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燕 《中国科技投资》2012,(27):115+122
随着世界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政府信息公开已经成为各国建设民主和法治的重要内容,实行政府信息公开己经成为当今世界性的趋势。目前,我国的政府信息公开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还存在许多问题,还未建立起规范的系统的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本文对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分析,通过借鉴国内外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依托中国当今社会基础,为建构我国的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提出对策,试图把我国的政府信息公开纳入法治化的轨道。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民主法治进程的不断加快,政府信息公开制度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实践中如何界定某一信息是否为政府信息以及如何判断是否应当公开该政府信息成为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重要一环。笔者认为界定政府信息的前提是准确判别政府信息的公布主体,界定政府信息的关键是真正厘清政府信息的形成方式,界定政府信息的重点是正确认定政府信息的存在形式。同时,公开政府信息的难点是要处理好政府信息公开与不公开之间的关系。如此方契合建设法治政府、阳光政府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3.
从《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谈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立法缺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对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和主体,方式和程序,监督和保障等内容作出了具体规定,对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法治化具有重要意义。但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立法仍然存在立法层级较低,配套法律制度缺位及公民自由利用政府信息原则缺失等缺陷,应从立法层面加以修改完善。  相似文献   

4.
政府科技管理信息作为政府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科技兴国和可持续发展的今天显得越发重要,因此有必要加强其信息公开力度。但目前条件下政府科技管理信息公开在公开内容、公开依据、公开救济制度等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就此提出健全政府科技管理信息公开法规体系、完善政府科技管理信息公开内容制度等针对性建议,以期有利于指导我国政府科技管理信息公开实践。  相似文献   

5.
政府环境信息公开是民众环境知情权得以实现的重要保障。我国于2008年5月开始施行的《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为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提供了重要的法律支撑。但是,该法施行数年来,也暴露出了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立法层级较低、环境信息公开内容与范围界限不够明确、救济缺乏可行性等。应当尽快确立环境知情权的基本权利地位,提升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相关立法的层级;明确环境信息公开内容范围,细化信息安全界限;拓宽环境信息公布方式;优化环境信息公开的救济程序;完善整体配套制度等。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行政诉讼法学基本理论,结合当前政府信息公开诉讼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探讨先进国家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并与我国信息公开制度的立法进行比较,对政府信息公开诉讼的运作规则进行了研究,以期引起一些争鸣,达到进一步推动我国信息公开制度建设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论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及其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府信息公开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内在要求,是人民主权和公民知情权的具体体现。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对于建立廉洁、高效的政府具有重要意义。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已成为一种世界潮流。在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尚存在许多不足,难以满足公众的信息需求。为此,应当进一步加强信息公开立法,并建立与之相配套的机制和措施,以推动我国政府信息公开。  相似文献   

8.
信息公开是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以新公共服务理论为视角,指出基层政府在信息公开中存在供给与需求相脱节、政府信息公开质量不高、公开速度慢、公开渠道不畅等问题。分析问题根源在于信息公开供给主体服务理念尚未确立、信息公开需求客体权利意识不足、信息公开供给制度保障体系不力。以此从确立信息公开供给主体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提升信息公开需求客体权利意识、完善信息公开供给制度保障体系等维度,阐释了基层政府提升信息公开质量、满足公民需求的可行性路径。  相似文献   

9.
论政府信息公开过程中公众参与制度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众参与是协商民主理论的实现形式,是现代民主理论与实践的重要内容。政府信息公开的实施,尤其是政府信息公开范围和事项的确定,关系到知情权、隐私权等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和公共利益的实现及其相互之间的平衡。政府信息公开过程中引入公众参与制度是保护公民基本权利的需要,也是合理认定公共利益的需要。然而,综观《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规定,我们可以发现,公众参与制度在政府信息公开过程中缺失。为贯彻参与民主理论和正当法律程序原则的要求,应当在政府信息公开过程中引入公众参与制度。其具体的制度框架应当包括:建立政府信息公开听证会制度;设置独立的政府信息公开审查咨询机构。  相似文献   

10.
新媒体时代,快速而广泛的信息传播方式对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建设提供了新的平台和渠道,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困难和挑战。本文从新媒体环境下传播的新特性和政府信息公开的必要性分析入手,简单回顾我国信息公开建设的进程和现状,分析新环境下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建设所面临的新的问题,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提出完善新媒体时代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建设的意见。  相似文献   

11.
经济发发展需要政府信息更加公开、透明,建立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是世界民主发展的趋势。警情是重要的政府信息,警情通报制度是政府信息公开的一种新尝试,它的建立将对公安工作的改革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一、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存在的问题 5月1日,以建设“阳光政府”、保障公民知情权为宗旨的、被称为“阳光法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最大的亮点,是将信息公开变成了政府的法定义务。这一根本转折显示了中国打造“阳光政府”的勇气,是继《行政诉讼法》、《行政许可法》之后政府改革的“第三次重大革命”。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诸多原因,我国政府信息公开还是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3.
政府在推进信患公开的进程中,在理念、实践、立法上体现出先进性的特点,但是在实施中却存在落后性障碍,影响了政府信息公开这一先进制度作用的发挥,推进法治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14.
文章构建由主动信息公开、依申请信息公开、监督保障以及公众参与4大类17个指标组成的地方政府网站政府信息公开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和综合评价法建立地方政府网站政府信息公开绩效评价模型,并以江苏的13个城市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为地方政府网站政府信息公开绩效评价的研究与实践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5.
透明度原则是WTO的重要原则之一。我国加入WTO,就必须遵守这个以原则为导向的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各项原则。目前,如何遵循WTO透明度原则是我国政府管理面临的挑战之一,也是现阶段我国政府制度变革的主要任务。因此,实行信息公开制度是我国政府管理变革务实而理性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政府信息向大众公开,不论是从有利于行政管理的法制化、科学化来看,还是从保障老百姓的知情权、加强其公民主体意识来看都是非常有利的。从理论层面上分析,政府信息公开是宪政的应有之意、是防止腐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政府信息公开的现实路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政府应该切实转变观念;第二,公民应该提升主体意识;第三,政府应该建立内部考评制度和外部监督制度等。  相似文献   

17.
詹檐鹏 《全国商情》2012,(12):95-96
各级政府如何公开与突发公共事件相关信息,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对政府行政能力的信赖程度,对政府应急行政效果的满意程度。十年来,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信息公开的法制体系,但落实仍显不足。各级政府要从信息公开的基本制度和实施程序入手,着力推进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公开工作。  相似文献   

18.
笔者认为,之所以要推进公民参与政府信息公开,一是因为政府与公民关系的变迁,在信息公开方面,政府不再奉行严格的保密制度,把普通公民拒绝于信息公开之外;二是政府信息公开义务的凸显,政府信息公开是政府对公民的法律义务,基于此,公民参与政府信息公开也就成为题中应有之义;三是公民信息获取权的发展,公民从要求知晓政府信息到政府主动公开信息,这既是历史的进步同时也是公民信息获取权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建设高效廉洁的法治政府,是十八大以来促进法治国家建设的组成部分,也是法治中国题中之意。如何规范和约束公共权力的行使,特别是在一个缺乏法治文化的国度,建设一个自我强有力的自我约束的政府并非易事。公共权力如何公开透明化,则是信息公开所能提供的促进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保障。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廉洁高效政府,保证国家公共权力在正常的轨道上运行是现代民主法治国家追求的目标。但是《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仍然存在许多不足,在具体操作执行中也遇到了不少阻碍,因此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当务之  相似文献   

20.
在《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施行背景下,深圳市政府向吴君亮团队公开了本级政府2008年部门预算,并由此拉开了我国政府向公众公开财政预算的序幕。但是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政府向公民公开预算刚开始起步,距离建立一个成熟的预算公开制度还存在政府官员和公众信息公开意识薄弱、政府对信息的垄断以及公开的预算如同"天书"等问题。因此,需要采取加强政府信息公开文化建设、使公开预算内容"平民化"、在人大常委会下设预算委员会以强化人大预算监督以及推进财政电子政务发展等策略,加强制度建设,突破现实公共预算信息公开中的瓶颈,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