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将中国山水的"景"与"境"运用在室内设计中,山水画外在表象的"景"能把中国山水的画的色调融于设计以区别西方设计,并能软化设计中的生硬,打破单板的几何式,把握设计的整体性;山水画内在的"境"体现了设计的文化背景和哲学思想,对于传统的中国山水如何在室内设计的应用无疑是一种启示和创新。  相似文献   

2.
该文探讨了中唐以后,文人写意山水画对古典园林营构的影响,对文人园林设计"以画入园,因画成景"的传统进行了阐释.写意山水画中"咫尺之内而瞻万里之遥"所蕴舍的禅境,同样成为士大夫文人在造园过程中所着意追求的意境.出于禅意的"小中见大",在画中,在园林中,都成为中国人独特的以有限表达无限的艺术法则.这种禅境的追求,影响了文人园林从山水园林向都市园林的演进,也体现在"一拳代山,一勺代水"的园林设计手法中.  相似文献   

3.
张志明 《魅力中国》2010,(17):219-219
在中国绘画批评的传统里,一向认为青绿山水画风不是高品。而文人写意画却是画中正宗。为了更好地弘扬中国山水画的健康和谐的色彩观念,探索山水画色彩发展方向,采用文人水墨画与青绿山水画两种不同的色彩观进行对比分析的研究方法,以青绿山水画坛大师作品为例。考察青绿山水画的深层思想内涵、风格成因及对当代与后世画坛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丰富而神奇的大自然是人类的精神家园,真心投入其怀抱,可以得到艺术的灵感和心灵的净化。中国山水画写生,是以笔墨为手段来表现自然山水与画者情怀的互融神会。文章通过对山水写生方式的探讨,分析了写生的价值和意义,从而使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山水写生的特性,从而有益于现代山水画创作。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绘画批评的传统里,一向认为青绿山水画风不是高品,而文人写意画却是画中正宗.为了更好地弘扬中国山水画的健康和谐的色彩观念,探索山水画色彩发展方向,采用文人水墨画与青绿山水画两种不同的色彩观进行对比分析的研究方法,以青绿山水画坛大师作品为例,考察青绿山水画的深层思想内涵、风格成因及对当代与后世画坛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小雨 《改革与开放》2003,(10):48-48
<正> 著名书画家刘守瑶教授祖籍徐州,1949年出生于江苏盐城,从小聪慧。刘教授绘画纯然出于悟性,由于画无师承,使他在绘画领域中能自由遨游,不拘一格,因而他的画路颇广,山水、花鸟、人物无所不涉,他的山水画颇有大千晚年的泼彩神韵,可上溯到二李、许、范,马远画中的"意深"、夏圭画中的"趣胜",深深蕴含于山水画中。他画的雪  相似文献   

7.
西湖山水也叫西湖风景。风景是西洋的叫法。西方的风景画,中国人叫做山水画。画风景也就是画山水,画有建筑点缀的山水,画有人在其问的山水,画有花鸟鱼虫林木的山水,画日起月落云飞雾障的山水。西湖风景就是这个样子的山水。山火作为风景,是和人、建筑、天、气象、花木、鸟兽等等交织在一起而有美丽和意味的。  相似文献   

8.
中国山水画发展到今天,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形态以及人的生存环境、审美观念发生的巨大变化,传统山水样态的一统天下已不复存在。而现代山水画在形式、内容、技法方面的革新与探求,打破了传统山水独尊的局面,使其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态势。就青海山水画而言,山水艺术精神和物质层面已经和古人有了很大的不同,以"某家某派"为主导的作品形态和表现方式己经不能满足当代山水发展的审美需要,这一现实情境为青海山水画家提供了一个发展和兴盛的契机,也引发了我对雪域意象山水画创作的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9.
刘万鸣 《走向世界》2010,(19):72-73
自魏晋始,山水景观只是作为人物画的附属在画中起烘托、陪衬的作用,并没有真正独立出来。自南北朝到隋唐、五代,可以说已经完成了一次巨大的变革,山水画开始脱离了人物画、花鸟画,独立成科。同时,由于魏晋南北朝玄学的影响,进一步促进了人们山水观念的转换,使画家不再重视山水画的外在表象,而更加重视其中所蕴含的内在精神。因此,无论“南宗”、“北宗”风格都成为文人隐士抒发性情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刘曦林 《走向世界》2009,(23):88-91
曾先国是20世纪后期中国青年山水画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已经努力地使其山水画有现代性的表现,但他仍称其画室为"师古斋",我想他所师之古并不限于笔墨技法,还包括中国古代的自然观.从他的两方印章"山水知己"和"天地之气"中,也可以看到他的现代山水画和中国古代山水画在审美观念上割不断的联系.  相似文献   

11.
凌承纬 《今日重庆》2008,(1):106-109
陈航的山水画被理论家称为“新山水画”。所谓“新”主要在于他的艺术创作从理念到形态上都摆脱了中国传统山水画的许多承传和定式,呈现出一种未曾有过的独特风貌。  相似文献   

12.
胡佩衡是近现代北京画家群体中较有影响的一位。其早年临古颇下苦工,从明清石涛等人上溯宋元,得元四家养分,笔墨功底厚实。1919年,年仅28岁的胡佩衡就被聘为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导师,主编《绘学杂志》,写了《山水入门》《冷庵画诣》等一批著作,对山水画的创作很有想法。1949年以后,胡佩衡提倡"古法写生",深入细致观察京郊地区自然山川的四时变幻,创作了如《西山丽景》(1952)、《西山壮丽》(1954)等作品。这批作品虽属当时流行的大幅"宾馆画"类型,但气格雄壮、内容新颖,颇具时代感,属于胡佩衡早期"临古"和晚年桂林等地写生"点彩"画之间的过渡时期佳作。文章着力研究胡佩衡在这一时期的"古法写生"和以《西山壮丽》为代表的山水画创作。  相似文献   

13.
徐伟 《新西部(上)》2007,(7X):146-147
该文探讨了中唐以后,文人写意山水画对古典园林营构的影响,对文人园林设计“以画入园,因画成景”的传统进行了阐释。写意山水画中“咫尺之内而瞻万里之遥”所蕴含的禅境,同样成为士大夫文人在造园过程中所着意追求的意境。出于禅意的“小中见大”,在画中,在园林中,都成为中国人独特的以有限表达无限的艺术法则。这种禅境的追求,影响了文人园林从山水园林向都市园林的演进,也体现在“一拳代山,一勺代水”的园林设计手法中。  相似文献   

14.
李玉秋 《东北之窗》2014,(17):104-104
正父亲是老家农村画匠,给农村成亲小青年画炕柜。父亲尽管不能和现在的画家相提并论,可大家认准父亲画的山水不一样,每一幅都是独特的风景。父亲画的风景是在他心里的,父亲没有见过大海和海鸥,父亲画的山水里却有海鸥,父亲说这就是山水意境。有了"山水意境",父亲心里的山水似乎永远也画不完。我从小就喜欢看父亲画画,那时就坚信父亲画的山水在某一处一定存在,并怀想能有一天走出老家那一方平原,去寻找父亲画了一辈子的  相似文献   

15.
徐喆 《魅力中国》2010,(25):182-183
米点云山”又称“米家山水”,是米芾、米友仁父子共同创立的。这种用湿笔水墨没骨写意来表现江南烟云变幻景色的画法,又被画史称为“云山墨戏”。米芾的传统师承出自董源。米友仁承家学而稍变,遂形成“米家山水”的鲜明特色。对其中国山水画在观念上发生了改变,山水画不再是写实,而是开创了文人画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6.
贾波     
贾波1964年生于北京。主研中国山水画创作,又拜北京画院著名老画家何镜涵先生为师,十几年来山水作品多次在国内大型展览活动中展出,并在多家学术刊物发表。近年来,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中国当代美术家《贾波山水画集——燕山写生作品选》。  相似文献   

17.
《新西部(上)》2013,(5):173-174
祁自敏陕西宝鸡人。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山水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硕士学位。现为中国国家画院阮荣春工作室画家,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陕西省山水画研究会理事,陕西省高等教育学会艺术委员会委员,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讲师。  相似文献   

18.
山水画,是中国古今画家观照世界表现自然与自我的手段,那些山水巨制中的自然美景,品察天地万物之气象,让人领悟笔精墨妙中的文化意境,更是画者心境的描绘。  相似文献   

19.
邵大箴 《走向世界》2011,(32):70-72
传统山水画讲究写心中丘壑,所谓丘壑当然是指从客观自然山水中获得的真实印象,不是艺术家的凭空臆造,是经过艺术提炼过的自然。因此,艺术家要能真正做到写心中丘壑,必须要在师造化的基础上,善于把握自己面对自然的感受,写出既来自于客观自然又不同于客观自然的山水。除了写心中丘壑外,山水画还要讲究笔墨,也就是说要用有笔力、墨韵的传统语言来表达内心的感受,没有笔墨情趣的山水不可能有艺术魅力。再者,山水画创作还要求艺术家具有一定的灵性,即感悟力。灵性表现在各个方面,渗透在取景、章法布局、笔墨语言以及境界的营造之中。一个山水画家只有通过“师古人,师造化”的途径,获得上述修养,方能在艺术创作上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20.
现已82岁高龄,在画坛上笔耕60余年的岑学恭先生,是中国当今画坛为数不多的著名山水画大师之一。他喜画青松、翠竹,尤酷爱山水。巴蜀胜景三峡、峨眉、青城、剑门、大渡河尽在他的画幅之中。在他诸多山水画精品中,海内外反应最为强烈,也最能显示其艺术造诣和鲜明艺术个性的是三峡画。悬挂在人民大会堂的巨幅彩墨《三峡》是其三峡画的代表作之一。岑先生的三峡画,行神如空,行气如虹,意境深远,构图雄伟,笔墨浑厚,色彩凝重,达到很高的艺术高度,涵盖了巴山蜀水险、奇、幽、雄的全部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