中重要的环节。他最喜欢滑雪,近几年来,每年的所有假期都用来找好的雪场滑雪度假。如今,他已经制备了齐全的装备,制定了严密的旅行计划,谈到这些时,他满脸充满了兴奋的笑。  相似文献   

3.
1995年开始,郝焕曾在美联航任职十年,后来被评为行业金牌销售。他喜欢旅行,也去过世界上很多国家旅行,但是和其他人的区别在于,他喜欢到世界各地的地道酒吧、餐馆体验当地的美食美酒,其他的东西不是要点。由于工作的原因,郝焕比绝大多数中国人都提早出国旅行。谈起这笔“吃喝享乐经”,郝焕便兴奋地讲起他的心得。他说自己年轻时候喜欢啤酒,开始全世界旅行之后改为红酒。谈到国外的美食,他坚持到国外一定要吃当地正宗的西餐。用郝焕自己的话来说,“吃是很重要的事情,也是生活中很重要的体验。国外的人总是说中国人住二星的酒店、吃低档的餐馆和买最贵的名牌。我十分反对这样的旅行,”郝焕每年的全部假期和绝大多数的开销都花在旅行上。在北京的时候,工作之余也是唱歌、酒吧,很享受。  相似文献   

4.
复旦新闻学院毕业之后,孟宇峰在上海《新民晚报》工作十一年。之后考上法国巴黎高等商学院的第一批 MBA,回国后加入世界五百强企业之一的公司任市场经理。洋洋洒洒的学习和工作经历令孟宇峰拥有比较优厚的薪水和丰富的人生阅历。他常说自己是一个比较固执的旅行者,从来不会参加旅行团,从来不喜欢去大众景点。尽管很早就开始到国外旅行的他,早期难免在签证和各种繁杂的手续上遇到麻烦,但是他仍然坚持每次旅行从始至终都自己料理。他喜欢旅行前做好充足的功课,细致到每天的安排都事先想好,所以,旅行对于他来讲,是从来不打没有准备的仗。最近,他正在撰写一本自己的书,取名叫《巴黎飞鱼》。书中正是讲述他在巴黎留学时的种种,以及自己最热衷的深海钓鱼经历。  相似文献   

5.
无论怎么看,他都是一个硬汉,一个有型,有性格的男人。在别人眼中,他的经历几乎难以令人相信,用他自己的话来描述这十年的生活就是,“坚持将近十年在认真地玩着,这是需要毅力的。”十年前郭川毅然离开了待遇优厚、工作稳定的航天部,开始认真地做起自己喜欢做的事。那之后,从来就喜欢冒险和刺激的他开始尝试各种挑战极限的运动,滑水、飞行、滑雪、登山……几乎所有上天入地的事他都做过。直到有一天,当他发现自己爱上大海之后,他便开始了驾帆船航海的生涯。曾经有很多次,帆船在大海上遇到危险,甚至漂至不知名的小岛,郭川仍从没有放弃过,硬是独自在小岛上休整,等待下一次的扬帆。其实,他更像是一个孩子,执着地追求着自己心爱的生活。  相似文献   

6.
当陈坤还在希腊留学的时候,有一次乘船从一个岛上回雅典,那里是上船不检票下船检票,他就在离雅典很近的一个岛下船去玩,然后准备从这里再买票回雅典,结果,他原来乘的那班船后来沉没了。虽然回想起来有些后怕,但他仍然非常喜欢旅行,旅行对于他来说是一个增长见识的好方式。旅行时,陈坤会带上相机,尼康80~200:但是更重要的  相似文献   

7.
为什么去旅游? 儿子上幼儿园时,我不主张学文化而整天带他“瞎转”,就曾摘得“不可理喻”的桂冠。上小学总带他走南闯北,又成为众人眼中“不务正业”的代表。至于带儿骑车旅行,就更成为花钱买罪受的另类人物了,而我乐此不疲、九牛不回。因为从此海洋、沙漠、森林、草原在儿子的记忆中不再是抽象空泛的名词,而是具体形象的一种经历。看着儿子困苦时的表现和成功后的喜悦,更  相似文献   

8.
从互联网兴起直到成为泡沫,最终归于平静,于海民不离不弃地在互联网头号企业搜狐公司工作了6年。用他自己的话来讲:“6年以来在互联网公司的工作,给了我一颗不落伍的心气和很多好的工作经验。但是,现在自己已经31岁了,总觉得生活应该有个改变了,现在会有一些对自己重新思考和感到一些压力。”星座上来看,狮子尾巴处女头的他,具备非常明显的双重性格。一方面他希望有自己专注的事业,同时要有自己独特的爱好,热爱生活。于海民曾在搜狐组织越野车队“三妻(三人已婚)四切(切诺基)”,并跟着张朝阳、王石多次攀登险恶环境的雪山。攀登是他一直热爱和坚持的旅行目的,那么,当一座座的雪山被他征服之后,于海民人生的目标又该是如何的呢?  相似文献   

9.
圣·奥古斯丁说:"世界是一本书,而不旅行的人只读了其中的一页。"著名学者、观复博物馆馆长马未都先生曾受英国旅游局之邀,前往英国进行为期一周的文化之旅。有趣的是,英国旅游局并不是看中马未都博物馆馆长的身份,而是被他独特的旅行理念所打动。如今,出国游已经成为了很多国人最向往的度假方式之一,越有名的风景名胜,大家都越争先恐后地抢着去。但马未都的每次旅行却常常"逆"潮流而动,不走寻常路,反而给自己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和感悟。本文就带你走进旅行家马未都的世界,一起分享他的私家旅行秘籍。  相似文献   

10.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哈佛大学教授Arthur Schlesinge Sr.曾撰文称,美国向世界做出了诸如联邦主义原则、慈善精神、公立学校等10项贡献.对此,美国著名环境史学家Roderick Nash认为,“他本来应该再加上一项——国家公园”①.从1872年创建的黄石公园算起,美国国家公园已经走过了近一个半世纪的历程,不仅成为世界自然保护的典范,更成为美国文化的重要象征,被誉为“美国从未有过的最佳创意”②.美国国家公园开创了出于公众利益而保护自然资源的新模式,对世界其他国家的自然资源保护起到了重要的启发和示范作用,深刻地影响了世界国家公园的发展历史.本文试图从历史学的角度,对美国国家公园发展与管理中的一些历史经验进行简要总结.  相似文献   

11.
《旅行代理商》 《旅行代理商》(Travel Agent)是美国旅行业的全国性新闻刊物,也是美国历史最久,发行量最大的旅游专业杂志。主要刊载美国以及世界各地区的旅游信息,介绍世界各国和地区的旅游景点、旅游设施、旅馆、交通等,主要栏目有:“航空”、“汽车租赁”、“游轮”、“旅馆”、“零售商”、“国际旅游”、“旅游界人事动态”、“体育旅游包价”等,还经常刊出美国各州和旅游区的专刊。  相似文献   

12.
出国旅行,会感觉到异国他乡的风俗习惯和本土有着非常大的差异。对于中国人来说,最为常见的不习惯恐怕就是付小费了。在国内,如果你在结账时说一声“不用找了”,没准对方会像受了侮辱一样庄严而自尊地把找零一毛不差地给你,更别说特意给小费了。而在国外,给小费是很多国家的风俗习惯,是对所提供服务付费的一部分,而且小费是服务从业人员的一项重要收入。所以,入乡随俗,该出手时就出手吧。在美国各种场合小费多如牛毛,没有小费几乎寸步难行。上餐馆、旅行住店更是切不可忘记,否则遭人白眼不说,背后还要被诅咒祖宗三代;要不就是晚上回到房间里缺这少那,特别是卫生间里,“纸”到用时方恨少。  相似文献   

13.
改变自己     
很久很久以前,人类都还赤着双脚走路。有一位国王到某个偏远的乡间旅行,因为路面崎岖不平,有很多碎石头,刺得他的脚又痛又麻。回到王宫后,他下了一道命令,要将国内的所有道路都铺上一层牛皮。他认为这样做,不只是为自己,还可造福他的人民,让大家走路时不再受刺痛之苦。但即使杀尽国内所有的  相似文献   

14.
烈日依然炎炎,似乎所有的玩乐都要冒着被烤焦的风险,而潜水却是个美丽的意外。湛蓝的海水里,色彩鲜艳的珊瑚礁上聚集着各种神奇的海洋生物,水下的世界可谓精彩纷呈。大海之上,是喧嚣嬉闹的游人;大海之下,是一个无声的世界,潜入其间,失去语言,失去听觉,唯有呼吸调节器发出的"嘶嘶"声,让你有机会可以感受到完全置身于另一个世界的奇妙和不可思议,让你也可以像鱼儿一样领略海底世界的波澜壮阔。在这个失语的世界里,人的思维却是处于兴奋状态的,就如同那些从眼前自由摆动、肆意游走的鱼儿,那些绚烂的海底颜色……潜水,能带我们到一个神奇的海底世界。背上你的旅行包,跟小编一起来一趟神奇的水下探险吧!  相似文献   

15.
许巍很喜欢旅行,他说:“旅行是亲近自然,是身心的放松,而最大的意义在于人会思考关于生命的东西”。1998年,许巍和爱人去云南的一次旅行给了他很大触动,为了纪念这次旅行,他创作了《温暖》,“天空是如此湛蓝,永远翠绿的苍山,我爱蓝色的洱  相似文献   

16.
回归之道     
去年一月份,我的中文老师温先生跟我说他打算去一趟广州。他在移民到美国之前,绝大部分时光是在这座中国南方城市度过的。温先生今年74岁了。据我所知,他最近8年里连纽约都没有离开过半步。“我爱广州胜过任何地方。”他美滋滋地对我说。我懂得一座城市会成为人内心的一部分,于是我祝愿他一路顺风。我一年前刚去过广州,也知道从温老师在广州的那个年代开始,城市的巨变已经让这座有着数百年历史的内河港口换了模样。今天的广州是川流不息的公路和繁忙的地铁  相似文献   

17.
日本青年学生历来有毕业纪念旅行的习惯,但近几年旅行的天数在逐年缩短,毕业纪念旅行市场被一般的包价旅游所占领。为此,经营毕业旅行的企业正煞费苦心突出学生特色。 日本交通公社下属的地球俱乐部已经推出“青年纪念旅行”、“语言研修”和“家庭寄宿旅行”等产品,期望达到1.8万人。近几旅行社的节庆事业本部推出了名为“我的旅行  相似文献   

18.
数字     
第二世界旅游及旅行理事会预言,今年,中国人在旅行方面将超过日本人和德国人,跃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世界旅游及旅行理事会(WTTC)在柏林国际旅游交易展上介绍了一份研究报告。  相似文献   

19.
张骁鸣 《旅游学刊》2016,(11):14-21
流行文化中有关“旅行的意义”的说法并不少见,但如何对“旅行的意义”进行阐释却很少有人研究.该研究从“意义”的3种常见用法——价值与目的、含义与语义、语境与范畴——入手,主要借鉴现象学的分析方法,得到了如下主要观点:①存在两种阐释“旅行的意义”的可能方式,即可以将其理解为旅行行为本身在语境、含义、价值之间的一种整体性关联,也可理解为嵌套于人们的整个生命时空或生活世界之中的一种基于“旅行-意义”的关联,因此未来的相关研究需要从旅行这个相对封闭的小世界跨入日常生活这个开放的大世界;②人们是先行在前语言的层面上获得了原初的“旅行-意义”,然后才有可能在一定的语境中用语言来获得派生的“旅行的意义”;③对“旅行的意义”这个命题来说,更合理的提问方式应该不是问旅行的意义“是什么”,而是问旅行的意义“如何(发生)”.  相似文献   

20.
有人说,世界名城中,最美的是巴黎。巴黎的美各种各样,在每个人眼中都不尽相同,在我看来,游览巴黎就像是在玩一个拼图玩具,不同的景观,不同的风情,可以拼出多姿多彩的美丽景色。我们应法国航空公司的邀请,在巴黎进行了5天的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