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强化机关经费管理,是企业扭亏增盈的迫切需求,是机关廉政建设的必然诀择。廊坊市供销社对机关行政经费加强管理,规范开支,强化约束,收到了显著效果。1998年度,经费开支292万元,同比节约114万元,下降28.08%。一、深化改革,减员节支。机构臃肿,冗员过多,效率低下是各单位的通病。为根治顽症,首先对原属社机关管理并开支的幼儿园与机关脱钩,对其实行面向社会,自主经营,提高服务,自我约束,单独核算,自负盈亏,市社不再承担社会福利保障开支。其次是对机关处室进行调整,将原13个处室调整为8个。对机关人员进行分流,在组建新的经营实体的基础上分流人员36人,年减少开支40万元。  相似文献   

2.
肃宁县供销社现有直属企业23个,其中县直企业9个(副食盐业公司、棉麻公司、生产资料公司、土产公司、果品公司、肉食水产公司、棉纺厂、油棉厂、梁村油棉厂),基层社14个。拥有总资产31305万元,干部职工1280人。县供销社围绕县委、政府中心工作,以改革发展为主线,以“三抓”(即抓稳定、抓改革、抓开放)为重  相似文献   

3.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易县供销社1992年底累计贷款总额达4700万元,历史包袱3500万元,外欠货款640万元。原有26个下属企业,业不抵债的空壳企业就占20个,几乎到了崩溃的境地。受命于危难之际的年轻主任魏云山和新的县社党委一班人,通过全面分析现状清醒地认识到,县社系统所以发展到这种境地,一是职工队伍庞大,人浮于事,人头费开支过多,入不敷出;二是企业内部管理混乱,亏损严重,难以为继;三是县社机关机构臃肿,办事效率低下。"三大难"不解决,县社起步就无从谈起。在理清思路之后,县社党委先后出台了几项重大改革举措,收到了较好效果。一、在各零售门店全面推行"三自两全"承包经营责任制。全系统231个零售门店班组有184个实行了"三自两全"承包经营,95%的门店都能如期足额上交承包费。贸易公司14个门店班组实行承包经营后,不但扼止了门店亏损,而且每年还可定期向公司上交承包费9万多元。同时,通过人员自由组合,全系统承包下岗和停薪留职自谋职业的职工达1300余人,每月可减少人头费20多万元,大大减轻了企业负担。目前这些下岗人员大部分搞起了不同行业的个体经营,做到各得其所。  相似文献   

4.
一、健全机构,稳定人员,是做好内部审计工作的必备条件我省供销社系统的内部审计机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发展起来,成为我省审计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国家财经法纪和正常经济秩序的同时,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为企业的正常业务经营保驾护航,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发挥了重要作用。精简机构以来,大部分市(地)县三级内审机构和人员基本稳定,不少县社的审计工作还得到加强。如宁晋县社始终保留着审计科。临漳县社在机构改革中,单独设置了审计科,并充实了人员。  相似文献   

5.
张北县供销社1990年前三分之二的单位经营亏损。1990年底全县挂帐及各种经济包袱高达2300万元,加上库存商品中潜亏问题,每个职工肩负经济包袱1万元。1990年下半年调整了县社领导班子,新班子针对供销社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经营体制、管理体制、劳动分配制度等一系列的改革,使全县供销社企业焕发了生机。改革后的1991年减亏390万元,1992年减亏37.5万元,1993年减亏42万元,到1993年底全县帐面亏损19.5万元,三年累计支付非正常利息750万元,上缴税金676万元,三年实际盈利571万元,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一、基本做法①改革县联社管理体制,变管理、监督服务型为服务、监督管理型。县联社将原来的十个科室撤并为三科一室,机关人员由50人减至25人。被精简下来的人员除9人按规定提前办理了离退休手续外,其余人员充实到业务第一线和兴办经济实体,  相似文献   

6.
1.机构要正名。近几年,政府机构改革频繁,在减机构、压编制的背景下,县级粮食局多数定为事业单位,甚至有的市级粮食局也未能保留行政单位牌子。因此行政执法名不正,言不顺。为了更好的开展执法工作,履行新《粮食流通管理条例》赋予粮食行政部门的执法权利和义务,应恢复县级粮食部门为政府行政单位机构。2.编制要充足。现在县级粮食局人员编制少,小县科室工作人员力量不足,行政执法人员更为缺乏。组建粮食执法队伍,应合理增加一定的行政编制。3.经费要保障。现在县粮食局人员工资、经费大多未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工资缺口、机关经费要自筹解决…  相似文献   

7.
一、当前棉花企业存在的问题当前棉花企业存在七个方面的问题,影响着棉花收购资金的封闭运行:(一)紊乱的管理体制影响了棉花收购资金封闭运行。目前,棉花企业有多种管理体制,即棉花直属库、接运站、采供站及部分地、市棉麻分公司属省棉麻公司管理;县棉麻公司属县供销社管理;地区棉麻公司属地区供销社管理;部分基层收购站(厂)属基层供销社管理;还有些基层收购站(厂)又属县棉花集团公司管理。这种紊乱的管理体制,导致"婆婆"多而乱,环节多而散。社企不分,工作扯皮,管理混乱,经营分散,加大了棉花贷款管理难度,影响了棉花企业经营效益,也严重影响了收购资金封闭运行。(二)沉重的企业负担影响了棉花收购资金封闭运行。棉  相似文献   

8.
徐毅 《农村经济》2001,(11):23-24
最近 ,我们分别到平昌、南部、三台、罗汉等县、区对乡镇事业单位机构改革中人员分流的情况进行了调查。总的感觉是乡镇党委、政府对事业单位改革是重视的 ,认识统一 ,步骤积极稳妥 ,效果明显。一、乡镇事业单位现状及经费来源情况从调查县的情况看 ,乡镇事业单位改革前后的设置、编制、人员以及经费来源 ,有相同之处 ,也有独到之处。1 平昌县属国家级贫困县 ,人口 92万 ,下辖 1 0个片区工委、6 1个乡镇。 1 999年改革前 ,区、乡镇共有事业单位 1 2 2 6个、各类事业人员 4 82 9人 (不含教育、卫生系统 )、乡镇事业单位的设置呈蜂窝状 ,县上…  相似文献   

9.
濮阳市棉麻公司成立于1952年,现有职工153人,离退休人员57人。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公司历史包袱沉重、债务多、人员多,经营困难,处于业务不抵债的境地。1997年公司新的领导班子上任后,积极适应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不断深化内部改革,强化经营管理,使企业焕发了生机,连续四年实现了扭亏增盈。一年一个台阶。1997年销售收入903万元,比上年增加2.8倍,实现税利31万元,扭亏增盈;1998年销售收入1008万元,比上年增加1.7倍,实现税利77万元;较上年增加1.5倍,1999年销售收入1336万元,比上年增加32.5%,实现税利103万元,较上年增加33%,2000年销售收入2551万元,比上年增加1.9倍,实现税利110万元,较上年增加6.8%;共新增固资产191万元。四年来,公司先后被市政府命名为“扭亏增盈先进单位”、“企业改革先进单位”、“经贸工作先进单位”、“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市级文明单位”、“花园式单位”、市五一劳动奖状、市社系统五强六好企业,连续四年获市社系统先进党组织。  相似文献   

10.
一、配强效能股(科)室,优化员工组台。调整完善县(市)联杜内部职能机构,下大力气精简机关人员,充实一线人员。联社机关按照“小机关、大服务”的要求和实际需要调整岗位设置。在核定工作量的基础上,视相近职能实行兼职制,达到满负荷工作。目前,县(市)联社根据上级部门要求,都陆续配备了“五(股)科一室”,即资金营运科(信贷科)、财务会计科、人事教育科、审计监察科、保卫科、办公室。有的联社还设置了基建办公室、劳动服务公司、政工宣教科等。从其运作来看,这样设置不尽合理,存在着科室与科室之间相互扯皮,相互推倭,…  相似文献   

11.
1997年12月,随州南农村信用联社机关进行了一次成功的人事机构改革,机关科室干部职工通过“减员增效,优化劳动经台”,寻找到了真正体现自身价值的位置。在这以前,随州而农村信用联社机关机构臃肿,科室设置过多过细,常常出现人多事少和办事相互推诿的情况。随州而农村信用联社为了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积极为基层农构信用社服务,凋动机关干部职工工作的积极性,提高机关科室的工作效率,依照公平。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买行“兵选将、将选兵”的双向选择办法,全面推行联社机关人事制度改革,彻底打破干部任职终身制…  相似文献   

12.
前年下半年来,我地区在地、县(市)机构改革和政社分设工作中,进行了以建立乡经营管理服务站为重点的农业经营管理服务体系的建设。到去年八月止,全地区、县经营管理机构,乡镇经管站已基本建立,293个乡有273个建立了乡经管站(公司),占乡总数的92.8%,有  相似文献   

13.
山西省原平县在综合体制改革中,从干部分流、机关消肿、职能分解、编制管理等方面,对县级机构改革进行了前期性的探索。从进展情况看,实现了积极稳妥,运行正常,达到了阶段性目标。机构精简取得突破性进展。县级党政机构由原来的57个减少为27个,精简53%。其中,县委工作机构由原来的11个精简为6个,政府机构由原来的46个精简为21个。机关人员分流取得突破性进展。县级机关(不含公、检、法、司、人武部)人员由原来的916人减少为578人,精简36.9%;机关在编的578人中,到农村和乡镇企业挂职的40人,项目包点的60人,在岗实有人数478人。精简的338人中,转入工商企业、三产企业和财政全部脱钩的163人,转入半脱事业单位的142人,转入全额事业单位的4人,转入乡镇的2人,其余离退休。以强化服务为  相似文献   

14.
晋州市供销社面对市场经济新形势,克服以主渠道自居的传统思想,根据形势发展变化,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发展战略。采取深化改革增活力,添置设施筑根基,扩大服务抢市场,传统业务保饭吃,社办工业做后盾,大宗业务上效益的发展策略,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为增强企业活力,对25个零售企业的385个班组实行社有民营制;对社直公司和社办工业实行确定任务、超利分成制;对六个小型社直企业实行租赁办法;市社机关实行合并科室、精简人员,另办实体。通过改革,调动了广大干部职工积极性,增强了事业心和责任感,给企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5.
石家庄市第一棉麻公司从改革经营体制入手,在抓好主营业务的同时发展多种经营。总公司下成立了10个分公司,一个驻海南办事处,包括5个直属棉库,都实行分灶吃饭。参与多种经营的达到261人,占总人数的78%。经营品种达到40多种,年销售额近1400万元,每年可节约费用320万元,逐步找到了一条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路子。一、基本做法1.转变观念,大胆尝试。公司的改革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逐步完善的过程。1988年,公司机关抽出15人搞了一个贸易部,开始尝试"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滋味,并初步摸索出一些经验。1991年11月又抽调15名业务骨干,由一名副经理负责组建短绒科,以经营棉短绒为主开展多种经营。通过试运转,年获利润十几万元。1992年,棉花生产出现严重滑坡,全区种植面积减少20万亩,产量、收购量比上年减少50%。这时,领导班子意识到棉麻公司440多人,要吃饭,要生存,还要向国家做贡献,光靠本地收购的棉花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大胆开拓,拓宽经营渠道,开展多种经营。在统一思想的基础上,科室由原来14个合并成6个,18位正、副科长站在改革前列,通过"双向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河北省棉麻系统由于受棉花减产减收、市场滞销等因素的影响,经济效益大幅度滑坡,面对严峻的形势,全省棉麻企业坚持立足本地,开展多种经营,拓业增效,逐步实现棉麻企业的经营战略转变,既取得了可喜成绩,也获得了一些经验教训。(一)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省棉麻企业共兴办多种形式的经营实体240多个。其中,引进外资项目12个,吸收外商投资2400多万美元,取得经济效益7300多万元,分流人员2.3万人,占全省棉麻企业总人数的28.8%。在开展多种经营上,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1、多方位拓展型。在搞好棉花加工、经营的前提下,发挥现有人员、设施、资金、场地等优势,积极开展多种经营。如新河县棉麻公司,1992年以来,在北京搞了房地产开发,年盈利28万元;在北京搞了一个砂石料场,年盈利50万元;在天津办了一个国际集装  相似文献   

17.
魏县供销社现有20家直属企业,其中流通公司8家,社办工业12家,资产总值1.8亿元。从1997年6月始,县社采取多种改制措施,在20家直属企业中,除担负专营商品的企业外,全部进行了企业改制,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一、因企制宜抓改制县社成立了企业改制领导小组,由一把手任组长,并明确两名副主任专抓,抽调人事、财务、企管等科室主要领导组成工作班子,深入到改制企业现场指导,现场办公,按照预定方案开展工作。企业的生产经营形式不同,情况也千差万别,因此,县社没有按照一个固定模式去刮风,去搞一刀切,而是因企制宜,因企施策,多  相似文献   

18.
<正>甘肃调查组在对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调研时发现,该省县区和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普遍存在着缺经费、缺人员和缺设备的问题。缺经费。全省84个涉农区县中,仅有40个县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纳入财政预算的区县每年安排工作经费2~10万元。全省1229个乡镇中,仅有168个乡镇有固定工作经费,占13.7%,  相似文献   

19.
苏州市根据当地的自然、经济、社会条件,适应农户发展多种经营的需要,于1983年改革经营管理体制,把工作重点转到社会化服务轨道上来,相继建立了市、县级公司7个,乡级公司165个,村级服务站1,340个,各种经营性企业2,000多个,从事生产和服务的人员2.5万人,形成了村、乡、县、市多层次的服务机构。  相似文献   

20.
按照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进一步转换经营机制、转变职能的要求,吉林省镇赉县支行于1992年10月份在支行机关进行了机构、人事和劳动工资制度(以下简称三项制度)的改革,将内设机构由原来的19个科室精简合并为11个,人员由原来的71人减少到54人,实行了全员工资浮动,初步实现了“小机关大基层,小管理大服务”的目标。经过六个多月的运行,发展态势是好的,效果是明显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