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国有资产流失的形式(一)产权安排的先天不足造成的国有资产流失我国目前实施的国有企业改革是通过剩余索取权与监督权(控制权)的分离,把国有企业改造成为法人企业。而国有产权的先天安排是政府代理国家行使国有产权。只要政府拥有剩余索取权以及剩余索取权具有不可转让性,那么政企分离事实上是很困难的。但剩余索取权一旦具有可转让性,企业的国有制性质就很难保持。政企不分就难以避免频繁的行政干预,企业就必然缺乏活力。由此造成国有资产的无形流失,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2.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对人力资本的研究日渐深入,虽然研究内容各异,但都围绕人力资本产权与企业所有权的安排。在不完全合约中,让最重要、最难监督的成员和哪些贡献最难估计的投入要索的所有拥有企业所有权可以使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达到最大程度的对应。在科学高度发展的今天。许多理论可以测算出非人力资本的贡献.而对人力资本的贡献却相对难以计量。加之人力资本所有创造的无限性和监督的有限性使人力资本所有成为最重要和最难监督的人。因此人力资本的产权特征要求人力资本所有应该拥有企业所有权,成为企业剩余索取和控制。不同层次的人力资本所有应分享企业的不同剩余。从而成为企业的风险承担。在国有企业中。企业家对企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家精神的发挥受到了产权的限制.国有企业的企业家也应该参与市场的调节和竞争,这样他们才有努力工作的内在动因。  相似文献   

3.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早在80年代。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就放在国有经济改革的问题上。但一方面,国有企业长期处于政企不分的状态下,使资源不能得到有效利用。另一方面,有限的国有资本分散于数十万个企业中。限制了国有企业的规模经营。因此,国有企业的公司化改革比较复杂,从公司制建立到发展的过程中,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如产权界定不明晰,“内部人控制”等等。本文针对现代企业公司化改革中涉及到的委托代理关系问题进行探讨。提出改进方案,为建立完善的企业公司制度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4.
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国有企业的改革一直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议题之一。国有企业的改革先后经历了放权让利、利改税、经营承包以及股份制改造等一系列措施,国有企业在探索中不断前进。“十五大”提出了国有企业的改革目标为:按照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和管理科学的要求,对国有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使企业成为适应市场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但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整体现状并不能令人满意,国有企业的资本收益率仅为4.9%(樊纲,2003)。国有企业无论是否进行了公司制改造,国有资产的所有(委托人)和国有资产的经营(代理人)都是分离的,都存在着委托代理关系,由于国有资产的委托人和代理人在利益上并非完全一致,以及契约的不完备性等问题的存在,使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问题成为国内学研究的热点。有的学从产权改革的角度研究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认为国有企业应从竞争性领域退出,同时实现企业产权多元化(魏杰,1999)。有的学从公司治理结构和机制角度出发研究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如通过分析实行“股权制衡”并没有因此提高治理效率,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到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进一步明确了“国家和企业的权利和责任”,规定“国家按投入企业的资本额享有所有者权益,对企业的债务承担有限责任;企业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国有企业目前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即由认来监管国家资本利益,谁来代表出资者在收入分配中争取利润,这是个突出的问题。在这个问题的背后是产权关系问题。要使得国有企业的国有资产不易流失,就必须改变现在这种产权关系,建立与经理及职工…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五大报告,对于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作了专门的论述与部署,明确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战略和配套措施。这对于今后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现代企业制度是国企改革的方向十五大报告指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要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使企业成为适应市场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在规范的公司制中,国家和企业的权利与责任是明确的。国家作为出资人按投入企业的资本额享有所有者的权益,同时只以投入企业的资本额…  相似文献   

7.
国有企业的公司制改革,核心的问题就是在国有企业中建立现代"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产权制度.在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中,国有股权主体设计和创制的困难最易引起人们的重视,也容易被理解为是操作上的问题.但这归根到底是由国有资产权利主体的特殊性及其产权关系的复杂性所决定的,因此,产权改革仍然是国企改革中具有理论和实际价值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国有企业所进行的公司制改革,根本上是为了依托新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现代企业制度,逐步解决企业中存在的产权关系不清等深层次矛盾。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实际上同样是产权改革的历史,而这种产权改革的重点就是明晰产权。土地作为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确定国有资产在公  相似文献   

9.
浙江省省属国有企业全面推进公司制改革,逐步建立了“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笔通过参考消息上属企业的审计和调查,认为企业改革工作中有些问题还有待于完善。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要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使企业成为适合市场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这段话,不仅总结了我国近二十年来国有企业改革的经验和成就,而且指明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根本出路,就是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国有公司制企业的形成背景出发,分析了国有公司制企业产权结构特征所引起的问题,提出了优化和创新产权结构的建议,认为国有公司制企业产权改革应在正当性和合法性的基础上进行。  相似文献   

12.
铜川矿务局改制成立煤业公司,既是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公司制改革前,国有企业的权力结构是党政并行结构,党组织在这个权力结构中拥有重要的权利。公司制改革后,产权发生变化,企业的权力结构转变成了法人治理结构,在这个权力结构中,根本没有企业党组织的法定地位。  相似文献   

13.
经营者激励的六条基本线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我国国有企业应将健全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的实践奠定在以下现代企业激励理论的指导之下:一是企业控制权与企业剩余索取权应该相对应、对等,对于拥有企业实际控制权的经营者只能通过企业剩余索取权的分享形成激励约束机制,才能将其努力诱导出来,从而克服道德风险;而企业剩余索取权的分享必然要求企业所有权的分享。二是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现代企业已经不仅是一个物质资本的合约而是一个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共同的合约,从而现代企业治理应从原有的“单边治理”转向“共同治理”与“相机治理”相结合。三是企业产权激励机制作用有…  相似文献   

14.
孙岩 《活力》2005,(4):82-82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曾经明确指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并且重申,其基本标志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推进的重要方法:一是要采用多种形式,调整完善所有制结构;一是对国有大中型企业,要进行规范的公司制改组。这些论述,不但奠定了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理论基础,而且对国企改革不能涉及产权改革的传统观念,也是一个很大的思想突破。  相似文献   

15.
左斌  刘巨钦 《价值工程》2005,24(6):111-113
目前,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在很多方面都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既有产权结构上的,也有产权关系上的;既有利益分配方面的,也有权力与义务的设定方面的。本文从剩余索取权、剩余支配权、产权结构角度总结出国有企业的三大难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二十多年的国有企业改革归结为一点,就是要以产权为中心.但是迄今为止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一直没有走出"见物不见人‘的思维模式,各种法律法规以及政府职能部门的行为都只是强调国有资产这种"物"的保值增值,而忽略甚至根本无视人力资本这种"人"的浪费和流失.目前国有企业只承认物质资本的合法性,企业的产权是以企业成立时法定货币资产的出资为标志和起点的.但是,人力资本产权在企业所有权安排中具有一种特殊决定性的地位和作用,无论非人力资本所有者在企业中具体拥有多大的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都少不了人力资本的直接参与和使用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7.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搞好国有企业改革,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几年的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大多数的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开创了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1.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要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使企业成为适应市场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另外,也要采取多种形式放开搞活国有小企业。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发展的基…  相似文献   

18.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十五大报告提出,要按照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使企业成为适应市场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进一步明确国家和企业的权利和责任。因此,“规范的公司制改革”将是我国...  相似文献   

19.
浅探人力资本参与企业剩余索取权分配的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力资本作为企业中的特殊资本形态,其产权相当特别,即只能属于个人,非“激励”难以调度,而激励的有效方式就是赋予人力资本所有者以剩余索取权。人力资本分享企业剩余是随着经济发展而呈现的一个必然趋势,但在实践中,人力资本要真正取得剩余索取权还要具备一定的条件。  相似文献   

20.
张茂勇 《秘书》2011,(3):33-34
我国对国有企业进行公司制改造,其核心是要理顺产权关系,构建一个科学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颁布实施后,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日益完善,董事会秘书(以下简称“董秘”)的地位和作用也逐步得到肯定。但目前在公司制企业的组建中,董秘的设置和配备仍存在不少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