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首钢变身     
作为中国首都最大的工业企业,首钢一直是人们关注的对象。2002年8月,首钢的总销售收入首次实现历史上“非钢超钢”的局面。80多岁的首钢在前“掌门”罗冰生的带领下,终于完成了艰难的返老还童。 “到2010年,高新技术产业将成为首钢的主体,其销售收入将占总销售收入的一半以上。”这是中国规模最大的钢铁企业最彻底的转型,尽管高科技的同时伴随着高风险,但不管成功还是失败都有可能成为世界级MBA的经典教案。  相似文献   

2.
首钢仪器仪表公司成立于1991年,是生产工业过程控制、检测自动化仪器仪表的专业厂家,其主要产品氧化铝分析仪、钨锦快速热电偶、电子秤量仪表的生产技术均在国内同类产品中有较高水平,产品有16类46个品种。多年来,仪器仪表公司的经销是以首钢内部市场为主,每年销售额绝大多数来自首钢工程。1994年销售收入中95.4%为内部。然而,今天公司却扭转了长期依赖首钢内部工程经营的局面。截止到9月底已完成利润481.34万元,占全年计划的88%;新签合同额4774万元,完成销售收入995.13万元,且外部销售收入呈逐月递增趋势,9月份已占到99.2…  相似文献   

3.
百年首钢     
金秋时节,首钢迎来了建厂90周年。首钢的90年,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的发展过程。截止2008年底,首钢集团钢产量达到1214万吨,销售收入达到1320亿元,资产总额达到2070亿元。如果按去年的平均汇率计算,首钢的销售收入约折合187亿美元,在全球500强中可以排到第494位。这不仅是首钢人的骄傲,也是中国产业工人的骄傲。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拥有传统产业80年历史的企业很少,首钢算是其中一家。前年,在首钢80岁生日之即,曾传出首钢将从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进军的消息。之后的一年多时间里,伴随着首钢在高科技领域投资项目的不断增加,“高科技的首钢”概念不胫而走,“首钢股份”在股市中接连走高。去年12月20日,一项由首钢牵头,总投资100亿美元,被誉“中国‘芯’工程”的芯片项目在北京正式拉开序幕。这项涉及首钢产业战略转移的核心项目的动工,使“高科技的首钢”从概念真正变成了现实,这无疑是——  相似文献   

5.
“首钢东迁唐山”一直是全国人大北京团和河北团代表议论的焦点。首钢总公司董事长朱继民代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首钢3月4日已经召开搬迁启动大会,这意味着中国规模最大的企业搬迁工程正式启动。河北省发改委主任沈小平代表说:“唐山将迎来最好发展期。”  相似文献   

6.
2008年10月12日,首钢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三创”经验交流会。这次“三创”交流会与以往有所不同,专辟了4个专题。全面交流总结首钢各方面的工作。“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是首钢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此.首钢特别邀请了从事冶金企业文化研究的中国冶金职工思想政治研究会赵国珩副会长进行点评.记者对赵副会长进行了采访。  相似文献   

7.
广东省韶关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下以简称“韶钢”)是具有年产钢150万吨以上生产能力的大型重点钢铁联合企业,中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至2000年6月底止,拥有总资产65.47亿元,净资产33.37亿元,年销售收入38亿元以上。  相似文献   

8.
首钢不是首钢的首钢.首钢不是北京的首钢.首钢不是中国的首钢。首钢应是世界的首钢。当首钢成为世界的首钢之时也就是首钢成为首钢的首钢之时。全球化背景下.此乃我之所见。  相似文献   

9.
1992年5月春意盎然,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到首钢视察,漫步在繁花似锦的首钢月季园,称赞首钢有“敢闯、敢于的精神”,鼓励首钢“解放思想换脑筋”.随后,国务院赋予首钢走出国门的“通行证”——投资立项权、外贸自主权和资金融通权.首钢率先成为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的国有大企业之一,首钢“大国贸”经营战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相似文献   

10.
首钢党委认真学习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在联系实际、力求实效上下功夫,努力做到“五个学出”:学出境界、学出思路、学出胸怀、学出目标、学出动力。加快首钢改革创新发展,努力打造新型首钢。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干部,明确发展新思路进入新世纪,为了适应北京市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和举办绿色奥运的要求,2000年以来,首钢相继停产、搬迁了在北京市内的几个炼钢厂、轧钢厂。今年底首钢钢产量要压缩200万吨,由此销售收入将减少80亿元,增加富余人员4万多人。面对首钢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干部…  相似文献   

11.
首钢是北京地区最大的以国有经济为主体的企业集团。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和雄厚的经济实力,为首钢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2003年,首钢实现销售收入466亿元,实现利润5.9亿元。现有资产总额470亿元。进入2004年,首钢以奉献新奥运、建设新北京为宗旨,以做强做大核心产业、培育优势产业、提升拓展海外事业,提高企业运营质量和竞争能力为目标,正全力推进企业创新工程,为首钢长远发展积蓄后发优势。首钢将全面推进战略性结构调整,不断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为北京建设国际  相似文献   

12.
《中国总会计师》2006,(7):43-43
一航沈飞坚持国家利益高于一切,自觉践行“航空报国,追求第一”的理念.不断深化改革.加强企业管理.特别是紧紧围绕财务管理工作,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有益的探索,有力地促进了公司跨越式发展。”十五“期间销售收入是”九五”期间的3倍。2005年一航沈飞实现销售收入比2004年增长15%,位居中国一航首位。  相似文献   

13.
一位科学家曾经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地球!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每个企业都需要这样一个支点,以运用科技和管理的杠杆撬动市场这个“魔球”。“做四有职工,创一流产品”!对万首钢人经过一年时间的熔炼,于1997年2月20日将这十个字写进了党委的决议,并在首钢精神文明大会上,正式确认为首钢的企业精神。这是首钢在“两个根本性转变”过程中的重要选择,这是一个国有大企业用精神文明建设推动物质文明建设的新尝试。1995年春天,中央调整了首钢领导班子,从此,首钢的改革与发展迈开了新步伐。首钢新领导班子在实事求是分析了首…  相似文献   

14.
《企业科协》2005,(8):F0002-F0002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化分公司(简称中国石油大连石化公司)。现有原油加工能力1050万吨/年,到今年年底,原油加工能力将达到2050万吨/年,成为国内最大的炼油基地。公司拥有48套炼油生产装置和145化工生产装置,能生产汽油、煤油、柴油、聚丙烯、细旦纤维等多种石化产品。2004年实现销售收入326亿元,上缴税费15.3亿元。公司的发展目标是“国内争排头,国际创一流,成为中国石油标志型炼化企业”。  相似文献   

15.
被誉为中国“天下第一村”的江苏省华西村2004年销售收入达260亿元,成为中国首个销售收入超200亿元的村庄。1500名原华西村村民的人均年收入也翻了一番,达8万元。  相似文献   

16.
张玫  周雷 《企业文化》2003,(7):58-60
“报喜乌”服饰是我国近几年新出现的知名服装品牌。“报喜乌”集团成立于1996年,已连续六年进入全国西服销售收入前十名,主导品牌“报喜乌”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目前主导产品有男式西服及大衣、衬衫、领带、皮具等。年生产能力60万套高档西服及精品服饰,年销售收入8.03亿元(2001年),固定资产1.5亿元。  相似文献   

17.
王剑 《经营者》2010,(1):115-115
在海尔集团、胜利油田和山东钢铁集团之外,山东省政府希望2009年销售收入超过500亿元的中国重汽集团成为新的销售收入过千亿元的“种子选手”。  相似文献   

18.
安川首钢机器人有限公司(简称:安川首钢)成立于1996年8月,是首钢总公司与日本株式会社安川电机共同投资兴建的中日合资企业.专业从事工业机器人及其自动化生产线设计、制造及销售。公司成立以来.在十几年的实践中不断探索、积累经验.逐步打造出了以“激情创业、合作开放、兼容并包、坦诚和谐”为内涵的企业精神和企业文化.成为企业前进的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19.
《厂长经理之友》2013,(1):16-16
对于中国制造业的未来,格力董事长董明珠不无担忧。“中国制造业最大的问题是急功近利、不诚信、不尊重消费者。”董明珠说,“未来这三五年,还会有很多制造企业倒下。这个问题不检讨,制造业很危险。”2012年,格力实现销售收入超干亿,纯利润88亿。  相似文献   

20.
《英才》2008,(1):103-103
2007年12月20日,潍柴隆重召开商务大会.庆祝2007年销售收入突破400亿。来自国内外的整车厂、供应商、服务商等2000多人汇聚潍坊。 12月20日下午.潍柴控股集团董事长、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谭旭光隆重宣布:潍柴2007年销售收入突破400亿元.同比增长66.7%.成为中国最大的汽车零部件集团。潍柴在连续五年翻番的基础上,再次演绎了惊人飞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