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3 毫秒
1.
海峡西岸经济区先进制造业发展评价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胡蝶  张向前 《经济地理》2011,(6):961-967
评价海峡西岸经济区先进制造业可从总体、区域、企业三层面。首先从经济创造能力、科技创新能力、环境资源保护能力三方面来评价海峡西岸经济区先进制造业总体现状;其次将海峡西岸经济区先进制造业与沿海发展省市相比较,分析其差距与不足;再次,从总体特征、行业分布特征、地区分布特征、经济效益四个方面描述海峡西岸经济区先进制造业企业现状。根据评价分析结果,提出海峡西岸经济区要采取合理引导外资投向,引导海西先进制造业产业结构优化、打造主导产业,实现区域分层协调发展,加速海西制造业人才资源资本化等措施促进先进制造业发展。  相似文献   

2.
王伟 《发展研究》2008,(1):16-18
2007年,福建全省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整体国民经济呈现"增长持续、结构优化、效益提升"的发展态势.2008年是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一年,我们要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将各项具体任务分解细化落到实处,实现福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3.
陈玉章 《经济师》2007,(6):272-273
福建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构想,凸显福建省对台区位优势,主动对接两大“三角洲”,致力走省际区域对接和区域整合为内容的经济区战略崛起的发展道路的背景下,龙岩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中的一员,如何准确处理好区内经济发展和区际经济协调,真正发挥区域优势、促进产业结构与布局合理化、全面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而达到龙岩经济发展的目标。文章从龙岩区位优势及龙岩与周边省市经济发展比较分析基础上,明确龙岩在海峡西岸经济区中的发展战略定位,提出龙岩主动积极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厦漳泉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厦漳泉区域经济发展对整个福建省的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厦漳泉三市各自为营的局面不利于长期健康发展,在同城化的背景下加强产业结构协调利于实现合作共赢,提高区域产业的整体竞争力.本文从厦漳泉区域产业结构发展现状出发,深入地分析了区域产业结构协调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南安积极主动融入泉州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大局,致力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素质,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初步探索了一条县域经济发展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6.
福建省政府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这成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又一新的构想.本文主要从产业的角度,利用产业集聚概念解读了如何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问题,其中着重论述了其在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优势及劣势,并据此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赵智杰 《发展研究》2009,(11):12-14
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提出五年来,区域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正逐渐成为各种市场要素融合聚集、产业集群迅速发展的新兴经济带。改革开放以后,长三角、珠三角创造了区域发展的奇迹,成为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最快、投资环境最佳的发展区域。客观分析海峡西岸经济区经济运行特点及其与长三角、珠三角之间的差距,对于汲取两地经济发展经验、明确发展思路、迅速提升海峡西岸经济区整体实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海峡西岸经济区"区位分析和城市综合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米红  曹晖  庞兰芳 《经济地理》2008,28(3):372-376
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提出与实施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有利于应对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挑战和培育东南沿海经济增长极。文章在对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涵义作了深入剖析的基础上,着重对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区位的合理确定、区域竞争力(包括城市综合竞争力与经济竞争力)和城市引力及中心城市定位进行了科学的建模分析与预测,在总结当前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9.
安增军 《经济地理》2008,28(2):239-242
为了不被边缘化,福建省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以下简称"海西区")。海西区是以福建为主,包括闽粤浙赣四省部分区域在内的新经济增长区域板块。该区域处在珠三角和长三角之间,并受到这两大板块的牵引,两大三角洲既可能带动海西区发展,也可能挤压海西区发展,所以,建立海西区将是一个复杂和充满曲折的过程,历史上福建及周边地区的形势是:交通落后,城市化水平低,经济腹地狭小,产业结构滞后。应大力发展跨省际交通,扩大经济腹地,发展壮大中心城市,提升产业结构,从海西区建设最终发展到由海峡两岸参与的"海峡经济区"建设,首先从两岸一体化起步,加强两岸经济关系,最终实现两岸政治上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龙岩建设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重要增长极的具体要求;是充分发挥龙岩在海西建设纵深推进的前锋作用,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措施;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是引导资源合理配置,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1.
世界保险产业结构演化的特征及趋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世界保险业正在进入“寡头主导,大、中、小共生”垄断竞争格局的快速发展时期,一个金融保险资源与金融保险技术共享的、业务融合性统一的国际保险大市场,正在逐渐形成。中国保险业已进入一个开放竞争的时代,无论从国家金融主权和安全方面,还是从保险业的持续发展方面,都应该努力培育中国保险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引导建成一个既能满足日益多样化消费需求,又能顺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既能促进国际竞争力提升,又有利于持续健康发展的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12.
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区域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绍双  张文兵 《技术经济》2007,26(12):47-50
从企业自主创新的决策实施能力及实现能力这两个角度对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进行聚类分析,将各省、区与直辖市分为六大梯队,总结了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区域差异与特征,并对我国如何进一步提升各区域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也是产业竞争力的核心。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突破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全面提升主导产业竞争力,是河北经济由投资拉动向创新驱动转变、进而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的重大而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14.
从EVD窘境探析我国高科技企业的自主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我国EVD产业遭遇的窘境出发,通过分析EVD失败的原因,提出了培育我国高科技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希望能对我国高科技企业的战略选择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我国省际企业自主创新投入产出效率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年度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创新的统计资料,构建因子分析评价模型,分别对全国不同省份企业自主创新投入、产出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比企业自主创新投入产出综合评价指数、排序位次的变更情况,从而获得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产出、创新效率的基本评价,并构建出不同省份企业创新效率的四维矩阵。实证结果显示,在技术创新投入要素和效率提升的基础上,实现低投入—高产出将是省际企业自主创新应该共同实现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6.
工业制成品目前已经成为中国主要的出口商品。由于中国工业制成品方面的优势,使得中国的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但是,中国的工业制成品还主要依托劳动力优势,自主创新能力差。如何充分发挥已有的优势,并致力于今後的长远发展,是本文所需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竞争战略理论一直强调产业市场环境对企业竞争绩效不确定性的影响,从产业竞争构成来看,这一环境可分为产业结构、产业演变、产业位势和产业合作关系,四种产业环境特征通过对竞争构成要素的改变进而影响到企业的长期绩效水平。这一产业环境系统构成了企业战略的外部性风险要素。产业结构性风险表现在产业结构的不确定性、竞争构成因素的变化和竞争战略的相对均衡性上。产业在从导入到成长、成熟、衰退的演变过程中,产业结构以其竞争要素产生根本性改变,最终影响到企业竞争的基础和生存的条件,导致投资陷阱和战略的非理性风险。以规模和市场份额为特征的产业住势风险同样表现在对产业市场结构稳定性的影响上,其风险在于能否保持理想市场份额和规模经济性。产业合作在共享利益的同时,存在着价格和数量的背叛以及效率、代价和学习不对称等产业合作风险。  相似文献   

18.
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演变及政策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基于SSM模型对2003-2012年长江经济带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变进行研究,并分析其演变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三次产业产值稳步增长,份额有所提高,结构演变过程中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交替主导;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合理,第三产业凭借较强的竞争力成为地区经济的主导产业;长江中上游地区经济增速较快,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竞争力强,形成以第二产业为主导的经济体系;政策导向影响、要素价格变化、区域分工合作以及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演变的主要影响因素。有鉴于此,本文提出一系列产业发展政策建议,以期促进长江经济带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的加快推进,珠江三角洲的工业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文章在对其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增加值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轻重工业结构、支柱工业结构和区域内部工业结构差异等诸多方面,对演变进行实证、动态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珠江三角洲工业结构优化过程明显,已进入到工业化中期阶段,呈重化工化趋势。  相似文献   

20.
工业化进程中信息产业对产业结构变动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冬筠  魏伟忠 《技术经济》2008,27(12):87-92
从信息产业的内部结构入手,就其在工业化不同阶段对产业结构的影响进行深入、立体的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工业化初期国家的信息产业发展处于被动局面,信息产业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效果微弱;工业化中期国家的信息产业对其产业结构的影响是准全面的;工业化后期国家的信息产业对其产业结构的作用是深入的、全面的变革。在此分析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处于不同工业化进程的国家,其信息产业优化的产业结构路径应该从各自的产业结构现状出发以信息产业的发展阶段为依据来制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