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中国广告》2008,(7):104-105
手机作为第五媒体的广告营销价值得到广泛关注,如何运用?方式是怎样的?是众多广告主迫切关注的,下面以手机、汽车、互联网等三大行业作一个全面的剖析。手机行业——分众展示,精准到人想卖手机,当然不能错过在手机上投放广告。手机作为无线广告的媒介载体,  相似文献   

2.
杨文京 《销售与管理》2006,(2):112-112,114,116
面对细分市场,就需要分众营销,提高广告传播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认真考虑广告传播策略,仔细制定媒体投放计划。  相似文献   

3.
这几年整个市场变化特别大,过去我们说有一个大众市场,就是大家都很一致的,那么有大众媒体做这个广告,也很有效果,但现在发现,大众媒体的效果不是那么有效,关键是这个市场变了,变得很细分,是一块一块的.这个时候.媒体要改变,从过去大规模的那种覆盖、投放,变成针对一个一个的族群,或者是群体做广告.这个时候就有分众的概念出现。所以从这一点上.我认为分众传媒符合了市场发展的一个趋势.就是市场细分。分众是有多种多样的.手机是一种分众市场.有线的数字电视是一种分众市场.楼宇电视也是一种分众市场.是根据消费者不同的行为特性去制定你的媒体。还有卖场,医院,候车厅.就是根据消费者不同的生活习惯、行为形成的一个圈.这些圈就是媒体的一个投放的机会,分众传媒也好.分众媒体也好.它的立足点是和消费者的变化相吻合.它就能捕捉这个市场机会。分众传媒现在的理念是要建立一个生活圈的媒体群,即是将广告植入到消费者的自己生活轨迹之中。  相似文献   

4.
随着市场碎片化、受众分众化、媒体多样化趋势的日趋凸显,媒体传播价值的考量成为了企业投放广告越来越重视的问题。高端品牌究竟该如何选择媒体,如何寻求效益最大化,这是很多广告主所面对的现实困局。如何更多更好地吸纳广告主的投放,构建媒体自身的平台价值,也成为了众多媒体关注的焦点。8月12日下午,近20名专家学者汇聚北京汉华国际饭店,共同探讨高端品牌的媒体传播策略。[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基于分众传播的企业广告媒体选择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双玫  李煜 《江苏商论》2008,(1):106-108
大众传播时代,"有一半广告费被浪费"是企业普遍的苦恼。针对目标受众精准细分而诞生的分众传播的出现,使企业一贯使用的与大众传播方式相适应的大规模,粗放性的广告媒体投放策略显得不再适宜。本文通过对我国企业广告投放及媒体选择现状的分析,在分众传播的理念下,对提高企业广告效率、科学的媒体投放选择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刘国基 《中国广告》2005,(3):184-185
电视广告具备一种"造势"功能,这种轰动效应是分众广告根本无法比拟的,而分众广告则更像是一种游击战。分众媒体、小众媒体的兴起是现代都市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它只是对大众传媒一种有益的补充.说大众广告即将落寞.我不认同这种观点. 大众广告和分众广告对企业营销起到的是两种不同的作用.两者的可比性也不是很大.大众媒体的班盖率和到达率相对较高,是否  相似文献   

7.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思维模式也摆脱了束缚,对于传统的广告已经不屑一顾。企业要想适应时代发展潮流,就必须从自身作出改变。新媒体传播时代广告被浪费,促使大部分企业承受着苦恼。由于精挑细选的受众,对于广告的需求更加挑剔,企业使用的与大众传播方式相适应的粗放性广告投放策略已经难以适应时代发展需求。本文基于分中传播的企业广告媒体选择展开研究与讨论,阐述了我国企业广告投放与媒体选择的现状。在分众传播理念下,进一步提高广告投放效率,对于广告的科学选择投放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8.
广告作为一种商业传播,其有偿性决定了其终极目标就是追求传播效果的最大化.但要达到这一效果的前提就是让信息传递给尽可能多的广告的目标受众.随着市场不断分化,受众不断被细分,那种追求以量取胜的"轰炸式"的广告投放再也达不到既定的传播效果了.而新媒体的不断产生媒体自身定位的分众化又为广告的分众化传播提供了物质条件.本文利用市场学的受众细分理论结合目前中国的传播媒介环境的新的格局现状,试图对广告传播从大众向分众传播趋势可能性和现实性做一探究.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以分众传媒为代表的分众媒体在我国迅猛发展,使得传媒业越来越呈现出分众化的趋势.本文详细剖析了传媒业分众化现象的形成原因,并探讨了其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企业制定恰当的媒体策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郭大帅 《广告导报》2005,(6):124-124
有人讲,现在有三个分众市场的钱最好赚,那就是“中老年、妇女和儿童”;也有人讲,这三个市场的钱不好赚,分众越来越细,投入越来越大,巨大的资金压力更多地集中在广告的投入上。针对市场日趋分众化的趋势,如何选择准确、合理的媒体投放形式来实现更有效、更有针对性的,甚至是“四两拨千斤”的目标还是比较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王欣 《中国广告》2010,(9):154-154
如何把大众关注视线从单一媒体转移到媒体间的联动关系和共振规律上来,未来广告与优酷的战略合作,为行业指明了全媒体融合时代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成功营销》2012,(12):3
正现如今,品牌视频已经远远超越了原来的15~30秒广告,从病毒视频到微电影再到品牌自制剧,内容都更加丰富;从创新广告形式到投放方式,大家正在尝试推翻传统广告形态,以一种更能融入网站环境本身的形态,将广告植入其中,在不打扰用户使用的前提下,让他们观  相似文献   

13.
从2004到2006年,中国互联网网民分别增长约1700万和2600万(见表1),在这样的数字背后,对于广告主,我们需要关注的是:网民不断增加后,中国居民的媒体接触习惯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互联网形态对广告意味着什么?网民对于互联网广告的态度和接受度又是怎样?  相似文献   

14.
《商》2016,(13)
当今时代,广告已经成为商家竞争客户的重要途径。随着分众传播与自媒体时代的来临,新媒体的意义大多体现在寻找特定人群在某接触点上的媒介空白。而高校食堂对于大学生来说,就是一个具有独特意义的媒介接触点。作为新兴广告势力的餐桌广告,不仅拥有新颖的媒体形式,低廉的投入,丰厚的回报等诸多优点,而且是针对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进行营销,其受众集中,营销成本较低等优势,是众多商家的不二选择。我校目前三个食堂均没有餐桌广告的投放先例,为了了解我校餐桌广告的投放情况,通过查找资料,问卷调查等方法来掌握同学们对餐桌广告的看法,从而得出对餐桌广告的认知度。  相似文献   

15.
唐洁 《华商》2008,(20):13-14
2005年7月,"分众传媒"成功在美国的纳斯达克上市,成为海外上市的中国广告传媒第一股,震撼业界。此后,分众传媒倾力打造"生活圈媒体群",这更让分众互动模式成为广告界的关注焦点。深入挖掘分众互动模式背后所隐藏的巨大传播价值,是分众互动走向成熟化市场运作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6.
正不管是广告后遭遇的吐槽还是在社交网络上的二次创作与恶搞,都扩展了我们这则广告传播的边界,使得广告传播量远非止于我们投放的那几块屏幕。2013年7月,暴风影音召开新闻发布会,同时在分众广告的大屏幕上推出我们的最新广告:我们是老二,仅次于优酷。一时间,这则广告在视频圈和广告圈都引来了争议,有人不解,有人否定,有人喝倒彩。在众说纷纭过后,今天我不妨给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做这则广告的初衷和心得。  相似文献   

17.
《成功营销》2009,(6):9-9
IT分众筑巢引凤打造跨媒体资源平台;互动百科百万用户催生互联网新爆发点;世通华纳首创BCA地面覆盖管家;互动通国内领先的互联网广告服务供应商;新意互动“展示终端”提升汽车销售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姜红 《中国广告》2007,(5):64-65
中国广告:作为首席运营官,您目前主要的工作是什么?运营这一块,我今年主要的力量放在二线城市,客户的沟通,理念的传播都需要加强,但从广告需求来说,二线城市已经很强了。最早在分众投放广告的是国际公司,之后是电信等大客户,第三个浪潮就是民  相似文献   

19.
<正>企业广告预算中,有80%以上的费用投入媒体.比例相当高。中国广告起步较晚。大部分对媒体投放的研究还是处在较粗放的状态.特别是一些小广告公司代理客户充其量就是一个"黄金时段"的观念。一方面让多少企业主承受巨大资金压力。另一方面广告资金在投放中有多少由于不合理打了水漂。媒体的评估与选择是技术也是艺术.成功的媒体策略就是在分析目标顾客特点、产品特点和媒体特点的基础上求得三者的统一。进而实现目标顾客的针对性、表达力和适宜性和广告开支的经济性这一广告媒体选择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任颖秀 《中国广告》2005,(3):187-188
作为近年来海外的新兴事物,分众广告传入中国的历史很短,因其弊端的日益暴露,无论企业还是消费者大都持观望态度。分众广告的发展必然会遵循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经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追本溯源——分众媒体释义 "分众"是近年来才出现的新词汇,由美国的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首次提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