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7 毫秒
1.
要从我国经济社会全面转型的客观需求出发,推进公共服务制度的改革和创新。公共服务制度改革和创新.最重要的是要实现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转变;建立和完善公共服务制度:创造公共服务制度改革与创新的环境;研究和设计公共服务制度改革与创新的有效途径等。  相似文献   

2.
加快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若干建议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迟福林  方栓喜 《发展》2004,(3):14-16
政府改革已成为我国下一步改革的中心和重点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完善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25年的改革实践证明,我国改革的每一步进展都有赖于政府改革的实际进程.改革走到今天,经济社会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大都同政府改革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事实上,政府改革不仅成为广大公众关注的焦点问题,也成为我国下一步改革的中心和重点.  相似文献   

3.
魏文翠 《发展》2004,(1):27-28
当前,我国已进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只有广大农民富裕起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才能最终实现,农村社会才能保持长期稳定.在新的形势下,拓宽农民增收的渠道,突破制约农民增收的瓶颈,必须要有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张菊 《魅力中国》2010,(23):102-102
我国在新形势下提出建设服务型政府,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科学发展观在政府行政改革方面的体现。建设服务型政府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提高政府的服务水平,突出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实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公正,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5.
英、法、美等国家在政府会计方面改革具有先进经验,而我国的改革虽然已经启动,但仍然无法全面反映政府经济资源以及各类业务活动.文章以事业单位为例,对现行会计制度的缺陷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6.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崭新时期。“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是制约我国能否实现全面小康的关键环节。我国农村长期处于小农经济状态,市场化程度较低,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开放使农村经济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但近年来出现了农村经济发展停滞不前的局面,农村的经济、政治体制面临着深层次的改革。面对我国农村的现实困境,针对农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我国的教育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教育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国民受教育程度逐步提高。但是,教育面临的挑战依然十分严峻,整体水平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还有很大差距。  相似文献   

8.
善治是实现政府治理的终极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喜童 《发展》2004,(8):12-14
"治理"问题是在全球化大前提下产生的国际通行的对话基础之一,解决中国的治理问题无疑是确保我国在国际舞台长袖善舞的关键问题.结合国外的先进经验和我国的实际情况,我国未来的政府治理应该遵从服务导向、开放管理、地方适度分权、依法治国等战略选择;同时,在政府机构、经济调控方式、行为手段、监督体制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不断优化政府治理结构,从而实现政府治理的终极目标--善治.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观”之后.科学发展观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成为未来中国建设小康社会乃至实现现代化的指导方针。那么在科学发展观背后是不是孕育着新的改革观呢?我国的改革和发展一直都相生相伴如影随形的,没有新的改革观做支撑,科学发展观就很可能成为空中楼阁或画饼充  相似文献   

10.
一、当前改革的聚焦点:政府的双重身份与双重职能 按经济学理论讲,政府作为政治实体承担者,其履行的职能是"公共服务",满足社会公众对公共消费的需求,除了国防、外交、公安、公共卫生、义务教育等政治性公共服务外,也具有经济性公共服务职能.而我国与西方国家不同,政府不仅只是政治实体,而且还受国家委托履行经济实体的职能,拥有大批国有企业.  相似文献   

11.
近日,“中国改革步入30年——回顾与展望”国际研讨会在海口举行,300余名专家学者齐聚椰城,总结我国近30年来的改革实践。与会专家认为,我国已进入全面改革的新阶段,应当由以经济领域为重点的改革转向全面改革,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加快实现改革在关键领域和核心环节的实质性突破,对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鞠立新 《上海改革》2002,(12):14-17
以十六大报告为指导,努力实现经济改革的一系列新突破和新深化,这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有力保证。十六大全面深刻地阐明了我国改革开放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指导思想与基本方针,明确了进一步深化改革的主要任务,将使经济改革具有许多新特点。  相似文献   

13.
新世纪政府规制改革要逐步实现规制方法的合理化,规制内容的简明化,规制过程的公开化,规制手续的迅速化,从而最终实现与国际规划的基本准则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大对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做出了一系列的重要论述,为我国民营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这是新时期我国经济战略性结构调整的重大决策,必将进一步激发市场经济活力,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发展,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大目标提供重要支撑和强大动力。一、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的基本情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经济有了较快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最活跃的力量。(一)中小企业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1.截至2001年底,全国302.6万个企业法人当中(不含2115万个乡镇企业、2377万个体工商户),1000人以下的中小企业300.7万户,占9…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当前,我国地方政府治理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我们必须通过更新治理观念、规范治理制度、改进治理方式,进一步完善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才能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重大决策部署上来,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一切社会团体的建立,其目的总是为了完成某些善业.”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似乎可以从一个侧面帮助我们理解地方政府及其职能的性质.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地方政府的公共职能不断的发生着纵向和横向的分化,我国地方政府职能正朝着结构不断完善、内容不断充实的方向发展.本文将具体介绍地方政府的职能演变的动因和内容,以及实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党国英 《发展》2005,(8):16-18
从2004年开始,我国农村政策发生了极大变化.连续两个中央一号文件包含了非常丰富的内容,一个比较富于进取精神的、全面的农村政策新体系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形成与不断发展,加之公共财政思想的逐渐深入,基层政府财政预算改革就显得更为迫切和重要.文章首先阐述了基层政府财政预算中存在的问题,然后结合我国现行的财政预算改革成果和改革方向,提出了一系列基层政府财政预算的改革策略,以推进基层政府进行新的财政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加强政府调控能力、稳固财政基础,实现资源最优化配置和缓解财政收支矛盾.  相似文献   

19.
最近,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不断取得重要进展.今年5月,我国利用APEC东道国的机会先后同世贸组织主要成员美国、欧盟就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多边谈判的遗留问题进行磋商,达成了全面共识.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我国对预算支出绩效评价缺乏全面、系统的理论研究,预算支出绩效评价的实践经验不足。近年来,OECD成员国的预算支出绩效评价理论和方法逐渐传入我国.对我国绩效评价事业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经过近几年的探索,在预算支出绩效评价的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预算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刚刚起步.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在以后的改革中逐步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