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农村劳动力外流的基本状况 农业生产责任制大大提高了农民的劳动生产率,在市场经济的诱导下,农村劳动力逐渐由种植业向林、牧、渔和二、三产业转移,近几年来,又发展到跨地区流动。外出经营和劳力输出已成为部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方向。从14个观察村看,1994年有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前后,中国的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经历了从生产队集体经营到以户为经营单位的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转变,这种经营体制的变迁极大地释放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在粮食总产量增加的同时农村剩余劳动力显性化。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推动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导致农村空心化、农业弱质化。但也为农业规模经营和发展现代农业创造了条件。农村劳动力转移联结着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三者之间互相促进,最终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和人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农业劳动力转移是指农业种植业中,由于劳动力的拥有量大干农耕地的消纳度,使耕地无法完全吸收全部农业劳动力,而需要按照农村专业化分工和社会化生产的客观要求,在农村各部门之间依照一定的比例合理分配农业劳动力,以适应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劳动力转移是人类历史的进步。在资本主义社会是通过农民破产和城市膨胀来实现转移,而在社会主义社会则是根据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有计划地进行的。从转移的途径来讲,它包括三个方面:(1)农业劳动力在从事大田生产之余兼营家庭副业,这是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雏型和起步;(2)由种植业向广义农业中的林、牧、副、渔各业转移;(3)由农业向农村(包括小集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先从脱离耕地的程度角度区分了温州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四种基本方式,即农业内部的劳动力转移、从农业生产部分地转移到非农业经营、劳动力脱离农业但仍在农村从事非农业生产和农业劳动力离开农村进入城镇从事非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在此基础上,再从温州农村劳动力流转的不同范围,即在区域内转移、向区域外输出、在区际间流转进一步考察其各具特色的转移方式。  相似文献   

5.
面向21世纪的农村工业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面临挑战的农村工业化  由乡镇企业启动的农村工业化是在一种极其特殊的环境中取得成功的。这一特殊的环境概括而言,就是为了实现国家的工业化。中国曾经构筑了偏重国有重工业的计划经济体制,选择了限制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的二元经济发展模式,从而为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农村的工业化预留了足够的发展空间。当80年代初农业生产责任制在全国得以全面普及,当政府为解决长期以来被公社制度所掩盖的农业劳动力剩余问题而减少对农村的计划控制,鼓励农民兴办乡镇企业时,严重短缺的消费品市场,丰富廉价的劳动力供给,加上市场…  相似文献   

6.
农机具购置补贴、农业生产效率与农村劳动力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拉尼斯和费景汉曾指出,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是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条件。农机具购置补贴作为一种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财政支农方式,可能对农村劳动力转移产生影响。本文基于2005~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从农村"推力"的角度分析了农机具购置补贴及其它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机具购置补贴通过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农业生产效率,导致农机与劳动力之间产生要素替代,进而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其它财政支农支出可改善农村生活条件,阻碍农村劳动力流出;农机具购置补贴在粮食主产区对农村劳动力流出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非粮食主产区则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和贯彻中央(1983)和(1984)1号文件以来,农村劳动力的投向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农村劳动力向何处转移?转移了多少?还有多大潜力? 长寿县渡舟村位于渡舟场镇附近的小平坝上,在农业区划的地城分类上属于浅丘宽谷区。这个村的主要特点是人口密集,劳力充裕,田多土少,水利条件较好,靠近县城,交通方便,有种双季稻的经验。从1981—1983短短的3年时间,农业劳动力已大批向工、副、商转向。  相似文献   

8.
发达国家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道路英国农业劳动力的转移道路——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进行革命和启动工业化的国家。工业革命使英国农业劳动力转移发生了两个根本性变化:(1)由“兼业型”转移为主转变为“分离型”转移为主。(2)由主要在农村的“分散型”转移为主转变为由农村向城市的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沿海发达地区和大城市郊区在稳定农村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前提下,尊重农民意愿,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在二、三产业发达,农业劳动力转移较多,非农收入较稳定的地方,按照“坚持条件、积极引导、规模适度、形势多样”的方针,积极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农村改革进一步深化的产物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农村商品经济大发展,生产力水平大提高,特别是沿海地区和大城市郊区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二、三产业迅猛发展,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在  相似文献   

10.
一 值得注意的是,近两年我国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在经过一段较快速度的转移之后,出现了一定程度上新的停滞,曾经一度有所缓解的农村就业矛盾又再度趋于尖锐。 1978—1986年是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速度最快和转移效率最高的时期,1986年与1978年相比,我国农业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比重由92.6%降至80.2%,下降幅度达12.4个百分点。农村非农产业就业人数由2265万增至7522万,年均增长657.1万。同期,农业就业  相似文献   

11.
湖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率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湖北省城镇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了农村经济的稳定可持续发展。文章对湖北省农村劳动力现状及劳动力转移特点进行分析发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青壮年居多、大多为初中文化程度和主要流向省外的特点。该文进而研究了湖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湖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总体上并未对农业生产率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并针对湖北省农村劳动力现状,从提高农村劳动力自身素质、加大资本投入及通过高科技提高自然资源使用率等方面提出建议,以保障湖北省农业生产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为增加农民收入,拓宽农民收入渠道发挥了重要作用。解决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与农业生产之间的关系,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高城镇化水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笔者就牟定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道路选择姚传江一、我国农业劳动力剩余状况探析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经济改革的突破口选定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重要举措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农业作为稳定全局的第一产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逐渐...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普遍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由于它适应了目前我国农村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因而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但是,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当前农村以平分土地,户户承包为重要特点的联产承包制在土地经营使用方面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暴露了出来。主要是承包了土地的农户对所承包土地的利用率还不高;土地在农户之间还不能伴随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而得到相应地转移与集  相似文献   

15.
《上海农村经济》1998,(3):37-39
深刻的历史性变化 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实现农民的充分就业,始终是事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大问题。回顾苏州农村自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的十多年历程,农村劳动力总体上呈长时间、大规模转移的态势,而这种转移又呈现出十分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第一阶段即1981年至198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使农村劳动力转移成为可能,而乡镇工业的持续量态扩张,则又为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不断拓展新的  相似文献   

16.
粮食安全是国家自立、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基于农业从业者从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转移的背景,利用河南省2010—2019年面板数据分析了农村劳动力持续转移的状况,农业劳动力是粮食生产的主要生产要素,当前农业从业者数量和质量两方面存在着逐渐减少的趋势,劳动力转移增加势必会达到一个临界点,粮食生产要素的变化对粮食的生产能力和种植结构会产生影响。从农业劳动力转移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在城镇化进程中农业劳动力结构变化对粮食生产总量的影响,从而进一步提高粮食生产量。  相似文献   

17.
农村劳动力转移已成为中国农村社会的普遍现象,然而大规模的转移在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同时,也给农业生产发展带来了一定负面影响,诸如土地利用率低、农业新技术推广受阻、农业从业劳动力不足及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等问题。本文基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发展负面效应的分析,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以期为政策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一、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原因(一)人多地少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我国农村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目前农村劳动力有4.5亿多人,从2000年起,农村劳动力每年增加600万左右。我国目前有农村剩余劳动力1.2亿左右,而人均耕地不足1.2亩,占世界人均耕地5.5亩的22%。随着人口的增长,人多地少的矛盾将越来越突出。这就使得部分农村劳动力从农业和农村中转移出来。(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建国以来推行的农业机械化和改革开放以来在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及科技兴农的广泛开展,使得农业劳动生产率有了很大提高,原来需要很多人干的事…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县在转移农村劳动力过程中,探索了六条途径。1.向二、三产业转移与第一产业内部转移相结合,农村剩余劳动力脱离第一产业,从事工业、建筑业及第三产业,这是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攻方向,也是我县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方面。与此同时,我们还注重第一产业内部劳动力转移,引导农民根据自身条件,因地制宜,把劳动力投向开发性农业和高效农业,开发荒山、水面,开发农产品生产基地等,收到起网见鱼的效果。2.发展非国有经济组织转移与公有企业  相似文献   

20.
农业内部就业深化与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农业内部就业深化与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孔祥智马九杰农业劳动力转移一直是发展中国家的一个重要目标。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的现实途径无非有:一是利用劳动密集取向技术发展农业,适当调整农业内部生产结构,如加大出口创汇经济作物产品的生产等,在农业部门中扩大可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