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徽卷烟企业区域品牌“红三环”,曾几何时借中国女排三连冠的东风,在安徽市场上刮起了“红三环”的旋风。然而,这股旋风随着时光的流逝,变得淡而无痕,时间踏进了21世纪的门槛,该厂决定将沉睡中的“红三环”这颗耀眼的“明珠”唤醒。“红三环”品牌的复出,使得滁州卷烟厂得到了空前发展,三年实现了三级跳,迅速成为全国三、四娄类烟市场上的一匹“黑马”。可是好景不长,接下来,由“红三环”延伸出来的支品牌却一个接一个早夭,问题出在哪儿呢?  相似文献   

2.
刘胜 《商界名家》2004,(3):106-108
2000年,安徽滁州卷烟厂经冷静思考发现企业存在徘徊不前的症结,而造成这一症结的主要原因就是该厂缺乏强有力的品牌参与市场竞争。在分析面临的形势,进行了周密的市场调研后,该厂决定将沉睡中的.源自当年女排三连冠的“红三环”这颗耀眼的“明珠”唤醒。  相似文献   

3.
陈实 《广告导报》2004,(4):48-49
“红金龙”品牌于上世纪20年代创立,在1997年重新投产。1999年正是其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向全国市场推广的尝试阶段。这时,品牌的宣传被提上议事日程。之前,“红金龙”曾运用“吹尽狂沙始得金”作为广告语,平面广告展现的是一望无际的茫茫大沙漠,意境虽高远,但与品牌的结合总觉得尚有欠缺。在“红金龙”全面增长的时期,急需更替,于是  相似文献   

4.
锁类制品一直是易被侵权的主要商品之一,其中被侵权最严重的品牌就是“三环”牌挂锁。  相似文献   

5.
《糖烟酒周刊》2004,(42):20-21
安徽烟草的品牌整合有一个特色——“品牌共有”。目前,香梅、红三环、光明等几个品牌在省内都有多个厂家在生产。“品牌共有”在安徽的具体实施情况如何?存在着哪些问题?对于安徽品牌整合来说其实际效果又究竟如何?请关注本期“甲申开谈”。  相似文献   

6.
阿美 《糖烟酒周刊》2005,(37):B0041-B0041
“中国红”的改良(重新包装和升级)上市,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因为它不仅透露出龙徽从“追名”向“逐利”的转变。更重要的是“中国红”这个极富;中击力的品牌名带给了人们无限想象的空间——它的前途似乎可以无限伸展,只要有能力便能在这个品牌名筑起的支点上撬起一个宏伟的梦想。那就是一些业内人士包括一些红酒代理商们闲暇时聊起的一个话题:“中国红”能否代言中国红酒?  相似文献   

7.
孔铭 《糖烟酒周刊》2004,(42):27-27
滁州卷烟厂的红三环卷烟。自2000年恢复生产以来。产销量不断上升。到2004年预计可以达到40万箱(含其他厂生产)。创造了行业的“红三环”现象。作为一个非中心城市的中型企业如何做到这些的?又能给其他烟草企业哪些启示?  相似文献   

8.
2005年2月18日.英国食品标准局披露,359个品牌的食品被怀疑含有致癌色素“苏丹红一号”。3月初.国内部分食用产品和餐饮企业中陆续发现“苏丹红”.一时全国谈“红”色变。就此事件记者采访了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行业信息部食品安全办公室主任杨青松。  相似文献   

9.
早在1971年美国电视上禁止播映香烟广告以来,烟草在国际上已是一个毁誉参半、带有原罪感的行业,现正遭到反吸烟运动的猛烈攻击。中国的烟草品牌广告在“夹击”中怎样“抛头露面”?要在这种压力和挑战中生存甚至“基业长青”,每个品牌必须塑造强有力的与消费者共鸣的品牌形象,就象万宝路硬汉,既受到责骂,又受到尊敬。想想就连微软帝  相似文献   

10.
红罐王老吉作为一种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区域性凉茶或饮料,经过品牌的重新定位,以“不上火的饮料”成功地推向全国市场,并取得了惊人的销售业绩。这一历史老品牌焕发出新的活力应归功于其成功的品牌定位。  相似文献   

11.
就目前而言,上海烟草集团(以下简称上烟)无疑是一个成功的企业:不仅拥有综合排名全国第一的技术力量.而且拥有中华、熊猫等中国烟草行业的超强势品牌,即使在1美元主流卷烟行列,在上海地区上烟仍然拥有年销量超过“红塔山 ”和“云烟”的“红双喜”品牌。至于营销网络.上烟在经过数年的艰苦努力,已在更高层次提出打造精品网络的口号,正在构建一个以“电子商务、现代物流、连锁经营,优质服务”为特征的现代物流模式。正是由于品牌、技术和市场建设方面的成效卓著,上烟一定程度上克服烟叶资源先天不足的缺憾.而与京津卷烟生产企业的资产重组,无疑使上烟如虎添翼,在整合优势,打造品牌、拓展市场等多方面.上烟完全有理由憧憬一个更为宏美的未来。  相似文献   

12.
钟超军 《销售与管理》2006,(10):I0015-I0017
如果你真的以为一句“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是让顾客心甘情愿为红金龙香烟掏腰包的理由,那么你的想法也许太过单纯。“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是红金龙的品牌USP,也是它的品牌核心价值:思想力、执行力的语言表现。然而,我们一定要提醒自己,千万别误以为顾客是因为这句话而在琳琅满目的烟柜里选择了红金龙。  相似文献   

13.
媒体与企业携手共赢的典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6月25日,胡润研究院在上海第四次发布“胡润中国品牌榜”,云南白药以唯一医药品牌入选“2009年胡润中国品牌榜”,品牌价值21亿元,引起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4.
《农机市场》2014,(8):8-8
由世界品牌实验室(WBL)发布的“2014年(第十届)《中国500强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发布会”在北京隆重举行,榜单显示,“常柴”品牌评估价值在去年32.82亿元的基础上继续攀升,达到37.75亿元,排名404位。在江苏人选的31个品牌中,常州地区仅常柴一家上榜。常柴是常州地区以及全国小柴行业唯一连续十年以上蝉联上榜的品牌,2004年世界品牌实验室首次对中国品牌进行评估时,常柴品牌价值为15.81亿元;  相似文献   

15.
《糖烟酒周刊》2004,(38):A030-A031
在烟草工业第一轮的整合基本结束后,生产规模在百万箱以上的各大企业相互竞争的格局已经初步形成,在各大企业的品牌竞争战略中,往往把中档卷烟品牌作为重点发展方向,力图使其成为效益品牌,而且从目前看来,销量较大的烟草品牌也主要集中在中档烟。行业内品牌竞争的“主战场”已呈现出从高档转向中档的趋势。为此,我们邀请了几位行业的专家一起探讨中档烟的发展方向。请各位嘉宾对今后一段时间中档烟的竞争态势发表了观点。  相似文献   

16.
晚秋初冬,层林尽染,枫叶正红。 这种浓烈的热情之姿,正如重庆卫视"中国红"的营销品牌,在2010年全国电视媒体中掀起了红色浪潮。从"故事中国·人文天下"的频道品牌定位到"英雄气质"的频道气质强化,从编播剧的打造到“英雄剧平台”的提升,重庆卫视一直在不断积累,使“中国红”成为重庆卫视深入骨髓的标志。在我们不懈的努力下,“中国红”在重庆卫视播出平台上已经初见红色效益。  相似文献   

17.
张俊英 《糖烟酒周刊》2005,(13):B024-B025
“红塔山”品牌自开展自救运动后,在宣传造势、赞助活动、终端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山高人为峰”的广告语也获得了业界好评。红塔集团经济效益2003年开始恢复,“玉溪”、“红梅”品牌销量实现了大幅增长。但作为集团形象的“红塔山”虽然实现了止跌回稳,但销量并无大的起色。“红塔山”从1996年的销量高峰90万箱锐减至1999年的30万箱后,一直盘整在30多万箱。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我国宏观经济不断攀升,各行业指数都表现出非常积极的上升趋势。互联网技术与电子商务结合后,掀起了一波“带货”风潮,而带货的群体正是活跃于互联网的网络红人们(简称网红),在展现自我价值的同时,能够凭借自身名气与粉丝黏性,同时满足供货方与购买人群,这就是网红经济。从网红经济的角度,品牌营销策略始终面临着种种问题。本文将由李佳琦与欧莱雅事件展开,探讨如何改进基于网红经济下化妆品品牌的营销策略并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品牌》2020,(2)
伴随着产业化的升级,中国已经成为了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而互联网的发展促成了中国网红品牌的诞生,在网红品牌收获红利的同时,如何能让品牌持续的生长,而不是昙花一现,文本通过对网红品牌"喜茶"的核心理念进行分析研究,并且将品牌理念如何贯穿整个品牌的形象设计,不断的给消费者制造惊喜,达到文化输出、品牌传承的目的,以此总结出网红品牌形象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20.
郝弈  孙力 《糖烟酒周刊》2006,(23):46-50
2004年秋季糖酒会后,奇客、飞儿和红了三个品牌先后亮相,成为新生代休闲食品的代表性品牌和糖酒会上的最大亮点,让经销商们为之兴奋不已。 然而,当产品落地铺市之后,却被市场当头泼下冷水,迅速成为不被消费者买账的“鸡肋”。 奇客、飞儿等新生代品牌集体遭遇滑铁卢,于是就有了业界的戏言——“奇客不奇、飞儿不飞、红了不红”。 三个品牌的诞生经历大体相似,运作上也均有可圈可点之处,它们的昙花一现带给食品行业深深的遗憾和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