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民进党在2008年的总统、立法选举中遭到惨败,政权重新回到国民党手中,国民党采取了与民进党截然不同的大陆政策,两岸关系开始走向和解,目前,两岸正在酝酿签订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此协议若签订不仅可以建立两岸持久发展的框架,而且其正面效应也会外溢到中美关系之中,推动中-美-台三边关系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2.
于宁宁 《理论观察》2006,19(1):41-42
冷战后,日本国内政治经济状况急转直下,亚太地区挑战不断出现,日本对外战略面临新的选择。1995年起,日本开始外交努力,以赋予日美安全保障体制新内涵。从此,日美安全保障体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3.
《海外经济评论》2007,(1):43-44
[美国之音2006年12月26日]回顾即将过去的2006年,日本的经济分析家普遍认为,这一年对于中日经济关系来说是一个收获之年。政治关系的缓解不仅带来双边经济关系的顺畅发展,同时为两国协调应对亚洲经济共同体问题带来转机。  相似文献   

4.
秉承理念主义思维逻辑的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基于政权组织形式差异而形成的国家“身份”意识对于国家外交政策的制定具有重大影响。文章借用建构主义的分析视角,通过分析中国台湾对美开展“身份外交”的政策行为以及美国对美台“身份”认同的发展演变,对美台关系中“身份”因素的作用和影响进行阐析。  相似文献   

5.
秉承理念主义思维逻辑的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基于政权组织形式差异而形成的国家“身份”意识对于国家外交政策的制定具有重大影响。文章借用建构主义的分析视角,通过分析中国台湾对美开展“身份外交”的政策行为以及美国对美台“身份”认同的发展演变,对美台关系中“身份”因素的作用和影响进行阐析。  相似文献   

6.
日美经济关系的失衡及其教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日美两国之间出现严重的经济摩擦。日美经济关系从不断升级的贸易摩擦转为金融领域的摩擦,日本被动地调整汇率和货币金融政策,并引发国内经济萧条。日美经济关系失衡的根本原因在于国际与日美国内金融领域的深刻变化。为此,中国应汲取日本的历史教训,及时调整经济、金融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7.
《中国经济周刊》2006,(32):12-12
小泉首相8月15日参拜靖国神社之后,日本的经济界弥漫着一种灰心丧气的失落气氛。他们说:“小泉首相马上要卸任了,现在跟他说什么都无济于事。”在这种情况下,日本的主要经济团体领导人纷纷发表讲话,将矛头指向了下任首相,要求下任首相有效地改善日中关系。然而,目前最有希望的接班人安倍晋三在靖国神社问题上的态度模糊不清,这让日本的经济界人士十分挠头。  相似文献   

8.
杨颖 《理论观察》2006,(5):30-32
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中最重要的问题,而美国对台军售又是台湾问题的核心。美国对台军售的历史,就是美中关系的一面镜子。  相似文献   

9.
陈洁  邓辀 《理论观察》2023,(12):77-83
“美日印澳”四边安全对话可以视为历史上美国曾多次在亚太地区构建多边联盟的延续。与历史上的多边联盟实践相比,四边安全对话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在影响四边安全对话同盟化的诸因素中,主导国意愿、结盟对象国的整体国家利益差异以及中国的能动性对四边对话联盟化的前景发挥着主要作用。在这些因素影响下,同时比较美国历史上在亚太地区的多边联盟实践,得出结论认为四边安全机制难以走向同盟,但是美国在亚太地区构建多边联盟的动力具有持续性,在今后还可能以其他形式继续表现出来。对此中国既要妥善管控中美关系,也要在不断的崛起中调适与其他亚太地区国家的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10.
3月31日,桥本龙太郎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独家专访时谈到:“实际上,从国际事务的发展来看,真正的政经分离是不可能的,政经分离只是某种形势下的暂时现象,我还是认为两国只有在政治外交上成功,才能在经济合作上取得成绩。”但事实上,他此次率团来华的目的正是想缓和中日关系,继续推动中日经济发展,并被日本经济界寄于了莫大的希望。  相似文献   

11.
本文用1992-2003年SITC5分位数据对中日零部件贸易发展水平、构成及中国零部件在日本市场上,在生产与组装方面的比较优势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这一时期,中日零部件贸易经历了较大程度的发展,而这一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中国对日本零部件的进口增长带动的。中国在日本市场上最具生产比较优势的产品集中于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和普通机械制造业,而电子通信及设备制造业等行业的生产优势不断下降。中国零部件组装在日本市场上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这说明在对日贸易中,中国劳动力成本的比较优势还有很大的利用空间。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两岸在WTO内的成员关系、世界和地区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两岸进行经贸合作的可能三个方面,分析加入WTO后两岸关系的发展,并得出以下结论:WTO后的两岸经贸关系进入到一个以竞争和合作为内容的新时期。抓住机遇,共同发展,形成最佳的利益连接点,是当前两岸最迫切的问题。但在两岸仍然存在政治和意识形态分歧的现实条件下,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仅靠大陆单方面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  相似文献   

13.
大陆与台湾“入世”对两岸经济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两岸先后加入WTO,两岸经济关系必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两岸同为WTO成员方,客观上已经形成新的对话机制,WTO框架下正常、规范、稳定的对话机制对两岸经济关系的历史和现状而言不能不说是一个有利的契机,加强两岸经贸交流将会极大地促进两岸经济的共同繁荣。但WTO架构内的对话机制的形成和运用会受到若干制衡,若台湾当局出于政治目的,借助WTO推动台湾问题国际化而引发两岸关系危机,使双边议题多边化,两岸问题国际化,不适当地扩大所谓的“国家安全”问题,对两岸经贸交流继续设置人为障碍,将对两岸经济的发展极其不利。因此,在新的环境下,海峡两岸经济关系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积极采取适当的措施扩大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的基础,必将会推动两岸经济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15.
谢耘  卢兴前 《开放导报》2002,(10):45-46
QFII(Qualified Foreign Institutional Investor)制度,即外资专业投资机构制度,是指允许经核准的合格外国机构投资者,在一定规定和限制下汇入一定额度的外汇资金,并转换为当地货币,通过严格监管的专门帐户投资当地证券市场,其资本利得、股息等经批准后可转为外汇汇出的一种市场开放模式.  相似文献   

16.
一个物质资源匮乏、自然灾害频仍的东亚国家——日本,经过明治维新以及后来的对外侵略扩张,摆脱了沦为西方列强殖民地的危机,并由落后的封建国家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但与此同时形成的军事封建帝国主义使其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之一,给亚洲许多国家及其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痛苦,同时也给本国及其人民造成了重创和巨痛。在战后改革及有利的国际环境下,日本的GNP于1968年超过原联邦德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强国,创造了“东洋奇迹”;又于1987年超过原苏联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但自1991年起,日本陷入长期萧…  相似文献   

17.
两岸经贸关系对台湾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经济一体化是世界发展的趋势.以中国崛起为背景和动力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东亚发展的趋势.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战略崛起和全面开放为标志,中国内地逐渐成为世界增长最快的市场,世界最大的新兴市场,世界最有潜力的特大市场,逐步占据全球经济格局中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8.
中日贸易中的比较优势特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数据统计显示,中日之间以产业问贸易为主,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产业内贸易,但分析表明,中日之间的产业内贸易活动仍然以比较优势为基础,这主要是由国际分工更加专业化造成的。我们应对国际分工的发展趋势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在国际分工中,既要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又要致力于比较优势的动态升级。  相似文献   

19.
浅议解决“三农”问题与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内在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决“三农”问题是近年来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它不仅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而且也关系到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持续发展。关于解决“三农”问题有很多的思路,加快小城镇的建设,是当下应着重思考的问题。小城镇不仅是大城市功能的自然延伸,而且往往是当地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联结大城市和农村的重要桥梁。加快小城镇建设必须以农村经济繁荣和发展为基础,必须建立在“三农”问题不断解决的基础之上,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当前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地向前发展,向着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不断迈进。  相似文献   

20.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conduct constant market share analysis of the imports and apparent consumption of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of four major economies‐Korea, Japan, Taiwan and the USA. Additionally, the current study disaggregates import penetration in manufacturing, including sectors with relatively high technological requirements. Statistical tests of the significance of changes in import penetration in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are also conducted. The real growth of exports and apparent consumption in the two largest OECD markets is decomposed into: (i) the commodity composition effect; and (ii) the competitiveness effect. Finally, we examine the significance of trade policy for changes in import penetration in Japan and the US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