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樊莹 《首都经济》2005,(10):82-84
20世纪90年代.越南、老挝,缅甸、束埔寨相继成为东盟的正式成员国.在壮大了东盟力量的同时,也加剧了东盟自由贸易区(AFTA)内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形成了区内新、老东盟成员两个发展阶梯.为东盟自由贸易区向前发展带来了新的难题,也使中国企业向东盟的投资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自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开始实施以来,广西与东盟贸易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削减关税时间表上,自2003年10月开始,中国与泰国果蔬关税率先降至零,2004年中国与东盟十国的农产品关税开始下调,2005年对所有成员开始削减关税,2006年中国与东盟农产品关税也降至零。随着关税政策的不断调整,广西与东盟贸易的商品结构也在发生变化,几年间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云南与东盟国家有着良好的贸易与经济合作基础。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启动,作为与东盟国家有着地缘、人缘、商缘优势的云南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发展互补产业开拓合作空间经贸合作方面,云南与东盟在资  相似文献   

4.
海君 《港口经济》2011,(3):13-13
随着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广西紧紧抓住区位优势谋划发展,坚持交通优先发展战略,不断完善与东盟的立体交通网,打造中国-东盟的海陆空交通枢纽。  相似文献   

5.
《广西经济》2009,(4):F0004-F0004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以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不断深入发展,加强中国-东盟经济管理问题的研究是提升中国与东盟合作水平的关键所在,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近年来,广西大学商学院利用其独特的地缘优势、历史人文优势及广西与东盟间的互补优势,在中国-东盟相关问题的研究方向取得了比较突出的成绩,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邓小平“‘和平与发展'是当前世界发展的主题”的思想和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理论为指导,运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经济学理论,研究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状况,对中国-东盟和平发展的前景进行分析。认为在中国-东盟和平发展过程中,尽管会遇到一些问题,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和发展,将对亚洲乃至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中国与东盟的和平与发展之路前景光明。  相似文献   

7.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中国与东盟10国顺应全球贸易自由化趋势、积极破除贸易保护主义、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而建立的,是中国和东盟合作历程中的里程碑。南宁市作为中国与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中心城市,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建成,给南宁市经济带来新的重大发展机遇,也给南宁市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可避免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泛珠三角和东盟由于地理上的紧密联系,彼此的发展都必然会受到对方的影响,如何发挥泛珠三角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中独特的优势,不仅有利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也有利于“泛珠三角”自身的融合。  相似文献   

9.
第九届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2012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论坛开幕式于近日上午举行。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高虎城日前表示,10年来,随着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顺利推进,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快速增长。经过10年的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0.
赵翊 《特区经济》2011,(3):97-99
广西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前沿阵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给广西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使广西与东盟各国的贸易得到健康的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如何抓住机遇并迎接挑战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下的广西经贸发展所面临的最大课题。本文通过广西与东盟对外贸易现状的分析,进而提出广西与东盟贸易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相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特别是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市,给广西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发展机遇,但作为欠发达地区的广西也面临新的挑战。文章着重论述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给广西的新挑战以及广西的对策选择。  相似文献   

12.
宁凌  尹萌 《港口经济》2006,(6):46-48
2002年11月4日,中国和东盟十国领导人在柬埔寨首都金边签署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中国连接东盟的最佳海上通道,是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拥有天然深水良港优势和独特地缘、海缘区位优势的广东省湛江市.湛江,是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海上通道的首选地,必将成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重要桥头堡.这是历史赋予湛江的机遇,也是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3.
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双方为应对新的形势做出的战略选择,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构建并非一帆风顺。结合中国、东盟的实际情况,中国在推动自由贸易区建立进程中的应对之策为:消除东盟的顾虑,坚定合作信心;优化产业结构增强我国经济的互补性与竞争力;积极稳妥实现目标;确定合作重点,协调利益关系;努力拓展与东盟多领域的经济技术合作。  相似文献   

14.
刘洋 《中国经贸》2014,(3):32-35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的建立,为中国和东盟发展产业内贸易提供了新的契机。本文利用东盟秘书处网站数据,通过实证分析方法,比较分析了中国、日本与东盟产业内贸易水平,揭示了中日与东盟产业内贸易水平差异的原因,并提出促进中国与东盟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正式建立,给广西经济发展带来了千栽难逢的机会,同时也给广西的旅游业注入了新的活力,而广西少数民族体育旅游,也将迎来全新的发展时期。应该借助中国-东盟自由贸易的东风以及自身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广西少数民族体育旅游业,让世界认识广西。  相似文献   

16.
广西物流发展前景及金融需求 广西地处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中心位置,是东部沿海经济圈、西部经济圈以及中国一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兼具沿海、沿江、沿边的优势,是我国唯一与东盟既有陆地接壤又有海上通道的省区,也是我国大多数省份进入东盟最便捷的通道,拥有良好的区位优势。  相似文献   

17.
家家养猪、户户养鸡正在成为历史。以专业化、标准化、品牌化、规模化为特征的中国现代畜牧业,必然发展成为区域性的支柱产业。优势产区在畜产品供求新平衡中作用显著,现代农牧业是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基础。健康动物,保健人类。饲料粮比重越大,中国粮食安全性越高。高收入人群和发达地带,是当前畜产品的主体消费区;农村居民的畜产品消费还有成倍增长的空间。牛羊产品是畜牧业生产的增长点和消费热点。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省畜产品出口发展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尽管黑龙江省畜牧业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但黑龙江省畜牧业发展中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从业人员文化素质低,资金严重不足,畜牧业科技水平较低,畜牧业管理体制不协调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已经严重制约了黑龙江省畜产品的出口.黑龙江省的畜产品出口表现出明显的区域特点,在未来的发展中,必须在提高产品质量,发展绿色畜产品的基础上实现畜产品出口的扩大.  相似文献   

19.
姜冰  李翠霞 《乡镇经济》2008,24(2):52-57
黑龙江省是畜牧业大省,具有资源优势和地理优势,是中国十大牧区之一。然而,纵观全国其他省份,黑龙江省并不是畜牧业强省,在禽畜出栏存栏、畜产品产量等方面均处在全国中等水平;就出口而言,黑龙江省的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占有份额也很少,可以说,黑龙江省的畜产品缺乏竞争力。文章利用综合优势指数法和出口倾向指数法对黑龙江省畜产品的竞争力进行定量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全面降税形势下广西对东盟贸易新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货物贸易协议》的实施,意味着未来5-10年,我国的产品和服务可在零关税、免配额以及其他市场准入条件进一步改善的情况下,顺畅地进入东盟国家市场,这将给广西对外贸易发展带来新的活力。随着中国与东盟贸易门槛的逐步降低和拆除,广西各有关方面应尽快做好准备,充分利用其独特优势,以便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中争取主动,赢得先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