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解玺璋 《今日重庆》2009,(1):111-111
看了电影《梅兰芳》,觉得还不错。最初听说陈凯歌接了《梅兰芳》,以为他攥在手里一个“雷”.真担心会“炸”了他。因为前有《霸王别姬》,是他很难超越的;而且,《梅兰芳》毕竟不同于《霸王别姬》,它带着太多的禁忌,影片中的那副“纸枷锁”几乎就是其自身处境的写照。所以,对这部影片,我—直不敢太抱有希望。  相似文献   

2.
孟江波 《中国经济信息》2011,(10):F0002-F0002,1
他是当今丙烯画的佼佼者;他别具一格的画风在当代画坛占有一席之地:他的美术作品曾在国内外多次获奖,其中钢笔画《浏阳河之夏》、丙烯画《奔腾》、丙烯画《深秋》分别入选第八、九、十届全国美展;舞美服装设计《费加罗的婚礼》、《乐器推销员》、《异想天开》、《歌仙》、《图兰多特》(合作)获1986年布拉格舞美展荣誉奖  相似文献   

3.
诗礼堂位于孔庙东路的第一个院落内,是孔子故居的纪念性标志建筑。《论语》记载,孔子的儿子孔鲤从庭前走过时被孔子叫住,第一次问他学习《诗经》没有,孔子告诫他:“不学《诗》,无以言”,第二次问他学习《礼》没有,孔子又告诫他:“不学礼,无以立”,孔鲤于是回去学《诗》学《礼》。从此以后,学《诗》学《礼》就成为了孔子后裔的相训。  相似文献   

4.
芒克 《环球财经》2008,(10):120-120
与凯歌有好长时间没有联系,听说他在拍《梅兰芳》,要将梅兰芳身为普通人的一面呈现在观众面前,这是他的一种回归。从《霸王别姬》到《无极》,再转向《梅兰芳》,可说是绕了一个圈。  相似文献   

5.
高双强 《魅力中国》2013,(20):261-261
戏曲在戏剧中的地位至关重要,标志着—个剧种的自我特征。戏曲表演是指由演员扮演的角色通过舞台行动过程创造人物形象的艺术,作为一种具有独特魅力的艺术表演形式,戏剧表演以高度的艺术震撼力和冲击力赢得了无数观众的青睐,戏剧艺术也得以风靡全球,成为艺术品位的象征。近年来我在周口市豫剧团工作期间饰演了很多不同类型的角色,有《西湖公主》的龟将、《杨六郎招亲》中的傅丁奎、《骨肉恩仇》中的常德、《大祭桩》中艾迁、《小红袍》中的朱灿、《挡马》中的焦光普、《三岔口》中的刘利华等,这些角色我感悟都很深!《西湖公主》的龟将是一个武丑,不但要演出他的武功精湛,又要演出他的滑稽幽默,但滑稽而机智;  相似文献   

6.
熊怡 《今日重庆》2014,(17):39-39
“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这首邓丽君翻唱的《何日君再来》早已传遍中国大江南北。而它的曲作者,正是铜梁人刘雪庵。1905年11月,刘雪庵出生在铜梁一个书香之家。父亲生前跟他讲岳飞传,讲“精忠报国”的故事。爱祖国,爱民族,成了他一生的主旋律。刘雪庵坎坷的一生中,创作了《踏雪寻梅》、《长城谣》等脍炙人口的好歌。抗战时期,他还曾为郭沫若的话剧《屈原》谱曲,自己掏钱创办抗战音乐刊物《战歌》。  相似文献   

7.
Acosta 《走向世界》2007,(23):77-77
每个人心且中都有自己认为的伟大作家,一切全凭借经验获得。余华的书,我读《活着》、《在细雨中呼喊》、《许三观卖血记》、《兄弟》四种。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不是他的结构、语言或者他的独特性,而恰恰是他俯视众人的姿态,那种姿态里不但没有常见的做作,自以为是的教导,恰恰相反,他的悲悯,对任何人的悲悯,震撼着我。  相似文献   

8.
《特区经济》2006,(2):I0001-I0003
书法家,篆刻家郭勇孝先生在沈阳首创中国第一家为企业和个人起名定号的专业公司,轰动了全国。自88年开始为各界人士命名至今已有17年时间,《光明日报》、《工人日报》、《经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及香港《大公报》、《文汇报》等千余家媒体争相对此进行了报道。  相似文献   

9.
张海 《中国经贸》2005,(12):84-85
从事艺术创作的结果可能一样,但从事艺术创作所走过的路却很少相同。索宏源由隶书入手,曾在《张迁碑》、《乙瑛碑》、《石门颂》诸碑上下过精研功夫, 并且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如今受到世人称誉的是他的行草。索宏源的行草循着怎样的路子而形成今天的风格,当初他自己也许没有一个十分明晰的思路, 而他历年创作的作品,则表证着他播种、收获、再播种、再收获的轨迹。  相似文献   

10.
《中国报道》2011,(6):34-39
5月15日—19日,包括中国网、《北京周报》、《人民画报》、《今日中国》、《人民中国》和《中国报道》记者在内的中国外文局外宣媒体联合采访团前往四川,对汶川三周年重建情况进行采访报道。来自美国、法国、西班牙、日本和俄罗斯的五名外籍专家实地感受震区重建后,从他们的视角对汶川重建作出了观察与评论,本刊特摘选如下。  相似文献   

11.
吴爽 《东北之窗》2011,(11):24-25
张家声,人如其名。作为中国十大演播艺术家之一,几十年来他独特的声音传遍大江南北,家喻户晓。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到《抉择》、《故土》,他的声音在那个电视还不发达的年代,伴随着一代又一代人成长,给人们留下了一段又一段难忘记忆。6月8日,著名表演艺术家张家声应邀来连,参加世界海洋日大型交响诗画《我们珍爱海洋》的演出。作为压轴节目,张家声朗诵的由大连诗人创作的作品《珍爱海洋》唤起了整场的最高潮,照样是让人荡气回肠的浑厚声音,他的激情朗诵让大连市民领略了诗歌朗诵的最高境界。记者有幸在演出之前采访了张老。  相似文献   

12.
“人不经过某种生涯,是不会写出某种文字的”张恨水(1895-1967),原名张心远,祖籍安徽潜山,岭头乡黄岭村人。他在近半个世纪的写作生涯中,创作了一百多部通俗小说,其中绝大多数是中、长篇章回小说,总字数近2000万言,以《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因缘》、《八十一梦》四部长篇小说为代表作。在小说之外,他还写有大量文艺性散文和新闻性散文,再加上3000首左右的诗词和一些剧本,全部作品在3000万言以上。人称“章回小说大家”、“通俗文学大师”、新闻战线上“徽骆驼”。1939年12月,张恨水开始在重庆《新民报》连载寓言式长篇小说《八十一梦》。1945年秋,国共两党重庆谈判时,经周恩来介绍,毛泽东接见了张恨水,长谈两个多小时。握别时,毛泽东将延安土产的呢料和红枣、小米送给张恨水,张恨水全家深受感动。  相似文献   

13.
《学生之工作》和《五七指示》分别写于1919年12月1日和1966年5月7日。两文跨越的时空很大,但认真研读,反复比较,就能看到其中仍有一种合乎逻辑的联系,从中不难发现晚年毛泽东和青年毛泽东对他心目中理想社会的追求有着连续性、一贯性和统一性。所不同的是,和《学生之工作》相比,《五七指示》增加了"批判资产阶级"的任务。  相似文献   

14.
《世说新语》是我国最早的文言志人小说,记载了从汉末至南朝年间许多名士的言谈轶事,其中有关曹操的记载初步奠定了他在文学作品中的"奸雄"形象;《三国演义》一书则在创作过程中吸收和改造了这些故事,从而进一步发展了曹操的艺术形象,突出了他的"奸雄"本色。从《世说新语》到《三国演义》,曹操在历史上的真实形象被逐渐扭曲,其中的历史原因值得深入思考和探究。  相似文献   

15.
何辉东 《新财经》2006,(6):97-97
5月17日,距世界杯开幕还有24天,生产德国世界杯吉祥物的尼奇公司申请破产。破产的理由很简单:那头叫格里奥的狮子销路不畅,砸在厂家手里了。2004年底格里奥问世时,便受到了中国球迷甚至非球迷的喜爱。人们从这个可爱的动物身上可以看到许多影子QQ——《倚天屠龙记》中的金毛狮王、《侠胆雄师》中的文森特、《狮子王》中的辛巴——却唯独找不到足球的痕迹。如果非要与足球扯上关系,德国队门将卡恩勉强附会——他有一张酷似狮子的脸。  相似文献   

16.
潘文郁参加过中共"六大".六届三中全会,曾任党中央机关刊物《红旗》、《布尔塞维克》的副主编,又是《资本论》最早翻译者之一。还任过中央总行动委员会委员。是我党与张学良接触最早人员之一。1935年春牺牲于武昌。周恩来同志曾用"有重大贡献而牺牲"这句话评价了他短短的一生。  相似文献   

17.
"一个人能寻着自己所爱好的事业,做到迷的程度,不但‘好之’,而且‘乐之’,这是何等愉快的事情!"说这句话的愉快的人,是邹韬奋。他是著名新闻记者、活动家、政论家和出版家。他主编的《生活》、《大众生活》、《全民抗战》周刊以及《生活日报》等曾风行海内外,其中《生活》周刊创下了单期近20万份的发行量。时至今日,这一发行量也不可小觑。  相似文献   

18.
刘云龙 《魅力中国》2014,(22):126-126
思索的目光穿越历史,中国电视剧播出史上曾出现过五次轰动效应:1985年的《新星》、1990年的《渴望》、1993年的《北京人在纽约》、1994年的《三国演义》、1996年的《苍天在上》。这五部电视剧除了内容上直接或间接地抓住了社会的热点问题,更重要的是在形式上追求了一种通俗化的风格。另外一些电视剧如《编辑部的故事》、《宰相刘罗锅》、《包青天》、《唐明皇》、《戏说乾隆》、《英雄无悔》、《儿女情长》更是以形式的通俗化赢得了观众。  相似文献   

19.
高婀娜 《魅力中国》2010,(29):247-247
《摇篮曲》是我国近现代作曲家贺绿汀先生的代表作品。贺绿汀湖南人,1923提考入艺校,主修作曲、钢琴等。1931年入“音专”师从黄自学习作曲。新中国成立后,担任上海音乐学院院长。代表作品《牧单短笛》、《森吉德玛》等。在他的创作中,“民族化、大众化”是他的特点,他借用西方的作曲技法,创作出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作品,《摇篮曲》就是他的代表之一。  相似文献   

20.
朱亚东是上海青年书法家协会会员,他的书法源于颜鲁公,兼收魏碑,汉简以及石鼓文,他的作品注重艺术的内在的美学价值,十几年的辛勤探索,他努力地将功力和情趣揉合在一起,欲情与字里行间,奔放豪爽。他擅于篆刻,用刀熟辣深沉,这对于他的书法不无裨益。尤其是在上海电视台为大型电视连续剧《孙中山与宋庆龄》、《家、春、秋》所书作品引人瞩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